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教學設計含反思.doc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教學設計含反思.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教學設計含反思.doc(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使沉在水里 的物體浮起來》教學設計含反思 作者:陳鵬輝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嚴店學區(qū)文華希望小學 一、設計特色 本課是研究固體在水中沉浮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這一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在設計這一課時,首先分析了如何解決和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問題。沒有把“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猜想——實驗觀察——得出結論”這一主線來進行的。注重學生探究過程,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強調學生手腦并用,用身體去親歷、用心靈去感悟。力求以知識為載體,將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 本課我設計了三個活動內容。第一個活動:探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來,三年級學生年齡還小,不能盲目地“放手”讓學生無目的地探究,所以我采用了由“扶著”慢慢地過度到“放開”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次探究問題的全過程,為下面的探究活動作示范。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得出使橡皮泥從水里浮起來的方法。第二個活動:繼續(xù)探究使沉在水里的土豆浮起來,這是在第一個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就可能會想到把土豆挖成空心,讓它浮起來。雖然同樣是把物體制成空心,但是兩種做法有著本質區(qū)別。前者物體的重量并沒有改變,而后者卻減輕了物體的重量。在這個問題上我只是點了一下,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只讓他們了解方法就可以了,至于為什么要那樣做不需要解釋太多。順便插入死海的故事,是暗示學生水里加鹽的方法也能使土豆浮起來。第三個活動:玩塑料“潛水艇”。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揭開潛水艇在水里自由沉浮的奧妙,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二、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科書第39~40頁。 三、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往水里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2、科學探究:通過探究能夠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將學到的沉浮知識運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往水里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2、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水槽、玻璃杯、橡皮泥、小藥瓶、乒乓球、泡沫板、竹筷、土豆、食鹽、塑料“潛水艇”。 2、學生:水槽、塑料杯、橡皮泥、回形針、泡沫板、硬幣、土豆、食鹽、塑料“潛水艇”(按教學進程逐步發(fā)放)。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大家熟悉的東西,有橡皮泥、土豆、硬幣、泡沫板等,現(xiàn)在我把它們都輕輕地放入水中?。ń處熯呏v邊演示) 2、提問:請大家注意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猜想) (二)確定研究的問題 1、我們發(fā)現(xiàn):橡皮泥、土豆、硬幣都沉到了水里,而泡沫塑料板浮在了水面上。 2、學生自主提出研究問題。 提問:在玩的過程中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泡沫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橡皮泥為什么會沉在水底?我想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有什么作用?怎么讓橡皮泥浮起來?……) 3、師生共同確定研究問題。 大家真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好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很重要。但一節(jié)課的時間中我們不可能把這些問題全部都進行研究,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好不好?(生齊答:好?。? 板書課題: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4、講解:現(xiàn)在我們的實驗器材中橡皮泥、硬幣、土豆等材料都是沉在水里的,我們一個一個地來進行研究。 (三)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1、使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1)提問:首先,我們研究使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這一團橡皮泥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浮起來呢?請大家提出你的想法。 (2)學生匯報預想推測:可以放在泡沫上;可以捏成船形;可以捏成半空心的球狀等等。 (3)大家想出來這么多的方法,真聰明!這些辦法到底行不行呢?只有通過我們動手做實驗才能得出結論,下面就請根據(jù)你們自己的想法,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使橡皮泥浮起來,比一比哪一組同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橡皮泥浮起來?如果你的實驗成功了,就請把你們成功的實驗方法寫或畫在實驗記錄表上。(出示實驗記錄表) 實 驗 記 錄 表 沉在水中的物體 使它浮起來的方法(寫或畫) 浮起來的道理 橡皮泥 潛水艇 土 豆 (4)學生動手做實驗。 (5)匯報:你們是用什么辦法使橡皮泥浮起來的?為什么這樣就可以使橡皮泥浮起來呢? (6)比一比:在橡皮泥不沉的情況下,哪一組同學的橡皮泥船裝的貨物多(回形針)。 (7)匯報:為什么你們組的橡皮泥船裝的貨物比較多?(空間大) (8)小結:看來改變物體的形狀、增大物體的空間,可以使原來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板書:改變形狀、增大空間) 2、探究小藥瓶浮起來的方法 (1)討論:現(xiàn)在這個小藥瓶里面裝滿了水,放在水里就會沉到水底,怎樣使沉在水底的小藥瓶浮起來呢? (2)學生動手做。把你成功的做法記錄下來,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3)匯報:你們的小藥瓶浮起來了嗎?是通過什么方法實現(xiàn)的,為什么這樣就可以使小藥瓶浮起來呢?(板書:減輕重量) (4)可不要小看剛才大家使小藥瓶浮起來的這種辦法,軍隊里的“潛水艇”運用的就是這一原理。讓我們來玩一玩塑料“潛水艇”,使它上浮或下沉。 (5)學生分組玩塑料“潛水艇”。 (6)學生討論交流:潛水艇為什么會上浮和下沉(潛水艇里面裝進空氣,重量變輕,就會上?。还噙M水,重量變重,就會下沉)。 3、探究土豆在水中浮起來的方法 (1)提問: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種形狀,潛水艇可以減輕自身的重量,這樣它們都能從水里浮起來,現(xiàn)在這個土豆,有沒有辦法使它浮起來呢?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設想。(加鹽) (3)往水里加鹽真的有這么大的威力嗎?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呀!下面就請大家自己模擬制作一個死海,看土豆真的能浮起來嗎? (4)學生分組做實驗(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5)小結: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好方法,那就是往水里加鹽。(板書:水里加鹽) (四)物體沉浮的應用 1、談話: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幾種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物體沉浮的性質應用很廣泛,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物體沉浮的性質呢? 2、小結:船、釣魚的浮標、救生圈、救生衣等都是生活中沉浮現(xiàn)象的具體應用。 3、討論:漁民想讓漁網(wǎng)在水中圍成一堵墻,將魚群包圍住,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jié)O網(wǎng)在水中“立“起來?(上面栓輕物,下面栓重物) (五)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你還有什么問題想繼續(xù)研究呢?(學生談感受和想法) (六)布置作業(yè):完成《基礎訓練》第36—38頁內容。 七、板書設計 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浮 改變形狀、增大空間 ↑ 利用漂浮物、減輕重量 沉 水里加鹽 八、課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強調以科學探究為主來組織教學。因此,科學素養(yǎng)是無法像知識那樣直接“教”給學生的,教師通過組織一個個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解決科學問題,形成科學觀點、發(fā)現(xiàn)科學規(guī)律的全過程,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感受、體驗并內化。在探究改變物體沉浮規(guī)律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做的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更多的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材料和自行設計的探究方法,要求學生針對已經(jīng)沉到水里的材料或自己需要的材料,小組合作想辦法使它們浮起來,并做好記錄。小組合作探究,在學生與學生的傾聽和討論中,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反饋中,最后自行探究發(fā)現(xiàn)改變物體沉浮的規(guī)律。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究能力得到發(fā)展,問題的可持續(xù)研究,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打破教學時間限制,問題研究不再是一節(jié)課、一周的時間,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續(xù)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具有設計問題的藝術性和趣味性。雖然,我在本課當中很想把我的理解和很多想法運用到教學當中去,但是畢竟能力有限,在教學實施的過程有些嘗試還有待于今后改進。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勞動技術三年級下冊全冊 教案教學設計附反思 第一課 《課 程 表》 第二課 《排 氣 扇》 第三課 《小鳥的家》 第四課 《立 紙 花》 第五課 《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第六課 《紙盒造型》 第七課 《磁懸浮列車》 第八課 《面具》 第九課 《小熊帽飾》 第一課 《課 程 表》 一、教學要求: 在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術在手工制作中的運用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運用抽拉手法制作“課程表”。 二、教學難點:通過抽拉使人物活動起來。 三、教學準備:制作件“課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膠水、制作材料。 四、教學時間:1 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出示“課程表”成品,抽拉幾次,調動起學生制作活動課程表的濃厚興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課程表”。 1、展示“課程表”作品。 2、明確制作步驟。 (1)剪切、折疊,制作課程表外殼,將抽拉板與外殼粘貼。 (2)將課程表粘貼在外殼里面。 (3)粘貼好外殼,完成。 3、學生小組內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難點。 (1)怎樣粘貼一下底板,讓課程表動起來; (2)怎樣使課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來? 4、全班交流反饋。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誰的“課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請做得好的同學說說自己制作中的體會。 四、延伸 同學們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已經(jīng)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讓紙玩具動起來的小竅門。 介紹抽拉連動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了解通過操縱桿體現(xiàn)簡單抽拉連動的現(xiàn)象。 想一想:我們還能制作什么抽拉紙玩具。 教學反思: 勞動技術課屬于技術性課程,根據(jù)勞技課的知識性、教育性、實踐性、可操作性的原則,我認為,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就有一條醒目的格言:“我聽到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痹谡n堂教學中,我們抓住一個“精”字,突出一個“動”字,由灌輸性教學變?yōu)槿の缎越虒W。不論什么學科都要講究美感,寫詩歌,要講究音韻美,節(jié)奏美,下棋,要講究棋形美。當然,勞技課教學也應遵循審美規(guī)律。例如,學習刺繡、編織、配菜、縫紉等,學生不僅要學習工藝技能,而且要學習合理地選擇色彩,安排線條布局,設計花色式樣等藝術技巧。學生的作品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們審美情趣和藝術表現(xiàn)力。 第二課 《排 氣 扇》 一、教學目標:了解該制作件的結構和組合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該制作件的結構和組合方式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事先做好一個排氣扇、紙風車,做展示用,錄音機 2、學生準備:剪刀、刻刀、膠水、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紙風車” 提問:是什么使風車轉動的呢?風車可以幫助人們干什么? 2展示各種風車的圖片 提問:風車與電風扇有什么區(qū)別? 3出示、說明“排氣扇”成品。 二、制作排氣扇 1、講解制作步驟 1) 剪下各部件 2) 劃線后切刻 3) 粘合 4) 將風葉放入箱體,并以竹棒代軸插入 5) 粘上箱蓋。 制作難點: (1)排氣扇外殼有多處需要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務必強調安全; (2)了解制作件的結構,按照正確的順序組裝。 2、玩“排氣扇”,使學生了解運用輪軸使玩具動起來的方法。 三、集體評優(yōu)、拓寬延伸 1、展出作品,學生互評。 2、師生共評。 3、結語 教學反思: 針對基礎差的學生愛動手,不愛動腦的特點,每次操作比賽選幾名上臺表演,讓多動手來促進動腦。這種做法能激發(fā)全班學生來學勞技課。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有位家長說:“學校現(xiàn)在開設的勞技課,不是我們以前學的農基課。學習它,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其它文化課,反而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 第三課 《小鳥的家》 一、教學要求: 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貼、插接等的技能訓練中,要求學生認真、細致、并動腦筋發(fā)揮想像,克服困難,獨立完成制作任務。 二、教學準備:“小鳥的家”示范作品。 剪刀、刻刀、膠水、制作材料。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小鳥的家在樹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樹,小鳥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導入課題。 二、復習幾種制作符號: 山線、谷線、剪切線、粘貼面 三、制作過程 1、學生觀察,理出操作順序。 2、學生剪、、刻、卷折到粘貼、插接,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可以小組里、同學間及時交流討論。 3、樹葉的設計、選擇及怎樣擺放。 啟發(fā)想象:你認為小鳥喜歡在什么樹上安家?形狀各異的樹葉,造就了各式各樣的小鳥的家。 學生操作,師行間巡視,及時指導。 四、全班評比、展覽 1、小組內推選出一至兩份作品,呈送上來。 2、全班范圍內評比。 五、小結 教學反思: 針對基礎差的學生愛動手,不愛動腦的特點,每次操作比賽選幾名上臺表演,讓多動手來促進動腦。這種做法能激發(fā)全班學生來學勞技課。本節(jié)課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形成了課堂教學的宏觀結構。在技術設計過程中,學生需要查找資料,需要進行社會調查,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完成作品過程中,各學習小組為了制作出有個性的作品,不僅查找了大量的資料,還到花店進行考察,分析、研究體現(xiàn)個性化設計的標準和途徑,并制作出自己喜愛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把研究性學習貫穿其中,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勞動與技術課程注重學生在勞動與技術學習中的體驗與探究,注重勞動與技術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與感悟的特征。 第四課 《立 紙 花》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制作步驟,學會制作“立體花”。 2、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3、用花瓣組合成一朵立體花,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淖黠L。 二、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立紙花之范作品,相關的電教多媒體課件及設備。 2. 學生準備:美工刀、直尺、膠水。 四、教學設計: (一)了解墻面裝飾。你認為經(jīng)過裝修的墻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關墻面裝飾的圖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墻壁、做出紋理效果的墻面、畫有壁畫的墻面、掛了花或裝飾了浮雕的墻面等。) 你家的墻壁是怎樣裝飾的?說說你見過的經(jīng)過裝飾的墻壁。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制作一種可以裝飾墻面的工藝制品——立紙花。 (展示立紙花作品) (二)制作立紙花 1.制作立紙花的一個單元部件。 立紙花是由幾片“花瓣”組成的,一個“花瓣”就是一個單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標出一些切割線,我們應該用什么工具?怎樣切割呢? 小組討論,并強調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驟:切割——將折線畫痕——粘貼成圈——折疊 2.組合立紙花 看一看這些立紙花作品,觀察、探究組合單個部件的方法。獨立組合完成立紙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畫好折線和切割線的部件不夠,還可以在另一半卡紙上畫出折線和切割線,自己設計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誰的立紙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評價 教學反思: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以學生的生活世界為基礎,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智能結構提供優(yōu)質的素材和范例。在教學的組織上,無論是課前準備、新課的導入、學習過程的引領,還是學習過程的總結與評價、學習成果的鞏固與實踐,始終為學生的探索、實踐、合作與交流構筑寬廣的平臺,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展示了巨大的潛能和獨特的個性。他們設計、制作的作品在規(guī)格、尺寸、選材、表現(xiàn)等方面各不相同。在評價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表現(xiàn)得異?;钴S,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作品的原材料、制作方法和應用。同學們不僅學的主動,學的輕松,而且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第五課 《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制作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2、學習運用紙工插接技術。 二、教學重點難點:盒蓋的連接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禮品包裝盒示范作品,包裝盒的資料及相關的電教課件及設備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紅絲帶、制作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明的生日到了,他又收到好多禮物。這不,這么多。 (展示各種精美的包裝盒實物和圖片。) 你也收到過精美禮品嗎? 今天咱們就來學習制作禮品包裝盒。 二、制作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1、講解制作步驟 1)剪下各部件 2)劃痕、折疊成盒子 3)外盒蓋兩邊貼裝飾花 4)將內盒蓋插合 5)再插合外盒蓋。 包裝盒的盒蓋連接要運用紙工插接技術,是難點。 2、學生制作 3、裝飾 裝飾盒蓋,可以選擇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圖案,也可以自己設計、裝飾。用絲帶在包裝盒上扎蝴蝶結或進行其他美化裝飾,使作品成為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三、集體評優(yōu)、拓寬延伸 1、展出作品,學生互評。 2、師生共評。 3、結語 教學反思: 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的教師,每天面對的是有著生命活力的學生,由于學生是有生命活力的,因此,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思維,教學活動往往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如在互動對話的過程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在備課中無法想像的新情況、新問題,作為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正確處理好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異想異說現(xiàn)象。更不要學生稍有“旁逸斜出”就被無情“修理”,稍有“異念出頭”就當眾訓斥。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便會傷害學生的心靈,傷害學生的自尊,而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技術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設計出活動方案,內容包括(1)所用材料及工具,(2)制作過程及其要求,(3)創(chuàng)新與特色(形式、材料等);在現(xiàn)場制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技術應用活動;而在評價與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介紹制作過程,交流各自的經(jīng)驗、體會與收獲。 第六課 《紙盒造型》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制作1-2件廢紙盒造型作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紙質包裝盒,根據(jù)造型制作出獨特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 環(huán)保意識。 3. 學會使用手工工具,規(guī)范操作,培養(yǎng)認真細心的勞動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紙質包裝盒,根據(jù)造型制作出獨特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準備:學生收集各種廢舊包裝盒。 四、教學過程: 一、 結合插圖,揭示課題 二、 交流構想,按興趣,愛好成立設計組。 1. 人們的手兒真巧,用這些被丟棄的廢紙盒做出了這么精致的作品, 你想試一試嗎? 2. 根據(jù)自己收集的廢紙盒外型,說說自己的作品。 3. 把學生按興趣分成“汽車展覽會”、“新型家具展”、“房屋銷售展”和“動物樂園”等小組,并 招聘負責人。 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 各小組在負責人的組織下根據(jù)主題討論,完善設計方案,并明確作品項目,落實到人, 要求人人動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務。 2. 每人按要求根據(jù)自己收集的廢紙盒造型,發(fā)揮想象,在規(guī)定時間內制作出自己滿意的作 品。 四、作品展示 1. 請各個小組在參展處擺放作品,并設計廣告詞。 2. 評選“最佳設計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廣告詞獎”。 教學反思: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碰到各種困難,學生興趣激發(fā)地快,但變化也快,容易導致他們活動不能持久,需要指導老師的鼓勵和督促。指導老師要多層次鼓勵學生、多方式的啟發(fā)學生,使學生能解決活動過程中不斷生成的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并不在乎最后的作品和成果,而注重過程。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他們是怎么解決的;注重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種種體驗和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注重學生在活動中與他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總結階段,我們采用的是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方式。學生既要對自己的前期工作做一個自我評價,也要接受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評價。 第七課 《磁懸浮列車》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制作磁懸浮列車 2、訓練學生進一步掌握剪切、折疊和粘貼的基本技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剪切、折疊和粘貼的基本技法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磁懸浮列車示范作品,相關的電教課件及設備 2、學生準備:剪刀、刻刀、直尺、膠水、制作材料 五、教學過程: 1、提問激趣,導入課題。 (1) 你乘坐過哪些陸上交通工具? (2) 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陸上交通工具是什么嗎? (3) 說說你所了解的磁懸浮列車。(可播放錄象) 2、制作磁懸浮列車車廂。 (1) 復習幾種手工制作符號及鍵、刻、折、貼的基本技法。 (2) 觀察示范作品,對照認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車”各部件。 (3) 分別剪下各部件,有條理地折疊、粘貼。 i.制作車頭,將車頭與車身粘連在一起 ii. 車廂頂上安裝排風口 iii.制作軌道,將車子架在軌道上 iv.組成列車 3、分小組將個人制作好的車廂組合成一列長長的磁懸浮列車。 4、比一比,看哪個同學的車廂做的好,哪個小組的磁懸浮列車做得好。 5師生共評。 6、結語 教學反思: 在國外,勞動技術課老師把學生帶到工廠,學生在工人的指導下操作,例如 :制作螺絲帽 、小工藝品等,學生在工廠學到了技術又得到了鍛煉 。學生高中畢業(yè)也可以去實踐過的工廠,也可以繼續(xù)上大學 ;但在中國我們上勞動技術課只能呆在教室,老師只能給學生教學做中國結、紙鶴、縫沙包、縫衣服、縫扣子、搟餃子皮、包餃子等等。千萬不能教學生織毛衣一類的東西,因為不小心釬子會把同桌傷了。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設計、制作作品,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評價與交流。在這些技術活動中,同學們不僅動手,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動腦,發(fā)展了思維。 第八課 《面具》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選擇色彩,組合造型,產(chǎn)生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自己設計面具。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教學準備:制作件“面具”成品一份。 學生準備:剪刀、刻刀、膠水、制作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種各樣的面具,調動學生的興致和動手制作的欲望。 2、賞析面具:從面具表現(xiàn)的題材內容上,從面具造型的形態(tài)上給面具分分類。說說我們見過的或自己使用過的面具。 3、介紹面具及面具的種類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對照示范作品讀懂10(1)號卡片上的制作步驟示意圖。 3、按步驟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號彩色卡紙裝飾面具,盡可能裝飾得與眾不同。 三、設計、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種類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備材料,創(chuàng)意設計,畫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圖。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愛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戲。 1、猜一猜,我是誰? 2、選擇一種游戲,戴上面具玩一玩。 教學反思: 興趣是一種心理因素,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總是盡最大努力創(chuàng)設興趣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用直觀的方法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總有些教學內容無法讓學生自己動手,留下了遺憾。在勞動技術課上,我把動手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大膽地嘗試、充分地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教學,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參與面。 第九課 《小熊帽飾》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帽飾的制作中,產(chǎn)生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帽子裝飾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教學準備:制作件“小熊帽飾”成品若干份。 學生準備:剪刀、刻刀、紙帶、膠水、11號制作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小熊們在草地上還玩耍的圖畫,問學生:你們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戲嗎? 二、明確制作步驟。 1、剪切,眼部挖空,粘貼。 2、做鼻子,將鼻子與頭部粘貼起來。另找紙張裁成約3厘米寬的紙條,根據(jù)自己的頭圍做成頭箍。 3、完成。 三、制作主體部分。 用提供的卡紙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頭箍。 1、請同學們拿出自帶的幾條寬約3厘米、長約60厘米的紙帶。 2、按照自己的頭圍尺寸將紙帶粘貼成圈做成頭箍,然后與帽飾的主體部件粘貼連接起來,也可以用繩帶(松緊帶)作頭箍。 3、請你根據(jù)活動內容的需要,設計制作不同式樣的帽飾。 五、評價展示。 1.組內自評、互評,評出具有最佳創(chuàng)意且制作精細的優(yōu)秀作品 2.請優(yōu)勝者上講臺展示作品,介紹制作經(jīng)驗、心得體會。 六、同學們,讓我們戴上我們自己設計的帽飾,盡情地做游戲吧! 教學反思: 敢想敢說是孩子們的天性,即使學生說的不符合事實或是非常離奇,教師切不可用成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去限制他們,或者否定,更應敏感地捕捉學生異說中的閃光點,循循善誘,巧妙引導,善待學生的獨特見解,呵護學生的敢想敢說的無邪的童心,這樣才能削除學生不敢發(fā)言的膽怯,才能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說的精神,讓學生在敢想敢說的過程中讓他們獨特見解得到發(fā)展,使自己個性得以充分的發(fā)揮。我做一步,學生們跟著做一步,孩子們學的很認真,課堂氣氛也很愉快,孩子們在笑聲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使我沒想到的是同學做的比我做的更好,通過這節(jié)課對我的反思也很大,學生在制作工藝品方面,老師應該虛心向學生學習,學生有強的一面,老師也有弱的一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2019 2020 年蘇教版 小學 三年級 科學 物體 浮起 教學 設計 反思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559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