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學案.doc
《2019-2020年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學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學案 1.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 【問題思考】 想一想 “百家爭鳴”中“家”的含義是什么? 想一想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從葬木偶人也?!忻婺繖C發(fā)(使木偶活動的機關)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根據(jù)材料,分析孔子對用 “俑”隨葬的態(tài)度及其理由。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辨一辨 孔孟的“民本”思想等同于今天的現(xiàn)代民主。 說一說 下圖反映了哪些學派的什么觀點? 讀一讀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獨崇法家思想一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僅僅是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fā)揚,而且是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糅合而成的新儒學,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考點一 “百家爭鳴” 1.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摘自《論語》的經(jīng)典名句曾被作為xx年北京奧運會的禮儀用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它們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3.孔子的思想是如何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 精講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了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 (2)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優(yōu)先考慮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 (3)“有教無類”等教育主張,保證了個性發(fā)展,推動了個人素質的提高。 4.孟子和荀子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對儒家思想的突出貢獻分別是什么? 5.《唐律疏議》記載:“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边@表明( ) A.德禮是刑罰的本體 B.刑罰是德禮的體現(xiàn) C.德禮相較于刑罰無足輕重 D.德禮和刑罰對政教皆不可缺 6.諸子百家各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 (1)請把下列各學派及其相對應的階級補充完整。 儒家——(地主階級) 墨家——( ) ( )——新興地主階級 道家——( ) (2)請說明墨子的主張是如何體現(xiàn)其所代表的階級利益的? 考點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認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tǒng)”,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lián)系起來。西周時代對于秦漢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 ) 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 D.實現(xiàn)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 2.為什么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能得到全面肯定? 精講 (1)形勢需要:當時西漢王朝需要一種思想理論來鞏固中央集權,穩(wěn)定社會秩序。 (2)理論優(yōu)勢:董仲舒利用“天人感應”學說宣傳“君權神授”,對于樹立皇權,加強中央集權有利,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 3.從春秋戰(zhàn)國到西漢,中國歷史經(jīng)歷了一個由國家大分裂到大統(tǒng)一的鞏固和發(fā)展的歷程。 (1)在這一歷程中,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2)戰(zhàn)國和漢武帝時期對當時統(tǒng)治者最有用的思想分別是什么?為什么?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導致了“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涌現(xiàn)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學術流派,其中法家思想備受當時統(tǒng)治者歡迎,儒家思想遭冷落,后來秦用法家思想治國,儒家思想遭受打擊。漢初采用道家“無為”思想治國,與民休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這樣,從春秋戰(zhàn)國到漢代,中國思想界經(jīng)歷了一個由“百家爭鳴”到思想專制的發(fā)展趨勢。 一、選擇題 1.“孔子象征著什么?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財富?”在中國,如果有人用這樣一個問題去問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會千差萬別,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屬于孔子思想精華內(nèi)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對苛政 C.維護周禮,貴賤有序 D.有教無類 2.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關系中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其中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的是( ) ①仁者,愛人 ②貴賤有序,長幼有禮?、奂核挥?,勿施于人?、苡薪虩o類 ⑤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①②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 3.孟子被后人稱為亞圣,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有重大影響。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這里孟子的思想具體是指( ) 山東鄒城亞圣孟子廟 A.制天命而用之 B.人性本善 C.民貴君輕,要實行“仁政” D.加強集權,防止人民反抗 4.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這一主張屬于( ) A.儒家“仁愛”思想 B.墨家“兼愛”思想 C.儒家“禮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5.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作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儒家思想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論最能體現(xiàn)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 A.“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D.“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7.洛陽太學自西漢至北朝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中央大學。當時在讀的太學生不可能接觸到的學術思想是( ) 東漢洛陽太學講學畫磚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初,性本善C.三綱五常思想D.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8.在爭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tǒng)”兩者的關系時,下面四種結論,正確的是( ) A.政治上的統(tǒng)一確保思想上的統(tǒng)一B.董仲舒的學說適應了漢初的政治需要 C.漢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D.思想上的統(tǒng)一為政治上的統(tǒng)一服務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選擇題 9.(原創(chuàng)題)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其思想主張在中外歷史上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熬汲?,父父,子子?!惫唬骸吧圃?!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粱,吾得而食諸?”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 材料二 從18世紀后期起,伏爾泰開始接觸中國文化,他特別推崇中國的儒家思想,對孔子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房間里常年掛著一幅孔子畫像。他反對君主專制,希望有一位開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為貴,君為輕”被他當作武器來攻擊封建君主專制。伏爾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認為孔子是用道德的說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熱和個人崇拜來影響別人……伏爾泰從中國古老文化中為法國啟蒙精神汲取營養(yǎng)。 ——《儒家思想與法國大革命》 材料三 2009年7月10日至12日在長沙舉行了“第五屆兩岸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吳伯雄演講指出:“文化象陽光、空氣、水一樣自然,中華之本就是文化之本,中華子孫勿忘文化的重要性……?!? 請回答: (1)材料一體現(xiàn)了孔子的哪些主張?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孔子提出以上主張的原因。 (2)伏爾泰可從中國古老文化中汲取哪些營養(yǎng)?其目的是什么? (3)海峽兩岸共同探討中華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這一問題有何現(xiàn)實意義? 學案30“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答案解析】 課前準備區(qū) 問題思考 想一想 思想流派。 想一想 反對用“俑”隨葬,因為俑與人相像;仁者愛人。 辨一辨 “民本”思想是孔孟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其思想主張是勸告統(tǒng)治者重視人民,以“民”為本,維護其君主的專制統(tǒng)治。而現(xiàn)代的民主,特別是社會主義民主思想,其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是以實現(xiàn)和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和目的,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說一說 ①是儒家“仁”的思想;②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③是法家“法治”思想。 課堂活動區(qū) 考點一 1.社會大變革。 2.團結友愛、崇尚道德、和睦相處、和平發(fā)展等思想。 4.(1)孟子:主要是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并發(fā)揮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主張“民貴君輕”,還主張“性善論”。 (2)荀子:提出了“載舟覆舟”的觀點,主張“性惡論”,并綜合了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5.D 6.(1)勞動者(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或小生產(chǎn)者);法家;沒落的奴隸主階級。 (2)“兼愛”“非攻”思想反映了勞動者要求平等、厭惡戰(zhàn)爭、希望安居樂業(yè)的愿望;“節(jié)用”“節(jié)葬”主張反映了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要求。 考點二 1.C 3.(1)由“百家爭鳴”到思想專制。 (2)①戰(zhàn)國:法家思想。法家思想認為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人們應按照現(xiàn)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有利于地主階級通過變法確立封建制度。 法家思想主張實行君主集權,有利于封建國家的統(tǒng)一和鞏固。法家主張“法治”,這也適合地主階級鎮(zhèn)壓人民反抗和舊貴族勢力反撲的現(xiàn)實需要。 ②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漢武帝時期需要用思想上的統(tǒng)一來鞏固政治上的統(tǒng)一,儒家思想經(jīng)過董仲舒的發(fā)揮,增加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內(nèi)容,適合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鞏固統(tǒng)治、維護統(tǒng)一的需要。 課后練習區(qū) 1.C 2.B 3.C 4.B 5.B 6.C 7.D 8.D 9.(1)主張:仁和禮(或治國、修身,或政治、個人修養(yǎng))。 原因: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壞;階級矛盾尖銳。 (2)營養(yǎng):“民貴君輕”思想,用道德影響別人的思想。 目的:反對君主專制;反對天主教神學思想。 (3)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提高兩岸文化認同感;促進兩岸的聯(lián)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學案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一輪 復習 百家爭鳴 儒家思想 形成 罷黜百家 獨尊 儒術 導學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543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