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9章 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練習(xí) 蘇科版.doc
《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9章 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練習(xí) 蘇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9章 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練習(xí) 蘇科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作業(yè)(十六) [9.4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 一、選擇題 1.如圖K-16-1,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C=10,則OD的長為( ) A. B.5 C.8 D.10 圖K-16-1 圖K-16-2 2.如圖K-16-2,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若OA=5,CD=6,則BC的長是( ) A.6 B.7 C.8 D.9 3.如圖K-16-3所示,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CB=30,則∠AOB的度數(shù)為( ) A.30 B.60 C.90 D.120 圖K-16-3 圖K-16-4 4.xx衢州 如圖K-16-4,矩形紙片ABCD中,AB=4,BC=6,將△ABC沿AC折疊,使點B落在點E處,CE交AD于點F,則DF的長等于( ) A. B. C. D. 圖K-16-5 5.如圖K-16-5,P是矩形ABCD的邊AD上的一個動點,矩形的兩條邊AB,BC的長分別是6和8,則點P到矩形的兩條對角線AC和BD的距離之和是( ) A.4.8 B.5 C.6 D.7.2 二、填空題 6.xx遼陽 如圖K-16-6,在矩形ABCD中,∠ABC的平分線交AD于點E,連接CE.若BC=7,AE=4,則CE=________. 圖K-16-6 圖K-16-7 7.如圖K-16-7,延長矩形ABCD的邊BC至點E,使CE=BD,連接AE.如果∠ADB=30,則∠E=________. 8.如圖K-16-8,在矩形ABCD中,AB=3,BC=5.以點B為圓心,BC長為半徑作圓弧,與邊AD交于點E,則DE的長為________. 圖K-16-8 圖K-16-9 9.xx徐州 如圖K-16-9,矩形ABCD中,AB=4,AD=3,點Q在對角線AC上,且AQ=AD,連接DQ并延長,與邊BC交于點P,則線段AP的長為________. 三、解答題 10.已知:如圖K-16-10,在矩形ABCD中,點E在邊AB上,點F在邊BC上,且BE=CF,EF⊥DF.求證:BF=CD. 圖K-16-10 11.如圖K-16-11,在矩形ABCD中,過點B作BE∥AC交DA的延長線于點E,求證:BE=BD. 圖K-16-11 12.xx連云港 如圖K-16-12,在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點,延長CE,BA交于點F,連接AC,DF. (1)求證:四邊形ACDF是平行四邊形; (2)當(dāng)CF平分∠BCD時,寫出BC與CD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圖K-16-12 動點探究題 如圖K-16-13,E是矩形ABCD的對角線BD上的一點,且BE=BC,AB=3,BC=4,P為直線EC上的一點,且PQ⊥BC于點Q,PR⊥BD于點R. (1)如圖(a),當(dāng)P為線段EC的中點時,易得PR+PQ=________(不需證明). (2)如圖(b),當(dāng)P為線段EC上的任意一點(不與點E,C重合)時,其他條件不變,則(1)中的結(jié)論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給予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如圖(c),當(dāng)P為線段EC延長線上的任意一點時,其他條件不變,則PR與PQ之間又具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請直接寫出你的猜想. 圖K-16-13 詳解詳析 課時作業(yè)(十六) [9.4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 【課時作業(yè)】 [課堂達標] 1.[解析] B ∵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C=10,∴BD=AC=10,則OD=OB=5.故選B. 2.[解析] C ∵四邊形ABCD是矩形, ∴OC=OA,AB=CD=6. 又∵OA=5,∴AC=2OA=10. 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BC==8. 故選C. 3.[答案] B 4.[解析] B 由折疊的性質(zhì)可得∠BCA=∠ECA.又∵AD∥BC,∴∠FAC=∠BCA,∴∠FAC=∠ECA,∴AF=CF.設(shè)DF=x,則CF=AF=6-x,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6-x)2,解得x=. 5.[解析] A 如圖,連接OP,過點P作PE⊥AC于點E,PF⊥BD于點F. ∵矩形的兩條邊AB,BC的長分別為6和8, ∴S矩形ABCD=ABBC=48. ∵OA=OC,OB=OD,AC=BD==10, ∴OA=OD=5. ∵S△ACD=S矩形ABCD=24, ∴S△AOD=S△ACD=12. ∵S△AOD=S△AOP+S△DOP=OAPE+ODPF=5PE+5PF=(PE+PF)=12, ∴PE+PF=4.8. 6.[答案] 5 [解析] ∵四邊形ABCD是矩形, ∴AD∥BC,AB=CD,AD=BC=7,∠D=90, ∴∠AEB=∠EBC.∵∠ABE=∠EBC, ∴∠AEB=∠ABE,∴AB=AE=CD=4. ∵AD=7,AE=4,∴DE=AD-AE=7-4=3. 在Rt△EDC中,CE===5. 故答案為5. 7.[答案] 15 8.[答案] 1 [解析] 連接BE,如圖所示. ∵四邊形ABCD是矩形, ∴∠A=90. ∵AB=3,BE=BC=5, ∴AE==4, ∴DE=AD-AE=BC-AE=1. 9.[答案] [解析] ∵四邊形ABCD是矩形,∴AD=BC=3,CD=AB=4,∠ADC=90,AD∥BC.在Rt△ACD中,AC===5.∵AQ=AD,AD=3,∴AQ=3,∴CQ=AC-AQ=2.∵AD∥BC,∴∠ADQ=∠QPC.∵AQ=AD,∴∠ADQ=∠AQD.∵∠PQC=∠AQD,∴∠PQC=∠QPC,∴PC=CQ=2,∴BP=BC-PC=3-2=1.在Rt△ABP中,AP===. 10.證明:∵四邊形ABCD是矩形, ∴∠B=∠C=90, ∴∠EFB+∠BEF=90. ∵EF⊥DF,∴∠EFD=90, ∴∠EFB+∠CFD=90.∴∠BEF=∠CFD. 在△BEF和△CFD中, ∴△BEF≌△CFD(ASA),∴BF=CD. 11.證明:∵四邊形ABCD是矩形, ∴AC=BD,AD∥BC. 又∵BE∥AC, ∴四邊形AEBC是平行四邊形, ∴BE=AC,∴BE=BD. 12.解:(1)證明:∵四邊形ABCD是矩形, ∴AB∥CD,∴∠FAE=∠CDE. ∵E是AD的中點,∴AE=DE. 又∵∠FEA=∠CED, ∴△FAE≌△CDE,∴CD=AF. 又∵CD∥AF, ∴四邊形ACDF是平行四邊形. (2)BC=2CD. 理由:∵CF平分∠BCD,∴∠DCE=45. ∵∠CDE=90, ∴△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DE. ∵E是AD的中點,∴AD=2DE=2CD. ∵AD=BC,∴BC=2CD. [素養(yǎng)提升] 解:(1) (2)PR+PQ=仍然成立. 證明:如圖①,連接BP,過點C作CK⊥BD于點K. 因為四邊形ABCD為矩形,所以∠BCD=90. 又因為CD=AB=3,BC=4, 所以BD===5. 因為S△BCD=BCCD=BDCK, 所以34=5CK,所以CK=. 因為S△BCE=BECK,S△BEP=PRBE, S△BCP=PQBC,且S△BCE=S△BEP+S△BCP, 所以BECK=PRBE+PQBC. 又因為BE=BC,所以CK=PR+PQ, 所以CK=PR+PQ. 因為CK=,所以PR+PQ=. 圖① 圖② (3)圖(c)中的結(jié)論是PR-PQ=.(根據(jù)圖②可計算) [點評] (1)探究線段之間的關(guān)系一般可以先分析特殊位置時的情況,比如本例先取EC的中點P. (2)通過面積分析來研究動點問題是重要的策略. (3)后面一問一般在與前一問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解題思路.-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9章 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1課時 矩形及其性質(zhì)練習(xí) 蘇科版 年級 數(shù)學(xué) 下冊 中心對稱 圖形 平行四邊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課時 及其 性質(zhì) 練習(xí)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549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