2015年電大??啤恫±砩韺W》形成性考核冊作業(yè)1-4答案.doc
《2015年電大??啤恫±砩韺W》形成性考核冊作業(yè)1-4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年電大專科《病理生理學》形成性考核冊作業(yè)1-4答案.doc(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電大病理生理學形成性考核冊作業(yè)答案 電大《病理生理學》作業(yè)1 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基本病理過程: 是指在多種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共同的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的病理變化。 2、疾病: 是指在一定病兇的損害作用下,因機體自穩(wěn)調節(jié)紊亂而發(fā)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3、病因: 凡是能引起致疾病發(fā)生的體內外因素都稱為致病因素,簡稱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鈉血癥(高滲性脫水): 是指失水多于失鈉,血Na+濃度>150mmol/L,血漿滲透壓>310mmol/L的脫水。 5、代謝性堿中毒: 是指以血漿HCO濃度原發(fā)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趨勢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 二、單選題 1.能夠促進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稱為 D A.疾病的條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險因素 D.疾病的誘因 E.疾病的外因 2.疾病的發(fā)展方向取決于 D A.病因的數(shù)量與強度 B.存在的誘因 C.機體的抵抗力 D.損傷與抗損傷力量的對比 E.機體自穩(wěn)調節(jié)的能力 3.死亡的概念是指 C A.呼吸、心跳停止,各種反射消失 B.各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動終止 C.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D.腦干以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深度抑制狀態(tài) E.重要生命器官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傷 4.全腦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稱為 C A.植物人狀態(tài) B.瀕死狀態(tài) C.腦死亡 D.生物學死亡 E.臨床死亡 5.體液是指 B A.細胞外液體及其溶解在其中的物質 B.體內的水與溶解在其中的物質 C.體內的水與溶解在其中的無機鹽 D.體內的水與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質 E.細胞內液體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質 6.高滲性脫水患者尿量減少的主要機制是 B A.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渴中樞 B.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ADH分泌 C.腎血流量明顯減少 D.細胞內液減少 E.醛固酮分泌增多 7.下列哪一類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早期易發(fā)生休克 A A.低滲性脫水 B.高滲性脫水 C.水中毒 D.低鉀血癥 E.高鉀血癥 8.判斷不同類型脫水的分型依據(jù)是 C A.體液丟失的總量 B.細胞外液丟失的總量 C.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 D.血漿膠體滲透壓的變化 E.細胞內液滲透壓的變化 9.給嚴重低滲性脫水患者輸入大量水分而未補鈉鹽可引起 C A.高滲性脫水 B.等滲性脫水 C.水中毒 D.低鉀血癥 E.水腫 10.水腫時造成全身鈉、水潴留的基本機制是 C A.毛細血管血壓升高 B.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 C.腎小球-腎小管失平衡 D.腎小球濾過增加 E.靜脈回流受阻 11.下列哪一項不是低鉀血癥的原因 B A.長期使用速尿 B.代謝性酸中毒 C.禁食 D.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E.代謝性堿中毒 12.低鉀血癥時,心電圖表現(xiàn)為 A A.T波低平 B.T波高尖 C.P-R間期縮短 D.竇性心動過速 E.心室纖顫 13.下列何種情況最易引起高鉀血癥 D A.急性腎衰多尿期 B.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C.大量應用速尿 D.急性腎衰少尿期 E.大量應用胰島素 14.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均可引起 D A.代謝性酸中毒 B.代謝性堿中毒 C.腎小管泌氫增加 D.心律失常 E.腎小管泌鉀增加 15.對固定酸進行緩沖的最主要系統(tǒng)是 A A.碳酸氫鹽緩沖系統(tǒng) B.磷酸鹽緩沖系統(tǒng) C.血漿蛋白緩沖系統(tǒng) D.還原血紅蛋白緩沖系統(tǒng) E.氧合血紅蛋白緩沖系統(tǒng) 16.血液pH的高低取決于血漿中 D A.NaHCO3濃度 B.PaCO3 C.陰離子間隙 D.[HCO3-]/[H2CO3]的比值 E.有機酸含量 17.血漿HCO3-濃度原發(fā)性增高可見于 B A.代謝性酸中毒 B.代謝性堿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堿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 18.代謝性堿中毒??梢鸬脱?其主要原因是 C A.K+攝入量減少 B.細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鉀稀釋 C.細胞內H+與細胞外K+交換增加 D.消化道排K+增加 E.腎濾過K+增加 19.某病人血pH 7.25,PaCO2 9.3kPa(70mmHg),HCO3- 33mmol/L,其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是 B A.代謝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謝性堿中毒 D.呼吸性堿中毒 E.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 20.嚴重失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時,下述哪個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最明顯 A A.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B.心血管系統(tǒng) C.泌尿系統(tǒng) D.運動系統(tǒng) E.血液系統(tǒng) 三、簡答題: 1、舉例說明因果交替規(guī)律在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作用。 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體內出現(xiàn)的一系列變化,并不都是原始病岡直接作用的結果,而是由于機體的自穩(wěn)調節(jié)紊亂出現(xiàn)的連鎖反應。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機體發(fā)生某些變化,前者為因,后者為果;而這些變化又作為新的發(fā)病學原因,引起新的變化,如此因果不斷交替、相互轉化,推動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例如,車禍時機械力造成機體損傷和失血,此時機械力是原始病岡,創(chuàng)傷和失血是結果。但失血又可作為新的發(fā)病學原因,引起心輸出量的降低,心輸}H量降低又與血壓下降、組織灌注量不足等變化互為兇果,不斷循環(huán)交替,推動疾病不斷發(fā)展。疾病就是遵循著這種因果交替的規(guī)律不斷發(fā)展的。 在因果交替規(guī)律的推動下,疾病可有兩個發(fā)展方向:①良性循環(huán):即通過機體對原始病因及發(fā)病學原因的代償反應和適當治療,病情不斷減輕,趨向好轉,最后恢復健康。例如,機體通過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的興奮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以及血管收縮,使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得到維持,加上清創(chuàng)、輸血和輸液等治療,使病情穩(wěn)定,最后恢復健康;②惡性循環(huán):即機體的損傷不斷加重,病情進行性惡化。例如,由于失血過多或長時間組織細胞缺氧。可使微循環(huán)淤血缺氧,但回心血量進一步降低,動脈血壓下降,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 2、試分析低滲性脫水早期易出現(xiàn)循環(huán)衰竭癥狀的機制? 低滲性脫水時,由于細胞外液低滲,尿量不減,也不主動飲水,同時細胞外液向滲透壓相對高的細胞內轉移。因此,細胞內液并末丟失,主要是細胞外液減少,血容量減少明顯,易出現(xiàn)外周循環(huán)衰竭癥狀。 3、簡述代謝性酸中毒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 心血管系統(tǒng)血漿H+濃度增高對心臟和血管的損傷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 (1)心肌收縮力降低:H+濃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謝障礙外,還可通過減少心肌Ca2+內流、減少肌漿網(wǎng)Ca2+釋放和競爭性抑制Ca2+與肌鈣蛋白結合使心肌收縮力減弱。 (2)心律失常:代謝性酸中毒出現(xiàn)的心律失常與血鉀升高密切相關,高鉀血癥的發(fā)生除了細胞內K+外移,還與酸中毒時腎小管細胞泌H+增加而排K+減少有關。重度的高鉀血 癥可發(fā)生心臟傳導阻滯或心室纖顫,甚全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臟驟停。 (3)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H+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使血管的緊張度有所降低,尤其是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最為明顯,但單純性酸中毒不致引起明顯的血管容量擴大和血壓降低,而主要表現(xiàn)在對血管活性物質的反應性減弱。例如,在糾正酸中毒的基礎上使用縮血管藥,往往會收到較好的升壓效果。 4.運用第二章所學知識分回答問題(臨床案例2—1) 一位3l歲的公司職員,工作非常努力。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有時回家后還要準備第2天要用的文件,感到很疲勞,慢慢地養(yǎng)成了每天抽2—3包煙,睡覺前還要喝2杯白酒的習慣。在公司經(jīng)營狀態(tài)不好時,他非常擔心自己工作的穩(wěn)定性,晚上有時失眠。在公司剛剛進行過的體檢中,他的各項體格檢查和化驗檢查都是正常的。 問題:你認為這位職員是健康的嗎? 這位職員身體不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以及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tài)。該職員時常感到很疲勞,晚上有時失眠,這些都與健康的標準不符合,而是出于一個亞健康狀態(tài)。亞健康是指有各種不適的自我感覺,但各種臨床檢查和化驗結果為陰性的狀態(tài)。如果亞健康狀態(tài)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任其發(fā)展就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該職員養(yǎng)成了每天抽2—3包煙,睡覺前還要喝2杯白酒的習慣,這些都是產生疾病的條件,當多個條件共同作用時,他將會出現(xiàn)身體上的疾病。 這僅僅是答案要點,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繼續(xù)豐富內容。 電大《病理生理學》作業(yè)2 答案: 一、名詞解釋: 1、缺氧: 向組織和器官運送氧減少或細胞利用氧障礙,引起機體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變化的病理過程。 2、乏氧性缺氧: 當肺泡氧分壓降低,或靜脈血短路(又稱分流)人動脈,血液從肺攝取的氧減少,以致動脈血氧含量減少,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動脈血供應組織的氧不足。由于此型缺氧時動脈血氧分壓降低,故又稱為低張性低氧血癥。 3、內生致熱原: 是指產致熱原細胞在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下,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 4、應激: 機體在受到各種因素刺激時所出現(xiàn)的非特異性全身性反應,又稱應激反應。 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是指在多種原因作用下,以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為共同發(fā)病通路,以凝血功能紊亂為特征的病理過程。 二、單選題 1.影響血氧飽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 A.血液pH值 B.血液溫度 C.血液CO2分壓 D.血氧分壓 E.紅細胞內2,3-DPG含量 2.靜脈血分流入動脈可造成 B A.血液性缺氧 B. 乏氧性缺氧 C.循環(huán)性性缺氧 D.組織中毒性缺氧 E.低動力性缺氧 3.下列何種物質可使2價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 C A.硫酸鹽 B.尿素 C.亞硝酸鹽 D.肌酐 E.乳酸 4.血液性缺氧時 D 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5.血氧容量正常,動脈血氧分壓和氧含量正常,而動-靜脈血氧含量差變小見于 D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室間隔缺損 D.氰化物中毒 E.慢性貧血 6.缺氧引起冠狀血管擴張主要與哪一代謝產物有關 E A.鈉離子 B.鉀離子 C.腎上腺素 D.尿素 E.腺苷 7.下述哪種情況的體溫升高屬于發(fā)熱 E A.婦女月經(jīng)前期 B.應激 C.劇烈運動后 D.中暑 E.傷寒 8.外致熱原的作用部位是 A A.產EP細胞 B.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 C.骨骼肌 D.皮膚血管 E.汗腺 9.體溫上升期的熱代謝特點是 A A.散熱減少,產熱增加,體溫上升 B.產熱減少,散熱增加,體溫上升 C.散熱減少,產熱增加,體溫保持高水平 D.產熱與散熱在較高水平上保持相對平衡,體溫保持高水平 E.產熱減少,散熱增加,體溫 10.高熱持續(xù)期的熱代謝特點是 D A.散熱減少,產熱增加,體溫上升 B.產熱減少,散熱增加,體溫上升 C.散熱減少,產熱增加,體溫保持高水平 D.產熱與散熱在較高水平上保持相對平衡,體溫保持高水平 E.產熱減少,散熱增加,體溫 11.發(fā)熱時 C A.交感神經(jīng)興奮,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增強 B.交感神經(jīng)抑制,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 C.交感神經(jīng)興奮,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 D.迷走神經(jīng)興奮,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增強 E.迷走神經(jīng)興奮,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增強 12.高熱病人較易發(fā)生 D A.水中毒 B.水潴留 C.低滲性脫水 D.高滲性脫水 E.等滲性脫水 13.應激時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是 D A.抑制糖異生 B.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 C.增加心肌收縮力 D.穩(wěn)定溶酶體膜 E.激活磷脂酶的活性 14.熱休克蛋白是 A A.在熱應激時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組蛋白質 B.暖休克時體內產生的蛋白質 C.主要在肝細胞合成的蛋白質 D.在高溫作用下產生的蛋白質 E.分泌型蛋白質 15.關于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機制,錯誤的是: D A.胃粘膜缺血 B.胃分泌粘液下降 C.H+反向彌散 D.堿中毒 E.膽汁返流 16.DIC的最主要特征是 D A.廣泛微血栓形成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纖溶過程亢進 D.凝血功能紊亂 E.嚴重出血 17. 內皮細胞受損,啟動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是通過活化 B A.凝血酶原 B.XII因子 C.組織因子 D.纖維蛋白原 E.鈣離子 18.大量組織因子入血的后果是 B A.激活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 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 C.激活補體系統(tǒng) D.激活激肽系統(tǒng) E.激活纖溶系統(tǒng) 19. DIC時血液凝固障礙表現(xiàn)為 D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纖溶活性增高 C.纖溶過程亢進 D.凝血物質大量消耗 E.溶血性貧血 20. DIC晚期病人出血的原因是 E A.凝血系統(tǒng)被激活 B.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 C.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同時被激活 D.凝血系統(tǒng)活性>纖溶系統(tǒng)活性 E.纖溶系統(tǒng)活性>凝血系統(tǒng)活性 三、簡答題: 1、簡述血液性缺氧的原因與發(fā)病機制。 (1)貧血: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貧血,因單位容積血液中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血液攜帶氧的能力降低而導致缺氧,稱為貧血性缺氧。 (2)一氧化碳中毒一氰化碳可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從而使其失去攜氧能力。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10倍,當吸入氣中有0.1%的一氧化碳時,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可能有50%變?yōu)樘佳跹t蛋白。此外,一氧化碳還能抑制紅細胞內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減少,氧離曲線左移,使血紅蛋白分子中已結合的氧釋放減少,進一步加重組織缺氧。長期大量吸煙者,碳氧血紅蛋白可高達10%,由此引起的缺氧不容忽視。 (3)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血紅蛋白中的Fe2+在氧化劑作用下可氧化成Fe,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生理情況下,血液中不斷形成極少量的高鐵血紅蛋白,又不斷地被血液中的還原劑如NADH、維生素C、還原型谷胱甘肽等將其還原為二價鐵的血紅蛋白,使正常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僅占血紅蛋白總量的1%~2%。 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可見于苯胺、硝基苯、亞硝酸鹽等中毒。腌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大量食用后,在腸道經(jīng)細菌作用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后者可使大量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氧不易釋出,從而加重組織缺氧。 2、簡述引起發(fā)熱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①內生致熱原的信息傳遞:內毒素激活產致熱原細胞,使后者產生和釋放EP,EP作為信使,經(jīng)血流傳遞到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②中樞調節(jié):EP直接作用于體溫中樞或通過中樞發(fā)熱介質使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定點上移;③效應部分:調節(jié)中樞發(fā)出沖動,一方面經(jīng)交感神經(jīng)使皮膚血管收縮而減少散熱,另一方面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引起骨骼肌緊張度增高,使產熱增加,導致體溫上升。 3、簡述應激時全身適應綜合征的三個分期。 (1)警覺期:警覺期在應激原作用后立即出現(xiàn),以交感一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興奮為主,并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這些變化的生理意義在于快速動員機體防御機制,有利于機體進行抗爭或逃避。 (2)抵抗期:如果應激原持續(xù)存在,機體依靠自身的防御代償能力度過警覺期就進入抵抗期。此時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為主的適應反應取代了交感一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興奮為主的警告反應。臨床上可見血液皮質醇增高、代謝率升高、對損害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強,但免疫系統(tǒng)開始受抑制,淋巴細胞數(shù)減少及功能減退。 (3)衰竭期:進入衰竭期后,機體在抵抗期所形成的適應機制開始崩潰,腎上腺皮質激素持續(xù)升高,但糖皮質激素受體的數(shù)量下調和親和力下降,出現(xiàn)糖皮質激素抵抗,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一個或多個器官功能衰退、難以控制的感染,甚至死亡。 4、運用第八章知識分析并回答問題(臨床案例8—1) 患者,女,29歲。因胎盤早期剝離急診入院。該患者入院時妊娠8個多月,昏迷,牙關緊閉,手足強直。眼球結膜有出血斑,身體多處有瘀點、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體格檢查:血壓80/50 mmHg,脈搏95次/分、細速;尿少。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70g/L(減少),紅細胞2.71012/L(減少),外周血見裂體細胞;血小板85 109/L(減少),纖維蛋白原1.78g/L(減少);凝血酶原時間20.9s(延長);魚精蛋白副凝試驗陽性(正常為陰性);尿蛋白+++,RBC++。4h后復查血小板75 109/L,纖維蛋白原1.6g/L。 問題:該患發(fā)是否出現(xiàn)DIC? 根據(jù)是什么? 該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DIC 依據(jù): (1)病史:胎盤早期剝易引起大出血,凝血機制被激活。 (2)查體:昏迷,牙關緊閉,手足強直。眼球結膜有出血斑,身體多處有瘀點、瘀斑,消化道出血(這些都是DIC患者出血的癥狀體征)。血壓80/50 mmHg,脈搏95次/分、細速;尿少(因為失血引起休克早期的表現(xiàn),休克可以進一步促進DIC的形成)。 (3)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70g/L(減少),紅細胞2.71012/L(減少),外周血見裂體細胞;血小板85 109/L(減少),纖維蛋白原1.78g/L(減少);凝血酶原時間20.9s(延長);魚精蛋白副凝試驗陽性(正常為陰性);尿蛋白+++,RBC++。4h后復查血小板75 109/L,纖維蛋白原1.6g/L。所有的實驗室檢查都進一步證明DIC已經(jīng)形成。 這僅僅是答案要點,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繼續(xù)豐富內容。 電大《病理生理學》作業(yè)3答案: 一、名詞解釋: 1、休克: 是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引起的急性循環(huán)障礙,使全身組織微循環(huán)血液灌流量嚴重不足,以致細胞損傷、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謝發(fā)生嚴重障礙的全身性病理過程。 2、缺血再灌注損傷: 在缺血基礎上恢復血流后組織功能代謝障礙及結構破壞反而較缺血時加重的現(xiàn)象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 3、鈣超載: 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鈣含量異常增多并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和功能代謝障礙的現(xiàn)象稱為鈣超載。 4、心功能不全: 是指在各種致病兇素作用下,心臟的舒縮功能發(fā)生障礙,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減少,以至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求的病理生理過程或綜合征。 5、勞力性呼吸困難: 心力衰竭患者僅在體力活動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休息后消失,稱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現(xiàn)。 二、單選題 1.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 A.心輸出量降低 B.動脈血壓降低 C.組織微循環(huán)灌流量銳減 D.外周阻力升高 E.外周阻力降低 2.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環(huán)變化的最主要的體液因子是 A A.兒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內皮素 E.血管緊張素Ⅱ 3.休克早期微循環(huán)灌流的特點是 A A.少灌少流 B.多灌少流 C.不灌不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4.“自身輸血”作用主要是指 A A.容量血管收縮,回心血量增加 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醛固酮增多,鈉水重吸收增加 D.組織液回流多于生成 E.動-靜脈吻合支開放,回心血量增加 5.“自身輸液”作用主要是指 D A.容量血管收縮,回心血量增加 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醛固酮增多,鈉水重吸收增加 D.組織液回流多于生成 E.動-靜脈吻合支開放,回心血量增加 6.休克期微循環(huán)灌流的特點是 A A.多灌少流 B.不灌不流 C.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7.休克晚期微循環(huán)灌流的特點是 E A.少灌多流 B.多灌少流 C.少灌少流 D.多灌多流 E.不灌不流 8.較易發(fā)生DIC的休克類型是 D A.心源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過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經(jīng)源性休克 9.休克時細胞最早受損的部位是 A A.細胞膜 B.細胞核 C.線粒體 D.溶酶體 E.高爾基體 10.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損害的器官是 E A.心臟 B.肝 C.脾 D.肺 E.腎 11.下列哪種因素不會影響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 D A.缺血時間 B.組織器官需氧程度 C.側支循環(huán)是否建立 D.低鈉灌注液 E.高鈣灌注液 12.自由基損傷細胞的早期表現(xiàn)是 A A.膜損傷 B.線粒體損傷 C.肌漿網(wǎng)損傷 D.內質網(wǎng)損傷 E.溶酶體破裂 13.再灌注期細胞內鈣超載的主要原因是 A A.鈣內流增加 B.肌漿網(wǎng)釋放Ca2+增加 C.肌漿網(wǎng)釋放Ca2+減少 D.細胞膜上鈣泵活性降低 E.線粒體攝Ca2+減少 14.鈣超載引起再灌注損傷中不包括 E A.促進膜磷脂降解 B.線粒體功能障礙 C.損傷心肌細胞骨架 D.促進氧自由基生成 E.引起血管阻塞 15.最易發(fā)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是 A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16.最常見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是 D A.心房顫動 B.房室傳導阻滯 C.竇性心動過速 D.室性心動過速 E.室性期前收縮 17.下列哪種再灌注條件可加重再灌注損傷 A A.高鈉 B.低壓 C.低鈣 D.低溫 E.低pH 18.關于心臟后負荷,不正確的敘述是 B A. 又稱壓力負荷 B.決定心肌收縮的初長度 C.心肌收縮時所遇到的負荷 D.肺動脈高壓可導致右室后負荷增加 E.高血壓可導致左室后負荷增加 19.心力衰竭時最常出現(xiàn)的酸堿平衡紊亂是 A A.代謝性酸中毒 B.代謝性堿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堿中毒 E.代謝性堿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20.心功能降低時最早出現(xiàn)的變化是 B A.心輸出量降低 B.心力貯備降低 C.心臟指數(shù)降低 D.射血分數(shù)降低 E.動脈血壓降低 三、簡答題: 1、簡述休克早期微循環(huán)變化的特點。 在休克早期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動脈、微動脈、后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微靜脈、小靜脈都持續(xù)收縮,總外周阻力升高。其中毛細血管前阻力(由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組成)增加顯著,使大量毛細血管網(wǎng)關閉,以致微循環(huán)灌流量明顯減少,微循環(huán)處于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狀態(tài)。同時,血液流經(jīng)直捷通路或經(jīng)開放的動–靜脈吻合支迅速流入微靜脈,加重組織的缺血缺氧,故該期稱缺血性缺氧期 2、簡述氧自由基的損傷作用。 氧自由基極為活躍,可與膜磷脂、蛋白質、核酸等細胞成分發(fā)生反應,造成細胞結構損傷,引起功能和代謝障礙。 (1)破壞膜的正常結構生物膜位于相應組織結構的最外側,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極易受到氧自由基等損傷因子的攻擊而發(fā)生損傷。氧自由基作用于細胞膜磷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導致脂質過氧化反應,形成脂質自由基和過氧化物,引起膜流動性降低,通透性增高。線粒體膜脂質過氧化,導致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礙,ATP生成減少。溶酶體膜損傷引起溶酶體酶釋放,破壞細胞結構。 (2)抑制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肽鏈中蛋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等殘基極易受到氧自由基攻擊,引起氨基酸殘基的修飾、交聯(lián)、肽鏈斷裂和蛋白質變性,從而使酶、受體、膜離子通道蛋白等發(fā)牛功能障礙。 (3)破壞核酸及染色體氧自由基可使DNA鍵斷裂,并與堿基發(fā)生加成反應,從而改變DNA的結構,引起染色體的結構和功能障礙。這種作用80%為OH所致,它對堿基、脫氧核糖骨架都能造成損傷,根據(jù)損傷程度的不同,可引起突變、凋亡或壞死等。 3、簡述心功能不全時心率加快和心肌肥大的兩種代償方式的意義和缺點。 (1)心率增快可以增加心輸出量,還可以提高舒張壓,有利于冠狀動脈的血液灌流,對維持動脈血壓,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流供應有積極的意義。然而,心動過速也會損害心室的功能。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特別是當成人心率>180次/分時,由于心臟舒張期明顯縮短,不但減少冠狀動脈的灌流量,加重心肌缺血,而日可因心室充盈的時間縮短,使心輸出量降低。 (2)心肌肥大使心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能滿足組織對心輸出量的需求而不致發(fā)生心力衰竭。但是,過度肥大心肌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謝障礙和心肌舒縮能力減弱等,使心功能由代償轉變?yōu)槭Т鷥敗? 4、運用第九章知識分析并回答問題(臨床案例9—1)。 患者,女,44歲,因交通事故腹部受傷50分鐘后入院就診,體格檢查:患者神志恍惚,腹腔有移動性濁音,腹穿為血性液。Bp54/38mmHg,脈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輸血800ml,并進行剖腹探查術。手術中發(fā)現(xiàn)脾臟破裂,腹腔內有積血及血凝塊共約2800ml,逐進行脾臟切除術,手術過程中血壓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給以輸血、輸液2500ml術后給以5% NaHCO3 600ml,并繼續(xù)靜脈給予平衡液。6小時后,血壓恢復到90/60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穩(wěn)定,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問題:(1)本病例屬于哪一種類型的休克?其發(fā)生機制是什么? (2)治療中使用碳酸氫鈉的目的是什么? (1)本病例屬于失血性休克。主要是因快速大量失血(手術中發(fā)現(xiàn)脾臟破裂,腹腔內有積血及血凝塊共約2800ml)而發(fā)生心輸出量明顯下降,血壓降低而出現(xiàn)休克,此時可以通過代償,血壓維持在54/38mmHg,手術過程中,由于時間過長,沒有補充液體,血壓一度降至零。經(jīng)過快速給以輸血、輸液后,術后繼續(xù)靜脈給予平衡液補充,血壓恢復到90/60mmHg,尿量增多,休克得以糾正。 (2)休克時主要因為缺氧,無氧酵解增加,生成大量的乳酸,肝糖原異生能力降低,不能充分攝取乳酸轉變?yōu)槠咸烟牵欢?,由于組織灌流障礙和腎功能障礙,使酸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清除,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因此治療中使用適量碳酸氫鈉中和酸。 《病理生理學》作業(yè)4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呼吸功能不全: 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礙,不能維持正常機體所需要的氣體交換,以致PaO2低于正常范圍,伴有或不伴有PaCO2的升高,并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病理過程。 2、呼吸衰竭: 是指呼吸功能不傘的失代償階段。當外呼吸功能嚴重障礙,以致靜息狀態(tài)吸人空氣時,Paq低于60mmHg(8kPa),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6.6kPa),并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時稱為呼吸衰竭。 3、肝腎綜合征: 肝功能衰竭時所發(fā)生的腎功能衰竭,真性肝腎綜合征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償期所發(fā)生的功能性腎功能衰竭及重癥肝炎所伴隨的急性腎小管壞死。 4、急性腎功能衰竭: 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腎泌尿功能急劇降低,不能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臨床上以少尿、氮質血癥以及水鹽代謝障礙、酸堿平衡紊亂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征。 5、代謝綜合征: 是以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胰島素抵抗為共同病理生理基礎,多種代謝性疾病合并出現(xiàn)為臨床特點的一組臨床癥候群。 二、單選題 1.阻塞性通氣不足可見于 E A.低鉀血癥 B.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 C.胸腔積液 D.化膿性腦膜炎 E.慢性支氣管炎 2.胸內中央氣道阻塞可發(fā)生 A A.呼氣性呼吸困難 B.吸氣性呼吸困難 C.吸氣呼氣同等困難 D.吸氣呼氣均無困難 E.陣發(fā)性呼吸困難 3.一般情況下,彌散障礙主要導致動脈血中 E A.氧分壓升高、二氧化碳分壓升高 B.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降低 C.氧分壓不變、二氧化碳分壓不變 D.氧分壓不變、二氧化碳分壓升高 E.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不變 4.ARDS的基本發(fā)病環(huán)節(jié)是 D A.肺內DIC形成 B.急性肺淤血水腫 C.急性肺不張 D.彌漫性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 E.肺泡內透明膜形成 5.對有通氣障礙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給氧治療可 E A.持續(xù)給高濃度氧 B.間斷性給高濃度氧 C.給純氧 D.給高壓氧 E.持續(xù)給低濃度低流量氧 6.肝功能衰竭出現(xiàn)凝血障礙與下列哪項因素無關 D A.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B.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C.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 D.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減少 E.血小板功能異常 7.肝病時腸源性內毒素血癥與下列哪項因素無關 A A.腸腔內膽鹽量增加 B.通過肝竇的血流量減少 C.枯否細胞功能抑制 D.內毒素從結腸漏出過多 E.內毒素吸收過多 8.肝性腦病時血氨生成過多的最常見來源是 A A.腸道產氨增多 B.肌肉產氨增多 C.腦產氨增多 D.氨從腎重吸收增多 E.血中NH4+向NH3轉化增多 9.假性神經(jīng)遞質的毒性作用是 E A.對抗乙酰膽堿 B.阻礙三羧酸循環(huán) C.抑制糖酵解 D.降低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 E.干擾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 10.肝性腦病患者血中支鏈氨基酸濃度降低的機制是 E A.支鏈氨基酸合成蛋白質 B.支鏈氨基酸經(jīng)腸道排出 C.支鏈氨基酸經(jīng)腎臟排出 D.支鏈氨基酸進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E.骨骼肌對支鏈氨基酸的攝取和分解增強 11.下述誘發(fā)肝性腦病的因素中最為常見的是 A A.消化道出血 B.利尿劑使用不當 C.便秘 D.感染 E.尿毒癥 12.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易發(fā)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C A.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血小板功能異常 C.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 D.凝血物質消耗增多 E.纖溶系統(tǒng)功能亢進 13.引起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C A.急性腎炎 B.前列腺肥大 C.休克 D.汞中毒 E.尿路結石 14.引起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D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汞中毒 C.急性間質性腎炎 D.輸尿管結石 E.腎結核 15.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謝紊亂的主要表現(xiàn)是 E A.高滲性脫水 B.低滲性脫水 C.等滲性脫水 D.水腫 E.水中毒 16.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見的電解質紊亂是 B A.高鈉血癥 B.高鉀血癥 C.低鉀血癥 D.高鈣血癥 E.低鎂血癥 17.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見的酸堿平衡紊亂類型是 A A.代謝性酸中毒 B.代謝性堿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堿中毒 E.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 18.哪項不是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現(xiàn)多尿的機制 C A.腎小球濾過功能逐漸恢復 B.腎小管阻塞解除 C.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D.新生的腎小管上皮細胞濃縮功能低下 E.滲透性利尿 19.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較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 B A.少尿 B.夜尿 C.高鉀血癥 D.尿毒癥 E.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 20.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現(xiàn) B A.血磷升高,血鈣升高 B.血磷升高,血鈣降低 C.血磷降低,血鈣升高 D.血磷降低,血鈣降低 E.血磷正常,血鈣升高 三、簡答題: 1、簡述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病機制。 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病機制涉及到腎小球及腎小管功能及結構改變。 (1)腎小球因素造成腎缺血主要因素有:腎灌注壓下降、腎血管收縮(血液中兒茶酚胺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性增強、前列腺素產生減少、腎激肽釋放酶一激肽系統(tǒng)的作用、腎血管阻塞)。 (2)腎小管因素:腎小管阻塞,腎小管原尿反流。目前認為腎小管損傷是急性腎功能衰竭時造成腎小球濾過率持續(xù)降低和少尿的主要機制。 2、簡述慢性呼吸衰竭導致右心肥大與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臟?。┑臋C制。 慢性呼吸衰竭常導致右心肥大與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即肺源性心臟病,是呼吸衰竭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主要發(fā)病機制如下: (1)肺動脈高壓形成:增加了右心的后負荷,導致右心肥大與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呼吸功能不全造成肺動脈高壓的機制主要有:①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導致血液中H+濃度升高,引起肺小動脈收縮(但二氧化碳本身對肺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肺動脈壓升高,從而增加右心后負荷;②某些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原發(fā)病也參與肺動脈高壓的形成:例如支氣管的慢性炎癥波及鄰近的肺動脈,造成肺小動脈炎,可使其管壁增厚、管腔狹窄。阻塞性肺氣腫時肺泡破裂,肺毛細血管受損數(shù)目減少以及肺泡內壓力增高,壓迫肺泡毛細血管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肺栓塞也是引起肺動脈高壓的重要原因;③肺小動脈長期收縮,以及缺氧的直接作用,呵引起無肌型肺微動脈肌化,肺血管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肥大和增生,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合成增加,導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變窄,由此形成持久而穩(wěn)定的慢性肺動脈高壓。 (2)心室舒縮活動受限:呼吸困難時,用力呼氣則使胸內壓異常增高,心臟受壓,影響心臟的舒張功能,用力吸氣則胸內壓異常降低,即心臟外面的負壓增大,可增加右心收縮的負荷,促使右心衰竭。 (3)心肌受損、心肌負荷加重:除肺動脈高壓增加右心的后負荷外,在呼吸功能不全時多種因素可以造成心肌本身的損傷。 3、列出胰島素抵抗的原因。 胰島素抵抗是指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生物效應的一種狀態(tài),指單位濃度的胰島素引起的細胞效應減弱,即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代償性引起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從而產生高胰島素血癥。 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病原因非常復雜,并非單一因素致病,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均超重要作用。 (1)遺傳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存在種族和地區(qū)差異,如墨西哥裔美同人、美國黑人、美國印第安人、亞洲印第安人等具有較高的胰島素抵抗發(fā)生率。 (2)肥胖 肥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以抑制肝葡萄糖輸出和促進脂肪組織和肌肉葡萄糖攝取的胰島素功能受損為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減輕或增加體重可增強或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呈因果關系。肥胖引起胰島素抵抗主要通過游離脂肪酸和脂肪細胞因子(瘦素、脂聯(lián)素、抵抗素、腫瘤壞死因子α)兩個途徑來實現(xiàn)。 (3)吸煙 4、運用第十三章知識分析并回答問題(臨床案例13—1) 男性患者,58歲,3個月來自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常有鼻出血。近半月來腹脹加劇而入院。既往有慢性活動型肝炎史。體檢:營養(yǎng)差,面色萎黃,鞏膜輕度黃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見蜘蛛痣,腹部脹滿,有明顯移動性濁音,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實驗室檢查:HBsAg(+)紅細胞3x1012/L(300萬/mm3),血紅蛋白109 g/L(10g/d1),血小板61x109/L(6.1萬/mm3),血清膽紅素51μmol/L(3mg/d1),血鉀3.2mmol/L,血漿白蛋白25g/L(2.5g/d1),球蛋白40g/(4.0g/d1)。入院后給予腹腔放液1500ml及大量利尿劑呋塞米等治療,次日患者陷入昏迷狀態(tài),經(jīng)應用谷氨酸鉀治療,神志一度清醒。以后突然大量嘔血,輸入庫存血200ml,搶救無效死亡。試分析: 問題: (1)該患者有何種疾病?依據(jù)為何? (2)分析本例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類型。 (3)分析本病例引起昏迷的誘發(fā)因素。 (4)治療中有無失誤之處,提出你的正確治療措施。 參考答案: (1)該患者有慢性活動型肝炎,肝硬化,伴肝功能不全。依據(jù):現(xiàn)病史(3個月來自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常有鼻出血;既往有慢性活動型肝炎史。體檢:營養(yǎng)差,面色萎黃,鞏膜輕度黃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見蜘蛛痣,腹部脹滿,有明顯移動性濁音,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實驗室檢查:HBsAg(+)紅細胞3x1012/L(300萬/mm3),血紅蛋白109 g/L(10g/d1),血小板61x109/L(6.1萬/mm3),血清膽紅素51μmol/L(3mg/d1),血鉀3.2mmol/L,血漿白蛋白25g/L(2.5g/d1),球蛋白40g/(4.0g/d1)。 (2)該患者出現(xiàn)低鉀血癥,可能有低鈉血癥。 (3)本病例引起昏迷的誘發(fā)因素是給予腹腔放液1500ml及大量利尿劑呋塞米等治療,沒有補充鉀而出現(xiàn)低鉀性堿中毒,促進氨的吸收誘發(fā)肝性腦??;另外可能由于出血產氨增加。 (4)治療有失誤之處。針對目前患者情況,應該輸注白蛋白,不應大劑量使用利尿劑呋塞米,可適當用保鉀利尿劑;搶救不應僅僅輸200ml庫存血,應在大量不足液體時,輸注血小板,同時采取止血措施。 這僅僅是答案要點,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繼續(xù)豐富內容。 請您刪除一下內容,O(∩_∩)O謝謝?。?!2015年中央電大期末復習考試小抄大全,電大期末考試必備小抄,電大考試必過小抄Shanghai’s Suzhou Creek has witnessed much of the city’s history. Zhou Wenting travels this storied body of water and finds its most fascinating spots. Some lucky cities can boast a great body of water, like London with the river Thames and Paris with the river Seine. Shanghai is privileged enough to have two great bodies of water: Huangpu River and Suzhou Creek.Huangpu River became famous when colonists established clusters of grand buildings on its banks on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bund. Today, the bund overlooks the breathtaking skyline of Lujiazui financial district. Shanghai’s other body of water, however, Suzhou Creek, has been somewhat overshadowed. Suzhou Creek links the inland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with Shanghai. When the British colonists, who arrived in the city after it was opened as a commercial port in 1843 found they could reach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via the creek, they named it Suzhou Creek. Thanks to its location, a large amount of cargo and travelers were transported via the creek before rail links were established. But after a century of being utilized as a waterway to transport goods and labor, the creek grew dark and smelly. Industrial factories were established along the banks. In the 1990s it became a key task of the city government to clean the creek. Suzhou Creek, which snakes 17 km from the iconic Waibaidu Bridge downtown to the outer ring road in west Shanghai, maps the changing periods of the city’s history, including the imprints of the concessions, the begin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in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Where the Bund began In-between the shopping street of East Nanjing Road and the Bund, are a cluster of streets that give me the illusion that I am no longer in modern Shanghai. The streets are narrow and old and criss-cross each other. Any old residential house may turn out to be a former office of the British, constructed in the 1880s. Pawnshops and hardware stores that are hard to find elsewhere, are plentiful here. This area, at the confluence of Huangpu River and Suzhou Creek, is called the Bund Origin. Countless tour buses stop at the site every day and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get off to see this plac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ncessions in the city. It all started in 1872, when the former British Consulate Genera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Bund began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an the financial street of the East. Now the site of the former consulate is called “No 1 Waitanyuan”, which translates to “the Bund Origin”, to honor its beginnings. The entire complex of this historical site comprises of five buildings, the former British Consulate General, the official residence of the consul, the former Union Church, the church apartments and the former Shanghai Rowing Club. The size of the courtyard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four standard soccer fields. The building of the former consulate is a two-storey masonry building on an H-shaped plan in typical English renaissancestyle. The building is designed with a five-arch verandah on the ground floor with a raised terrace facing the garden, while the facade features an entry portico beneath a colonnaded loggia. It has been turned into a caf where dinner and afternoonteaare available. Visitors can choose to sit indoors or outdoors to enjoy the magnificent gardens with nearly 30 ancient trees. Yuanmingyuan Road behind the complex is also a historical site. The road has been revamped as a pedestrian shopping street and high-end brands have seized the best spots. Altogether, 14 old buildings, including those used for offices and residences constructed during 1920s and 1930s, remain. Today, it is a popular location for commercialfashionphoto shoots. New Tian’an Church, or Union Church, stand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Yuanmingyuan Road and Suzhou Creek. The church, designed in the style of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has a capacity of 500 people. It was very popular during the concession period but was converted into factory offices after 1949. The church we see today is a replica, the original burned down in 2007. There used to be an outdoor swimming pool,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Shanghai, beside the church but has been filled-in and is now a small garden. Bridge of romance There is perhaps no other place that’s more representative of Shanghai than this bridge, which appears in quite a lot ofmovies about the city. Dozens of couples visit every day to pose for their pre-wedding photos on the bridge where Suzhou Creek begins and interconnects with Huangpu River. This is Waibaidu Bridge, or the Garden Bridge. The soon-to-be-wed couples pose in splendid attire on the bridge, leaning against the railing or sitting on the wooden floor. Some even risk walking into the middle of the road to get the perfect shot.Colorful lights illuminate the bridge throughout the night, making it a picturesque place for pre-wedding portraits and lovers to meet. Constructed in 1873 and designed by-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病理生理學 2015 電大 ??? 病理 生理學 形成 考核 作業(yè) 答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884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