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教案
《高中音樂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音樂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教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 教學目標 1、 能認真聽賞析與古詩詞和近現(xiàn)代詩詞相關的歌曲,并通過朗誦、分析、學唱、體會等環(huán)節(jié),感受音樂與詩歌之間的交融,感受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不同特色。 2、 通過賞析和音樂活動使學生對以詩歌作為創(chuàng)作依據(jù)的聲樂作品有所了解,進而加深對詩歌和音樂相交融塑造的音樂藝術形象及其審美價值的理解。并結合作品表現(xiàn)的歷史背景與事件,體驗作品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的英雄氣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教學內容 1、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 2、 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 教學重點 中外古代和近現(xiàn)代作品欣賞 教學難點 1、對詩詞韻味與歌曲意境之間聯(lián)系的把握 2、 對音樂與詩歌之間相互交融的基礎的理解 教學方法 設疑導入法、興趣導入法、對比探究法、演示法、討論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電腦、投影儀、鋼琴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年級 高一年級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構想 作 品 賞 析 古 代 作 品 賞 析 1、導入 2、《陽關三疊》賞析(瀏覽欣賞) 1、請欣賞文字后回答:是詩還是歌?(播放《陽關三疊》詩歌幻燈) 學生自由回答(答案不一),老師暫不肯定答案。 2.我們將詩歌配上音樂來欣賞一次(播放音樂課件)、賞析作品。 學生再次回答,老師結論:是詩更是歌。 3.導入音樂與詩歌的交融學習。 《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苯沂玖肆巳祟愒缙诘幕焐晕幕F(xiàn)象中,言語與歌唱有著天然的共生性聯(lián)系。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音樂與詩歌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春秋《詩經(jīng)》、戰(zhàn)國《楚辭》,以及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都是詩歌與音樂融為一體的藝術形式。“詩歌是奏著音樂的哲學”, 音樂是心情的藝術,詩歌和音樂在產(chǎn)生、表達和審美特征等方面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音樂能最直接的表現(xiàn)和激發(fā)情感,能在聲音的運動中直接的表現(xiàn)音樂家從生活體驗中獲得的種種情感,音樂的情感啟發(fā),可以使欣賞者積極的調動各種情感觸覺以感悟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1、學生自由回答。 2、聽賞音樂片段。 3、在老師引導下得出結論。 以古詩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新課,明確本課的教學目的。 《虞美人》賞析(重點欣賞. ) 1、展示詩歌《虞美人》(播放幻燈),并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每句末壓韻的關鍵字,領悟韻律美。 2、作者介紹:李煜:(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961年繼位,史稱南唐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 3、欣賞歌曲《幾多愁》。(播放“作品賞析”幻燈) 4、作品賞析: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滋味?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已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愁思長流不斷,無窮無盡。(播放幻燈) 1、學生齊朗誦。 2、體驗詩歌的韻律感,把握詩歌的凄楚情緒。 3、欣賞歌曲《幾多愁》。 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驗詩歌的意境美。感受音樂與詩歌交融的魅力。 近 現(xiàn) 代 作 品 賞 析 重點 欣賞 導入“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學習: 一首優(yōu)秀的歌詞必然是一首好的詩歌。請一學生朗誦《我愛你,中國》第一段。 1、《我愛你,中國》聽賞與體驗。(播放幻燈) ①聽賞與體驗。(播放幻燈) ②音樂家介紹:鄭秋楓(1931——)。(幻燈) 1、請一學生朗誦第一段歌詞。 2、體驗其中熾熱的愛國情感。 3、賞析作品。 拓寬學生知識面,結合近現(xiàn)代歌曲作品,深切感受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 瀏覽 欣賞 2、《馬賽曲》聽賞與體驗。(播放幻燈) ①鑒賞提示。(播放幻燈) ②相關鏈接。(播放幻燈) 3、《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聽賞與體驗。(播放幻燈) ①鑒賞提示。(播放幻燈) ②音樂家介紹:谷建芬(1935——)。(播放幻燈) 互動地帶:這首歌中約定二十年以后我們再相會,二十年已經(jīng)過去了,這些年輕的朋友相會了嗎?作曲家谷建芬又寫了一首歌曲,你能說出歌名嗎(《二十年后再相會》)?課后請找來聽唱體驗。 4、《菩提樹》聽賞與體驗。(播放幻燈) ①鑒賞提示。(播放幻燈) ②音樂家介紹:舒伯特(1797——1828)。(播放幻燈) 1、聽賞《馬賽曲》體驗強烈的愛國熱情。 2、隨樂哼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體會年輕人充滿自信、力爭上游的精神風貌。 3、聽賞《菩提樹》,體驗流浪、凄涼之苦。 音樂的體裁 ——聲樂體裁 通過以上作品欣賞,總結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特點: 音樂與詩歌融為一體的固定樣式就是歌曲,歌曲這一音樂藝術隨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多種樣式——聲樂體裁。(引導學生回憶曾經(jīng)所學的體裁形式) 1、群眾歌曲(播放幻燈) 群眾歌曲的內容大多與政治、社會活動有關,它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民對社會生活的關心。人們往往在游行和各種集會上演唱群眾歌曲,起宣傳鼓舞作用。群眾歌曲的曲調以雄壯豪邁的居多,音域不太寬廣,結構亦不復雜,歌詞一般通俗簡練,易于上口。群眾歌曲絕大多數(shù)是創(chuàng)作歌曲,也有根據(jù)民歌填詞的。群眾歌曲又可按題材內容分為工人歌曲、士兵歌曲、學生歌曲、節(jié)慶歌曲等。演唱形式一般為齊唱或輪唱,亦有用合唱形式的,有無伴奏均可。 群眾歌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與近現(xiàn)代的革命斗爭有密切關系,如法國的《馬賽曲》,我國的《義勇軍進行曲》、《救國軍歌》、《大刀進行曲》等。 2、藝術歌曲(播放幻燈)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盛行一種抒情歌曲,通稱藝術歌曲。其特點是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側重表現(xiàn)人的內心世界,曲調表現(xiàn)力強,表現(xiàn)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較復雜,伴奏占重要地位。許多藝術歌曲現(xiàn)已成為聲樂教材或音樂會保留曲目。 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有時很難截然劃分。一般說來,群眾歌曲多為分節(jié)歌曲,幾段歌詞用同一旋律,或略作變化,結構上往往由主歌和副歌兩個部分組成;藝術歌曲多是通譜歌曲,即每段歌詞均用不同的音樂,但也并非絕對如此。群眾歌曲的音樂往往概括表達歌詞的思想,因而有時可以另填歌詞;而藝術歌曲則詞曲緊密、細致地結合在一起,很難予以分解。這兩類歌曲的名稱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不同國家內產(chǎn)生的。20世紀50年代以后,群眾歌曲的概念有所擴大,已不限于政治性和社會性的題材。近年來的群眾歌曲,尤其是學生歌曲,與通俗歌曲很難區(qū)分。 活動與探究(播放幻燈) 唱一唱《和未來有約》,你認為它屬于哪種聲樂體裁,請你說出你的理由。(通俗、群眾、創(chuàng)作歌曲等) 1、學生可以按演唱形式、題材、社會功能分類。 2、思考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區(qū)別。 讓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結合直接凝聚在歌曲這一固定樣式上,使學生對聲樂體裁有所了解。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共生性等) 通過學習,再次回到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討論總結:結合本課欣賞內容來理解詩歌的美和音樂的美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音樂和詩歌的交融性:都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和諧的韻律感、抑揚頓挫的線條感。由于節(jié)奏是詩歌的力量所在,使其具有優(yōu)美的音樂性。強烈的情感表達是二者結合的共性所在。 音樂與詩歌的結合,豐富了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也使詩歌所表達的形象更為絢麗多彩。兩者在表現(xiàn)手法上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這既說明了音樂與詩歌具有強烈的交融性,也說明了音樂作品所表達的藝術形象在詩歌深厚的底蘊中更加淋漓盡致,更加盡善盡美,在藝術的綜合表現(xiàn)上更加滿足了人們的多角度審美需求。 積極思考,在教師引導下歸納總結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 經(jīng)過作品欣賞后,讓學生結合欣賞體會,總結出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 互動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根據(jù)你所掌握的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讓我們一起來體驗朗誦與歌唱的藝術魅力,體驗音樂與詩歌完美結合的優(yōu)美意境。 1、學生朗誦《送別》(背景音樂)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2、學生齊唱《送別》(鋼琴伴奏) 1、請一學生有感情朗誦歌詞。 2、學生隨鋼琴齊唱,體驗非凡的意境之美。 再一次將音樂與詩歌結合在一起,通過互動,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 課堂小結 拓展與探究 通過作品賞析與演唱,我們了解了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并基本掌握了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體裁分類,深切地感受了詩歌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情感表達魅力。課后請同學們思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歷史的多元文化關系。 (結束語)詩是心靈之歌,歌是詩意的結晶。英國詩人柯勒律治說過“在靈魂中沒有音樂的人,絕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在靈魂中沒有詩情的人,也絕不能成為真正的音樂家。 教學后記 1、本堂課教學設計的思路比較開闊,既學習了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也具體到了聲樂體裁的學習——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既讓學生體驗欣賞了中外古代作品,也體驗欣賞了近現(xiàn)代作品,并從作品欣賞與分析中掌握了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知識。 2、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師生互動良好,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音樂欣賞、探究、實踐能力。 3、本堂課不足之處是:教學內容較多,極少部分學生難消化;涉及音像資料多,老師取舍過于靈活;如果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不緊湊,可能課堂時間難把握。 1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音樂 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教案 高中 音樂 詩歌 交融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1106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