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習題集》word版.doc
《《管理會計習題集》word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管理會計習題集》word版.doc(10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章 管理會計概述 一 單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 與傳統(tǒng)的財務會計概念相對立而存在的是 A 現(xiàn)代會計 B 企業(yè)會計 C 管理會計 D 管理會計學 2 下列會計子系統(tǒng)中 能夠履行管理會計 考核評價經(jīng)營業(yè)績 職能的是 A 預測決策會計 B 規(guī)劃控制會計 C 對外報告會計 D 責任會計 3 下列各項中 能夠作為管理會計原始雛形的標志之一 并于 20 世紀初在美國出現(xiàn) 的是 A 責任會計 B 預測決策會計 C 科學管理理論 D 標準成本計算制度 4 下列各項中 屬于劃分傳統(tǒng)管理會計和現(xiàn)代管理會計兩個階段時間標志的是 A 19 世紀 90 年代 B 20 世紀 20 年代 C 20 世紀 50 年代 D 20 世紀 70 年代 5 管理會計的雛形產生于 A 19 世紀末 B 20 世紀上半葉 C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 D 20 世紀 70 年代 6 西方最早的管理會計師職業(yè)團體成立于 A 20 世紀 50 年代 B 20 世紀 60 年代 C 20 世紀 70 年代 D 20 世紀 80 年代 7 在管理會計發(fā)展史上 第一個被人們使用的管理會計術語是 A 管理的會計 B 管理會計 C 傳統(tǒng)管理會計 D 現(xiàn)代管理會計 8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 管理會計進入了 以預測決策會計為主 以規(guī)劃控制會計和 責任會計為輔 的發(fā)展階段 該階段被稱為 A 管理會計萌芽階段 B 管理會計過渡階段 C 傳統(tǒng)管理會計階段 D 現(xiàn)代管理會計階段 9 在西方 企業(yè)內部的管理會計部門屬于 A 服務部門 B 生產部門 C 領導部門 D 非會計部門 10 在管理會計學中 將 為實現(xiàn)管理會計目標 合理界定管理會計工作的時空范圍 統(tǒng)一管理會計操作方法和程序 組織管理會計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 稱為 A 管理會計假設 B 管理會計原則 C 管理會計術語 D 管理會計概念 11 下列項目中 能夠規(guī)定管理會計工作對象基本活動空間的假設是 A 多層主體假設 B 理性行為假設 C 合理預期假設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設 12 下列項目中 屬于 為滿足管理會計面向未來決策的要求 可以根據(jù)需要和可能 靈活地確定其工作的時間范圍或進行會計分期 不必嚴格地受財務會計上的會計年度 季 度或月份的約束 在時態(tài)上可以跨越過去和現(xiàn)在 一直延伸到未來 的假設是 A 多層主體假設 B 理性行為假設 C 合理預期假設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設 13 在管理會計學中 將 為保證管理會計信息符合一定質量標準而確定的一系列主 要工作規(guī)范 稱為 A 管理會計假設 B 管理會計原則 C 管理會計術語 D 管理會計概念 14 最優(yōu)化 效益性 決策有用性 及時性 重要性和靈活性 共同構成了現(xiàn)代管理 會計的 A 基本假設 B 基本原則 C 基本術語 D 基本概念 15 如果某項管理會計信息同時滿足了相關性和可信性的要求 那么我們可以斷定該 主息在質量上符合 A 真實性原則 B 決策有用性原則 C 及時性原則 D 靈活性原則 16 為保證管理會計的信息質量對決策有用 通常要求將有關的未來信息估計誤差控 制在決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區(qū)間內 這體現(xiàn)了可信性原則中的 A 可理解性要求 B 最優(yōu)化要求 C 可靠性要求 D 效益性要求 17 下列項目中 不屬于管理會計系統(tǒng)能夠提供的信息是 A 不發(fā)生法律效用的信息 B 全面精確的信息 C 非價值量信息 D 定性信息 18 下列項目中 不屬于能夠揭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共性特征的表述是 A 兩者都是現(xiàn)代會計的組成部分 B 兩者的具體目標相同 C 兩者的具體目標相同 D 兩者共享部分信息 19 在現(xiàn)代企業(yè)會計系統(tǒng)中 管理會計又可稱為 A 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B 外部會計 C 算活賬的經(jīng)營型會計 D 責任會計 20 下列各項中 屬于管理會計體系特征的是 A 具有規(guī)范性 B 缺乏科學性 C 具有穩(wěn)定性 D 缺乏統(tǒng)一性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 屬于狹義管理會計定義涉及的內容有 A 工作主體 B 奮斗目標 C 工作對象 D 核算手段 E 基本職能 2 下列各項中 屬于管理會計職能的有 A 預測經(jīng)濟前景 B 參與經(jīng)濟決策 C 規(guī)劃經(jīng)營目標 D 控制經(jīng)濟過程 E 考核評價經(jīng)營業(yè)績 3 下列各項中 屬于現(xiàn)代管理會計內容的有 A 預測決策會計 B 規(guī)劃控制會計 C 責任會計 D 預算會計 E 非營利組織會計 4 下列各項中 屬于正確描述預測決策會計特征的說法包括 A 它是現(xiàn)代管理會計形成的關鍵標志之一 B 它處于現(xiàn)代管理會計的核心地位 C 它主要履行規(guī)劃經(jīng)營目標的職能 D 它能夠考核評價經(jīng)營業(yè)績 E 它最具有能動性 5 管理會計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其中內在因素包括 A 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B 現(xiàn)代化大生產 C 高度繁榮的市場經(jīng)濟 D 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E 現(xiàn)代管理科學的發(fā)展 6 下列項目中 屬于在現(xiàn)代管理會計階段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有 A 規(guī)劃控制會計 B 預測決策會計 C 責任會計 D 管理會計師職業(yè) E 管理會計專業(yè)團體 7 在我國 管理會計發(fā)展所經(jīng)歷的階段有 A 萌芽階段 B 成長階段 C 宣傳介紹階段 D 吸收消化階段 E 改革創(chuàng)新階段 8 下列各項中 可以揭示現(xiàn)代管理會計發(fā)展趨勢的項目有 A 系統(tǒng)化 B 規(guī)范化 C 職業(yè)化 D 社會化 E 國際化 9 下列各項中 屬于管理會計基本假設內容的有 A 多層主體假設 B 理性行為假設 C 合理預期假設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設 E 貨幣計量假設 10 如果管理會計信息要具備決策有用性的質量特征 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有 A 具有相關性 B 具有可靠性 C 具有精確性 D 具有可信性 E 具有全面性 11 如果管理會計信息要具備可信性的質量特征 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有 A 具有相關性 B 具有可靠性 C 具有可理解性 D 具有精確性 E 具有全面性 12 下列項目中 可以作為管理會計主體的有 A 企業(yè)整體 B 分廠 C 車間 D 班組 E 個人 13 下列各項中 符合管理會計的理性行為假設所包括意義的表述有 A 管理會計師的動機總是合理的 行為總是理性的 B 每一項管理會計具體目標都具有可操作性 C 管理會計的信息能夠體現(xiàn)成本 效益原則 D 管理會計的信息有助于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 E 管理會計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正確決策 14 下列表述中 能夠揭示管理會計特征的有 A 以責任單位為主體 B 必須嚴格遵守公認會計原則 C 工作程序性較差 D 可以提供未來信息 E 重視管理過程和職工的作用 15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 如 A 會計主體不同 B 基本職能不同 C 依據(jù)的原則不同 D 信息特征不同 E 觀念取向不同 16 通過分析管理會計職能的時間特征 可以發(fā)現(xiàn)管理會計信息橫跨過去 現(xiàn)在和未 來三個時態(tài)的時間特征 其中能夠體現(xiàn)未來時態(tài)特征的職能有 A 預測 B 決策 C 控制 D 考核 E 評價 17 管理會計信息與財務會計信息相比 有許多不同之處 包括 A 時間特征不同 B 信息載體不同 C 信息屬性不同 D 規(guī)范程度不同 E 觀念取向不同 18 下列各項中 屬于管理會計基本原則內容的有 A 最優(yōu)化 B 效益性 C 決策有用性 D 及時性 E 重要性 19 西方在構建管理會計基本概念框架時 主要考慮的因素有 A 為什么提供信息 B 為誰提供信息 C 提供什么樣的信息 D 怎樣提供信息 E 提供的信息怎么用 20 在設計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和基本原則時 應當重點考慮的因素為 A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要素 B 管理會計工作的質量標準 C 管理會計工作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 D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區(qū)別 E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聯(lián)系 三 判斷題 1 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和知識體系 2 管理會計究竟具備哪些職能 是由人們的認識水平所決定的 3 因為管理會計最初出現(xiàn)在西方社會 所以可以斷定它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 4 現(xiàn)代管理會計的特征在于以預測決策會計為主 以規(guī)劃控制會計和責任會計為輔 5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是組織管理會計工作的必備前提 其基本原則是對管理會計 工作質量 尤其是對其信息質量 所提出的具體要求 6 管理會計信息特征上的可靠性是由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所決定的 7 因為管理會計只為企業(yè)內部管理服務 因此與對外服務的財務會計有本質的區(qū)別 8 管理會計既能夠提供價值信息 又能提供非價值信息 既提供定量信息 又提供 定性信息 既提供定量信息 又提供定性信息 既提供部分的 有選擇的信息 又提供全 面的 系統(tǒng)的信息 9 管理會計既為企業(yè)管理服務 又屬于整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 處于企 業(yè)價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10 管理會計專業(yè)團體的成立 標志著現(xiàn)代管理會計進入了成熟期 11 如同財務會計一樣 管理會計基本原則中的重要性原則也是為修訂全面性原則而 專門設計的 12 管理會計是一個用于概括管理會計工作與管理會計理論的概念 13 戰(zhàn)略管理會計是當今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新熱點之一 14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奮斗目標完全是一致的 15 管理會計的職能是客觀的 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大小卻受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影響 16 既然企業(yè)會計中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 那么我國頒布的 企業(yè)會計 準則 同樣適用于管理會計 17 即使同類型企業(yè)的生產經(jīng)營過程相同或相近 管理會計工作的程序也往往是大同 小異的 18 一般來說 由于企業(yè)管理會計工作需要由復合型高級人才來承擔 從而導致管理 會計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起點要比財務會計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要高 19 管理會計十分重視定期報告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成果的質量 相對地 不大關 心管理過程及其結果對企業(yè)內部各方面人員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20 通過研究新興的管理會計與傳統(tǒng)的財務會計之間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可以幫助人們深 刻理解管理會計特點的關鍵所在 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 C 2 D 3 D 4 C 5 B 6 A 7 A 8 D 9 A 10 A 11 A 12 C 13 B 14 B 15 B 16 C 17 B 18 B 19 C 20 D 二 多項選擇題 1 ABCDE 2 ABCDE 3 ABC 4 ABE 5 ABC 6 BCDE 7 CDE 8 ABCDE 9 ABCD 10 AD 11 BC 12 ABCDE 13 AB 14 ACDE 15 ABCDE 16 ABC 17 ABC 18 ABCDE 19 ABCD 20 BC 三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章 成本性態(tài)分析 一 單項選擇題 1 管理會計將成本分為業(yè)務成本 責任成本和質量成本的劃分依據(jù)是 A 成本計算對象 B 成本實際發(fā)生的時態(tài) C 成本的可辨認性 D 成本的經(jīng)濟用途 2 在管理會計中 將全部成本區(qū)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的分類標志是 A 成本的目標 B 成本發(fā)生的時態(tài) C 成本的相關性 D 成本的可盤存性 3 將全部成本分為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類依據(jù)是 A 成本核算目標 B 成本的可辨認性 C 成本的經(jīng)濟用途 D 成本的性態(tài) 4 在財務會計中 銷售費用的正確歸屬是 A 制造費用 B 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制造成本 5 管理會計中對成本相關性的正確解釋是 A 與決策方案有關的成本特性 B 與控制標準有關的成本特性 C 與資產價值有關的成本特性 D 與歸集對象有關的成本特性 6 下列項目中 只能在發(fā)生當期予以補償 不可能遞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A 直接成本 B 間接成本 C 產品成本 D 期間成本 7 單位固定成本在相關范圍內的變動規(guī)律為 A 隨業(yè)務量的增加而減少 B 隨業(yè)務量的減少而減少 C 隨業(yè)務量的增加而增加 D 不隨業(yè)務量的變動而變動 8 在各類固定成本中 能夠在不改變企業(yè)生產經(jīng)營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其總額的是 A 約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單位固定成本 9 在管理會計中 單耗相對穩(wěn)定的外購零部件成本應當歸屬于 A 約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術性變動成本 D 酌量性變動成本 10 為排除業(yè)務量因素的影響 在管理會計中反映變動成本水平的指標一般是 A 變動成本總額 B 單位變動成本 C 變動成本的總額與單位額 D 變動成本率 11 標準式混合成本又可稱為 A 半固定成本 B 半變動成本 C 延期變動成本 D 曲線式成本 12 下列項目中 屬于階梯式混合成本的是 A 制造費用 B 生產工人計件工資 C 機器設備維護保養(yǎng)費 D 檢驗員工資 13 在管理會計中 狹義的相關范圍是 A 成本的變動范圍 B 業(yè)務量的變動范圍 C 時間的變動范圍 D 市場容量的變動范圍 14 就同一企業(yè)而言 同一成本項目在不同時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態(tài) 這是因為成本在 相關范圍內具有 A 相對性 B 暫時性 C 可轉化性 D 變動性 15 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對象與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的對象相同 都是 A 總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變動成本 D 資金運動 16 某企業(yè)在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時 需要對混合成本進行分解 據(jù)此可以斷定 該企 業(yè)應用的是 A 高低點法 B 回歸直線法 C 分步分析程序 D 同步分析程序 17 在應用高低點法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時 選擇高點坐標的依據(jù)是 A 最高的業(yè)務量 B 最高的成本 C 最高的業(yè)務量和最高的成本 D 最高的業(yè)務量或最高的成本 18 在應用歷史資料分析法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時 必須首先確定 a 然后才能計算出 b 的方法是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點法 C 散布圖法 D 回歸直線法 19 當相關系數(shù) r 等于 1 時 表明成本與業(yè)務量之間的關系是 A 基本正相關 B 完全正相關 C 完全無關 D 基本無關 20 在歷史資料分析法的具體應用方法中 計算結果最為精確的方法是 A 高低點法 B 散布圖法 C 一元直線回歸法 D 直接分析法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 屬于未來成本的有 A 標準成本 B 變動成本 C 固定成本 D 混合成本 E 預算成本 2 下列各項中 屬于成本按其可辨認性為標志進行分類結果的有 A 間接成本 B 主要成本 C 直接成本 D 加工成本 E 可按成本 3 按經(jīng)濟用途對成本進行分類 其結果應包括的成本類型有 A 未來成本 B 生產成本 C 非生產成本 D 責任成本 E 可控成本 4 下列項目中 屬于固定成本的有 A 定期支付的廣告費 B 計件工資 C 企業(yè)管理人員工資 D 按直線法計提的折舊費 E 按產量法計提的折舊費 5 下列項目中 屬于固定成本特點的有 A 總額的不變性 B 總額的正比例變動性 C 單位額的不變性 D 單位額的反比例變動性 E 單位額的變動性 6 在不改變企業(yè)經(jīng)營方向的前提下 不宜降低成本總額 而應通過提高產品產量 降低其單位額的成本項目是 A 新產品開發(fā)費 B 機器設備折舊費 C 員工培訓費 D 保險費 E 管理人員薪金 7 下列各項中 一般應納入變動成本的有 A 辦公費 B 計件工資 C 按生產數(shù)量法提取的折舊 D 直接材料 E 車間租賃費 8 下列項目中 屬于技術性變動成本的有 A 計件工資 B 可以改進燃料成本 C 單耗相對穩(wěn)定的外購零部件成本 D 可調換購買單位的外購材料成本 E 計時工資 9 在相關范圍內 變動成本應當具備的特征有 A 總額的不變性 B 總額的正比例變動性 C 單位額的不變性 D 單位額的變動性 E 單位額的反比例變動性 10 下列項目中 屬于混合成本類型的有 A 階梯式混合成本 B 遞增型混合成本 C 遞減型混合成本 D 標準式混合成本 E 低坡式混合成本 11 下列項目中 屬于廣義相關范圍的有 A 成本范圍 B 收入范圍 C 費用范圍 D 業(yè)務量范圍 E 期間范圍 12 由明顯的變動和固定兩部分成本組成的混合成本包括 A 半固定成本 B 標準式混合成本 C 低坡式混合成本 D 曲線式混合成本 E 階梯式混合成本 13 由于相關范圍的存在 導致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性態(tài)均具有以下特點 即 A 相對性 B 暫時性 C 可轉化性 D 不變性 E 正比例變動性 14 下列各項中 能夠揭示成本性態(tài)分析與成本按其性態(tài)分類關系的表述有 A 兩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B 兩者的性質不同 C 兩者的最終結果不同 D 兩者的對象不同 E 前者以后者為前提 15 下列各項中 既可以用于同步分析程序又可以用于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包括 A 高低點法 B 散布圖法 C 一元直線回歸法 D 直接分析法 E 技術測定法 16 下列各項中 屬于成本性態(tài)分析程序的有 A 技術測定法 B 同步分析法 C 直接分析法 D 分步分析法 E 一元直線回歸法 17 成本性態(tài)分析中的歷史資料分析法包括 A 高低點法 B 散布圖法 C 技術測定法 D 直接分析法 E 一元直線回歸法 18 利用歷史資料分析法建立成本模型時 計算步驟正確的有 A 先求 b 后求 a B 先確定 a 后求 b C a 和 b 可以同時求得 D 先求 r 再求 a 和 b E 先求 x 和 y 再求 a 和 b 19 下列企業(yè)中 不宜采用技術測定法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有 A 新建企業(yè) B 進行過技術改造的老企業(yè) C 沒有歷史資料的企業(yè) D 生產能力有重大變動的企業(yè) E 無法應用歷史資料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企業(yè) 20 在應用一元直線回歸法進行成本形態(tài)分析時 相關系數(shù) r 應滿足的條件有 A r 等于 1 B r 等于 0 C r 等于 1 D r 趨近于 1 E r 為任意值 三 判斷題 1 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概念不強調成本發(fā)生的時態(tài) 2 將成本按其可辨認性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有利于分清各部門責任 考核其工 作業(yè)績 3 由于廣義產品有銷貨和存貨兩種形式 因此產品成本也存在兩種表現(xiàn)形式 即銷 貨成本和存貨成本 4 定期支付的廣告費屬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5 成本性態(tài)是成本總額與特定業(yè)務量在質量方面的依存關系 6 成本按經(jīng)濟用途分類 是財務會計按完全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的基礎 7 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總額來表示 而變動成本的水平則以其單位額來表示 8 無論哪一種混合成本 實質上都可以區(qū)分為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 9 通常我們所講的降低固定成本總額就是指降低約束性固定成本 10 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全部成本區(qū)分為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和混合成 本三大類 11 成本性態(tài)是恒定不變的 12 半變動成本即標準式混合成本 13 成本性態(tài)分析是成本按其性態(tài)分析的前提 14 成本性態(tài)模型 y a bx 中的 b 就是指單位變動成本 15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 都必須進行混合成本分解 16 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方法只適用于特定的分析程序 17 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直接分析法不適用于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 18 在一般情況下 直接成本與變動成本具有相同的內容 間接成本與固定成本具有 相同的內容 19 高低點法的優(yōu)點是計算精度高 缺點是計算過程過于復雜 20 相關系數(shù) r 的大小對能否采用一元直線回歸法有重大影響 四 計算分析題 1 已知 某企業(yè)主要經(jīng)營 A 產品 該產品連續(xù) 10 期的產量及總成本資料見表 2 1 表 2 1 資 料 期間 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量 件 25 28 29 30 27 26 28 29 31 26 總成本 元 71000 82000 83520 84500 77750 74480 81560 83230 84560 75850 要求 用高低點法對 A 產品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 2 已知 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 2006 年前 10 個月該企業(yè)發(fā)生的制造費用見表 2 2 表 2 2 資 料 月份 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量 件 150 200 300 250 300 250 350 300 250 150 制造費用 元 16000 20000 27000 25000 26000 24000 28000 25000 23000 16000 要求 用高低點法對該企業(yè)的制造費用進行分解 3 已知 某企業(yè)的設備維修費屬于混合成本 2006 年各月的實際資料見表 2 3 表 2 3 資 料 月份 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機器工作小時 9 8 9 10 12 14 11 11 13 8 6 7 設備維修費 元 30000 25000 29000 31000 34000 40000 32000 33000 35000 26000 20000 22000 要求 1 用一元直線回歸法對該企業(yè)的設備維修費進行分解 2 利用 EXCEL 函數(shù) 計算相關系數(shù) r 回歸系數(shù) a 和 b 并與手工計算結果進行 對比 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 A 2 D 3 D 4 D 5 A 6 D 7 A 8 B 9 D 10 B 11 B 12 D 13 B 14 B 15 A 16 C 17 A 18 C 19 B 20 C 二 多項選擇題 1 AE 2 AC 3 BC 4 ACD 5 AD 6 BDE 7 BCD 8 BE 9 BC 10 ABCDE 11 DE 12 BC 13 ABC 14 ABCE 15 ABCDE 16 BD 17 ABE 18 ABCD 19 BD 20 CD 三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 計算分析題 1 b 2 260 a 14 500 y 14 500 2 260 x 2 y 7000 60 x 3 r 0 9786 a 7212 a 2 292 第三章 變動成本法 一 單項選擇題 1 在前后期產量和成本水平均不變的條件下 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計算下的利潤小于 變動成本法計算下的利潤 則意味著 A 本期生產量大于本期銷售量 B 本期生產量等于本期銷售量 C 期末存貨量大于期初存貨量 D 期末存貨量小于期初存貨量 2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變動成本法計算下的單位產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計算 下的單位產品成本 A 相同 B 大 C 小 D 無法確定 3 如果本期銷售量比上期增加 則可斷定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本期營業(yè)利潤 A 一定等于上期 B 應當大于上期 C 應當小于上期 D 可能等于上期 4 在下列各項中 能構成變動成本法產品成本內容的是 A 變動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生產成本 D 變動生產成本 5 在變動成本法下 銷售收入與變動成本之差等于 A 凈利潤 B 營業(yè)利潤 C 銷售毛利 D 貢獻邊際 6 在一般情況下 產品成本計算應當屬于程序相對穩(wěn)定 規(guī)范性較強 可納入日常 核算體系的成本計算 即 A 常規(guī)成本計算 B 特殊成本計算 C 責任成本計算 D 質量成本計算 7 在變動成本法下 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A 營業(yè)毛利 B 貢獻邊際 C 營業(yè)利潤 D 期間成本 8 下列項目中 不能列入變動成本法產品成本中的是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固定性制造費用 D 變動性制造費用 9 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大于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制造 費用 則兩種方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的差額 A 一定等于零 B 可能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 10 如果某期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為 5 000 元 該期產量為 2 000 件 銷售 量為 1 000 件 期初存貨為零 固定性制造費用總額為 2 000 元 則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 業(yè)利潤為 A 0 B 1 000 元 C 5 000 元 D 6 000 元 11 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貨成本比期初存貨成本多 20 000 元 而變動成本法的期 末存貨成本比期初存貨成本多 8 000 元 則可斷定兩種成本法的廣義營業(yè)利潤之差為 A 8 000 元 B 12 000 元 C 28 000 元 D 20 000 元 12 在管理會計的發(fā)展過程中 變動成本法最初被稱為 A 吸收成本法 B 歸納成本法 C 直接成本法 D 邊際成本法 13 若某企業(yè)連續(xù)三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分別為 10 000 元 12 000 元和 11 000 元 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第三年的銷量最小 B 第二年的銷量最大 C 第一年的產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產量比第三年多 14 單位產品售價減去單位變動成本的差額稱為 A 單位收入 B 單位利潤 C 單位邊際貢獻 D 單位邊際貢獻率 15 下列各項中 不屬于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本質區(qū)別的是 A 應用的前提條件不同 B 損益確定程序不同 C 計算出的營業(yè)利潤不同 D 銷貨成本水平不同 16 當產品的銷售價格 成本水平均不變時 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與當期實 現(xiàn)的銷售量之間的關系是 A 正比例關系 B 同方向變動關系 C 反比例關系 D 反方向變動關系 17 在變動成本法下 固定性制造費用最終應當在利潤表中列作 A 非生產成本 B 期間成本 C 產品成本 D 直接成本 18 已知 20 5 年某企業(yè)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為 13 500 元 假定 20 6 年銷 量與 20 5 年相同 產品單價及成本水平都不變 但產量有所提高 則該年按變動成本法 計算的營業(yè)利潤 A 必然等于 13 500 元 B 必然大于 13 500 元 C 必然小于 13 500 元 D 可能等于 13 500 元 19 下列各項中 能夠揭示變動成本法局限性的表述是 A 數(shù)據(jù)不正確 B 不符合傳統(tǒng)的成本觀念 C 不便于記賬 D 不為管理部門所理解 20 在應用變動成本法的多種設想中 能最大限度發(fā)揮變動成本法優(yōu)點的方法稱為 A 單軌制 B 雙軌制 C 結合制 D 混合制 二 多項選擇題 1 在變動成本法下 產品成本包括 A 變動管理費用 B 變動銷售費用 C 變動制造費用 D 直接材料 E 直接人工 2 在變動成本法下 期間成本通常包括 A 固定性制造費用 B 間接材料費 C 間接人工費 D 管理費用 E 銷售費用 3 在完全成本法下 期間費用應當包括 A 制造費用 B 變動性制造費用 C 固定性制造費用 D 銷售費用 E 管理費用 4 在現(xiàn)代管理會計的常規(guī)成本計算分類中 劃分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分類標 志包括 A 成本計算流程和計算的規(guī)范性 B 劃分產品成本期間成本的口徑 C 成本計算手段 D 成本計算時態(tài) E 損益確定程序 5 在下列各項中 能夠揭示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區(qū)別的有 A 損益計算程序不同 B 應用的前提條件不同 C 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D 常用的銷貨成本計算公式不同 E 對固定成本的認識與處理方法不同 6 下列項目中 與可能導致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確定的分期損益出現(xiàn)差異完全 無關的因素有 A 直接材料 B 管理費用 C 財務費用 D 銷售費用 E 固定性制造費用 7 在下列與變動成本法貢獻式利潤表三種格式有關的說法中 正確的有 A 在不同的利潤表格式中 非生產成本沒有改變其原有的性質 B 三種格式都能反映 貢獻邊際 這個中間指標 C 對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補償?shù)捻樞虿煌?D 三種格式計算出來的營業(yè)利潤數(shù)額相同 E 非生產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8 在期初存貨不為零的情況下 完全成本法下應用 單位生產成本 本期銷售量 計算當期銷貨成本的前提條件有 A 前后期固定成本總額不變 B 前后期單位變動成本不變 C 前后期非生產成本不變 D 前后期產量不變 E 前后期銷量不變 9 在下列各項中 屬于變動成本法應用前提條件的有 A 要求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 B 要求把屬于混合成本性質的費用分解 C 把混合成本性質的制造費用按生產量進行分解 D 把混合成本性質的銷售費用按銷售量進行分解 E 把混合成本性質的管理費用按銷售量進行分解 10 在不考慮其他附加條件的情況下 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 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制造費用相比 A 當前者等于后者時 則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等于零 B 當前者大于后者時 則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大于零 C 當前者小于后者時 則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小于零 D 當前者大于后者時 則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小于零 E 當前者小于后者時 則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大于零 11 下列各項中 屬于完全成本法缺點的內容有 A 無法揭示利潤與銷售量之間的依存關系 B 可能歪曲各部門降低成本的業(yè)績 C 不利于管理者理解信息 D 可能導致盲目生產 E 計算比較復雜 12 變動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對強化企業(yè)管理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比如可以 A 加強成本管理 B 促進以銷定產 C 調動企業(yè)增產的積極性 D 簡化成本計算 E 滿足對外報告的需要 13 如果不考慮其他限定條件 在下列對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下各期損益的比較 中 屬于結論正確的有 A 當產銷相對平衡時 則前者利潤一定等于后者利潤 B 當產銷絕對平衡時 則前者利潤一定等于后者利潤 C 當產量小于銷量時 則后者利潤一定小于前者利潤 D 當產量小于銷量時 則后者利潤一定小于前者利潤 E 當產量大于銷量 無期初存貨時 則后者利潤小于前者利潤 14 如果按成本計算流程的不同進行分類 則分類結果應當包括 A 估計成本計算 B 實際成本計算 C 標準成本計算 D 分批成本計算 E 分步成本計算 15 按照變動成本法的觀點 在特定條件下 產品成本總額應當隨著產品的產量成正 比例變動 這些特定條件包括 A 生產工藝沒有發(fā)生實質性變化 B 單位變動生產成本不變 C 固定銷售費用總額不變 D 財務費用總額不變 E 前后期銷量不變 16 在管理會計中 變動成本法也可以稱為 A 直接成本法 B 邊際成本法 C 吸收成本法 D 制造成本法 E 全部成本法 17 下列各項中 與導致狹義營業(yè)利潤差額出現(xiàn)沒有任何關系的因素包括 A 單價 B 銷售量 C 變動生產成本 D 固定非生產成本 E 變動非生產成本 18 如果某企業(yè)在某期發(fā)生了狹義營業(yè)利潤差額 就意味著該企業(yè)在該期發(fā)生了以下 特殊事件 即 A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與期初存貨中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出現(xiàn)了差異 B 兩種成本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制造費用水平出現(xiàn)了差異 C 兩種成本法對固定性制造費用的處理方式出現(xiàn)了差異 D 兩種成本法的利潤表的格式出現(xiàn)了差異 E 兩種成本法的營業(yè)利潤水平出現(xiàn)了差異 19 在應用變動成本法的多種設想中 屬于 結合制 的內容有 A 期末對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關項目進行調整 B 期末編制完全成本法的會計報表 C 日常核算以變動成本法為基礎 D 單獨核算固定性制造費用 E 單獨核算變動性制造費用 20 下列各項中 屬于變動成本法優(yōu)點的有 A 便于分清部門的責任 實施成本控制 B 易于為管理部門所理解和掌握 C 符合傳統(tǒng)的成本概念 D 簡化產品成本計算 E 有利于長期決策 三 判斷題 1 按照變動成本法的解釋 期間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2 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變動成本 間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3 當存貨量不為零時 按變動成本法確定的存貨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 成本 4 在相關范圍內 不論各期產量是否相等 只要銷售量相等 其按完全成本法計算 的各期營業(yè)利潤都必然相等 5 在確定企業(yè)的成本時 完全成本法要考慮所有的成本 而變動成本法只考慮變動 成本 6 在一般情況下 兩種成本法分期營業(yè)利潤差額的性質受到產銷平衡關系的影響 7 變動成本法認為期間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8 我國的制造成本法實際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9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入利潤表的期間費用 雖然形式上不同 但實質上相 同 10 當產銷絕對平衡時 按變動成本法確定的存貨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 成本 11 在任何條件下 廣義營業(yè)利潤差額的性質都與產銷平衡關系有關 12 無論哪種成本計算法 對非生產成本都作為期間成本處理 必須在發(fā)生的當期全 額計入利潤表 所不同的只是計入利潤表的位置或補償?shù)捻樞蛏嫌胁顒e 13 以成本計算規(guī)范性的不同為標志 可將成本計算分為業(yè)務成本計算 責任成本計 算和質量成本計算 14 我國所稱的吸收成本法實際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15 變動成本法的理論前提是產品成本只應該包括變動生產成本 固定生產成本必須 作為期間成本處理 16 在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下出現(xiàn)不為零的利潤差額 只有可能性 沒有必 然性 17 導致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這兩種方法分期營業(yè)利潤出現(xiàn)狹義差額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它們對固定性生產成本的處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18 在應用變動成本法的多種設想中 能同時兼顧企業(yè)內部管理和對外報告要求的方 法被稱為雙軌制 19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之間的最本質的區(qū)別就是兩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20 變動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決策 也有利于長期決策 四 計算分析題 1 已知 某公司從事單一產品生產 連續(xù)三年銷售量均為 1000 件 而三年的產量分 別為 1000 件 1200 件和 800 件 單位產品銷價為 200 元 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均為固定 成本 兩項費用各年總額均為 50000 元 單位產品變動生產成本為 90 元 固定性制造費用 為 20000 元 第一年的期初存貨量為零 要求 1 分別采用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第一年的營業(yè)利潤 2 不用計算 直接判斷第二年和第三年按變動成本法確定的營業(yè)利潤 3 按照利潤差額簡算法分別計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兩種成本法的利潤差額 4 不用編利潤表 計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下的營業(yè)利潤 5 根據(jù)本題計算結果 驗證兩種成本法廣義利潤差額特殊變動規(guī)律的合理性 2 已知某企業(yè)只產銷一種產品 其有關資料如下 生產量為 2000 件 銷售量為 1800 件 期初存貨為零 貢獻邊際率為 60 原材料為 6000 元 計件工資為 4000 元 其他變 動性制造費用每件 0 4 元 固定性制造費用總額 2000 元 變動性銷售與管理費用每件 0 2 元 固定性銷售與管理費用總額為 300 元 要求 1 根據(jù)給定的貢獻邊際率確定售價 2 按兩種方法計算單位產品成本 3 按兩種成本法編制利潤表 4 說明兩種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不同的原因 3 已知 某企業(yè)本期有關資料如下 單位直接材料成本 10 元 單位直接人工成本 5 元 單位變動性制造費用 7 元 固定性制造費用總額 4000 元 單位變動性銷售與管理費用 4 元 固定性銷售與管理費用 1000 元 期初存貨量為零 本期生產量 1000 件 銷售量 600 件 單位售價 40 元 要求分別按兩種成本法的有關公式計算下列指標 1 單位產品成本 2 期間成本 3 銷貨成本 4 營業(yè)利潤 3 已知某公司連續(xù)兩年的產銷量 成本和售價等資料見表 3 1 表 3 1 產銷量 成本和售價資料 項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生產量 件 8000 10000 銷售量 件 8000 6000 單位變動生產成本 元 件 15 15 固定性制造費用 元 40000 40000 固定性銷售管理成本 元 10000 10000 單位 元 40 40 該廠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第一年為 150000 元 第二年為 100000 元 存貨采 用先進先出法計價 要求 用利潤差額簡算法計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營業(yè)利潤 5 已知 某企業(yè)生產一種產品 第一年 第二年的生產量分別為 170000 件和 140000 件 銷售量分別為 140000 件和 160000 件 存貨的計價采用先進先出法 每單位產品的售 價為 5 元 生產成本資料如下 每件變動制造費用 3 元 其中包括直接材料 1 30 元 直接 人工 1 50 元 變動性制造費用 0 20 元 固定性制造費用每年的發(fā)生額為 150000 元 變動 性銷售與管理費用為銷售收入的 5 固定性銷售與管理費用發(fā)生額為 65000 元 兩年均 未發(fā)生財務費用 要求 1 分別按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并確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營業(yè)利潤 2 具體說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別按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的營業(yè)利潤產生差異的 原因 6 已知 某公司按變動成本法核算的 20 2 年 1 月產品成本資料如下 該公司采用先 進先出法計價 單位產品成本 50 元 本期固定性制造費用 30000 元 期初存貨數(shù)量 500 件 本期完工產品 6000 件 本期銷售產品 5500 件 銷售價格 100 元 件 固定性銷售與管 理費用 45000 元 已知上期產品單位固定生產成本為 5 元 要求計算下列指標 1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 2 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營業(yè)利潤 7 已知 某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 第一年 第二年產量分別為 8000 件和 5000 件 銷售量分別為 7000 件和 6000 件 每件產品售價為 50 元 生產成本為 每件變動生產成本 10 元 固定生產成本每件發(fā)生額 80000 元 變動性銷售與管理費用為每件 5 元 固定性銷 售與管理費用每年 60000 元 要求 1 分別按兩種成本法計算產品單位成本 2 分別按兩種成本法計算營業(yè)利潤 3 分析兩種成本計算的營業(yè)利潤發(fā)生差異的原因 并進行調整 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 D 2 C 3 B 4 D 5 D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B 12 C 13 B 14 C 15 C 16 B 17 B 18 A 19 B 20 A 二 多項選擇題 1 CDE 2 ADE 3 DE 4 BE 5 ABCDE 6 ABCD 7 ABCDE 8 ABD 9 ABCDE 10 ABC 11 ABCDE 12 ABD 13 BE 14 DE 15 AB 16 AB 17 ABCDE 18 ABE 19 ABCDE 20 ABD 三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 計算分析題 1 1 第一年營業(yè)利潤為 40000 2 因為二三年銷量與第一年相等 所以這兩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都等 于 40000 元 3 第二年差額 3333 元 第三年差額 3333 元 4 第二年 40000 3333 43333 元 第三年 40000 3333 36667 元 2 1 14 元 件 2 完全成本法下 6 4 元 件 變動成本法下 5 4 元 件 3 略 4 略 3 變動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單位產品成本 10 5 7 22 22 4000 1000 26 期間成本 4000 1000 600 4 7400 1000 600 4 3400 銷貨成本 22 600 13200 26 600 15600 營業(yè)利潤 40 600 7400 13200 3400 40 600 3400 15600 5000 4 第一年 150000 第二年 116000 5 變動成本法 第一年 30000 第二年 6500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56471 第二年 49243 6 1 55000 2 202500 7 1 變動成本法 第一年 10 第二年 1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20 第二年 26 2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利潤 115000 第二年利潤 60000 變動成本法 第一年利潤 105000 第二年利潤 70000 3 略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一 單項選擇題 1 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設 收入函數(shù)和成本函數(shù)的自變量均為同一個 A 單位變動成本 B 銷售單價 C 固定成本 D 產銷量 2 在貢獻式本量利關系圖中 總成本線與變動成本線之間的距離所代表的是 A 貢獻邊際 B 固定成本 C 利潤區(qū) D 虧損區(qū) 3 下列各項中 需要先計算綜合保本額和保利額的多品種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是 A 綜合貢獻邊際率法 B 聯(lián)合單位法 C 分算法 D 主要品種法 4 在利潤 業(yè)務量式盈虧臨界圖中 若橫軸表示銷售量 則利潤線的斜率表示 A 貢獻邊際率 B 變動成本率 C 單位貢獻邊際 D 單位變動成本 5 已知 A 企業(yè)生產和銷售單一產品 銷售單價為 20 元 件 單位變動成本為 12 元 件 今年的固定成本總額為 40 000 元 預計明年將增加 8 000 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 其他條件 不變 則明年該企業(yè)的保本量為 A 1 000 件 B 4 000 件 C 5 000 件 D 6 000 件 6 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 單價為 56 元 件 單位變動成本為 36 元 件 固定成本總 額為 4 000 元 如果企業(yè)要確保安全邊際率達到 50 則銷售量應達到 A 143 件 B 222 件 C 400 件 D 500 件 7 根據(jù)本量利分析原理 下列措施中 只能提高安全邊際而不會降低保本點的是 A 提高單價 B 增加產量 C 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D 降低固定成本 8 某公司生產的產品 單價為 2 元 貢獻邊際率為 40 本期的保本量為 20 萬件 其固定成本為 A 16 萬元 B 50 萬元 C 80 萬元 D 100 萬元 9 已知某企業(yè)經(jīng)營安全程度的評價結論為 值得注意 據(jù)此可以斷定 該企業(yè)安全 邊際率的數(shù)值 A 在 10 以下 B 在 10 至 20 之間 C 在 20 至 30 之間 D 在 30 至 40 之間 10 已知某企業(yè)的銷售收入為 10 000 元 固定成本為 2 200 元 保本作業(yè)率為 40 在此情況下 該企業(yè)可實現(xiàn)利潤是 A 1 800 元 B 2 300 元 C 3 300 元 D 3 800 元 11 某企業(yè)的變動成本率為 60 安全邊際率為 30 則其銷售利潤率為 A 12 B 18 C 28 D 42 12 當企業(yè)的貢獻邊際總額等于利潤時 該企業(yè)的固定成本總額 A 等于 0 B 不等于 0 C 大于 0 D 小于 0 13 在單價和銷售量不變的條件下 如果貢獻邊際數(shù)額上升了 那就意味著 A 單位變動成本上升 B 單位變動成本下降 C 固定成本總額下降 D 固定成本總額上升 14 下列有關貢獻邊際率與其他指標關系的表達式中 唯一正確的是 A 貢獻邊際率 保本作業(yè)率 1 B 貢獻邊際率 變動成本率 1 C 貢獻邊際率 安全邊際率 1 D 貢獻邊際率 危險率 1 15 下列選項中 不會受到現(xiàn)有銷售量變動影響的是 A 營業(yè)利潤 B 安全邊際率 C 安全邊際量 D 保本量 16 假定下列各項中的因素變動均處于相關范圍內 則能夠導致保本點升高的是 A 單價提高 B 單位變動成本升高 C 實際銷量增多 D 安全邊際量增大 17 下列各項中 其計算結果等于保本量的是 A 固定成本 貢獻邊際率 B 固定成本 單位貢獻邊際 C 固定成本 安全邊際率 D 固定成本 單位安全邊際 18 在下列指標中 可直接作為判定企業(yè)經(jīng)營安全程度的指標是 A 保本量 B 貢獻邊際 C 保本額 D 保本作業(yè)率 19 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 該產品的貢獻邊際率為 65 本期銷售額為 200 000 元 營業(yè)利潤為 100 000 元 則該產品的固定成本為 A 130 000 元 B 100 000 元 C 70 000 元 D 30 000 元 20 如果產品的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的變動率相同 其他因素不變 則保本量 A 不變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確定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 屬于本量利分析內容的有 A 單一產品條件下的保本分析 B 單一品種條件下的保利分析 C 單一品種條件下的保凈利分析 D 多品種條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E 目標利潤的預測 2 下列方法中 屬于多品種條件下本量利分析方法的有 A 綜合貢獻邊際率法 B 聯(lián)合單位法 C 分算法 D 主要品種法 E 順序法 3 在下列各項中 屬于正確的管理會計公式的有 A 銷售利潤率 安全邊際率 貢獻邊際率 B 銷售利潤率 貢獻邊際率 1 C 安全邊際率 貢獻邊際率 變動成本率 D 貢獻邊際率 變動成本率 1 E 保本點作業(yè)率 安全邊際率 1 4 在下列各項中 屬于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設的有 A 相關范圍假設 B 線性假設 C 產銷平衡假設 D 品種結構不變假設 E 目標利潤假設 5 在下列項目中 能夠決定保本點大小的因素有 A 固定成本 B 單位變動成本 C 現(xiàn)有銷售量 D 銷售單價 E 目標利潤 6 按照管理會計對傳統(tǒng)式本量利分析圖的解釋 下列各項中 表達正確的有 A 在成本水平不變的情況下 單價越高 保本點越低 B 在成本水平不變的情況下 單價越高 保本點越高 C 在單價 單位變動成本不變的情況下 固定成本越大 保本點越高 D 在單價 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 單位變動成本越高 保本點越高 E 在單價 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 單位變動成本越高 保本點越低 7 在下列關于安全邊際及安全邊際率的描述中 內容正確的有 A 安全邊際是現(xiàn)有銷售額超過保本點銷售額的部分 B 安全邊際率是安全邊際量與現(xiàn)有銷售量之比 C 安全邊際率和保本作業(yè)率之和為 1 D 安全邊際率越大 企業(yè)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越大 E 安全邊際率能揭示確保企業(yè)不虧損的銷量下降幅度 8 下列各項中 屬于能夠影響保凈利量指標的因素有 A 固定成本 B 目標利潤 C 單價 D 單位變動成本 E 所得稅稅率 9 下列指標 會隨著單價變動而呈現(xiàn)反方向變動的因素有 A 保本點 B 保利點 C 變動成本率 D 單位貢獻邊際 E 安全邊際率 10 下列各項中 能同時影響保本點 保利點和保凈利點的因素有 A 所得稅稅率 B 目標利潤 C 單位貢獻邊際 D 貢獻邊際率 E 固定成本總額 11 下列各式中 其計算結果等于貢獻邊際率的有 A 單位貢獻邊際 單價 B 1 變動成本率 C 貢獻邊際 銷售收入 D 固定成本 保本量 E 固定成本 保本額 12 貢獻邊際除了以總額的形式表現(xiàn)外 還包括以下表現(xiàn)形式 A 單位貢獻邊際 B 稅前利潤 C 營業(yè)收入 D 貢獻邊際率 E 凈利潤 13 下列各項中 屬于安全邊際指標表現(xiàn)形式的有 A 安全邊際量 B 安全邊際率 C 安全邊際額 D 保本作業(yè)率 E 貢獻邊際率 14 下列項目中 屬于本量利分析應當研究的內容的有 A 銷售量與利潤的關系 B 銷售量 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C 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D 產品質量與成本的關系 E 單價與成本和利潤的關系 15 下列各項中 有可能成立的關系有 A 貢獻邊際率大于變動成本率 B 貢獻邊際率小于變動成本率 C 貢獻邊際率 變動成本率 1 D 貢獻邊際率和變動成本率都大于零 E 貢獻邊際率和變動成本率同時小于零 16 當企業(yè)處于保本狀態(tài)時 就意味著 A 總收入等于總成本 B 利潤等于零 C 貢獻邊際大于固定成本 D 貢獻邊際小于固定成本 E 貢獻邊際等于固定成本 17 某產品單價為 8 元 固定成本總額為 2 000 元 單位變動成本為 5 元 計劃產銷 量為 600 件 要實現(xiàn) 400 元的利潤 可分別采用的措施有 A 減少固定成本 600 元 B 提高單價 1 元 C 提高產銷量 200 件 D 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1 元 E 降低單價 0 5 元 18 在下列各項中 會引起營業(yè)凈利潤增加的有 A 降低單價 B 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C 降低固定成本 D 降低預計銷售量 E 增加所得稅稅率 19 在貢獻式本量利關系圖中 如果銷售收入線與橫軸的夾角為 變動成本線與 橫軸形成的夾角為 則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有 A 銷售收入線與變動成本線均與業(yè)務量成正比例 B 銷售收入線與變動成本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就是貢獻邊際 C 只有單價大于單位變動成本 貢獻邊際區(qū)才能存在 D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的差越大 貢獻邊際率就越高 E 利潤區(qū)的大小不僅受到 與 大小的制約 而且受到固定成本和預計銷量的 影響 20 下列各項中 屬于保本點敏感分析前提條件的有 A 銷售量為常數(shù)的假定 B 企業(yè)正常盈利的假定 C 因素單獨變動的假定 D 四個因素的假定 E 變動率的絕對值為 1 的假定 三 判斷題 1 當企業(yè)的貢獻邊際等于固定成本時 企業(yè)處于保本狀態(tài) 2 通常 貢獻邊際是指產品貢獻邊際 即銷售收入減去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變動成本 和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中的變動部分之后形成的差額 3 既然本量利分析的各種模型是建立在多種假設的前提條件下 那么在實際應用時 就不能忽視它們的局限性 4 若單位產品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發(fā)生同方向同比例變動 則保本量不變 5 保本作業(yè)率能夠反映企業(yè)在保本狀態(tài)下生產經(jīng)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6 在多品種條件下 若整個企業(yè)的利潤為零 則說明各產品均已達到保本狀態(tài) 7 在已知固定成本 保本額和銷售單價的條件下 可推算出單位變動成本 8 因為安全邊際額等于-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管理會計習題集 管理 會計 習題集 word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971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