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 結題報告.doc
《綜合實踐 結題報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綜合實踐 結題報告.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方法研究》 結題報告 五常市安家中心校 王春宇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方法研究》結題報告 五常市安家中心校 王春宇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開發(fā)并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的、直接體驗的、研究探索的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顯示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基本內容,以學生個性養(yǎng)成為課程基本任務的非學科性課程。 我國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不容樂觀。綜合實踐活動課結構不盡合理,過程管理不嚴密,教學評價單一化,再加上教師的觀念尚未徹底轉變,許多教師仍然把活動課當成是體育課或者是手工課,導致活動課上課的隨意性很大,同時應試教育的潛在壓力,使得教師對活動課的課堂結構、過程管理、教學評價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認真的研究,只著眼于教學任務的完成,不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蛘呤墙處熢劫薮?,代替學生學習,把學生牢牢的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的活動課就像在演戲,教師和學生都按照劇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師完全放手,不加指點,讓學生自已去摸索,學生無法從活動課結構上來把握活動課的要領,只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的活動課從表面上看氣氛活潑熱烈,但實際教學效果卻是低效的。 為此,我們選定這個課題以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積累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資源,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也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的、直接體驗的、研究探索的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顯示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基本內容,以學生個性養(yǎng)成為課程基本任務的非學科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的核心課程,這門課程既不是課外活動,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通過教育交往為中心的活動,其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征,以實現學生主題能力綜合發(fā)展為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課題實驗要立足于學習江澤民同志《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和目的的要求,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要從科技高度出發(fā),遵循教育規(guī)律,堅持實驗的科學性、合理性。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驗,以確保活動課的實施。 活動課作為綜合實踐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性的課程。它有效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轉變新形勢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而設置的課題的研究與實驗,將對促進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的總體目標是:探索并設置了符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的課程結構體系;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與保障機制;探索并實踐“以勞動與技術教育為載體,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課題研究活動為基本形式”的課程結構模式;營造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相適應的良好氛圍。 五、課題的內容、方法及主要過程 ㈠課題研究的內容 在綜合實踐課上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呢?探討利用什么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既能學到社會綜合實踐知識,又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學習任務。 ㈡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并結合課題的需要運用調查法、實驗法和個案法相結合起來的方法進行實驗研究。 文獻研究:收集、掌握、分析已有的研究信息,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把握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調查研究: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實情,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行實際反饋,對其現狀進行調查,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從而為制定有效的對策提供實證材料和分析依據。 實驗研究:在文獻研究和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假說,進而制定出課題研究的規(guī)劃和課題實施的計劃進行研究。 個案研究:通過采取追蹤、追因和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是教師即使了解情況,即使收集對學生活動課有效設計的反饋信息,通過對個案的輔導、總結,從而得出有益的啟示。 ㈢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 課題設計階段:完成課題設計、論證。 第二階段 研究階段:問卷調查、分析探討課題實施階段,資料的編輯與整理,形成課題階段性成果報告。 第三階段 總結階段:做好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課題的結題報告。 六、研究成果 在綜合實踐課教學方法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情境教學法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既能學到社會綜合實踐知識,又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學習任務。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以下是我們在綜合實踐課教學中研究并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方式: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運用實物、錄像、畫面、錄音、電腦軟件、小品、語言描繪等多媒體直觀手段把課文內容情景化。讓學生透過栩栩如生的畫面,仿佛身臨其境,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環(huán)保調查>>教學前我首先讓學生搜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和文章等,在課堂中通過他們自己搜集的樣品了解環(huán)保,通過圖片認識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環(huán)保熱情,積極的做環(huán)保小志愿者。 (二)體驗情景。 在教師必要暗示和目標指導下,學生迅速進行情境體驗情景,內心深受觸動,感性認識初步形成。如上<<環(huán)保調查>>這課時,我先讓學生看世界環(huán)境問題實地錄像,再適時提出問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體驗情景:帶學生參觀學校周邊的工廠,你發(fā)現了什么?有什么環(huán)境問題?它們是如何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周邊的人們心情怎樣?如果這些環(huán)境問題不處理的話會怎樣?讓學生從實際環(huán)境體驗中,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通過活動表達體驗。指導學生對自己的體驗經過整理組織,運用語言表達出來。我讓學生在體驗情景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比賽說出各種汽車的作用和好處,通過自我表達、共同交流,形成情感定向。學生通過理性思考,實現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討論、判斷、選擇。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表述的情況,然后提出問題(正反), 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分析、評價、判斷、選擇,加深認識。如在以上學生表述體驗,形成情感定向的基礎上,我在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討論,組織學生分析、判斷、選擇。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一系列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四)行為實踐,讓綜合實踐課走向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突出所授教材重點的同時,組織學生訓練,參與課內外踐活動,使學生將本課知識同他們現有知識相聯(lián)系,提高行為實踐能力。如上汽車時,組織學生練習認識各種汽車:上完買東西的學問后,讓學生跟隨父母到商店或市場實地體驗等 這類經常性、結合日常生活實際的課內外活動,使綜合實踐走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他們從具體事物和經驗的興趣發(fā)展成為學習運用綜合實踐課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并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因此,我認為在綜合實踐課上必須大大增加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適宜的情況下,“哪兒需要哪兒去”,以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優(yōu)化創(chuàng)新情境,開放學生思維空間,或動手操作,或獨立思考,或相互質疑,或大膽想象,培養(yǎng)起遇事好問,勇于探索,大膽實踐的精神,既要學會又要會學,讓實踐課處處閃爍著創(chuàng)造的火花。 效果: (一)增強了教師的科研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教師不僅能進行選題、制訂課題方案、實施課題方案、整理數據、撰寫論文等課題研究的一般程序,也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團隊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校凝聚力增強。 為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課程指導教師隊伍,學校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識培訓,使教師們既認識了課程基本知識、認同了課程基本理念,也營造了這門課程實施的良好氛圍。平時加強備課組活動,堅持每周一上午集體備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想與每一堂課的資料搜集、編寫、制作課件等等都在備課組的熱烈討論中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教研活動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肯定,組長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我們選拔一些教學能力強、熱愛教育工作的學科教師,組成這門課程的骨干力量、指導教師的帶頭人,形成了較好的指導教師隊伍,為教師全員參與課題指導打下堅實的基礎?,F在,我校在全員參與的情況下,已有多位高素質的專職綜合實踐教師,專業(yè)教師隊伍逐漸形成。 (二)學生學會了用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使學生走出校園,走上社會,走進自然,有了從未有過的生活體驗。學生在實踐中遇到了學校生活中難以遇到的各種困難,遭受到了種種挫折和失敗,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及與同學的合作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完成了要完成的任務,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多學科綜合,促進了師生改變學習方式,提高了教學質量。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一批學生較好地掌握了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而且網絡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們鼓勵教師撰寫教學后記、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案例研究和教學論文,越來越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教科研活動中頻頻獲獎。 (四)拓寬了課程領域,學生有了自己喜愛的課程 我們根據學校實際,學生實際,把學校、社區(qū)、家庭和網絡等作為課程資源組織進課程,給課程注入了新鮮血液,將學生帶進一個新的世界,新的領域,使學生耳目一新,學生愛上綜合實踐活動課,家長支持學校開設研究型綜合實踐活動課。 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交流與展示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成果交流與展示使學生獲得學習、鍛煉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了學習資源共享。 我校采用的成果交流與展示方式包括:班級交流、學校展示和網絡展示。按年段推選出其中的優(yōu)秀成果,再從中選出部分優(yōu)秀作品參加校級匯報展示。優(yōu)秀成果展示包括:、手工作品、活動圖片、音像資料、手抄報、優(yōu)秀的演示文稿、心得體會、開題報告、過程記錄、結題報告(或小論文)等等,對其中特別突出的,在“特別推薦”欄目里展示。 六、困惑與反思 幾年來,在不斷的課程實踐與反思中,我們的困惑與問題也不少。 如何正確處理“扶”和“放”的問題?如何把握“扶”和“放”的度;活動的組織該如何更好的面向學生;教師該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研究性學習活動該如何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過程評價;如何更好地開發(fā)有研究性的活動資源;教師如何提高自己,才能讓自己與研究性學習同步成長。 為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方法的研究,今后我們要肩負高度工作責任感,多了解學生個性,尊重事實,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發(fā)現,就能在積極的反思中不斷成長 我們的課題研究的雖然是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但涉及的方面頗多,它要涉及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知識水平、專業(yè)素養(yǎng)、調控能力、教學智慧、教學方式等多種因素,它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還要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這等于要改變教師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其艱難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時它還涉及到廣大的學生,而學生是一個個正在發(fā)展的、富于個性的、變化著的個體,他們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在課題的實踐階段中越發(fā)明顯的顯現出來。隨著課題的深入,難度越來越大。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所要做的工作是千頭萬緒,從課前到課中到課后一貫始終,因此我們只能從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進行具體的操作研究。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尚處于邊摸索邊總結的階段,但是不管怎么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堅信: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雖然這個課題沒有現成的固定的模式照搬照抄,但只要我們課題組成員齊心合力,大膽實踐,用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適合我校師生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新路子!我們將為此而不懈努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綜合實踐 結題報告 綜合 實踐 報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909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