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級上《第章軸對稱圖形》單元測試(二)含答案解析.doc
《蘇科版八級上《第章軸對稱圖形》單元測試(二)含答案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科版八級上《第章軸對稱圖形》單元測試(二)含答案解析.doc(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2章 軸對稱圖形》 一、選擇題 1. 2008年北京車展上,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不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性能上,都引起了外國許多專家的贊嘆,下面是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的車標,其中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如圖,該圖案對稱軸的條數(shù)是( ?。? A.4條 B.3條 C.2條 D.1條 3.已知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C,D是MN上任意兩點,則∠CAD和∠CBD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 A.∠CAD<∠CBD B.∠CAD=∠CBD C.∠CAD>∠CBD D.無法判斷 4.如果一個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且有一個內角是60,那么這個三角形是( ?。? A.等邊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5.有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一般梯形 D.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6.如圖,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點是BD的中點,若AD=6,則CP的長為( ) A.3 B.3.5 C.4 D.4.5 7.若△ABC的邊長為a、b、c,且滿足a2+b2+c2=ab+bc+ca,則△ABC的形狀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 C.任意三角形 D.不能確定 8.如圖,在等邊△ABC中,BD、CE是兩條中線,則∠1的度數(shù)為( ?。? A.90 B.30 C.120 D.150 9.A,B是平面內的兩個定點,在平面內找一點C,使△ABC構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這樣的C點可找( ?。? A.2個 B.4個 C.6個 D.8個 10.如圖,D、E是等邊△ABC的邊BC上的三等分點,O為△ABC內一點,且△ODE為等邊三角形,則圖中等腰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二、填空題 11.線段AB關于直線MN對稱,則 垂直平分 . 12.在等腰△ABC中,AB=AC,∠A=50,則∠B= ?。? 13.如圖,點Q在∠AOB的平分線上,QA⊥OA,QB⊥OB,A、B分別為垂足,則AQ= ?。?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8cm,其中一邊為8cm,則另兩邊的長分別為 ?。? 15.如圖,在△ABC中,∠ACB=130,AC、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于點M、N,則∠MCN= ?。? 16.如圖,OP平分∠AOB,PB⊥OB,OA=8cm,PB=3cm,則△POA的面積等于 cm2. 17.給出一個梯形ABCD,AD∥BC,下面四個論斷:①∠A=∠D;②AB=CD;③∠B=∠C;④AC=BD.其中能判斷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的是 ?。ㄌ钚蛱枺? 18.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C=AC,∠ACD=30,則∠D= ?。? 三、解答題 19.如圖,在正方形網(wǎng)格內有∠AOB,請你利用網(wǎng)格畫出∠AOB的平分線,并說明理由. 20.如圖,△ABC繞點A旋轉到AB′C′,BC與B′C′交于P,試說明AP平分∠BPC′. 21.如圖,已知AB=AC,BD=DC,AD的延長線交BC于點E. (1)試說明BE=EC; (2)試說明AD⊥BC. 22.如圖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CD,求∠C的度數(shù). 23.如圖,在等邊△ABC的三邊上分別取點D、E、F,使AD=BE=CF. (1)試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 (2)連接AE、BF、CD,兩兩相交于點P、Q、R,則△PQR為何種三角形?試說明理由. 24.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點P為BC邊上一點,PE⊥AB于點E,PF⊥DC于點F,BG⊥CD于點G,試說明PE+PF=BG. 《第2章 軸對稱圖形》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2008年北京車展上,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不論在設計上還是在性能上,都引起了外國許多專家的贊嘆,下面是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的車標,其中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考點】軸對稱圖形. 【分析】結合車標圖案,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第一個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故選項錯誤; 第二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故選項正確; 第三個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故選項錯誤; 第四個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故選項錯誤; 第五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故選項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熟記軸對稱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兩邊圖象折疊后可重合是解題的關鍵. 2.如圖,該圖案對稱軸的條數(shù)是( ?。? A.4條 B.3條 C.2條 D.1條 【考點】軸對稱圖形. 【分析】根據(jù)該圖形的特點結合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得出即可. 【解答】解:該圖案對稱軸的條數(shù)是2條.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判斷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折疊后可重合. 3.已知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C,D是MN上任意兩點,則∠CAD和∠CBD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 A.∠CAD<∠CBD B.∠CAD=∠CBD C.∠CAD>∠CBD D.無法判斷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首先根據(jù)題意畫出圖形,然后由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C,D是MN上任意兩點,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得:AC=BC,AD=BD,則可證得∠DAB=∠CBA,∠DAB=∠DBA,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C,D是MN上任意兩點, ∴AC=BC,AD=BD, ∴∠DAB=∠CBA,∠DAB=∠DBA, 如圖1,∠CAD=∠CAB+∠DAB,∠CBD=∠CBA+∠DBA, ∴∠CAD=∠CBD; 如圖2,∠CAD=∠CAB﹣∠DAB,∠CBD=∠CBA﹣∠DBA, ∴∠CAD=∠CBD.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注意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4.如果一個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且有一個內角是60,那么這個三角形是( ) A.等邊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考點】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 【分析】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則該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據(jù)有一個內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即可作出判斷. 【解答】解:因為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則該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根據(jù)有一個內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需要熟記的內容. 5.有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一般梯形 D.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考點】梯形. 【分析】由直角梯形中有兩個直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直角梯形中有兩個直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有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直角梯形與等腰梯形的性質.此題比較簡單,解題的關鍵是注意直角梯形中有兩個直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6.如圖,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點是BD的中點,若AD=6,則CP的長為( ) A.3 B.3.5 C.4 D.4.5 【考點】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由題意推出BD=AD,然后,在Rt△BCD中,CP=BD,即可推出CP的長度. 【解答】解:∵∠ACB=90,∠ABC=60, ∴∠A=30, ∵BD平分∠ABC, ∴∠CBD=∠DBA=30, ∴BD=AD, ∵AD=6, ∴BD=6, ∵P點是BD的中點, ∴CP=BD=3.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角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折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的性質,關鍵在于根據(jù)已知推出BD=AD,求出BD的長度. 7.若△ABC的邊長為a、b、c,且滿足a2+b2+c2=ab+bc+ca,則△ABC的形狀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 C.任意三角形 D.不能確定 【考點】因式分解的應用.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局部因式分解,再根據(jù)非負數(shù)的性質進行分析. 【解答】解:∵a2+b2+c2=ab+bc+ca, ∴2a2+2b2+2c2﹣2ab﹣2bc﹣2ca=0, (a﹣b)2+(a﹣c)2+(b﹣c)2=0, ∴a=b=c, ∴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運用和非負數(shù)的性質,即幾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則這幾個非負數(shù)同時為0. 8.如圖,在等邊△ABC中,BD、CE是兩條中線,則∠1的度數(shù)為( ?。? A.90 B.30 C.120 D.150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先根據(jù)在等邊△ABC中,BD、CE是兩條中線得出∠AEC與∠ADB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四邊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ABC是等邊三角形,BD、CE是兩條中線, ∴∠AEC=∠ADB=90,∠A=60, ∴∠1=360﹣90﹣90﹣60=120.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9.A,B是平面內的兩個定點,在平面內找一點C,使△ABC構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這樣的C點可找( ?。? A.2個 B.4個 C.6個 D.8個 【考點】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分三種情況考慮:當A為直角頂點時,過A作AB的垂線,以A為圓心,AB長為半徑畫弧,與垂線交于C3、C4兩點;當B為直角頂點時,過B作AB的垂線,以B為圓心,BA長為半徑畫弧,與垂線交于C5、C6;當C為直角頂點時,以上兩種情況的交點即為C1、C2,綜上,得到所有滿足題意的點C的個數(shù). 【解答】解:A,B是平面內的兩個定點,在平面內找一點C,使△ABC構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圖所示: 則這樣的C點有6個,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了分類的思想,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找全滿足題意的C點是本題的關鍵. 10.如圖,D、E是等邊△ABC的邊BC上的三等分點,O為△ABC內一點,且△ODE為等邊三角形,則圖中等腰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判定和等邊三角形性質得出△ODE、△ABC,求出∠ODE=∠OED=60,OE=EC,OD=OB,求出∠OBC=∠OCB=30,求出∠OBA=∠OCB=30,即可得出、△OEC、△OBC、△AOB、△AOC也是等腰三角形.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有△ODE、△ABC、△ODB、△OEC、△OBC、△AOB、△AOC,共7個,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的應用,注意: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兩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二、填空題 11.線段AB關于直線MN對稱,則 MN 垂直平分 AB?。?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點的連線可知:線段AB關于直線MN對稱,則MN垂直平分AB. 【解答】解:線段AB關于直線MN對稱,則MN垂直平分AB. 故填MN,AB. 【點評】主要考查了軸對稱的性質.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點的連線. 12.在等腰△ABC中,AB=AC,∠A=50,則∠B= 65?。?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性質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AB=AC, ∴∠B=∠C, ∵∠A=50, ∴∠B=(180﹣50)2=65. 故答案為:65.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此題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13.如圖,點Q在∠AOB的平分線上,QA⊥OA,QB⊥OB,A、B分別為垂足,則AQ= BQ?。?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可得AQ=BQ. 【解答】解: ∵OQ平分∠AOB,且QA⊥OA,QB⊥OB, ∴AQ=BQ, 故答案為:BQ.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角平分線的性質,掌握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是解題的關鍵.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8cm,其中一邊為8cm,則另兩邊的長分別為 2cm、8cm或5cm、5cm .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分8cm是腰長與底邊長兩種情況討論求解. 【解答】解:①8cm是腰長時,18﹣82=2cm, 所以,其余兩邊長為2cm、8cm, ②8cm是底邊時,(18﹣8)=5cm, 所以,其余兩邊長為5cm、5cm, 故答案為:2cm、8cm或5cm、5cm.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的性質,難點在于要分情況討論求解. 15.如圖,在△ABC中,∠ACB=130,AC、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于點M、N,則∠MCN= 80?。?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首先由在△ABC中,∠ACB=130,可求得∠A+∠B的度數(shù),然后由AC、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于點M、N,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得AM=CM,BN=CN,即可得∠ACM=∠A,∠BCN=∠B,繼而求得∠ACM+∠BCN的度數(shù),則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在△ABC中,∠ACB=130, ∴∠A+∠B=50, ∵AC、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于點M、N, ∴AM=CM,BN=CN, ∴∠ACM=∠A,∠BCN=∠B, ∴∠ACM+∠BCN=∠A+∠B=50, ∴∠CMN=∠ACB﹣(∠ACM+∠BCN)=80. 故答案為:80. 【點評】此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注意求得∠ACM+∠BCN=∠A+∠B是關鍵. 16.如圖,OP平分∠AOB,PB⊥OB,OA=8cm,PB=3cm,則△POA的面積等于 12 cm2.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過點P作PD⊥OA于點D,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求出PD的長,再由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過點P作PD⊥OA于點D, ∵OP平分∠AOB,PB⊥OB,PB=3cm, ∴PD=PB=3cm, ∵OA=8cm, ∴S△POA=OA?PD=83=12cm2. 故答案為:12.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角平分線的性質,根據(jù)題意作出輔助線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7.給出一個梯形ABCD,AD∥BC,下面四個論斷:①∠A=∠D;②AB=CD;③∠B=∠C;④AC=BD.其中能判斷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的是 ①②③④?。ㄌ钚蛱枺? 【考點】等腰梯形的判定. 【分析】由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得出①③能判定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 由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得出②能判定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 由兩條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得出④能判定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即可得出結果. 【解答】解:①能判定;理由如下: 在梯形ABCD,AD∥BC, ∵∠A=∠D, ∴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①能判定; 同理:③能判定; ②能判定;理由如下: 在梯形ABCD,AD∥BC, ∵AB=CD, ∴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能判定; ④能判定;理由如下: 在梯形ABCD,AD∥BC, ∵AC=BD, ∴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兩條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能判定; 故答案為:①②③④.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熟練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進行推理論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8.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C=AC,∠ACD=30,則∠D= 110?。? 【考點】等腰梯形的性質. 【分析】由等腰梯形的性質得出∠B=∠BCD,設∠ACB=x,則∠B=∠BCD=x+3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平行線的性質得出∠BAC=∠B=x+30,∠DAC=∠ACB=x,∠B+∠BAD=180,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CD,即可得出∠D的度數(shù). 【解答】解:∵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 ∴∠B=∠BCD, 設∠ACB=x,則∠B=∠BCD=x+30, ∵BC=AC, ∴∠BAC=∠B=x+30, ∵AD∥BC, ∴∠DAC=∠ACB=x,∠B+∠BAD=180, 即x+30+x+30+x=180, 解得:x=40, ∴∠D=180﹣∠BCD=180﹣70=110. 故答案為:110.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熟練掌握等腰梯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由角的關系得出方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解答題 19.如圖,在正方形網(wǎng)格內有∠AOB,請你利用網(wǎng)格畫出∠AOB的平分線,并說明理由. 【考點】作圖—復雜作圖. 【分析】利用邊邊邊構造全等三角形,可得對應角相等,從而畫出∠AOB的平分線. 【解答】解:如圖所示:OC即為所求∠AOB的平分線. 【點評】考查角平分線上一點的確定;構造三角形全等或確定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是解決本題的主要方法. 20.如圖,△ABC繞點A旋轉到AB′C′,BC與B′C′交于P,試說明AP平分∠BPC′. 【考點】旋轉的性質. 【專題】證明題. 【分析】作AD⊥BC于D,AD′⊥B′C′于D′,如圖,先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得到△ABC≌△A′B′C′,則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AD=AD′,然后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即可得到AP平分∠BPC′. 【解答】證明:作AD⊥BC于D,AD′⊥B′C′于D′,如圖, ∵△ABC繞點A旋轉到AB′C′, ∴△ABC≌△A′B′C′, ∴AD=AD′, ∴AP平分∠BPC′. 【點評】本題考查了旋轉的性質: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于旋轉角;旋轉前、后的圖形全等.也考查了角平分線的性質. 21.如圖,已知AB=AC,BD=DC,AD的延長線交BC于點E. (1)試說明BE=EC; (2)試說明AD⊥BC.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根據(jù)SSS證明△ABD與△ACD全等,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即可; (2)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即可. 【解答】證明:在△ABD與△ACD中, , ∴△ABD≌△ACD(SSS), ∴∠BAD=∠CAD, ∴△ABC是等腰三角形, ∴BE=EC; (2)∵△ABC是等腰三角形,BE=EC, ∴AD⊥BC. 【點評】此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答,關鍵是根據(jù)SSS證明△ABD與△ACD全等. 22.如圖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CD,求∠C的度數(shù). 【考點】等腰梯形的性質. 【分析】由AB=AD=CD,可知∠ABD=∠ADB,又AD∥BC,可推得BD為∠B的平分線,而由題可知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則∠B=∠C,那么在RT△BDC中,∠C+∠C=90,可求得∠C=60. 【解答】解:∵AB=AD=CD ∴∠ABD=∠ADB ∵AD∥BC ∴∠ADB=∠DBC ∴∠ABD=∠DBC ∴BD為∠B的平分線 ∵AD∥BC,AB=AD=CD ∴梯形ABCD為等腰梯形 ∴∠B=∠C ∵BD⊥CD ∴∠C+∠C=90 ∴∠C=60 【點評】先根據(jù)已知條件可知四邊形為等腰梯形,然后根據(jù)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已知條件求解. 23.如圖,在等邊△ABC的三邊上分別取點D、E、F,使AD=BE=CF. (1)試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 (2)連接AE、BF、CD,兩兩相交于點P、Q、R,則△PQR為何種三角形?試說明理由.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由△ABC是等邊三角形,AD=BE=CF,易證得△ADF≌△BED,即可得DF=DE,同理可得DF=EF,即可證得:△DEF是等邊三角形; (2)由(1)證得△ADF≌△BED,得到BD=AF,通過△ABF≌△CBD,得到∠ABF=∠BCD,求得∠RPQ=∠FBC+∠BCD=60,同理∠PQR=∠PRQ=60,于是得到結論. 【解答】證明:(1)∵△ABC是等邊三角形, ∴AB=BC=AC, ∵AD=BE=CF, ∴AF=BD, 在△ADF和△BED中,, ∴△ADF≌△BED(SAS), ∴DF=DE, 同理DE=EF, ∴DE=DF=EF. ∴△DEF是等邊三角形; (2)△PQR是等邊三角形, 理由:由(1)證得△ADF≌△BED, ∴BD=AF, 在△ABF與△CBD中,, ∴△ABF≌△CBD, ∴∠ABF=∠BCD, ∵∠ABF+∠CBF=60, ∴∠CBF+∠BCF=60, ∵∠RPQ=∠FBC+∠BCD=60, 同理∠PQR=∠PRQ=60, ∴△PQR是等邊三角形. 【點評】此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24.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點P為BC邊上一點,PE⊥AB于點E,PF⊥DC于點F,BG⊥CD于點G,試說明PE+PF=BG. 【考點】等腰梯形的性質. 【專題】證明題. 【分析】過P作PH⊥BG,把BG分成兩段,根據(jù)矩形得到PF=HG,再證明△BPH和△PBE全等得到PE=BH,繼而可得出結論. 【解答】證明:過點P作PH⊥BG,垂足為H, ∵BG⊥CD,PF⊥CD,PH⊥BG, ∴∠PHG=∠HGC=∠PFG=90, ∴四邊形PHGF是矩形, ∴PF=HG,PH∥CD, ∴∠BPH=∠C, 在等腰梯形ABCD中,∠PBE=∠C, ∴∠PBE=∠BPH, 又∠PEB=∠BHP=90,BP=PB, 在△PBE和△BPH中 ∴△PBE≌△BPH(AAS), ∴PE=BH, ∴PE+PF=BH+HG=BG.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質,利用“截長補短法”的截長,即把較長的線段截為兩段,再分別證明線段相等,從而問題得以解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第章軸對稱圖形 蘇科版八級上 軸對稱 圖形 單元測試 答案 解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896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