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08 蘭亭集序(測)(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08 蘭亭集序(測)(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08 蘭亭集序(測)(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08 蘭亭集序(測)(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2 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題目(9分) 晉宋時期,無論是當代和后世褒貶不一的謝靈運,還是身前身后均有盛名的王羲之,抑或死后方逐漸贏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大名的陶淵明,他們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 王羲之曾經在給謝萬的信中,自得于他異于古之辭世者的“坐而獲逸”之樂:“古之辭世者,或被發(fā)佯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蓖豸酥老灿谧约旱摹白@逸”是“遂其宿心”,似乎退隱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但據史載,他的退隱始末大概是這樣的:在王羲之出仕前,本也是一再推辭,但殷浩用“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等語極力敦勸他,與謝安出仕前朝野上下所謂的“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如出一轍,足令王羲之對自己的出山充滿期待。不過事與愿違,王羲之的廟堂經歷顯然沒有謝安那樣順利。他在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后,與王述不和,后王述升為揚州刺史,會稽隸屬揚州,王羲之不甘心成為王述轄下的地方官,派遣使者向朝廷提出將會稽從揚州分出來,獨立為越州,結果“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后來王述巡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于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王羲之在辭官退隱前,我們無法否定他曾產生過立身廟堂,甚至如謝安般在廟堂里干出一番事業(yè)的念頭,他之所以毅然在父母墓前發(fā)誓辭官,是因為恥做王述下轄的地方官,而并非是向慕山林,希求高遠。 曾放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呢,也并非徹頭徹尾的“羲皇上人”,這是自魯迅以來的不少研究者已經指出的事實。從陶淵明的文字作品來看,他不但少壯時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猛志”,盛年也時有廟堂之念的流露,只不過他對難以把握的廟堂有所顧慮而已,其《擬古》其六所寫的“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不畏道里長,但畏人我欺。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正是這種顧慮重重的復雜心理的描畫。雖然陶淵明也有“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的詩句,但正如謝靈運實際上終未能以山林熄滅廟堂之念一樣,陶淵明也不時受到曾經的“猛志”的侵擾。 其實無論是謝靈運,還是王羲之和陶淵明,他們在面臨生命價值自我拷問時的這種徘徊矛盾的心理,幾乎可以說是大多數個體生命寄托模式單一的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士的宿命,只不過他們在這種情境中自我排解的方式和效果存在差異而已。王羲之比較決絕,他在父母墓前立誓辭官歸隱的特別方式,不但斷絕了廟堂中人再次征他出仕的可能——“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也保全了自己的晚節(jié),沒有因“去而復還”而遭人譏笑。陶淵明雖然難免為自己的“有志不獲騁”而彷徨不安過,但終究懾于“人我欺”的復雜局面,沒有再踏入廟堂,避免了“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的窘狀。 與王羲之、陶淵明相比,謝靈運的心理斗爭要激烈得多,代價也就格外的大。如同陶淵明表示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一樣,謝靈運留下的文字中也有過不止一次類似的表述,如他《游名山志》所說:“山水,性分之所適?!钡^的“性分之所適”的山水并未能戰(zhàn)勝他的廟堂心,當元嘉三年宋文帝征他出山做官,且派他的舊交范泰寫信敦獎他時,他便復還廟堂了。而且從他復出后被重用的期望破滅后“意不平”的表現來看,他所謂的“性分之所適”恐怕只是剎那的感喟。比起王羲之的“坐而獲逸”和陶淵明的“羲皇上人”來,謝靈運這種瞬間的感悟對于廟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的療效,他一直是“欲希心高遠”。這個“欲”字,點出了謝靈運雖然一直是在期望、向往高遠的境界,但因為無法擺脫那時時晃動的曲蓋身影,所以也就永遠只是“欲”,而難以最終獲致。 (選自xx 年第 3 期《清華大學學報》,有刪改) 1.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魯迅以來的不少研究者認為陶淵明并不是徹頭徹尾的“羲皇上人”,所以陶淵明并不能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B.王羲之的“坐而獲逸”、陶淵明的“羲皇上人”和謝靈運的“性分之所適”,這些文字都表現出對山林隱逸的向往。 C.王羲之立誓辭官歸隱斷絕了廟堂之念,陶淵明在彷徨不安中回歸田園,雖然方式不同,但都避免了遭人譏笑的窘狀。 D.王羲之、陶淵明、謝靈運都在山林和廟堂、隱與仕之間徘徊過。其中,謝靈運對于廟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性。 【答案】A 【解析】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從王羲之給謝萬的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對自己“坐而獲逸,遂其宿心”的欣喜,退隱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B.陶淵明的詩中也常流露出廟堂之念,只不過他對難以把握的廟堂有所顧慮,擔心萬一出仕后不如意會被世人恥笑。 C.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士在面臨生命價值自我拷問時,都有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矛盾的心理。這是他們的宿命。 D. “欲希心高遠”中的“欲”字,點出了謝靈運一直是在向往高遠的境界,出仕做官只是被逼無奈,不是出于本心。 【答案】B 【解析】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下列對“他們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王羲之出仕前雖一再推辭,但也曾想如謝安般干出一番事業(yè),后來只因與王述不和,又恥于做王述下轄的地方官,才在父母墓前發(fā)誓辭官。 B.陶淵明雖曾放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但從其作品可以看出他仍不時受到曾經的“猛志”的侵擾。 C.謝靈運多次說過“山水,性分之所適”之類的話,但山水并未能戰(zhàn)勝他的廟堂心,元嘉三年他又復還廟堂。 D.王羲之、陶淵明和謝靈運都曾在山林和廟堂之間徘徊過,只是隱逸山林之念從未戰(zhàn)勝過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無中生有,如陶淵明最終回歸了田園。做這類題目時,一定要在通讀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精讀選項涉及到的段落,根據對文章的理解,并運用所學的說明文知識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確答案。當然,運用排除法選擇或驗證也是必要的。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題。(21分) 褚遂良,字登善。貞觀中,累遷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隸楷。太宗嘗嘆曰:“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蔽赫靼滓娝炝?,帝令侍書。帝方博購王羲之故帖,天下爭獻,然莫能質真?zhèn)?。遂良獨論所出,無舛冒者。 遷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記起居,大抵人君得觀之否?”對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惡必記,戒人主不為非法,未聞天子自觀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記邪?”對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載筆,君舉必書?!钡墼唬骸半扌杏腥阂?,監(jiān)前代成敗,以為元龜①;二,進善人,共成政道;三,斥遠群小,有②受讒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書吾惡也?!? 于時皇子雖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諫曰:“昔二漢以郡國參治,雜用周制。今州縣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誠以至親捍四方。雖然,刺史,民之師帥也,得人則下安措,失人則家勞攰③。臣謂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師,教以經學,畏仰天威,不敢犯禁,養(yǎng)成德器,審堪臨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钡奂渭{。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勸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計,乃今悔之?!钡塾趯媽m側別置院居太子,遂良諫,以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滯愛者多愆。宜許太子間還東宮,近師傅,專學藝,以廣懿德?!钡蹚钠溲?。 帝寢疾,召遂良、長孫無忌曰:“嘆武帝寄霍光,劉備托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盡誠輔之?!敝^太子曰:“無忌、遂良在,而毋憂?!币蛎炝疾菰t。 高宗即位,封河南縣公,進郡公。坐事出為同州刺史。再歲,召拜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監(jiān)修國史,兼太子賓客。進拜尚書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書》) [注]①元龜:可作為借鑒的往事。②有:或許。③ 攰:gu疲乏。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卿記起居,大抵人君得觀之否 起居:皇帝的言行 B.臣謂皇子未冠者 未冠:尚未冠名 C.近師傅,專學藝,以廣懿德 懿德:美好的德行 D.因命遂良草詔 草詔:起草詔書 【答案】B 【解析】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5.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監(jiān)前代成敗,以為元龜 坐事出為同州刺史 B.朕能守而勿失 無忌、遂良在,而毋憂 C.雖然,刺史,民之師帥也 養(yǎng)成德器,審堪臨州,然后敦遣 D.不用其計,乃今悔之 太子仁孝,其盡誠輔之 【答案】C 【解析】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6.給下列文句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虞世南死,無與(之)論書者 B.遂良獨論(其)所出 C.臣職載(于)筆,君舉必書 D.臣謂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諸)京師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這里應是第一人稱我,而不是他。根據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可以得出此結論。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書法方面有相當的造詣而得到唐太宗青睞的。 B.褚遂良負責“起居錄”敢于堅持原則,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褚遂良作為諫官,遇事勇于進言規(guī)勸,他的意見大多被皇帝采納。 D.唐太宗病危時把太子托付給褚遂良等人,希望他們盡心輔佐太子。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不得不”的說法過分,無據?!捌鹁幼ⅰ庇幸欢ǖ闹萍s作用,但原文中“朕行有三”的話說明唐太宗有主觀能動性,并非迫不得已。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8.把上面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①戒人主不為非法,未聞天子自觀史也。 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滯愛者多愆。 【答案】①告誡皇帝不做非法的事,沒聽說過天子自己觀看(自己的)歷史的。②朋友深交時容易產生怨恨,父子沉溺于愛憐時增多過失。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要有得分點意識,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關鍵字(1) 戒”譯為告誡,“非法”譯為不合法度的事,形容詞用作名詞,“自觀史”譯為自己觀看(自己的)歷史。(2) “怨”譯為怨恨,“滯愛”沉溺于愛憐;“愆”過失、過錯。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褚遂良,字登善。貞觀年間,逐步升遷到起居郎。他廣泛涉獵文學和歷史,擅長隸書楷書。唐太宗曾經嘆息說:“虞世南死了,沒有與我談論書法的人了。”魏征稟告舉薦了褚遂良,皇帝讓他侍奉書法方面的事?;实壅龔V泛求購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爭相進獻。然而沒有誰能夠評斷真假。惟獨褚遂良論斷出處的,沒有錯誤假冒的。 (褚遂良)升任諫議大夫,兼掌管記錄皇帝言行的工作?;实壅f:“你記(皇上的)言行,一般做人君的能看不能看呢?”(褚遂良)回答:“現在記錄皇帝言行的人,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官,(皇帝的)善惡一定要記錄,(作用在于)告誡皇帝不做非法的事,沒聽說過天子自己觀看(自己的)歷史的?!被实壅f:“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一定會記錄嗎?”(褚遂良)回答:“遵守道義不如奉行職守,臣的職責承載在筆上,皇上您的言行我一定會記錄?!被实壅f:“我的行為有三方面:一,借鑒前代的成敗,把它作為鑒戒;二,引進能人,共同實現為政之道;三,斥退遠離小人,或許聽到讒言,我能夠堅守而不失誤,也是想要史官不能記下我的壞處?!? 在這時,皇帝的兒子雖然年幼,都外放擔任都督、刺史,褚遂良進諫說:“過去兩漢用郡國參與治理,間雜使用周代制度。如今設州縣全都仿效秦代的法度,而皇子幼年一齊擔任刺史,陛下您的確是在用至親守衛(wèi)四方。雖然如此,刺史,是人民的領導者,用人得當下面就安定穩(wěn)妥,用人失當轄域就勞苦疲憊。我認為皇子未成年的,可以暫且留在京城,用經學教導(他們),(使他們)敬畏仰慕天子的威嚴,不敢違犯禁令,養(yǎng)成德行和才能,考察(他們)能勝任管轄州縣,然后再勉勵派遣。請陛下審察(我的諫言)?!被实圪澰S并采納了(他的意見)。 西突厥進犯西州,皇帝說:“以前魏征、褚遂良勸我立麹文泰的子弟(為王),我沒有采納他們的計策,今日才后悔?!被实墼趯媽m旁另置院落讓太子居住,褚遂良進諫,認為“朋友深交時容易產生怨懟,父子沉溺于愛憐時增多過失。應該準許太子偶爾回到東宮,親近師傅,專心學藝,來擴大美德。”皇帝聽從了他的話。 皇帝臥病,召見褚遂良、長孫無忌說:“慨嘆漢武帝托付霍光,劉備托付諸葛亮,我今天托付你們啦。太子仁愛孝順,希望你們竭盡誠心輔佐他?!睂μ诱f:“有無忌、遂良在,你不必擔憂?!庇谑亲岏宜炝计鸩菰t書。 唐高宗即位,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后)晉升郡公。(一度)因事獲罪出京擔任同州刺史。次年,召回朝廷拜授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監(jiān)修國史,兼太子賓客。(最后)擢升為尚書右仆射。 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題目。(19分) 千古蘭亭 祝 勇 王羲之不會想到,他的《蘭亭序》,居然發(fā)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臨摹和刻拓運動,貫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長歲月。自那真跡被隱匿起來,后人一直苦心孤詣地復原著它原初的形狀。這些后人包括: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米芾、趙孟頫、董其昌、八大山人、陳邦彥……幾乎書法史上所有重要的書法家都臨摹過《蘭亭序》。 面對著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們已無法辨識究竟那一張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跡,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個晴日,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放大了,它容納了一千多年的風雨歲月,變得浩蕩無邊,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把個人的生命投入進去,轉眼就沒了蹤影,但那條河仍在,帶著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在漫長的時光里,這些摹本、刻本、拓本,都被編入一個緊密相連的互動結構中。白紙黑字的紙本,與黑紙白字的拓本的關系,猶如晝與夜、陰與陽,互相推動,互相派生和滋長,輪轉不已,永無止境。中國的文字和圖像,就這樣在不同的材質之間輾轉翻飛,搖曳生姿。如老子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而復始,衍生不息。 中國文化一開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銅器和建筑(比如長城),通過外在的宏觀控制人們的視線,讓文字附著在青銅禮器之上,通過物質的不朽實現自身的不朽,文字因此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最早的語言——銘文,也借助于器物,與權力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但紙的發(fā)明改變了這一切,它使文字擺脫了權力的控制,與每個人的生命相吻合,書寫也變成均等的權力。自從紙張發(fā)明的那一天,它就取代了青銅與石頭,成為文字最主要的載體,漢字的優(yōu)美形體,在紙頁上自由地伸展騰挪。在紙頁上,中國文字不再帶有刀鑿斧刻的硬度,而是與水相結合,具有了無限舒展的柔韌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一樣,自由、瀟灑和率性。它放開了手腳,可舞蹈,可奔走,也可以生兒育女。它們血脈相承的族譜,像一株枝椏縱橫的大樹,清晰如畫。王羲之或許還不會想到,他對良辰美景的流連與哀悼,對生命流逝、死亡降臨的愁緒,能借助一紙《蘭亭序》從時間的囚禁中逃亡,獲得了自由和永生。所有浩蕩無邊的歲月,被壓縮、壓縮,變得只有一張紙那么大,那么的輕盈可感,輕得像蟬的透明翅膀,中國人的文化與生命,就是在這份輕靈中獲得了自由。 當這十幾個世紀里的字畫卷軸排列在一起時,我們才能感覺到文字水滴石穿一般的強大力量。文字它以臨摹、刻拓的方式,從死亡的控制下勝利大逃亡,一步步完成跨越千年的長旅。從物質性上講,紙的堅固度遠遠比不上青銅,但它使復制和流傳變得容易,文字也因為紙的這種屬性而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永恒。當那些紀念碑式的建筑化作了廢墟,它們仍在。它們以自己的輕,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重。 (選自《十月》,有刪改,題目為選者所擬) 9.第二段中引用老子的話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老子的話表明一物繁衍出萬物的生生不息過程,(2分)充分地印證了《蘭亭序》誕生后,歷代的摹本、刻本、拓本不斷產生,日益豐富,(2分)表明了《蘭亭序》具有永恒的非凡的藝術魅力。(2分) 【解析】 考點: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簡要概括本文第三段的論述層次。(6分) 【答案】首先回溯了文字在發(fā)明紙張之前是被權力控制,具有神圣性的歷史狀況;(2分)接著分析了自紙張發(fā)明后,文字擺脫權力控制,書寫權利均等,文化得以延續(xù)和擴展;(2分)最后闡述了王羲之的生命感悟正是借助輕盈的紙張,獲得長久地流傳。(2分) 【解析】 試題分析:分析本文第三段的論述層次,一定要抓住關鍵語句,如①“中國文化一開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銅器和建筑”“文字因此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最早的語言——銘文,也借助于器物,與權力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②“但紙的發(fā)明改變了這一切,它使文字擺脫了權力的控制,與每個人的生命相吻合,書寫也變成均等的權力”。③“王羲之能借助一紙《蘭亭序》從時間的囚禁中逃亡,獲得了自由和永生”等去分析。 考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結合對文末“它們以自己的輕,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重”的理解,闡釋本文標題“千古蘭亭”的內涵。(7分) 【答案】 “它們以自己的輕”,表達了文字書寫的自由與紙張的輕盈;(2分)“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重”,表現了藝術作品以柔弱的姿態(tài)抵抗了權力的重壓。(2分)《蘭亭序》與千古的關系,寫出了“輕”的藝術作品在“重”權之壓下,以強大藝術力量,跨越千年,獲得了永恒和不朽。(3分) 【解析】 試題分析:文學作品標題的作用一般有,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主要事件。3、點明時間地點,創(chuàng)設故事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氛圍。4、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義。6、揭示主旨,深化主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08 蘭亭集序測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專題 08 蘭亭集序 基礎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75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