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力單元復習題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力單元復習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力單元復習題(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力單元復習題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去香港旅行的小明同學在過馬路的時候,紅綠燈亮時出現(xiàn)“嘎嘎”的聲音來。綠燈亮時聲音比較急促,紅燈亮時聲音較緩慢,其實這些聲音系統(tǒng)是為視力障礙者設置的,提示他們過馬路,也就是所謂的無障礙設施?;丶液笮∶魍瑢W設計了一個帶有鈴聲的交通信號燈電路圖,要求各用電器互不影響,綠燈亮的同時電鈴1響,紅燈亮的同時電鈴2響,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負電荷的移動能夠形成電流 B.汽車導航儀在與“北斗”衛(wèi)星聯(lián)系時,利用的是電磁波 C.提著桶從一樓走到五樓,人對桶不做功 D.使彈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是彈力 3 .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接觸的物體間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不接觸的物體間不會有力的作用 B.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如果只受一個力,那肯定就是重力 C.彈簧測力計只能沿豎直方向使用,不能沿水平方向使用 D.一個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 4 . 下列說法中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是( ) A.小明同學在1分鐘內(nèi)騎自行車行駛了300m B.一位中學生的體重正常情況下約為500N C.一盞家用日光燈正常工作的電流約為3A D.人體感覺最適宜的溫度約為23℃ 5 . 以下估算最接近實際的是 A.正常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kg B.正常中學生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500N C.正常中學生走路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約為1103Pa D.正常中學生在水中潛泳時排開水的體積約為0.5m3 6 . 物體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的1/6,如果用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稱量同一物體,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稱量的結(jié)果( ) A.天平稱量結(jié)果相同,彈簧測力計稱量結(jié)果不同 B.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稱量的結(jié)果都相同 C.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稱量的結(jié)果都不相同 D.天平稱量的結(jié)果不同,彈簧測力計稱量的結(jié)果相同 7 . 如果沒有重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失去質(zhì)量,質(zhì)量為零 B.人一跳起來就離開地球,再也回不來 C.河水不再流動,再也看不見大瀑布 D.杯子里的水倒不進口里面 二、填空題 8 . 閱讀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10月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盛典在北京舉行。十里長街,鐵流滾滾,浩蕩而來;秋日長空,戰(zhàn)機翱翔,傲視蒼穹……宏偉的天安門見證著盛大閱兵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慶祝大會舉行升國旗儀式時,70響禮炮響徹云霄,國旗護衛(wèi)隊官兵護衛(wèi)五星紅旗,從人民英雄紀念碑行進至廣場北側(cè)升旗區(qū)。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合軍樂團奏《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組成,他們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1)大閱兵時,解放軍戰(zhàn)士們每一步行進的距離是_____ A.75mm B.75cm C.75dm D.75m (2)加油機受油機編隊飛行時,轟油-6加油機相對于______(選填:“大地”、“受油機”、“游客”)是靜止的。 (3)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傳到觀眾耳中的過程中,只有______(選填:“音調(diào)”、“響度”、“音色”)發(fā)生了變化。 9 . 如圖所示是一只小狗在太陽系不同行星上所受重力大小的數(shù)據(jù)圖,根據(jù)圖中信息,一名質(zhì)量為48kg的中學生在木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為_____N,質(zhì)量為________kg.(g取10N/kg) 10 . 如圖所示,是射箭項目的圖標.運動員射箭時,要用力將弓拉開,弓變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然后弓將箭射出,在空中的箭會向遠方飛去,這是因為箭具有_________,但箭最終會落到地面,這是由于箭受到________的作用. 11 . 制造飛機經(jīng)常要用鋁合金作為材料,是因為鋁合金的_____小_____大的特性;將煤炭堆放在墻角,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墻壁變黑,說明_____;俗語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說明了_____。 12 . 如圖所示,一長為3m的粗細不均勻的水泥電線桿,用豎直向上的力F1=1200 N可將A端抬起(B端仍在地面上),用豎直向上的力F2=600 N可將B端抬起.則該水泥桿重G=_____N,重心與A端距離x=_____m. 13 . 用腳踢足球,足球飛走了是由于________對________施力的結(jié)果;腳感到疼是________對________施力的結(jié)果.這一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當運動員拉出弧圈球在急速向前飛行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乒乓球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這個力的受力物體是_________,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5 . 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彈簧測力計探究彈性細繩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定量關系。 如圖甲所示,A、B分別為處于原長的一根彈性細繩的左右兩端,R1和R2是固定在細繩上的兩個標識?,F(xiàn)將A端固定,用彈簧測力計將B端沿著細繩所在直線向右拉,R1、R2和B三點位置及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如圖乙、丙、丁所示。已知細繩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 (1)據(jù)甲圖可知彈性細繩原長為_____cm;乙圖中測力計讀數(shù)為_____N。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細繩是_____(填“均勻”或“不均勻”)伸長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當標識R2剛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時,R1位于刻度尺上_____cm位置。現(xiàn)手持細繩兩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們沿繩所在直線同時勻速運動,若發(fā)現(xiàn)標識R2不動,則A、B兩端的速度之比為_____。 16 . 學習了彈力知識后,小萱發(fā)現(xiàn):給彈簧施加拉力,當拉力越大時,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于是小萱提出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實驗桌上已經(jīng)備有如下器材:一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一個鐵架臺、一個刻度尺、六個質(zhì)量均為50g的鉤碼.請你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彈簧的伸長量(ΔL)跟所受拉力(F)是否成正比”.要求:(1)請寫出實驗步驟(可畫示意圖輔助說明)_____; (2)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_______. 17 . 小李在課外探究彈簧的長度跟外力的變化關系,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記錄了相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g=l0N/kg) (1)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彈簧原長是_______cm,若用該彈簧制作一只彈簧測力計,其量程為________N. (4)根據(jù)彈簧受到的拉力F和彈簧的長度X的關系,小李作出了下圖所示的三個圖像,其中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四、計算題 18 . 如圖所示,烏鴉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將一個質(zhì)量為0.01kg的小石頭投入容積為310﹣4m3盛有0.2kg的水的瓶中,當投入25個相同的小石頭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瓶內(nèi)小石頭的總體積;___ (2)小石頭的密度。____ 19 . 如圖,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實心圓柱形物體A用細線拴好并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緩慢下放物體A,從圓柱體接觸水面至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h和F,并將測量的結(jié)果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不計細線重,整個過程沒有水溢出,g取10N/kg). (1)求物塊A的重力; (2)求物塊A的體積; (3)物體A在容器內(nèi)浸沒后與未放入物體A前比較,水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增加了_________多少Pa? 五、作圖題 20 . 小明用力F將質(zhì)量均勻木棒的一端抬起,保持如圖所示的位置不變,請畫出力F的力臂L和木棒受到重力的示意圖.(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_____) 21 . 畫出燒杯中小球所受到的浮力. (______) 22 . 一個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畫出小球受到的浮力與重力的示意圖。 (_____) 第 6 頁 共 6 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 力單元復習題 年級 物理 下冊 第七 單元 復習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1266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