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識多邊形》圖形的密鋪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
《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識多邊形》圖形的密鋪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識多邊形》圖形的密鋪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 識多邊形》圖形的密鋪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按角進行分類。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三角形按角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三角形按角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一)揭示課題: 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晌恍】腿?,他們在干什么呢?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三角形。(課件出示課題) 【講授】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二)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1、引語:三角形是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的圖形!就像下面的一些事物?。ㄕn件出示下列照片) 找三角形:你能從照片中找出三角形嗎?他們?yōu)槭裁匆龀扇切蔚哪??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特點呢? (三)研究三角形的特征: 1、剛才我們從學具盒中找到有關的材料,拼成學過的圖形,下面我們要自己動手來拉一拉 請! 2、學生自由操作,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上實物投影平臺) 預設:三角形拉不動,其他圖形容易變形 學生展示 。證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談話: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教師課件展示 (四)歸納三角形的定義。 談話: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那究竟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呢?用自己的話試著歸納一下,和同桌先說一說。他們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呢? 2、學生反饋。聽取學生所有反饋意見,抓住最典型的幾條進行重點交流。 你的意思老師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在一起。這個在數學上我們叫“圍成”。(板書:圍成) 我們可以把“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板書)。 3、理解定義。仔細讀一讀,你覺得哪些字或詞比較重要,等一下解釋給全班同學聽。 交流反饋:①三條:指不是一條、兩條、更不是四條;②線段:指不是直線、射線、而是線段;③圍:就是指每相鄰的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五)運用強化。(課件出示) 1、引語: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啊,請你運用這個定義來判斷! 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并給出你認為它不是三角形的理由。 【活動】探究三角形按角分類 二、三角形按角進行分類。 (一)自學感知,初步進行分類。 1,這么多三角形形狀不同,你能按角的特點分分類嗎? 小組合作探究 預設: 分三類1.三個角都是銳角的 2.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的 3.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的 . 交流成果。課件演示分三類。 【練習】自主練習 深化理解 三、自主練習。 1.判斷 2.修凳子 3.螞蟻進洞判斷三角形。 4. 露出一個角猜三角形。 【作業(yè)】課堂總結 系統(tǒng)掌握 學生談收獲。 附送: 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 識多邊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案1 青島版六三 制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實驗驗證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特性。 2.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解釋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在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及其靈活應用。 【教學難點】 探索并發(fā)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的過程。 【教學準備】 1.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法指導學具袋、實驗報告單、各類紙條 2.學生準備:剪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數學學習是手腦并用的過程,有所動,有所思,才有所得!下面讓我們先動起來吧!請拿出3枝筆,代表三條線段,快速圍成一個三角形,開始! 學生活動。 那誰來說一說怎樣圍成一個三角形? 預設:要讓三支筆首尾相連,之間沒有空隙。 對,因為三角形是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2、師:那是不是任意3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請聽我的口令:拿出一支筆、兩個筆帽,代表3條線段。試一試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開始! 學生活動。 怎么樣?能圍成嗎? 預設:不能,因為筆帽太短,夠不著。 3、通過剛才的操作,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1:通過剛才擺,我覺得不是任意3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2:我還有補充,剛才我們把3支筆換成筆帽的時候,就圍不成三角形了。因為筆帽太短,所以我覺得,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一定和邊的長短有關系。 到底三角形與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好奇一起走進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的旅程?。ò鍟n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思考數學問題應該是每一個教師努力去做的。在上述活動中,通過擺三角形,第一個層次引導孩子回憶怎樣才能圍成三角形,既復習舊知又避免下面的活動中擺的三角形不合格。第二個層次又引入筆帽,通過讓學生擺,初步感知,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能否圍成三角形與邊的長度有關系?!?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動手操作 師:許多重大發(fā)現都來自于動手實驗,我們也來動手實驗吧!每個同學手中都有7厘米和10厘米的兩根紙條。怎樣變成三根呢? 預設:把其中一根紙條剪開就變成三根了。 這個辦法不錯。同學們請看要求: (1)、先討論確定不同的剪法,然后分工完成; (2)、剪時要沿著刻度剪,把紙條分成整厘米的幾段。注意:每人至少一種剪法; (3)、剪開后,每根紙條上面要標注長度; (4)、試圍紙條,看哪種能圍成三角形? (5)、最后填寫表格。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交流 師:我發(fā)現剛才的小組活動分工明確,合作有序。相信任務完成的一定非常出色。下面一起來分享一下同學們的收獲吧!哪些圍成了三角形? (1)交流圍成的情況 預設: 把10厘米分成2厘米和8厘米,與7厘米的紙條能圍成三角形; 把10厘米分成3厘米和7厘米,與7厘米的紙條能圍成三角形; 把10厘米分成4厘米和6厘米,與7厘米的紙條能圍成三角形; 把10厘米分成5厘米和5厘米,與7厘米的紙條能圍成三角形; (2)交流圍不成的情況 師:哪些不能圍成三角形呢?誰愿意上臺給同學們展示一下? 預設:把7厘米分成1厘米和6厘米,與10厘米的紙條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上臺操作演示過程。 看來,的確圍不成三角形。那想一想為什么這樣的三根紙條圍不成呢? 預設1:那兩根太短了,加起來都比這根長的短,怎么也連不起來,所以圍不成。 預設2:上面的兩根太短,根本就夠不著,不能首尾相連,所以圍不成。 師:其他沒有圍成的是不是也存在這種情況?咱們一起記錄下來。 預設1:把7厘米分成2厘米和5厘米,與10厘米的紙條不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2:把7厘米分成3厘米和4厘米,與10厘米的紙條不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3:把10厘米分成1厘米和9厘米,與7厘米的紙條不能圍成三角形; 【設計意圖: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空間,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有“圍成”和“圍不成”兩種可能。在學生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從感受較深的“圍不成”入手研究,把學生對圍不成現象的直觀感受轉化為“為什么”的深層次思考。】 3、深入探究: 師:下面我們就以(指1、6、10)這組為例,假設三根紙條分別是三角形的三條邊,繼續(xù)研究怎樣才能圍成三角形?誰有辦法?你來說。 預設1:我覺得可以把1厘米那根紙條加長一下,能夠著6厘米的紙條,就能圍成了。 預設2:我認為可以把6厘米的紙條加長,與另外的兩根首尾相連,就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3:現在1厘米和6厘米的紙條太短,夠不著,我覺得可以把10厘米的那根紙條減短一下,能讓上面兩根夠得著,就能圍成了。 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了3種方法,仔細想想,這三種方法是一個目的,誰來猜一猜? 預設1:都是想讓上面兩根紙條能連接起來,還要比另一根長。因為拐彎的總比直的長。 預設2:都是想讓上面兩根紙條的長度比下面這根紙條長一些。 你們說的太棒了!都說兒童是天生的研究家,這句話真不假! 4、實驗驗證 師:那像剛才這些同學說的這些方法到底能不能行的通呢?我們實驗一下怎么樣?下面我們只選用把1厘米加長和把10厘米減短來進行分組實驗,請同學們看要求: 實驗探究:怎樣才能圍成三角形? (1)、實驗分工: 1至5組進行“把1厘米的紙條加長”的實驗; 6至9組進行“把10厘米的紙條減短”的實驗; (2)、參照實驗報告單逐步進行實驗。 (3)、每做一步都要停下來思考為什么,并互相說一說;然后再繼續(xù)進行實驗。 (4)、實驗完成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填寫實驗報告單。 小組活動,實驗驗證。 全班交流。 (1)先請一個小組把1厘米加長的實驗進行交流。 預設1:把1厘米、6厘米、10厘米三根紙條擺上;把1厘米的紙條更換成2厘米、3厘米,都不能圍成。當把1厘米的紙條更換成4厘米的紙條時,可能會產生分歧。有的學生認為能圍成,有的認為不能圍成。 師:4、6、10厘米的三根紙條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呢? 預設1:我覺得能圍成,因為4+6=10,那兩根紙條就能夠著。 預設2:我覺得你的說法是錯誤的,雖然4+6=10,它們能夠得著,但是,要想形成一個角度,上面這兩根還要往上拱出一個角度來,才能圍成三角形。所以我認為它們不能圍成三角形。 那么它們到底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微視頻。 生看微視頻。 【設計意圖: 在實驗“怎樣才能圍成三角形”的過程中,把兩根短紙條長度的和等于長紙條是否能圍成的研究一并研究,借助課件和微視頻有效突破了難點。這一設計順其自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兩次研究都把動手操作和數學思考有機結合,理順了研究思路,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為后面的思考打下了基礎?!? 師:看來,當兩根紙條長度的和等于第三根紙條長度的時候,還是不能圍成三角形。現在看看剛才擺的紙條問題出在哪? 繼續(xù)實驗。 預設:要想圍成三角形,需要繼續(xù)加長紙條,我們再換成5厘米的紙條。 這樣的話,上面這兩根紙條的長度加起來大于下面這根紙條長度。就能圍成了。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當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既能首尾相連,又有一定的角度,就能圍成三角形。 (2)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實驗的是不是也是這個結論呢?請8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的實驗過程。 學生上臺操作演示。 【設計意圖: 本課主要研究“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這是個性質定理;而實際操作研究的卻是“怎樣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這是一個判定定理,這樣就轉換了命題。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忽視了命題之間的適當轉換,很少讓學生去體會兩個命題之間的練習和區(qū)別。這就要精心設計探究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的進行觀察、操作、實驗、驗證、推理等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的“做”和“悟”,經歷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總結提升 師:實踐出真知!通過兩個實驗我們總結一下:什么情況下,三根紙條不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1:通過剛才的實驗,我覺得,當兩根紙條長度的和等于第三邊的時候,不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2:還有一種情況,當兩根紙條長度的和小于第三邊的時候也不能圍成,因為小于的時候,兩根短的紙條根本就夠不著,所以肯定圍不成。 什么樣的三根紙條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預設1:只要兩根紙條長度加起來大于另外一條的時候就能圍成。 預設2:當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就能圍成三角形。因為只有比那根最長的邊更長的時候,才能首尾相連,也有一定的角度,才能圍成三角形。 板書: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 6、發(fā)生沖突,引出“任意” 師:現在請同學們利用這個發(fā)現來驗證:這三根紙條能圍成三角形嗎?(指板書:1、9、7)因為1+9>7,所以能圍成三角形。你同意嗎? 預設::我不同意您的說法。首先,剛才交流時我們已經知道它們根本圍不成。另外,我們在判斷的時候,不能只看其中的兩條邊是不是大于第三邊,還要把其他的邊也要加一加,如果都大于第三邊,才能圍成三角形。您看這組數據,我們還要再把9和7加一加,把1和7也加一加。因為1+7<9,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師:你看看,這個同學的想法多么嚴謹啊!他的意思是,剛才我們所說的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這個結論———怎么樣?那怎樣修改一下呢? 預設:我覺得應加上任意二字。 那你來解釋任意二字的意思。 預設:就是隨便的意思,隨便兩條線段的意思。 隨便兩條線段相加都得大于另外的一條邊才行,對嗎? 師補充板書: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點擊課件) 師:這句話的關鍵詞是------三角形、任意、大于。善于抓住關鍵詞來理解概念是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 7、引導驗證 師: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具有這個特性呢?(指板書)咱們一起來看剛才圍成的這些情況,是不是都具有“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性質。 列式驗證。 師:通過計算驗證,進一步證實了我們剛才的結論??磥碓诟鞣N三角形中,三條邊的長度不論是整厘米的,還是非整厘米的,三邊之間都具有“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 【設計意圖:問題層層遞進,富有啟發(fā)性,不斷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不斷打破學生的認知平衡。從發(fā)現了“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之后,教師故設情境,引發(fā)學生認知矛盾,從而引出“任意”二字,加深了對關鍵詞的理解。并且再次進行驗證,得出普遍規(guī)律,水到渠成。】 8、拓展延伸 指板書:現在同學們再來思考,剛才把7厘米剪開的這些情況為什么都圍不成三角形? 預設1:學了這節(jié)課,我知道了,把7厘米剪開的話,7厘米就相當于兩邊長度的和了,兩邊長度的和小于另一條10厘米,所以一定圍不成。 預設2:老師,這是您給我們設計的陷阱吧,剪7厘米的肯定圍不成?。∫驗閮蛇呴L度的和大于第三邊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那如果上課之前我發(fā)給大家的是8厘米,9厘米的紙條呢,剪這根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也不能) 那當兩根紙條一長一短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剪(那根長的)。 就像同學們說的,任意分長的這根就一定能圍成三角形嗎? 預設:不一定。要看怎么分法,如果分的兩半差不多就能圍成,如果像把10厘米分成1和9厘米這樣,也不能圍成三角形。因為最短的1厘米和7厘米加起來都不如9厘米這根長,所以也不能圍成三角形。 也就是說,分長的這根也要滿足什么條件?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實驗驗證,最后得出結論,很多科學發(fā)明都是這樣得出結論的。但是,知道了結論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更重要的是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對本節(jié)所設計情境的一個再運用,同時又是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的一個再深化,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并通過詼諧幽默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設計意圖?!? 三、鞏固練習 1、 分析判斷。下面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1)3cm、4cm、5cm (2)13cm、13cm、26cm (3)3cm、8cm、15cm 2、 拓展應用。仍以本節(jié)課10、1、6三根紙條為例。把1厘米加長,可以加長到任意長度嗎?最長是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對前面所用素材進行“二度”深入開發(fā),精心設計成了融知識性、開發(fā)性、思考性于一體的拓展性練習題?!? 3、實踐應用: (1)一條彩帶,要把它剪成三段,一定要圍成一個三角形,該怎樣剪? (2)如果這條彩帶長14厘米,有幾種剪法?(要求每段剪成整厘米數,且不能浪費) 【設計意圖:一根彩帶,一定要圍成一個三角形,改怎樣剪?與前面的剪紙條首尾呼應,要求學生從方法和策略上作進一步提升,更加明確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的關系,自覺地運用這一規(guī)律去解決問題,提高思維水平。】 4、 走進生活:盡管草坪不允許踩,但還是被人們踩出了一條小路,這是為什么?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象嗎?如果有人還走中間,你會怎樣做呢?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獨具匠心:第1題是對知識的鞏固,體現出學生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從而感受到教師引領學生經歷了探究過程的價值;第2題是對課上研究素材的“二度”深開發(fā);第3題是對本節(jié)所學方法的再應用;第4題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整個練習設計層次清晰,既有基礎練習,又有拓展練習,并注重讓學生在練習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從而產生新的問題,為后續(xù)深入學習做好孕伏?!?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預設1:這節(jié)課我知道了怎樣的三根紙條能圍成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預設2:我知道了動手操作,實驗驗證是我們經常用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預設3:這節(jié)課我知道了當兩邊長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邊的時候,不能圍成三角形。 預設4: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數學很快樂! 師:讓我們滿載收獲結束今天的學習吧!請同學們課下完成自主練習第5題。下課!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全面回顧本節(jié)課的收獲,既關注了知識、方法,又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感受。這樣的反思,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梳理、自我反思能力,而且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 10 7 7 10 2 8 7 1 6 10 3 7 7 2 5 10 4 6 7 3 4 10 5 5 7 1 9 7 1+9>7 9+7>1 1+7<9-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巧手小工匠 認識多邊形 2019年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四單元巧手小工匠 認識多邊形圖形的密鋪教案 青島版六三制 2019 四年級 數學 下冊 第四 單元 巧手 工匠 認識 多邊形 圖形 教案 青島 版六三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567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