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4.7《超重和失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4.7《超重和失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物理 4.7《超重和失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4.7《超重和失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學設計思路】 利用普通的實驗器材(彈簧秤、鉤碼)及學生隨處可見的飲料瓶、易拉罐設計一堂能夠引導學生科學探究的新授課。本節(jié)課可以適合不同的學校,此種方法也可應用在其它新授課中。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回避了動畫演示超、失重現象,而是盡量讓學生親自做實驗,獲得真實的體驗。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體驗物理的研究方法。 本節(jié)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以此為基礎,以探究為主線,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觀察來認識物理現象,認知物理過程,讓學生用生活化的語言表述觀察到的超、失重現象,探究物理規(guī)律,再引導學生將生活語言轉化成科學規(guī)范的物理語言闡述物理規(guī)律。通過實驗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經過構建從而獲得物理知識,形成技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理解產生超重失重現象的條件和實質。 2.能運用牛頓第二、第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與失重現象。 ?。ǘ┻^程與方法 1.經過探究實驗發(fā)現超重失重現象,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討論、再實驗尋找超重失重現象的運動學特征。 2.用科學方法探究發(fā)生超重失重現象的條件及實質。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列舉一些身邊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實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邊。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發(fā)展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科學探索興趣,培養(yǎng)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和小組討論,理解產生超重失重現象的條件和實質。 2.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和交流與合作。 【教學難點】 1.超重、失重是一種假象,它不是重力的增加或減少,而只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是對懸掛物的拉力發(fā)生了變化,物體的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變。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對問題的答案提出猜想與假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和描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資源】 多媒體播放宇航員在太空里的生活 【教具】 彈簧秤和鉤碼(2人一組)、演示彈簧秤、飲料瓶、易拉罐。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將同學們分成小組,采用教師引導、小組討論、再實驗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 利用物理實驗現象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正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手拿易拉罐和飲料瓶)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和飲料瓶,利用它們我們來做兩個有趣的小實驗(由學生演示) 小實驗1: 一個盛滿水的易拉罐底部有一小孔,靜止在手中時,水會流出;如果突然松手,讓易拉罐自由下落時,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現象:當易拉罐自由下落時,水不會流出。 小實驗2: 一個盛滿水的飲料瓶,在底部鉆一個洞,靜止在手中時,水會流出;同學甲在講桌旁將瓶子拋給站在教室后面的同學乙,瓶子飛過同學們的頭頂,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現象:水并沒有灑在同學們的身上。 根據你觀察到的現象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水流出的原因是什么?水停止流出的原因又是什么? 因為重力而使水對器壁產生了壓力,所以水會流出。實驗中重力仿佛消失了,實際上是壓力消失了。 自從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發(fā)射成功以來,人們經常談到超重和失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宇航員在太空里的生活吧! 觀看視頻:宇宙中的超重與失重現象 提問: 1.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答:在太空中可以自由漂??;麻煩很多,吃飯得用軟管擠,喝水得用小管吸。 2.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超重與失重現象。 3.生活中你聽說過超重或失重嗎?乘坐電梯,在游樂園里玩過山車。 4.關于超重和失重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學生提出問題:究竟什么是超重與失重呢? 猜想與假設1:超重就是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重力消失了。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分小組探究: ?。▽嶒灒┨骄恐唬? 既然是和重力有關的現象,那么請用給定器材(彈簧秤、鉤碼),設計一個實驗,得到鉤碼的重力大小。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教師提問: 1.你看到的彈簧秤讀數(直接)表示的是什么力? 物體對彈簧的拉力——視重(下定義) 提醒學生:將鉤碼的重力數值紀錄在紙上G=2.0N 2.請同學們討論后回答:你是怎樣測量鉤碼重力的?利用了哪些物理規(guī)律? 學生:在鉤碼靜止時讀數,彈簧秤示數即為鉤碼的重力。 因為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得:G=F 又因為F與F/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F=F/ 所以 F/= G 小結: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視重等于物體的重力。 (實驗)探究之二:由靜止聯想到運動 教師:物體運動的時候,視重會發(fā)生變化嗎?試一試(教師做出上下運動的動作及時引導學生) 學生活動:進行實驗,觀察現象。 分析與論證:小組內討論后回答: 1.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與鉤碼的重力進行比較。 讀數不穩(wěn)定,有時候比剛才的讀數大,有時候小。 2.物體的重力變了嗎?地球作用在物體上的重力并沒有變化。 ?。▽嶒灒┨骄恐河心康牡倪M行探究 請同學們繼續(xù)剛才的實驗,想辦法使彈簧秤的讀數大于物體的重力。 學生活動:有的組使物體向上運動,有的組使物體向下運動,同學們會發(fā)現兩種運動情況下都可以出現視重大于重力的現象。(向上運動的開始階段;向下運動的結束階段。) 注:注意觀察,如果有的同學擺動彈簧秤(圓周運動),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肯定,并告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得到解釋。 定義超重現象: 物體對懸掛物的拉力(或對支持物的壓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稱為超重現象。 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分析: 利用多媒體課件由學生分析物體在超重時的受力情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到結論。 (學生到黑板上做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和勻加速上升狀態(tài)的受力分析圖。) 提問:在描述運動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時間)中,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超重現象更合適。 進一步探究超重的實質 教師演示兩個實驗讓同學們認真觀察: 實驗1:用一只手測量物體的重力,另一只手對物體施加一個向下的恒力,現象是物體拉彈簧的力增大了,物體仍然靜止。 實驗2:在利用彈簧秤測量鉤碼重力的實驗中,水平方向移動彈簧秤,使物體具有水平加速度,現象是物體拉彈簧的力不變。 教師提問:對觀察到現象進行分析,超重現象的特征是什么?(要讓學生充分討論,小組討論的結果要向全體同學闡述。) 學生總結: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無關。F=m(g+a) 教師:同學們認為失重現象怎樣定義,特征是什么?用實驗檢驗一下 猜想與假設2:彈簧秤的讀數小于物體的重力。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進行實驗,觀察現象。有的同學上下移動彈簧秤;有的同學左右移動彈簧秤;記錄彈簧秤的示數(視重)與鉤碼的重力進行比較。 定義失重現象: 當物體存在豎直向下的加速度時,它對懸掛物的拉力(或對支持物的壓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稱為失重現象。 板書 結論: F=m(g-a) 猜想與假設3:在失重現象中,如果加速度a=g,則F/=? 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讓彈簧秤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教師要提醒學生這是破壞性實驗,會損壞測量工具,在設計物理實驗時要特別注意的,不能設計破壞性實驗。 如何解釋易拉罐中的水為什么不再從洞中射出? 分析:當易拉罐自由下落時,易拉罐中的水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水的內部沒有壓力,故水不會流出。但易拉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來產生重力加速度。 定義完全失重現象: 當物體以加速度a =g豎直加速下降時,物體對懸掛物的拉力(或對支持物的壓力)為零,這就是“完全失重”現象。 F=0 板書設計: 超重和失重 1.視重:物體對彈簧的拉力(彈簧秤的示數)。 2.實重:物體的重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不論物體處于超重還是失重狀態(tài),重力不變G=mg。 3.超重現象:a豎直向上,視重>實重,F=m(g+a)。 4.失重現象:a豎直向下,視重<實重,F=m(g-a)。 5.完全失重現象:a=g豎直向下,視重為零。 課后思考題: 1.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哪些是超重現象,哪些是失重現象? 2.體驗并觀察超、失重現象:在體重計上下蹲的過程中,觀察體重計的示數變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超重和失重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4.7超重和失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物理 4.7 超重 失重 教學 設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63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