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5 浙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5 浙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5 浙教版必修1.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5 浙教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高中生物(浙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中第一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 有機大分子物質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生命活動是通過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的變化來體現(xiàn)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異之一是生物體內有機化合物的組織形式以及在生物體內的有機物的生理功能。學習、了解細胞和生物體中的有機物的特點、基本結構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細胞代謝、個體遺傳和生命活動調節(jié)等生物學知識,有助于學生認識生命活動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經過高一一年的生物知識空白,再加上學生在初中學的生物學知識比較淺, 學生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特點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如,有機物的化學鍵、取代基團及其有的化學性質、分子式相同而結構式不同使化合物有不同的化學性質等,都是高二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說出有機化合物以碳鏈為骨架的結構特點。 2、能說出四大有機物的檢驗現(xiàn)象。 3、概述糖類的功能。 4、說明單糖的結構特點以及單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 情感目標: 1、認同生命的物質性,初步形成唯物論觀點。 2、認同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能力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發(fā)展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思考與討論,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3、通過觀察和模仿,培養(yǎng)實驗技能。 4、將科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四、重點、難點與突破 教學的難點是碳鏈的結構特點和單糖的結構特點以及單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由于這些結構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是看不到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學起來會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模型以及圖片展示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其結構,并能以具體形象記憶,加強學習效果。簡單形象化了的教學使得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并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另一難點是記憶四大有機物檢驗的現(xiàn)象。這里的實驗不可能一一做全,加上要記憶的內容又比較枯燥,對于高二的學生來說已經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課外分組討論記憶的方法,并在下節(jié)課中展示。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或是選擇自己比較能記住的方法來記憶,從而加深知識的記憶,并獲得自主學習的經驗。這正是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教學的重點是單糖的結構特點以及單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在處理這幾個知識點的時候,用圖解加模型展示等不同方法給學生講解,在反復和多角度的記憶刺激中使學生理解得更為透徹。 五、教學策略與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有機化合物的概述,第二部分是概述糖類的功能、種類及結構。在這兩個部分中都是采用“激發(fā)學習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運用——檢查評價”的傳遞-接受式的教學模式。其中第一部分內容的“鞏固運用——檢查評價”將在這部分中得到體現(xiàn),這也使得兩個部分很自然得結合在一起。 六、課前準備 1、教師自己做碳鏈的球棍模型 2、單糖結構模型(實驗室器材) 3、菲林試劑(本尼迪特試劑)7ml,1%的葡萄糖溶液7ml,大燒杯1個,50ml試管1個,三腳架1個,酒精燈1個,試管夾1個,清水200ml 七、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第一部分 激發(fā)學習動機 ,導入新課 教師質疑: ①細胞內含多少水? ②那么只有水和無機鹽的細胞可以生存嗎? ③為什么?教師不給學生的答案予以肯定或否定。 由此引出其實細胞內還有一類物質——有機化合物。示幻燈片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 補充強調只有有機物和無機物一起才能組成有生命的細胞 ①②問題學生都是一起回答 學生個別發(fā)表意見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今天的知識, 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帶著問題復習前一節(jié)課的內容 認同生命的物質性,初步形成通過資料分析,發(fā)展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講授新課 介紹有機物的概念。 提問思考碳為什么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 教師給予總結學生的答案并系統(tǒng)的講解為什么碳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先展示幻燈片上碳原子結構示意圖:一個碳原子中間由六個中子和六個質子組成,在它的外面有兩層電子以很快的速度圍繞著質子和中子轉動。由這幅圖講解碳原子為什么可以形成共價鍵。 碳鏈為骨架的結構特點。這個知識點用模型來講解。首先再一次強調(師問生答的方式)碳骨架中的碳既可以碳碳相連,也可以與其它原子連接的特點。然后結合圖解和模型講解碳原子性曾的幾種結構。 閱讀課本第7頁的有關內容并回答問題 這部分學生以聽老師講解為主。學生回應老師一些小問題為輔。 學生一起回答老師的問題。 兩個學生上講臺與老師共同嘗試碳原子形成的幾種結構 由于學生已經看過教材的有關內容,并進行了思考和語言的表達(語言表達又進一步的對信息處理和理解的作用),對于教師傳授的知識能更好的理解,并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里。另外,教師通過圖片的詳細介紹,解決了學生在有機物的化學鍵、取代基團兩方面存在的困難 再一次的涉及一個知識點有利于學生的記憶。而熟悉的記憶又利于運用,從而加深理解提高運用能力。 師生共同合作,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唯物論觀點。 第二部分 講授新課 由碳原子的多樣性引出在細胞內有四大類有機物: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并簡單介紹其功能。簡單介紹食物的營養(yǎng)搭配。 介紹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油脂、蛋白質和核酸的方法。并演示檢測糖類的方法。在操作中故意犯一些小錯誤,并提醒學生去發(fā)現(xiàn)。 布置課外討論:怎么樣記住這些實驗現(xiàn)象。 介紹糖類的組成和種類。 教師簡單評價 介紹單糖的結構特點 分別詳細介紹單糖、二糖、多糖的結構式,以及二糖、多糖的形成方式。配以副板書形式的講解。 總結、補充、評價各種糖類的種類、舉例、分布、功能。 學生以聽講為主。 學生舉例生活中含以上幾種有機物多的食物 描述各自的早餐,判斷營養(yǎng)的供給和分配是否科學。 學生觀察和指出教師在操作過程中的小錯誤。 學生在課外討論。 學生閱讀和討論歸納各種糖類的分子式,種類、分布、功能。制成表格。派代表在板書上展示。 學生做好筆記 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并運用大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 的能力。 讓學生和教師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中一起學習。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提高了一定的實驗能力 形成合作學習的氛圍。 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以及利用歸納信息的能力。 以不同方式的講解使不同學生可以用自己較為理解的方式獲得知識,并達到加強記憶效果。 鞏固練習 學生在課堂上默寫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及單糖形成二糖的過程 對于重、難點的及時鞏固。 八、板書設計 水(60%-90%) 無機物 細胞中的物質 無機鹽 有機物: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 C 碳原子的結構: 2 4 九、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是高中學生開始涉及生物實驗的第一課,雖然課程標準中沒有要求做生物中糖類檢測實驗的要求,但是這個實驗對于教師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因此,本次教學設計把實驗安排在其中,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實驗注意事項,二是讓學生熟悉高中的實驗操作,為下節(jié)課《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做一定的準備。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亮點之二在于整節(jié)課的學生活動不是單一的聽課記錄,而是以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到課堂中,學生不再是配角。亮點之三是教師使用了較多的教學資源,特別是有更具需要自制的模型,使教學更生動化。如果教師的應變能力比較強,整堂課的氣氛會比較活躍,師生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教與學。在講到糖類的結構和多糖形成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為避免枯燥,要求教師有較好的語言表達和繪圖能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5 浙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有機化合物 生物 大分子 教案 浙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59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