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第18課《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學案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第18課《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學案 岳麓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第18課《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學案 岳麓版必修1.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第18課《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學案 岳麓版必修1 學習目標與任務 學習目標描述 基本知識 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張;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張;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的思想核心;《欽定憲法大綱》頒行的歷史背景及其基本內(nèi)容;“皇族內(nèi)閣”的形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的規(guī)定;“宋教仁遇刺案”。 過程與方法 ①閱讀史料,歸納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國政治的代表性意見,并分析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②閱讀史料,歸納維新派思想主張的核心,分析其進步性,并比較維新派前后兩種不同的主張,探討在當時改革采取激進方式或漸進方式可能帶來的不同影響。 ③提煉概括《欽定憲法大綱》的內(nèi)容,透過表象揭示其實質(zhì)。 ④比較《欽定憲法大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的主要規(guī)定,認識民國時期的憲政與清政府憲政的不同。 ⑤學會以長遠的眼光觀察歷史,正確運用史料,從清末民初的憲政實踐中發(fā)現(xiàn)歷史的進步。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了近代中國的民主憲政之路,讓學生認識到:有憲法比無憲法是進步,但有憲法,卻未必有憲政。從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國政體變化發(fā)展的必經(jīng)的幾個階段,以此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②讓學生從宋教仁為憲政流血的感人事跡中感受到仁人志士們可歌可泣的犧牲精神,認識到中國民主憲政道路之艱難與曲折,培養(yǎng)學生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積極進取,不惜犧牲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任務說明 《綜合探究: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教學內(nèi)容分成“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清政府怎樣走憲政之路”、“民國政府如何理解憲政”、和“為憲政流血”四個部分,分別探討清末民初時期的維新變化、預備立憲和民國時期三個階段中國憲政的演變歷程。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民國時期的憲政 教學難點: (1)《欽定憲法大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的不同。 (2)君民共主制與君主立憲制的差異。 (3)康有為對君權態(tài)度的變化。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說明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學習交往特點等) ①學生素質(zhì)相對較高,歷史基礎知識相應掌握得比較扎實,再加上經(jīng)過前面的學習,對中國近代政治體制變革所面臨的歷史文化背景已有所思考,這些都為他們自主探究學習本課內(nèi)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②學生對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總體歷程、變化原因以及呈現(xiàn)的特點等問題不太清楚。因此,需引導和向?qū)W生提供更多的有關資料。 ③剛剛處于初高中的過渡階段,長期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學生很難一下子適應太開放的學習方式,主要體現(xiàn)在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夠、搜尋處理資料的能力不夠、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和運用能力不夠。 學習環(huán)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學習環(huán)境選擇(打√) (1)Web教室√ (2)局域網(wǎng) (3)城域網(wǎng) (4)校園網(wǎng)√ (5)Internet√ (6)其它 2、學習資源類型(打√) (1)課件(網(wǎng)絡課件) (2)工具 (3)專題學習網(wǎng)站 (4)多媒體資源庫 (5)案例庫 (6)題庫 (7)網(wǎng)絡課程√ (8)其它 3、學習資源內(nèi)容簡要說明 教學目標 (一)基本知識 1、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張。 2、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張。 3、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的思想核心。 4、《欽定憲法大綱》頒行的歷史背景及其基本內(nèi)容。 5、“皇族內(nèi)閣”的形成。 6、《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的規(guī)定。 7、“宋教仁遇刺案”。 (二)能力與方法 1、閱讀史料,歸納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國政治的代表性意見,并分析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2、閱讀史料,歸納維新派思想主張的核心,分析其進步性,并比較維新派前后兩種不同的主張,探討在當時改革采取激進方式或漸進方式可能帶來的不同影響。 3、提煉概括《欽定憲法大綱》的內(nèi)容,透過表象揭示其實質(zhì)。 4、比較《欽定憲法大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的主要規(guī)定,認識民國時期的憲政與清政府憲政的不同。 5、學會以長遠的眼光觀察歷史,正確運用史料,從清末民初的憲政實踐中發(fā)現(xiàn)歷史的進步。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了近代中國的民主憲政之路,讓學生認識到:有憲法比無憲法是進步,但有憲法,卻未必有憲政。從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國政體變化發(fā)展的必經(jīng)的幾個階段,以此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2、讓學生從宋教仁為憲政流血的感人事跡中感受到仁人志士們可歌可泣的犧牲精神,認識到中國民主憲政道路之艱難與曲折,培養(yǎng)學生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積極進取,不惜犧牲的人生態(tài)度。 附:《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要求 1.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nóng)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3)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教材分析 知識結構 一、“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1、政體探索的源起 2、早期維新派的基本主張 3、康梁等維新派的探索 二、清末的憲政舉措 1、“預備仿行立憲”與《欽定憲法大綱》 2、“皇族內(nèi)閣” 三、民國初年的憲政之路及其結局 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中華民國約法》 3、宋教仁之死 課前任務 請同學們利用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本課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資料,并以“如果時光倒流,我最想成為哪位歷史人物——林則徐、魏源、康有為、梁啟超、慈禧太后、孫中山、袁世凱、宋教仁、黃興等?……為什么?(或:如果做了他們,你會如何做?)”為題,發(fā)表1分鐘演講。 教學導入 教師導入:請同學們觀看歷史視頻片段《近代中國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爭》,回顧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變法運動以及辛亥革命等斗爭概況。 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在不斷進行反封建反侵略斗爭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救國救民之路。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國實現(xiàn)憲政民主為畢生追求目標,為此,他們前仆后繼,犧牲奮斗。那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為什么要選擇憲政?選擇者又是如何理解憲政的?最終都走向什么結果?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請同學們認真瀏覽學習網(wǎng)站,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百年中國民主憲政史的屈辱與光榮、苦難與奮爭。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合作探究“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譚嗣同(1865—1898),湖南瀏陽人,參與維新變化,后被捕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臨刑有絕命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后,譚嗣同萬分憂憤,壓抑不住心頭的怒火,他寫下血淚的詩行: 有感(1896年)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請思考: 1、想一想,為什么會發(fā)生從學習西方物質(zhì)文明到學習西方政治文明的轉(zhuǎn)變?王韜、薛福成等思想家是怎樣理解西方政體的?他們覺得中國適合何種政體?為什么? 2、維新派前后兩種主張有什么不同?這是政治上的“倒退”嗎?康有為為什么這樣做? 3、小組討論: 當時維新派上書光緒皇帝,光緒曾下定決心改革,但最后還是失敗了,其中較大的阻力是慈禧太后。如果慈禧太后在公車上書前就死了,或康有為等她死了之后才主張維新,改革有可能成功嗎?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清政府怎樣走憲政之路?” “戊戌變法”失敗后僅僅兩年,即1901年初,為挽救王朝危亡,化解內(nèi)外危機,兩年前血腥鎮(zhèn)壓“百日維新”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推行“新政”。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同時,朝野掀起了一場“立憲運動”。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 1906年載澤上密折說立憲有三大好處,堅定清政府立憲信心; 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借立憲之名行集權之實。 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guī)定皇權至上。 1911年,清政府成立以奕劻為總理大臣的“皇族內(nèi)閣”?!邦A備立憲”的騙局徹底敗露。 請思考: 1、清政府是怎樣理解憲政的?(時間5分鐘,要求同學們馬上寫在作業(yè)本上,50字內(nèi)概括。) 2、《欽定憲法大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你怎樣評價它?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民國初年的憲政之路及其結局” 1911年10月10日,隨著辛亥革命一聲炮響,延續(xù)了260余年的清王朝走向滅亡,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宣告終結。 請思考: 1、《欽定憲法大綱》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有何異同?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孫中山襟懷豁達,是容易相處的,天真的黃克強也好對付,頂難駕馭的,只有一個宋教仁……以暴動手段來搶奪政權我倒不怕;以合法手段來爭取政權,卻厲害得多了。” ——袁世凱對楊度說的話 材料2: 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遽爾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總統(tǒng)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會得以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宋教仁死前給袁世凱發(fā)的電文 材料3: 作公民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孫中山為宋教仁題的挽聯(lián) 請回答: (1)袁世凱為什么要刺殺宋教仁? (2)宋教仁在當時是一個重要人物,若他未被刺死,中國的局面能否發(fā)生扭轉(zhuǎn)? 問題解讀 探究1:為什么會發(fā)生從學習西方物質(zhì)文明到學習西方政治文明的轉(zhuǎn)變?這些思想家是怎樣理解西方政體的?他們覺得中國適合哪種政體?為什么? 參考:(1)隨著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失敗,中國人首先看到了西方的般堅炮利,于是學習西方的物質(zhì)文明。隨著對西方的了解、認識越來越多、越深刻,清政府的腐朽進一步深化,開始認識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進,轉(zhuǎn)而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2)他們認為西方政體萬民共苦,上下一心,君民一體,無敵國外患之辱。 (3)中國適合實行君民共主的政體。 (4)他們認為君主制權力過于集中于君主,民主制權力偏重于人民,君民共主制權力才是上下平衡的。所以說這種政體最適合解決中國當時內(nèi)有君主專制、外有外族入侵的狀況。 探究2:維新派前后兩種主張有什么不同?這是政治上的“倒退”嗎?康有為為什么這樣做? 參考:(1)前者主張興民權、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 (2)后者主張有所緩和,主張“以君權變法”,實行開明君主制。 (3)可以說是。 (4)他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換取光緒帝支持變法。 探究3:當時維新派上書光緒皇帝,光緒曾下定決心改革,但最后還是放棄了,其中較大的阻力是慈禧太后。如果慈禧太后在公車上書前就死了,或康有為等她死了之后才主張維新,改革有可能成功嗎? 參考: 可能成功: (1)光緒皇帝支持改革;慈禧死后,光緒有可能掌權,并且大力推廣改革思想,拓寬改革隊伍。 (2)維新變法主張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制,保留了清政府的存在,清政府腐敗無能,無力執(zhí)政,假若成立議會等機關執(zhí)政,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不完全把清政府推翻,又能減小改革者與清政府之間的矛盾。 可能失敗: (1)外國列強可能在慈禧太后死后加強對中國的控制,阻撓維新派改革進行,或打著幫忙的名義派人在清政府中當官,掌握國家大權。 (2)孫中山等新的革命志士涌現(xiàn),支持三權分立等更先進的理論,將推翻或更新維新派的理論。 (3)光緒皇帝無法掌權,權利被反對改革的大臣掌握,改革無法順利進行。 探究4:清政府是怎樣理解憲政的?請以50個字加以概括 參考:中國規(guī)制未備,民智未開,先行預備立憲,然后根據(jù)進步的遲速,再確定立憲。預備立憲 應保證皇權的至高無上。 探究5:怎樣評價清政府的立憲舉措? 參考:(1)具有一定的進步性,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資產(chǎn)階級的愿望,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2)又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加劇了階級矛盾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不但削弱了自己的統(tǒng)治,還促進了革命形勢的高漲。 探究6:民國時期的憲政與清政府的憲政有什么不同? 參考:(1)民國時期的憲政是在中國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的民主共和制,其目的是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 (2)清政府的憲政并非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借憲政之名,遏止蓬勃發(fā)展的革命形勢,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 探究7:比較《欽定憲法大綱》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異同 參考:異:(1)從目的上看,《欽定憲法大綱》在于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在于限制即將掌權的袁世凱。(2)從內(nèi)容上看,前者主要是君主專權,為其制造法律依據(jù)。后者主要是強調(diào)主權在民,實行內(nèi)閣制和三權分立的國家組織原則,以保證民主的實行。 同:從實施的結果來看,兩者均沒有很好地實行,沒有發(fā)揮其作用。 探究8:《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中華民國約法》(“新約法”)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 參考:前者以民主共和制否定君主專制,后者以總統(tǒng)制否定責任內(nèi)閣制;前者以三權分立為原則建構國家組織,后者是為獨裁提供法律依據(jù)。 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者崇尚英美民主政體,所以原汁原味照搬西方憲政。行內(nèi)閣制目的在于將大總統(tǒng)袁世凱置于虛尊地位,將之納入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體系。“因人立法,蓋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臨時約法在不同的情況下拋棄總統(tǒng)制而采取內(nèi)閣制,用心是很好的也是很苦的。” 袁世凱試圖通過獨裁政治而確立個人權威,于是一步步破壞民主共和政體,制定《新約法》,作為維護其獨裁統(tǒng)治的工具。 探究9:袁世凱為什么要刺殺宋教仁? 參考:因為宋教仁是要實踐憲政中的權力制衡原則。競選成功則組閣,競選失敗也要監(jiān)督政府,他把憲政訴諸實踐,令企圖專政獨裁的袁世凱生畏。 探究10:宋教仁在當時是一個重要人物,若他當時沒被人殺死,中國的局面會否發(fā)生扭轉(zhuǎn)? 參考:宋教仁被殺是中國民主化步履艱難,充滿痛苦,血腥的開端。他已成為一種民主的象征,一個標志。在某種意義上,宋教仁代表的是中國近代以來對民主,人權為核心的人類主流文明的追求,他的死是中國人民爭取民主,共和所遭受的挫折的標志,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哀思。 假如宋教仁沒有被殺,中國的民主整體可能會較早實現(xiàn),至少追求共和的力量會強大一些。因為宋教仁的意志是那么的頑強,他的信念是那么的堅定。但是,他的責任內(nèi)閣制的主張和孫中山的有分歧,當時也沒多少人贊同,他未必能扭轉(zhuǎn)中國的局面。 在線討論 孫中山總統(tǒng)府辦公樓 主題討論: 近代歷史上,要在中國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條件?中國當時是否具備這些條件?為什么? 拓展資源 在線測試 教學小結 中國人學習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諸實踐,經(jīng)歷了一個艱難的歷程。 誰是國家的主人?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是君主,皇權“神圣尊嚴、不可侵犯”,所謂朕即國家。到了近代,王韜、鄭觀應等倡導君民共主,他們雖然沒有理解西方政體的實質(zhì),但揭開了學習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為代表的維新派為了救亡圖存,倡導君主立憲(后改開明專制),發(fā)起了戊戌變法運動,但因種種原因,曇花一現(xiàn),光緒泣血瀛臺,六君子魂歸西天。 1908 年清政府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以實行憲政的名義強化君主制,結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壇。中華民國誕生后,《臨時約法》成了紙上談兵,袁世凱行專制獨裁,宋教仁喋血憲政路上,共和國徒具虛名。 所謂憲政,指政府必須依據(jù)憲法和法律進行治理 ,即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歷史表明,有憲法,未必有憲政,但每一次改革與嘗試畢竟給中國帶來了些微的進步。 歷史的進步總要遭遇曲折,但我們注定要前進,也正在前進。 課外延伸 19世紀末的中國,清王朝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國勢衰微任人欺侮,許多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探求救國的道路。20世紀初,清政府也派出了以載澤為首的歐美考察團,一行人中有清朝官員,有早期的留學生,他們對此行滿懷期待。 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考察完英美法德四國后,你認為會有哪些收獲?選取一個角度和立場,寫一篇考察報告,字數(shù)不限,形式自選。 四、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 1、學習情境類型(打√) (1)真實性情境 (2)問題性情境√ (3)虛擬性情境 (4)其它 2、學習情境設計 觀看視頻 《近代中國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爭》 設計意圖:在教學導入設計上,需要具有生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此,通過多媒體視頻材料來展示歷史情境,既可幫助學生形成歷史表象,又有利于激情引趣,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再以問題導入,這對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思考興趣會產(chǎn)生明顯效果。 五、學習活動的組織 1、自主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nèi)容) 類型 相應內(nèi)容 使用資源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拋錨式 設置主題討論:近代歷史上,要在中國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條件?中國當時是否具備這些條件?” 學生在線討論,成為學習的主體,發(fā)揮自主性、探究性。 引導總結,發(fā)揮主導作用 (2)支架式 設置探究題:第一部分: 探究“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第二部分:探究清末的憲政舉措。 第三部分:探究民國初期的憲政努力 。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師引導、點評、總結。 (3)隨機進入式 (4)其它 2、協(xié)作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nèi)容) 類型 相應內(nèi)容 使用資源 分組情況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競爭 (2)伙伴 √ 設置主題討論:近代歷史上,要在中國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條件?中國當時是否具備這些條件?” 學生在線討論,成為學習的主體,發(fā)揮自主性、探究性。 引導總結,發(fā)揮主導作用 (3)協(xié)同 √ 問題探究,獲取新知 第一部分: 探究“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第二部分:探究清末的憲政舉措。 第三部分:探究民國初期的憲政努力 。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師引導、點評、總結。 (4)辯論 (5)角色扮演 √ 課前任務:以“如果時光倒流,您最想成為哪位歷史人物?——林則徐、魏源、康有為、梁啟超、慈禧太后、孫中山、袁世凱、宋教仁、黃興等?……為什么/如果做了他們你會如何做?”為題,發(fā)表1分鐘演講。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查找資料,較深入地了解相關歷史人物;自由演講 總結點評 (6)其它 √ 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9世紀末的中國,清王朝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國勢衰微任人欺侮,許多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探求救國的道路。20世紀初,清政府也派出了以載澤為首的歐美考察團,一行人中有清朝官員,有早期的留學生,他們對此行滿懷期待。 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考察完英美法德四國后,你認為會有哪些收獲?選取一個角度和立場,寫一篇考察報告,字數(shù)不限,形式自選。 學生通過Blog可以不斷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得和所思 教師利用博客的評論功能和回復功能為學生們進行輔導答疑。 3、教學結構流程的設計 開始教學流程圖: 1、 學生演講 2、 觀看視頻 1、教師點評 2、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 網(wǎng)絡 3、學生進入“合作探究”部分,探究問題 學生學習課文(小組討論)回答系列問題 網(wǎng)絡 學生在線討論 教師引導 網(wǎng)絡 4、學生瀏覽“主題討論”部分 網(wǎng)絡 5、學生瀏覽“在線測試”部分,進行在線測試 教師統(tǒng)計學生得分率 網(wǎng)絡 學生上傳并核對答案 結束 6、教師有針對性講解、并進行教學總結 圖符 說明 開始、結束 教師活動、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網(wǎng)絡應用 學生利用 網(wǎng)絡學習 分析判斷 六、學習評價設計 1、測試形式與工具(打√) (1)堂上提問 (2)書面練習 (3)達標測試 (4)學生自主網(wǎng)上測試√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測試內(nèi)容 演練廣場 中國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為在中國實現(xiàn)近代政體而不斷探索。拒此回答1—2題: 1、19世紀70年代王韜等人主張在中國實行( ) A、君主制 B、共主制 C、君民共主制 D、民主共和制 2、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救亡圖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B、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C、由君主專制變?yōu)槊裰鞴埠褪恰斑M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開之 為遏止蓬勃發(fā)展的革命形勢,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拒此回答3—4題: 3、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政治后,于1906年( ) A、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B、裁撤軍機處 C、宣布“預備仿行立憲” D、設立責任內(nèi)閣 4、清政府“預備立憲”之所以是騙局,主要是因為( ) A、借“立憲”之名拖延立憲 B、載澤任攝政王,總攬大權 C、不能滿足立憲派的要求 D、極力維護君主專制權力 1912年中國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憲法頒布。拒此回答5—7題: 5、中國民國成立后,由孫中山頒布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民主憲法是( ) A、《資政新篇》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雙十協(xié)定》 D、《中華民國約法》 6、下列關于《臨時約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規(guī)定中華民國實行總統(tǒng)制 B、規(guī)定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C、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D、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性質(zhì) 7、孫中山曾題寫一副挽聯(lián):“作公民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這副挽聯(lián)是為誰而作( ) A、黃興 B、康有為 C、鄭觀應 D、宋教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第18課綜合探究 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學案 岳麓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四 單元 18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57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