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皮膚病中醫(yī)理論.doc
《中醫(yī)皮膚病中醫(yī)理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醫(yī)皮膚病中醫(yī)理論.doc(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一章 皮膚病的病因 祖國醫(yī)學對疾病的認識是從人體的完整統(tǒng)一性出發(fā),認識疾病必須先審證求因。皮膚病雖發(fā)于外,但其病因絕大多數是由于體內陰陽氣血的偏盛與偏衰和臟腑之間機能活動的失調所致。所以祖國醫(yī)學經典著作中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記載。又如《諸病源候論》載:“頭面生瘡系內熱外虛,風濕所乘”?!胺沃鳉?,候于皮毛,氣虛則膚腠開,為風濕所乘,脾主肌肉,內熱則脾氣溫,脾氣溫則肌肉生熱也,濕熱相搏,身體告生瘡”。這些都充分說明皮膚病與內臟的關系,也說明了古人早已開始認識內因是發(fā)病的根據,外因是發(fā)病的條件。 此外古人對一些細菌性、真菌性和皮膚寄生蟲所引起的皮膚病亦早有認識,如《諸病源候論》記載:“癬之癥狀,皮肉隱疹如錢文,漸漸增長,或圓或斜,癢疼有匡廓,里生蟲一而癬內實有蟲也”,等記載,這說明在公元七百多年時的隋朝我國醫(yī)學雖然受科學條件限制不能分門別類的說出病原菌,但已確認某些皮膚疾病是由病原徽生物所引起。 總的來講祖國醫(yī)學對皮膚病病因的認識過去一般書籍記載均稱三因學說,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我們認為不內外因可分別歸入內、外二因之中故提倡內外二因。 第一節(jié) 內 因 一、七情:喜,怒、優(yōu)、思、悲、恐、驚等情志變化,是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種生理反映,正常情況下一般說來是不會致病的,但如果情感過度興奮或抑制,就會傷及五臟,造成五臟的病證,使五臟失調,而反映到皮膚表面發(fā)生皮膚病。如《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記載:“粟瘡作癢屬心火內郁,外感風邪”,這個病和現代醫(yī)學所述之“.丘疹性濕疹”、“急性皮炎”相類似。從這里我們可以理解古人所講之“心”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心”不是一回事,不但包括現在的心,而且還包括大腦皮質在內,如心主神明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心火內郁,實質上是與精神情緒變化有關。 所以說七情變化,主要是思想倩緒的過激或過度抑郁而引起的,這個因素在皮膚病的病因學上也確實占一定的位置,應當給以重視。 二、飲食不節(jié):飲食是營養(yǎng)的源泉,但如果沒有節(jié)制,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厚味,或過于偏食,都會造成疾病,如《黃帝內經》五臟生成篇說:“多食苦則皮搞毛拔,多食辛則筋急爪枯,多食甘則骨疼發(fā)落,此五味之所傷也”。一般來講過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熱、生濕、生痰造成致病因素。暴飲暴食可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過飲醇酒可致濕熱內蘊、醇酒中毒等。過于偏食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等。中醫(yī)書籍記載:“羹曹之虧”、“高粱厚昧,足生大療”的病因即屬此。這些都是飲食不節(jié)的致病因素。 三、勞倦過度:勞動是人的本能,是改造客觀世界,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必要手段,但是過度疲勞,不注意休息或貪圖安逸,不熱愛勞動,都能使氣血凝滯,肌肉、臟腑失其生理常態(tài),而形成發(fā)病的因素,特別在這里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房勞過度,同樣可以反映到皮膚上來。如“腎氣游風”就多生于腎虛之人,由于腎火內蘊,外受風邪所致。 四、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可產生風、寒、濕、燥、火等病理因素。如腎陽虛衰,陽氣不足,寒從內生,則可產生寒凝氣滯,使皮膚發(fā)生青紫斑塊,或潰爛久不收口。又如心血不足,血虛風燥亦可引起皮膚瘙癢等。 第二節(jié) 外 因 外因雖多,但集中表現六淫邪氣,疫癘觸犯禁忌等方面,此外金、刀、蟲、獸所傷,水火燙傷等均屬外因。 (一)六淫致病 風、寒、暑、淚、燥、火、本是自然界四季正常氣候的變化,稱為六氣。春風、夏暑(火)、秋燥、冬寒,長夏濕,出于六氣的不斷運動變化,而決定了一年四季的氣候的不同。 人類在長期和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到自然界四時六氣的變化規(guī)律,并對它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當人體由于某種原因而致抵抗力下降,不能適應氣候變化,或氣候的急劇異常變化,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時,六氣就成為致病的條件,侵犯人體而引起疾病的發(fā)生,這種情況下的六氣就稱為六淫或六邪,或稱六淫邪氣。因此,六淫在習慣上是泛指一切外感病的致病因幸。 六淫為病,多與季節(jié)氣候、居住環(huán)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冬季多寒病。夏季多暑(火)病,居住潮濕易感受濕邪等。六淫邪氣既可單純作用機體而致病,也可以二種或三種邪氣同時浸犯機體而發(fā)病。如:風寒隱疹,濕熱薰蒸皮膚,風寒濕合而成痹等。在發(fā)病過程中,六淫邪氣不僅?;ハ嘤绊懀⒖稍谝欢l件下,相互轉化,如風寒不解可以化熱化火,暑濕久羈可以化燥傷陰等。茲分別述于后: 1、風 外風是指自然界風的影響而導致的病癥,它多見于春季,但四季均可發(fā)病。且燥、寒、濕、熱諸邪多依附于風而侵入人體,如風寒、風濕、風燥、風熱之類。所以風邪實為外感疾病之先導。 (1)風邪的性質和特點: 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風為春季的主氣,具有升發(fā),向上、向外的特點,故屬陽邪。由于風性向上,向外具有陽性散發(fā)的作用,所么風邪傷人,容易侵犯人體的上部(如頭面)和肌表,并使皮毛腠理開泄,出現汗出、惡風等癥狀。 ②風性善行數變,風性善行,是指風病的病位無定處,游走不定,變動無常的癥狀。如常見的尊麻疹,祖國醫(yī)學風疹塊,是上下左右走竄不定的,這屬風邪偏勝的表現,可以遍身搔癢,起風團,散漫無定處,此起彼伏,這就是風善行數變的一個具體表現。 (2)常見的風癥; ①外風:風邪侵襲人體,其主要見癥是發(fā)熱、惡風、汗出,脈象浮緩或并見咽癢、咳嗽、鼻塞、流涕等。前者是風邪襲表,后者是風邪犯肺,由于肺主皮毛,因此,風邪襲表,往往與風邪犯肺的癥狀同時并見。在皮膚病中一些疹癢性、脫屑性皮膚病常與外風有關。 總之,風邪侵犯皮膚的致病特點: 1、發(fā)病急、消失快、病程短 2、風性善行走竄,故其癥狀常表現游走不定。 3、風性輕場,多侵及體表及頭面。 4、風邪傷及皮膚可以發(fā)癢。 5、風性疏泄,侵襲人體,肌腠開泄,故可有怕風的癥狀。 2.寒 寒是冬季的主氣,有內寒與外寒的區(qū)別。外寒即由外界寒邪侵襲而發(fā)生的病變。內寒是機體的機能衰退,陽氣不足的反映,雖然外寒與內寒不同,但它們又是相互聯系,互相影響的,如陽虛內寒的人容易感受外寒;外寒侵入機體,常損傷人的陽氣,導致內寒的產生。這里只談外寒。 (1)寒邪的性質和特點: 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如寒邪外束,衛(wèi)陽受損就會出現惡寒。若寒邪中里,直傷脾胃或肺腎之陽,以致不能發(fā)揮溫養(yǎng)肢體,腐熟水谷蒸化水液的作用,便會出現肢冷、身寒、下利清谷,小便清長、嘔吐清水、痰涎稀薄等癥。 ②寒性凝滯主痛:凝滯即凝結阻滯,不通暢的意思。故寒邪可使機體的氣血凝結阻滯,不能通暢流行,往往發(fā)生疼痛,硬結等。 ③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縮牽引的意思?!昂畡t氣收” 氣收也就是氣機閉塞,寒客血脈,使血脈收縮、凝澀,可見肢冷、落痛、脈緊甚潰爛久不收口等癥。 (2)常見的外寒證: 外感寒邪:寒邪束表,衛(wèi)陽不得宣發(fā),所以發(fā)熱,惡寒無汗,“肺合皮毛”,寒邪內合于肺,肺氣宣降失調,則鼻塞咳嗽、喘息,隨之而作。塞邪滯于經脈,經脈拘急收引,氣血凝滯不通,常見肢節(jié)痛、皮膚冷硬硬結等癥。 寒傷脾胃:過食生冷或腹部受涼,寒邪損傷脾胃陽氣,致升降失調,不能運化腐熟水谷,除見腸鳴,院腹疼痛、嘔吐、泄瀉等癥外,并可見皮膚于燥粗糙,脫屑等現象。 3.暑 暑是夏天之主氣,乃火熱之氣所化。暑病獨見于夏令。 (1)暑邪的性質和特點: ①署為陽邪,其性炎熱,暑是夏令自然界炎熱之氣,所以屬于陽邪。正因為它是炎熱之氣,故感暑而病者,就可出現高熱、口渴、脈洪、汗多,……等火熱癥狀。 ②暑性升散,耗氣傷津,暑邪有升散的性質,所以侵人則使肌腠開而多汗,因暑而多汗,本是機體適應外界高溫環(huán)境的生理現象,但開泄太過津傷則見口渴喜飲,心煩胸悶,小便短赤等癥狀。不僅傷津,而且傷氣,可么出現突然暈厥。 ③暑多挾濕,暑夏季節(jié),尤其是長夏,在氣候炎熱的同時,雨量也較多,因熱的蒸發(fā),氣候常較潮濕。所以在感受暑熱的同時,常兼感濕邪,因而有“暑多挾濕’的說法。暑邪挾濕,除暑的主癥外,還可見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痞嘔惡、大便溏小便少、脈濡、苔膩等“濕”的癥狀,暑濕郁于皮膚可生瘡、癤、膝瘡病等癥。 2)常見的暑癥: ①傷暑:是傷于夏季暑熱的病癥,癥見身熱多汗、心煩、口渴喜飲、氣少、倦怠無力,脈虛數等。 ②中暑:有輕重之分,輕癥只有頭暈、惡心……等癥狀。重癥可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渴、冷汗不止,手足厥冷,脈大而虛等癥。 ③暑濕癥:主癥是身熱不解,午后為甚,并有胸悶惡心、食欲不振、四肢困倦、大便溏、小便黃、脈儒、苔黃膩等。 ④皮膚瘡癤、濕爛、纏綿不愈。 4。濕 濕也有外濕與內濕的區(qū)別。外濕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濕氣,四季中以長夏時期濕氣最盛,所以長夏多濕病,外濕傷人,除與季節(jié)有關外,還與工作性質、生活環(huán)境有關。如水上作業(yè),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都可能成為感受濕邪的條件。內濕是由于脾失健運,水谷津液運化轉輸的功能受到障礙,蓄積停滯而成。所以《素問》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皮膚可有肥厚、腫脹、水皰、糜爛等如濕疹、天皰瘡等。 (1)濕邪的性質和特點: ①濕性重濁,重即沉重。凡濕邪發(fā)病,常見肢體沉重,酸困的癥狀。如頭部有濕x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若濕留關節(jié),則疼痛滯著不移,肢體沉重難舉。濁即穢濁,指分泌物,排泄物有穢濁不清的特點,如小便混濁,大便消泄,痢下脹垢,婦女赤白帶下,以及瘡瘍皰疹,破流膿水等,均屬于濕濁的病變。 ②濕性粘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癥狀,表現為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滯攫不楊等,一是指病變過程長,多纏綿難愈者,如濕疹、臁瘡等病。 ③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礙氣機,因為濕與水同類,且具有重濁、粘滯的特點,所以濕邪的性質屬陰,人體運化水濕的功能主要在于脾,所以脾的陽氣不足,常是導致水濕停聚的主要原因。但反過來說,由于濕為陰邪,又能耗傷脾的陽氣,所以有“濕困脾”“脾惡濕”之說,脾陽既為濕邪所困或耗傷,更會使水濕不運,溢于皮膚而為腫脹或濕爛中,在腸胃而為泄瀉,更因濕邪重濁并有粘滯不暢等特點,加以脾陽受遏,不能運行,所以在濕病的證候中,往往出現胸悶、脹或脫滿痞悶等癥(氣機不暢所致)。 (2)常見的濕病: ①外濕: 外濕:又叫表濕,其癥見惡寒、發(fā)熱,雖汗出而不退,頭身酸重、胸悶,口不渴,皮膚水皰濕爛,舌苔`薄白而滑,脈濡而緩。 濕痹:亦稱“著痹”為痹癥中以濕邪為主的疾病,其癥為肢節(jié)酸痛沉重,甚則難以轉側或腫痛有定處,肌膚麻木,皮膚出現結節(jié)、硬結、紅斑等。 ②內濕多由脾失健運所引起,臨床表現一般都有小便不利、苔膩、脈濡等癥,若濕在上焦,可見胸隔滿悶,如阻遏清陽,可見頭目眩暈,若濕阻中焦,可見院腹痞滿,不欲飲食、惡心、口粘或甜,便溏下利,四肢沉重或濕注下焦,可見足腫,小便淋濁,婦女帶下等癥。濕阻皮膚,可見皮膚肥厚疾癢、抓流津水或起水皰等癥。 5,燥 燥是秋季的主氣,人感外界燥邪發(fā)病,則屬外燥癥。因它多見于秋令,故又稱“秋燥”,燥邪多從口鼻而人,其病常從肺衛(wèi)開始。外燥癥有溫涼之分。初秋尚熱,秋陽暴烈,故易成溫燥,而深秋即涼,則易成涼燥。內燥與外燥不同,它是屬于機體津血內虧所表現的癥候。在皮膚上可表現有干燥、脫屑、痰癢、皮膚皺裂等。 (])燥邪的性質和特點: 燥邪其性干燥,易傷津液,燥邪傷人或傷津化燥,均以津液虧耗的證候為主要臨床表現,常見癥狀有口鼻干燥、皮膚干枯皺裂,毛發(fā)不榮,人便干結,小便短少,干咳少痰或無痰,苔燥,脈細等。 (2)常見的燥病: ①涼燥是屬燥而偏寒的。證.見發(fā)熱惡寒,頭痛,無汗,口干咽燥,皮膚干燥,咳嗽少痰或無痰,舌苔薄白而干等癥狀。皮膚干燥、脫皮、裂口等。 ②溫燥是屬燥而偏熱的,證見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干咳或痰粘,量少咳而不爽,胸脅疼痛,皮膚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煩,舌質光紅等癥。皮膚亦可出紅斑腫脹。 6.火 火與熱?;シQ,火證常見熱象,但火與熱又有些不同,火多由內生,火的熱象較熱更為明顯,且多表現為“炎上”的特點。 火病的發(fā)生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引起,也可由風、寒、暑、濕,燥、化熱、化火而成,或由于臟腑機能失調和情志過激所變化而生,所以有“萬氣皆能化火”與“五志皆能化火”之說。如臨床上遇到肝火、膽火、心火等。常因情志變化,氣機壅塞不通,郁積而成。因此火邪雖屬六淫之邪,但在臨床_除了直接感受火熱之邪時,多由其他外邪或內臟某些因素轉化而來,不可不予重視。 (1)火的性質和特點: ①火為熱之極,其性炎上,火為熱象,且較熱甚,其證可見發(fā)熱、惡熱、煩躁不安,面紅目赤,舌紅苔黃,尿赤,脈數或咽喉紅腫熱痛等癥狀。由于火有炎上的性質,所以臨床有心火上炎、口舌糜爛;胃火上攻,牙想腫痛、肝火上沖。目赤腫痛等癥狀。皮膚_上可潮紅水腫,灼熱痰癢疼痛等。 ②消灼津液,火熱邪氣最易消耗津液。故火熱病除常見到熱象外,常同時并見口干渴,喜冷飲,舌于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津干液少等癥狀。 ③迫血妄行,火熱邪氣易灼傷脈絡,迫血妄行、故引起出血與發(fā)斑。臨床上見到的吐血、尿血以及紅斑紫斑等癥伏,雖有其他原因,但因火熱者居多。 (2)常見的火癥: ①實火:其證多起病急,病程短,而機體正氣尚盛,主癥為面紅目赤,心煩發(fā)熱惡熱,口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實有力,甚則神昏澹語,狂躁不安或見瘡瘍紅腫熱痛或見吐、衄便、尿血以及發(fā)斑出血癥。 ②虛火:多起病緩慢,病程長,虛火之產生主要在于機體的正氣虛衰。其中常見的是陰虛火旺證,主要癥狀是兩顴潮紅,五心煩熱或骨蒸潮熱,心煩失眠,盜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紅少苔或光紅無菩,脈細數等。 (二)疫癘 疫癘是外來的致病因素之一,它不同于六淫,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急性傳染病的致病原因。疫癘的名稱,表示它的傷人極為毒烈的意思。祖國醫(yī)學文獻很早就有疫病的記載,如“異氣”、“癘氣’、“戾氣”和“毒氣”。從《素間》中說:“五疫之至傳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闭f明我國的醫(yī)學家早已認識到疫病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與臨床表現大體相同的特點。在《溫疫論》中明確提出疫癘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在明代能有這樣的認識是很可貴的。疫癘侵犯皮膚可以潮紅發(fā)斑、皮下出血等。 (三)觸犯禁忌 古人對人體皮膚對某些外界物質不能耐受或過敏所引起的皮膚病均列入觸犯禁忌,如漆瘡。金刀、蟲犬所傷,水火燙傷,古人列入不內外因,這些因素自然應歸入外因之內. (四)蟲: 至于蟲的概念一下很難準確說明,但根據古書記載,特殊的氣候變化,加之污穢濕濁等臟的東西,腐敗熏蒸而產生,根據目前所了解到的,除了昆蟲刺咬外,廣義卜來講,它還應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一些傳染性因素在內。 第二章 皮膚病的辯證 辯證是中醫(yī)治病最關鍵的一環(huán),是處方的先決條件,有正確的辯證才能有正確的治療。辯證的方法,就是把四診所獲得的資料,用中醫(yī)的理論加以歸納分析,運用八綱來認識疾病的性質、部位、發(fā)病趨勢及體質強弱等情況。皮膚病的辯證,除了和內科辨證相同外,還有其獨特的一點就是可用肉眼觀祭到皮膚的表面變化。因此可更增加其辯證的準確性。根據祖國醫(y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對皮膚病的辨證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般內科病,凡屬外感熱性病多采用六經、衛(wèi)氣營血、三焦的辨證方法,凡屬內傷性的疾病多采用臟腑辮證或氣血辯證,外、婦、兒的疾病亦如此,皮膚病也不例外,并分述于后。 第一節(jié) 從八綱辯證來辨皮膚病 八綱就是表、里、寒、熱、虛、實、陰、陽。是辨證施治的理論基礎,任何一個病證,都可以用八綱來加么歸納。這八綱中,共分成四個對立面,這四對之間又是互相聯系,互相轉化的。而其他六綱又可以用陰、陽兩綱來概括,如表熱實為陽,里寒虛為陰。 在皮膚病的辯證過程中,一般急性,泛發(fā)性、癢癢劇烈,變化快的皮膚病,多同時件有口干、口渴、大便秘、小便黃、煩躁、發(fā)熱、面紅、脈多浮、洪、滑、數、有力,舌質多紅或舌尖紅,舌苔多黃白膩等,此多屬于陽證、表證、熱證,實證。相反,一般慢性,濕潤性、肥厚性,自覺癥狀輕微或不明顯的皮膚病多同時件有口粘、口淡,不思飲良,大便不干或泄瀉,腹脹滿,脈象多沉緩,沉細或遲,舌質多淡,舌體肥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或白膩等,此多屬陰證、里證、虛證、寒證。 第二節(jié) 從衛(wèi)、氣、營、血辯證來辨皮膚病 衛(wèi)、氣、營、血辨證在中醫(yī)臨床上,常用于風熱病(相當于現代醫(yī)學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或急性傳染病等),這種辯證方法一方面代表著疾病變化進展的深淺,另一方面代表著衛(wèi)、氣、營、血四者病理損害的程度。在皮膚病中一些全身癥狀明顯的病也常采取用之。 一、衛(wèi)分病 衛(wèi)在生理上是指具有保衛(wèi)肌表、抵抗外邪作用的衛(wèi)氣而言,所么衛(wèi)分病也就是外感溫熱病的最初階段。其臨床主要表現是發(fā)熱,微惡寒、頭痛、口微渴、脈浮數,舌苔薄白,對于皮膚病中一些常表現有全身癥狀的病或有些病的前驅癥狀其實此即系衛(wèi)分病。如惡性大皰性多型紅斑,發(fā)病開始時病人常有咽疼、發(fā)熱、惡寒、關節(jié)疼、周身 不適等。 二、氣分病 衛(wèi)分病不解,向里傳變進入氣分,有時在臨床上衛(wèi)分病并不明顯,熱邪很快就傳入氣分,臨床主要表現是發(fā)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氣粗,口渴引飲,小便黃赤,大便不通,或下利肛灼,舌質紅,舌苔黃燥或灰黑起刺,脈象弦滑有力或沉數實有力。一些皮膚病急性發(fā)作期皮膚潮紅腫脹,灼熱,有時有滲出,或起水皰等,患者常件有體溫升高,周身不適。此種情況是熱邪傳里所致,亦有因感受濕、寒等其它邪入里化熱者。臨床上如急性濕疹,過敏性皮炎,藥疹,大皰性皮膚病等常見。 三、營分病 由于氣分病邪熱不解,陰液虧耗、病邪傳入營分,臨床主要表現高燒不退,夜間尤重,心煩不眠,嚴重者可出現神昏、澹語。自覺口干反不甚渴,舌質紅絳,脈象細數,皮膚潮紅水腫,起大皰或膿皰如藥疹、過敏性皮炎、剝脫性皮炎,皰疹樣膿疤病,大皰性皮膚病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狠瘡等。均常見毒熱入于營分的癥狀。 四、血分病 營分之邪不解或治療不及時則可進一步深入血分,臨床主要表現是除有營分病所表現的癥狀外,常合并出血現象,如吐血、便血、血衄血、皮膚出血斑、血皰等。舌質常深絳,脈象數,上述疾病均可以出現此種癥狀。 總之衛(wèi)氣營血辨證在皮膚病中常用于有全身癥狀的一些嚴重的皮膚病,一般在理論上衛(wèi)、氣、營、血是四個不同的階段,但在臨床上應用時衛(wèi)氣和營血之間還是比較容易然別的,主癥也很明顯,但在衛(wèi)與氣之間和營與血之間則往往是很難區(qū)分的,而又?;祀s在一起所以習慣上,常按兩大類進行治療,即衛(wèi)氣與營血。 第三節(jié) 從臟腑、氣血辯證來辨皮膚病 臟腑辨證是以臟腑的病理變化而分類,主要是根據臟腑生理功能的失常,臨床上所表現的特殊指征來分別判斷皮膚病的重點所在和皮膚病與臟腑的關系。因為一般常見的皮膚病多屬于雜病的范圍與臟腑的關系很密切,所以在臨床上常用臟腑辨證的方法。 氣血辯證是以氣血的虛實變化,通暢和凝滯的現象,來判斷疾病的性質。祖國醫(yī)學認為氣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無不是氣作用的結果。血是本源于先天之精,再源于后天水谷精微,經過氣的作用轉化而成,以維持人體各器宮的生理功能。氣血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不斷發(fā)育生長的必要條件。氣、血的變化和盛衰與皮膚病很有關系。所以氣血辨證的方法亦常使用。試分述于后,如急性泛發(fā)性的皮膚病,多見于心肝火盛,肝膽濕熱或血熱等癥。慢性頑固性皮膚病,多見于脾虛濕滯,肝腎陰虛,血虛生風或血燥等癥,結節(jié)性皮膚病多見于氣滯血瘀,氣血凝聚,亦有寒濕困脾,肺氣不宣,而致痰濕凝滯者。色素性皮膚病,多見有腎虛,亦有肝郁氣滯,氣血不調和者。神經性皮膚病,多見心脾兩虛,或心腎不交或血虛生風。痤瘡、酒渣鼻等發(fā)生于顏面的紅斑類疾患,多與肺胃蘊熱或血熱有關。發(fā)生于下肢的疾患多與脾濕不運,濕熱下注,或脾肺濕熱有關。出血性皮膚病,多見血熱迫血妄行,或見脾虛、脾不統(tǒng)血所致。營養(yǎng)或維生素缺之性皮膚病,多與脾胃虛弱有關。先天性皮膚病多與先天腎精虛損有關。 第四節(jié) 從皮膚損害來辨皮膚病 一、斑:紅斑壓之退色,多屬氣分有熱,壓之不退色,多屬于血分有熱,斑色紫暗者屬血瘀,白斑屬氣滯或氣血不調和。 二、丘疹:紅色丘疹自覺灼熱瘙癢,多屬心火過盛,外感風邪。慢性苔癬性丘疹,多屬脾虛濕盛,血痂性丘疹,多屬血虛陰虧。 三、水皰:.紅色小水皰多屬濕熱,大水皰多屬濕毒或毒熱。深在性小水皰,多屬脾虛蘊濕不化或受寒濕所致。 四、膿皰:屬毒熱所致。 五、風團:游走不定,時隱時現屬風邪,紅色屬熱,色深紅或上有血痂者屬于血熱。色紫暗者為血瘀,色白者屬風寒或血虛受風。 六、結節(jié):紅色結節(jié)屬于血瘀,皮色不變的結節(jié)屬于氣滯或寒濕凝滯或痰核流注。 七、鱗屑;干性鱗屑屬于血虛風燥或血燥肌膚失養(yǎng)。濕性鱗屑亦有屬濕熱者。 八、糜爛:糜爛滲出多屬濕熱,糜爛結有膿痂系濕毒,慢性濕潤性皮膚病屬脾虛濕盛或寒濕之癥。 九、痂皮:漿痂為濕熱,膿痂為毒熱未消,血痂為血熱。 +、潰瘍:急性潰瘍紅腫疼痛為熱毒,慢性潰瘍,平塌不起,瘡面肉芽晦暗屬氣血虛弱之陰寒癥,瘡面肉芽水腫為濕盛。 十一、膿:膿質稠厚,色澤鮮,略帶腥味,為氣血充實。膿質如水,其色不鮮,其味不臭,為氣血虛衰。膿稀如粉漿污水,夾有敗絮狀物,腥穢惡臭,為氣血衰敗,傷筋蝕骨之兆。膿由稀轉稠為正氣漸復,由稠轉稀為氣血衰敗。 第五節(jié) 從自覺癥狀來辨皮膚病 一、癢:癢是由于風、濕、熱、蟲等因素客于肌膚所致,也有因血虛所致者。 風癢:發(fā)病急,游走性強,變化快,癢無定處,遍身作癢,時作時休。 濕癢:有水皰、糜爛、滲出,浸淫四竄,纏綿不斷,舌苔白膩,脈多沉緩或滑。 熱癢;皮膚潮紅腫脹,灼熱,癢痛相兼,舌苔黃,舌質紅,脈弦滑或數。 蟲癢:癢疼有匡;癢若蟲行,多數部位固定遇熱或夜間更甚。 血虛癢:泛發(fā)全身,皮膚干燥,脫屑;或肥厚角化等,舌質淡,或有齒痕,脈沉細或緩。 二、疼:疼痛是指因氣血蜜滯,阻塞不通所致,疼有定處多屬血瘀,疼無定處多屬氣滯。另外熱疼多皮色熾紅,灼熱而疼,寒疼多皮色不變,不熱而酸痛;風濕疼多無定處,虛疼多喜按喜溫,實疼多拒按喜涼。 三、麻木:系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隔,氣血不通所致。 第三章 皮膚病的治療治則 人體是完整統(tǒng)一的。皮膚病雖發(fā)于外但多數與體內多種來因素有關,或者亦有因為皮膚病而產生全身的變化。所讓在治療皮膚病時,不但要重視局部洽療,而更要重視全身治療,才能取得滿意效果。皮膚病的治療應從內冶和外治兩方面進行。分述于后: 第一節(jié) 內治法 中醫(yī)內治可分八人法則,我們結合皮科的具體情況根據發(fā)病的因素,臨床辨證的結果和皮膚病的特點大致可分為十大法則: 一、袪風解表止癢法:多用于表癥初起,風邪客于肌表,皮膚搔癢,起紅色丘疹或風疹塊樣損害,由于感受風熱或風寒的不同在臨床上可表現有發(fā)熱、惡寒、口渴、咽疼,脈浮數或浮緩等癥狀,常見于急性瘙癢性皮膚疾患,如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皮膚搔癢癥等。常用藥有防風、荊芥、麻黃、牛勞子、桑葉、浮萍、蟬衣、白醉皮、刺茨藻、全蟲、秦兒、苦參等。 二、養(yǎng)血潤膚止癢法;多用于風燥或血燥而引起的皮膚疾患,臨床上表現有皮膚干燥,脫屑、肥厚、角化、裂口、毛發(fā)枯搞脫落,甚辛有血虛的現象,舌質淡,菩白,脈沉細或沉緩,常見于慢性瘙癢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痰癢癥、靜止期銀屑病等。常用藥有當歸、生熟地、天冬、麥冬、雞血藤、赤白芍、首烏藤等。 三、清熱涼血瀉火法:用于火熱之邪引起的皮膚病,臨床上表現有口于、唇燥,發(fā)熱、煩燥,大便干,小便黃少,舌質紅或絳,舌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或浮大而數。臨床上表現有皮膚紅斑,灼熱,出血斑,血皰等,甚至有皮膚紅腫熱疼。常見于急性濕疹及皮炎類疾患,過敏性紫癱、出血性紅斑、大皰性皮膚病、藥疹、剝脫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常用藥有生石膏、黃芩、黃連、黃柏、 梔子、龍膽草、生地、丹皮、白茅根、紫草根、茜草根、赤芍、地骨皮、大青葉、及牛黃散、紫霧散、羚羊粉或犀角粉等。 四、活血破癬軟堅內消法:用于由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所引起的皮膚病。瘀斑、浸潤塊、有形腫物,過度肥厚角化浸潤之皮膚病,舌質暗淡或紫暗,舌苔白,脈象緩、弱,臨床上主要用于銀屑病血瘀型、帶狀皰疹氣滯血瘀型等,還可以用于結節(jié)性紅斑、硬結性紅斑、癱痕疙瘩、淋巴結核、結節(jié)病、慢性盤狀紅斑性狼瘡、脈管炎血瘀期等。常靂藥有桃仁、紅花、蘇木、三棱、我術,赤芍,鬼箭羽,丹參、夏枯草、僵蠶(或僵蛹)、土貝母、牡蝠、海藻、大黃等。 五、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絡法:用于陽氣衰微寒凝氣滯,且致四肢厥冷,皮膚冷硬或瘡瘍破潰,色暗而淡,久不收口或形成竇道、摟管者,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常見的有硬皮病、穿孔性潰瘍、雷諾氏病. `性紅斑、慢性瘺管等,常用藥有黃茂、肉桂、傳枝、炮姜,白芥子、細辛、補骨脂、附一子、鹿角等。 穴、健脾除濕利水法:用于由內濕或外濕引起的皮膚病,采用此方時須辨別上下內外的部位及寒熱虛實的差異,一般來講濕邪在上宜微汗之,濕邪在下宜健脾行水之,濕從寒化宜溫燥(燥濕〕,濕從熱化宜清利,實證宜攻逐,虛證宜扶正。另外脾虛則運化失職,水濕停滯,腎虛則氣化不利,水濕泛濫,肺氣不宣則膀朧不利,小便不通。所以在 臨床治療時又要注意濕與臟腑,濕與六淫的關系。 皮膚病很多與濕有關系,臨床表現有皮膚水皰、糜爛、水腫、滲出或皮膚肥厚,纏綿不愈,舌質淡,舌體胖大或邊有齒痕,脈沉緩或弦滑。常見病如濕疹、帶狀疙疹、脾濕型、脂溢性臉發(fā)、皮膚攫癢癥、女陰潰瘍、天疤瘡、下肢潰瘍等二切慢性濕潤性皮膚疾患。常用藥有蒼術、白術、厚樸,陳皮、蕾香、車前子、澤瀉、扁豆、茵陳、防已、滑石、豬苓、扁蓄,瞿麥、木通等。脾虛濕盛者宜健脾燥濕,水濕雍盛小便不利者宜利水化涅;偏于濕熱而濕重于熱者宜利濕清熱;由于寒濕引起者宜溫化寒濕。 七、清熱解毒殺蟲法:適用于毒熱過盛的皮膚病,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性化膿性皮膚疾患。臨床表現皮膚潮紅、腫脹、化膿現象,常件有發(fā)熱、惡寒,大便十,小便赤少,口干等全身癥狀,常見病如痛、癤、丹毒、蜂窩組織炎,淋巴管炎,毛囊炎、膿疤病等一切感染性疾患。常用藥有銀花、連翹、公英、赤芍、地了、敗醬草、野菊花、蚤休、大青葉、馬齒覽等。 八、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法:常用治療肝腎不足、體弱、嬴瘦、形容憔悴,口干咽燥,虛煩不眠,骨蒸潮熱,低燒不退,腰膝軟萎,手足不溫,舌紅少苔或舌淡體胖,脈細數無力之癥。常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素體陰虛,另一種是嚴重全身性或高熱性皮膚病后期,傷及陰分而致陰虛。臨床上常見如系統(tǒng)性紅斑性狼瘡、天疤瘡、白塞氏綜合癥、剝脫性皮炎及藥疹后期或色素性皮膚病等。常用藥有沙參、麥冬、熟地、生地、元參、石解、女貞子、拘祀子、龜板、鰲甲、玉竹、旱蓮草、黃柏、知母等,此外有一些病人常出現陰陽兩虛,特別常見一些色素性皮膚病或內分泌引起的皮膚病如肝斑、黑變病或嚴重皮膚病引起的腎臟病變等。見到此情況則應陰陽雙補,常加入仙茅、仙靈脾、冤練子、補骨脂等。必要時尚可用附子、肉桂等。在補益肝腎藥中加入養(yǎng)血活血藥如雞血藤、首鳥藤、赤白芍等,則更可強筋壯骨。 九、調和陰陽補益氣血扶正法:適用于氣血虛弱或久病消耗氣血,臨床常見嚴重皮膚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性狼瘡,剝脫性皮炎,滅疤瘡等之后期或嚴重感染性疾患如痛、蜂窩組織炎等之恢復期,病體虛弱,正氣不足,皮損顏色晤淡無光,瘡口久不化膿或潰后久不收口等,亦有因久病大病之后而致陰陽不調,氣血失和,_丘火下寒,上實下虛,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嚴重龐候,均可用此法。常用藥有黃茂、黨參、 沙參、首烏藤、雞血藤,天仙藤、白術、當歸、熟地、黃精、赤白芍、丹參、人參等。 十、舒肝理氣和解法:適用于肝郁氣滯,氣機不暢之癥,臨床常見肝郁化火,蘊于肌膚諸癥,如帶狀疤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癥以及氣機不暢,痰滯濕阻所致的痰核流注,或因肝郁氣滯,腎水不足所致的一些色素性皮膚病,如黃褐斑、黑變病等。常荊藥物有柴胡、玉金、香附、青陳皮、川株子、積殼、厚樸、木香等。 以上十個法則可初步概括皮膚病的內治法則,但這十法則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有機聯系,因為矛盾著的雙方其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往注是相互轉化著的,事物的性質也隨著起變化,所以在治療時應根據情況,采用一個或兩個法則,或者有時在一種病的不同過程中則應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法則,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這也就是說雖然有以上法則,但萬不可生搬硬套,而應根據辯證施治的原則,靈活掌握,才能取得較理想的療效。 第二節(jié) 外治法 祖國醫(yī)學歷來十分重視外用藥的作用和用藥劑刑,如《外科精義》記載:“夫皰腫之生于外者,內熱毒之氣蘊結于內也。蓋腫于外,有生頭者,有漫腫者,有皮厚者,有皮薄者,有毒氣深者,有毒氣淺者,有宜用溫藥貼熠者,有宜用涼藥貼騰者,有可以干換其藥者,有可么濕換其藥者,深淺不同,用藥有忌,是以不可不辨也”。如齊德之《外科精義》日:“夫榻法者,宣通行表發(fā)散邪氣使疤內消也。蓋湯水 有藥滌之功,一此謂疏導腆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也,如藥二兩用水二升,為則煎取一升半,以凈帛或新棉蒸藥水稍熱溻共患處,漸漸洗溻沐浴之?!边@些都說明外用藥的治療也要辯證施治。在臨床實踐中,外用藥物治療皮膚病,如使用恰當則可縮短療程,提高療效,否則不但效果不好,甚至發(fā)生激惹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根據皮損的部位、范圍、性質以及患者皮膚的耐受情沉辯證施治,合理的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和劑型,并向病人詳細說明用藥方法和注意事項, 不然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或適得其反。 外用藥通常包括兩部分即主藥和基礎劑型。由于基礎劑型的不同,在臨床上的治療作用會有明顯的差異?;A劑型即外用藥基本形態(tài),如水劑、油劑、軟膏劑等均屬之。主藥是指有積極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具有收斂,消炎、止癢、殺菌作用的藥物均屬之。主藥決定它的藥理性能,但也與濃度有關系,主藥的作用強度與濃度成正比例?,F將常用外用藥的劑型及監(jiān)床代表方劑分述于后: 一、水劑(洗方):即用中藥煎后濾過成水滾液??梢宰鳚穹蟆⑼坎?、浸浴、洗澡用。 濕敷:濕敷可分為冷濕敷和熱濕敷,每種濕敷又可分為開放性濕敷和閉鎖性濕敷兩種。一般說開放性濕敷多用于冷濕敷,閉鎖性濕敷多用于熱濕敷。主要適用于皮膚潮紅、腫脹、糜爛、滲出等急性皮膚炎癥過程。其作用主要是通過皮膚血管的收縮,或血管的擴張后,反射性收縮而達到消炎和抑制滲出的作用,又可以通過冷熱減少末梢神經的沖動而達止癢,還可以清除患部表面的污垢或刺激物。 具體操作:用紗布6至8層〔或相等厚度的布).在藥液中浸透然后取出稍加擰擠至不滴水為度,覆蓋于患處,大小宜與病損相當。開放性濕敷每隔數分鐘更換一次〔冬季可稍長一些),持續(xù)一至二小時,每日如此三至四次,每次間隔期間可涂油類藥物。閉鎖性濕敷將藥敷患處后可用油紙或塑料薄膜(塑料過敏者禁用).上面扎上小孔蓋,敷料上進行包扎,每隔二至共小時更換一次,每日3-4次,間隔期間亦可涂油類藥物:,每日濕敷的次數和每次更換間隔的時間應根據病變的情況而定,一般來講炎癥明顯,滲出多時,更換的次數應多一些,反之則可相應減少。 濕敷的溫度;冷濕敷以10℃左右為宜,熱濕敷可達40一 60左右.應注意避免發(fā)生燙傷。 濕敷的注意事項: 應注.意濕敷墊與患處皮膚緊密接觸,特別是頭面,腋窩、 陰囊等處。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及溫度,按時更換,天氣熱、 炎癥滲出多時,應換勤一些。開放性濕敷每次更換時應將敷料取下重新浸入藥液中泡,不可直接往敷料上滴水,每次濕敷完畢后應將敷料洗凈,煮沸消毒后方可再用。濕敷的藥液最好具有殺菌或收斂的作用。閉鎖性濕敷如果濕敷墊干燥在瘡面上不易取下時,應用藥液浸濕后慢慢取下,不可強行取下,以防損傷上皮。 涂擦:即用中藥濃煎后直接在皮膚損害處涂擦,多用于亞急性或慢性損害。 浸浴:對全身性泛發(fā)性皮膚病,可用中藥0.5公斤加水5公斤煮后傾入浴盆內,進行藥浴,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以30分鐘為宜,注意溫度不宜過高。潮紅滲出性皮膚病應禁忌。 洗澡:對于慢性或亞急性濕疹類皮膚病可用中藥煎水洗滌皮膚,既可清潔皮膚,又可達到治療作用,但水溫不宜高。 二、粉劑(傲),粉劑(散)是一種由多種藥物制成的混合均勻的干燥粉末,一般具有吸收水分,干燥皮膚,減少外界對皮膚磨擦的特點,隨各種不同的主藥可有干燥、消炎、清涼、止癢、收斂等作用,適用于急性過放性皮膚病的早局部撲粉亦可作爽身粉,或在涂擦藥膏后,上面加撲粉可加強藥物的吸收和附著。粉劑因其作用表淺與分泌物 期劑混合易結成痂皮,故不適用深在性或滲出多的皮膚病。 三、洗劑(混合振蕩劑):即用水和不溶性粉劑混合而成,一般含粉量30%至5o%,用時須扳蕩均勻,所以亦稱為混合振蕩劑。在洗劑中往往加入少量甘油(約5%),可減緩液休蒸發(fā)的速度,亦可增強粉劑吸附在皮膚上。如果再加入少量酒精就可加強水分蒸發(fā)速度而增加涼爽皮膚的作用。此劑型木身即有干燥、清涼、止癢、保護皮膚的作用,常用于急性和亞急性表淺皮膚病,適合于大面積涂擦。不適宜用在毛發(fā)部位,或濕潤糜爛的皮損面。 四、酊劑:此劑系以生藥用白酒或75%酒精浸泡,浸出其有效成份濾過去渣而成。配劑深入性較水劑強,使用方便,無明顯刺激性,有止癢、殺蟲、活血、通絡、消腫、止疼的效果。 五、油劑:油通??煞值V物油,如液體石蠟;動物油,如魚肝油,植物油,如麻油、花生油等。油劑作用緩和表淺,一般無刺激性,可清除鱗屑,軟化癰皮,清潔皮膚上的藥垢,并對粗糙的皮膚有潤澤作用。中醫(yī)常用的油劑:一種是用中藥經過提煉而制成的,如大楓子油。另一種是將中藥放入植物油中在文火上煎熬后濾過而成。臨床上除了 道接外涂外,還常用油劑調藥粉外用 六、油調劑:是用植物油或藥油調和粉劑而成、一般濃度以3。%一1%為宜。臨床使用時可隨調隨用,本劑型作用表淺,有清涼、消炎、止癢、收斂保護創(chuàng)面等作用,適用于淺在性急性炎癥或有輕度糜爛滲出性皮膚病, 七、軟膏劑:粉劑和固體油類混合制成的一種均勻、細膩、半固體的外用制劑,深入作用較強,可保護皮膚防止外界物理化學因素對皮膚的刺激,可以潤澤皮膚,使角質柔軟富有彈性,亦可軟化癡皮及保護瘡面,如果加入各種有積極治療作用的藥物,可治療多種皮膚病,為外用藥中重要的劑型之一。因其能阻礙皮膚水分的蒸發(fā),故在急性皮膚炎癥或滲出性皮膚病時不宜應用。此外軟膏內含的有效成分如京紅扮、水楊酸等可經局部皮膚吸收進入體內,通過肝腎排泄,故若大面積使用時應注意體內蓄積過多而引起的肝腎損害等付作用。軟膏的基礎藥有下列幾種: 凡士林:系礦物脂肪,性質穩(wěn)定,不能由皮膚吸收,也沒有吸水性,有一定的硬度,為最普通的軟膏基質。一般常用黃凡士林、白凡士林;白凡士林系由黃凡士林漂白而來。 蜂蠟:系一種由蜂窩提取得的不易皂化的蠟質,又稱策蠟,經漂白即成白蠟。性質也很穩(wěn)定,但必須與油類混合才能成為軟膏,我國古代多數軟膏是用蜂蠟為基質,一般沒有刺激性,現在找們用的單軟膏即由蜂蠟一份、贏油 (植物油)兩份到不份混合而成。 羊毛脂:是由羊毛中提出的脂肪,無水羊毛脂中含30%水分時,稱為合水羊毛脂,不需加入防腐劑,容易滲入皮膚,又可與水混合而成油中水型的乳劑,因其很粘一故單獨使用較少,與其它油劑混合配制軟膏,不但可以增加對皮膚的滲透性。 豚脂(豬油);亦屬動物脂肪基質,較凡士林容易滲入皮膚,但性質不穩(wěn)定,易腐敗分解遇熱易融化,目前已不常用,若用時應加入防腐劑。 蜂蜜:系一種無色或淡黃色透明粘稠液,亦可做軟膏基質,其特點為粘著性強,有一定的深入性。 八、硬街劑(膏藥)硬膏劑(膏藥)是用脂肪(植物油)、蠟、樹膠(桐油)加入粉劑,經高溫熬煉而成,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的外用藥劑型之一。貼在皮膚上可借皮膚的溫度而變軟,但不熔化,其深入作用較強,可完全阻礙皮膚表面水分蒸發(fā)。一般可有軟化角質、剝脫上皮、保持局部溫度,促進炎癥吸收等作用。??呻S其所含之主要藥物性質而有消炎、活血、驅風止癢、促進硬塊吸收等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治療慢性、限局性、肥厚性、角化性、結節(jié)性皮膚病,如神經性皮炎、限局性硬皮病、結節(jié)性癢疹等。此外對非炎癥引起的增殖性皮膚病亦有療效,如優(yōu)、脫眠、雞眼、癱痕疙瘩等。硬膏有一定刺激性,對一些急性炎癥和糜爛滲出性皮膚病禁用。 九、藥捻:藥捻又稱藥線,是用棉紙、棉花、練線等裹藥或薰藥制成線狀,或直接用藥粉加水搓成細條而成。藥捻因其形狀細長,適合把藥道接用到瘡口上,傷面深的部位,使其引流通暢,又不損傷新鮮瘡面,防止瘡口假愈合。隨所含藥物的不同而有化腐提毒、生肌長肉、收斂傷口,回陽生肌等作用。多用于竇道、瘺管、瘡瘍潰后而不收口老。 十、熏劑:是用中藥壓碾成粗宋,可制成紙卷或藥香,亦可直接撒在炭火上,點燃后用煙熏,是中醫(yī)獨特療法之一。多用于慢性肥厚性皮損,有消炎止癢,軟化浸潤,促進炎癥吸收之效。用溫熱藥物組成熏藥有回陽生肌,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多用于慢性潰瘍,久不收口的陰瘡寒癥,久不愈合的手術后竇道等。 使用熏劑注意事項: 因治療多系慢性頑固性病損需要有信心,堅持治療。皮損粗髓肥厚者,熏時宜濃煙高溫,一般50℃至70℃為宜,但應注意勿引起燒燙傷。熏完后皮損表面往往有一層油脂(煙油).不要立即擦掉,保持時間越久,療效越好。一般沒有付作用,但對嚴重高血壓、孕婦或體質衰弱者。不習慣聞煙味者,宜恨用或禁用。對于急性或業(yè)急性皮損一般禁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醫(yī) 皮膚病 中醫(yī)理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913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