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doc(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辨認影子了解物體和影子的關系。 能夠通過玩影子游戲感受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2、知識與技能 認識到影子的方向和長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知道這種變化是太陽(視)運動造成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平常事物的變化中包含著科學的規(guī)律。 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科學。 二、教學內(nèi)容 觀測影子、畫影子、玩影子游戲 三、教學準備 彩色粉筆 四、教學活動與建議 本節(jié)課大部分時間在室外進行,前半節(jié)課安排在室外,后半節(jié)課回到室內(nèi)進行。 ㈠課堂組織,導入 1、帶領學生到操場,提出活動要求,提醒注意安全。 2、導入:今天我們沒帶東西,到這兒研究什么呢?猜猜看??纯瓷磉叄惺裁??(影子)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影子。 先請大家做一個事情,找一個物體,用粉筆在地上描畫出它的影子,也可以畫自己的影子,但注意要連腳一起畫上,并在影子旁邊標上時間。 學生分組描畫,教師巡視,指導。 ㈡交流學生已了解的內(nèi)容,進行猜測 對于影子,你了解嗎? 學生發(fā)言、交流。 剛才我們畫的影子,會怎樣? 學生討論、交流。 大家猜測的對嗎?我們?nèi)タ纯?,并把現(xiàn)在這個物體的影子用粉筆再重畫一下。 再過一會兒,你們認為影子會有什么變化?能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預先畫出來嗎?小組討論一下,試試看。 ㈢影子游戲 大家對影子這么了解,能不能利用影子玩一些游戲呢? 馬上大家就自己分組玩游戲,注意,雖然說是“玩”,但要玩出水平,比比誰在玩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分組進行影子游戲,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其中。 游戲活動結(jié)束,組織學生進行匯報,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㈣重畫物體影子,驗證假設 不錯,在游戲中大家還能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那剛才我們畫的影子,現(xiàn)在怎樣了,看看,與大家預先畫的吻合嗎?猜測對嗎? 學生觀察,匯報、交流。 ㈤整隊,回教室 ㈥質(zhì)疑、交流 研究了這么長時間的影子,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提問,試著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留著課后自己研究或下幾節(jié)課研究。 大家有沒有想過,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思考、交流。 那今天我們所畫的影子在不斷變化,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什么原因? 學生解答。 ㈦想像,繪畫影子 看來大家對影子已經(jīng)有很多了解了,剛才畫影子是描出來的,下面能不能就根據(jù)物體,畫出它的影子?影子畫在哪邊?那除了畫影子,還要標出什么?(光的方向) 學生自己繪畫。 組織展示,互相評價。 ㈧課后延伸 課后繼續(xù)觀察陽光下的影子,看看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也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資料。 五、參考資料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小學科學教學參考書》 六、教學反思 (江蘇省江都市國際學校小學部 韓士明) 附送: 第一單元 2019-2020年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 2、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3、能夠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顆粒,含有動植物和它們的遺體 2、能夠建立土壤是個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土壤和動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 2、愿意親近土壤。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塊土地、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只放大鏡、一份土壤研究記錄表、每組一小桶水。 學生準備:一根木棒、一張白紙、一只塑料杯子、一個硬紙板碟子、一把小鏟子、一塊抹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今天來研究有關土壤的知識。 二、自主學習 1、 說說你對土壤的認識 (1)你對土壤已經(jīng)知道了些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錄你已經(jīng)知道的有關土壤的知識。 2、 挖土壤(室外活動) 把學生帶到校園里事先選好的一塊土地,讓學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觀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鋪上報紙,把挖來的泥土倒在報紙上,仔細觀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經(jīng)知道的?你最驚奇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分組匯報。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的觀察結(jié)果。 4、 你還想知道有關土壤的什么知識 (1)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 (3)在活動記錄卡上記下或畫下你想知道的問題。 三、課后研究 1、花一定的時間去自主研究一下你們提出的問題,把研究結(jié)果記錄下來。 2、做實驗冊 第2課、了解土壤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運用自己的感官觀察土壤。 2、 能夠了解土壤的成分。 3、 能利用觀察、觸摸、握團等方法比較沙與黏土的差異。 4、 能通過實驗比較三種土壤的滲水性。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種類型。 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質(zhì)的多少影響著土壤的種類。 3、 知道不同種類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 知道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農(nóng)作物。 5、 能夠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鑒別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形成探究意識,意識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 具有探索土壤的熱情,具有關心家鄉(xiāng)的意識。 二、教學準備: 土壤、杯子、水、攪拌棒、紙巾。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講述:前面我們學習了周圍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師講: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觀察土壤 (1)學生戶外活動、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土壤是什么顏色的?有幾種土壤? (2)分組實驗:拿出準備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種土樣。 2、自主研究 (1)摸:感覺土壤顆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濕程度等。 看:觀察土壤顆粒的大小,土壤的顏色深淺等。 捻:感覺土壤顆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過水的作用,感覺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塊放入水中,有什么變化,攪動后靜置一段時間,水里有什么? (記錄在記錄本上) 3、 學生分小組回答,所研究的情況。 4、 小結(jié): 人們將土壤分為三種: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觀察:每一種土壤的顏色,聽:搖動一下杯子,每一種土壤的聲音聽上去像什么?觸摸:土壤摸 上去感覺像什么?哪一種的感覺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種可握成團,哪種不能?聞:每一種土壤聞上去像什么? (2)分組實驗(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 把三種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紗布。 ② 倒入相同的水。 ③ 觀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組回答實驗結(jié)果。 (4)小結(jié):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說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6、 探究不同的土壤適合不同的植物。 (1) 分組討論 (2) 大組交流 (3) 小結(jié):紅薯適合沙土,水稻適合黏土,花生最適合。 四、課后作業(yè) 1、 課后繼續(xù)認真研究周圍的土壤。 2、 實驗冊 3.肥沃的土壤 一、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制作肥料袋,會做腐殖質(zhì)形成的實驗。 2、 能夠把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圖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科學知識 1、 知道死了的動植物 遺體會變成土壤的一部分。 2、 能夠認識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過程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3、 知道什么是腐殖質(zhì)。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能夠堅持長期觀察,有持久性。 2、 意識到土壤和動植物之間存在密切關系。 二、教學準備: 一塊有明顯落葉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壺經(jīng)過處理的水、每個學生帶一些植物、吸管、小鏟子、塑料袋、一張黑紙、膠帶、報紙、抹布、記錄紙、放大鏡等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猜一猜,落葉會變成什么? 2、 今天我們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二) 自主學習 1、 觀察有落葉的土地 (1)學生分組戶外活動、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落葉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顏色的? (2)從土里撿出一些爛葉子,用塑料袋裝好帶到班上。 2、自主研究 (1)把爛葉子按腐爛程度排隊。 (2)交流:你認為落葉在土壤里是怎么變化的?落葉最終變成了什么?土壤的顏色可能與什么原因有關? 3、制作肥料袋 (1)為了能證明落葉在土壤里變成了什么,我們將做一個小實驗,這個小實驗將要花費你們一段時間,希望你們能長期堅持下去。 (2)講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兩人為一組對比) ① 把土壤用塑料袋裝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攪拌。 ②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兩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貼上標簽,將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擾的角落里,用黑紙蓋上。 (3)學生制作肥料袋,教師巡回指導。 (4)學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觀察肥料袋 (1)每周觀察一次,記錄下肥料袋的變化。 (2) 比較有蚯蚓的和沒蚯蚓的兩個肥料袋有什么相似與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動肥料袋,并作好記錄,一定要有堅持性。 (2)對比有蚯蚓的袋和沒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變化,作好記錄。 (三)總結(jié)鞏固 概述課文,提醒學生堅持觀察記錄。 (3)學生制作肥料袋,教師巡回指導。 (4)學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1、觀察肥料袋 (1)每周觀察一次,記錄下肥料袋的變化。 (2) 比較有蚯蚓的和沒蚯蚓的兩個肥料袋有什么相似與不同? 2、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動肥料袋,并作好記錄,一定要有堅持性。 (2)對比有蚯蚓的袋和沒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變化,作好記錄。 3、了解其它動物會增加土壤肥力 講述:除了蚯蚓之外,鼴鼠能夠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氣,這一切都促進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動植物的生長。 四、課后作業(yè) 1、 繼續(xù)觀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記錄。 2、完成實驗冊 第4課、土壤的保護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qū)δ承┬袨樽龀鍪欠桥袛啵⑺伎己捅磉_應該怎樣去做。 2、 能夠?qū)κネ寥赖暮蠊M行預測。 3、 能夠進行環(huán)保宣傳。 4、 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對比實驗。 科學知識 1、 知道土壤為人類所做的貢獻,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 2、 知道人類的許多活動是破壞土壤的行為,知道垃圾對土壤的危害,知道廢電池對土壤的破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土壤的重要。 2、 產(chǎn)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 愿意為保護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土壤的資料,記錄紙若干張。 學生準備:收集自己進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資料和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保護土壤。(板書課題) (二) 自主學習 1、 了解土壤為人們做了什么 (1) 小組交流:你認為土壤能為人們提供什么? (2)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資料,分小組交流、討論 (3) 把你知道的填寫在書上。 (4) 小結(jié):土壤是植物的母親,植物又為食草動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動物又為食肉動物提供了食物。動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將它們的尸體還原成土壤中的養(yǎng)料,土壤就這樣周而復始地為生命提供著無盡的營養(yǎng),正是有了土壤,才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 討論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1) 小組交流:你認為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2)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 討論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1) 小組交流:你認為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2)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4、 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1) 小組交流:你認為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2)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 小結(jié):我們小學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傳工作。 (4) 指導學生自辦土壤小報,搞好宣傳工作。 (三) 鞏固應用 總結(jié)課文,引導學生寫出或畫出他們的建議,指導學生辦好土壤小報。 四、課后作業(yè) 1、 為保護土壤作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2、 完成實驗冊 第二單元 第1課:植物和我們 一、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調(diào)查植物的用途。 2、 能用畫圖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科學知識: 1、 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 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 教學準備: 掛圖以及圖片,一些食物。 三、 教學過程: 1、 引入: (1) 問:我們平常吃什么? (2) 生回答 (3) 講述:今天我們來研究植物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2、 新授: (1) 了解植物的用途 A:出示圖片:棉花、枸杞子、各種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分組研究 C:大組交流 D:小結(jié): 棉花就可以用來進行紡織,做衣服。各種蔬菜都是我們平常必須要的。還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還有…… (2) 了解我們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A:出示圖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B:分組研究:我們吃它們的哪一部分。 C:大組交流。 D:小結(jié): 土豆是吃的莖,香焦是吃的果實,南瓜是吃的果實,青菜是吃的莖和葉,山芋吃的是根。 (3) 以小組為單位,調(diào)查植物以種子、根、莖、葉、果實等提供食物的有關信息。 A:出示:一棵植物圖 B:指出:葉、花、果實、莖、根、種子。 分組研討:一棵西紅柿植物。并進行記錄。 C:大組交流: D:小結(jié): 一棵西紅柿植物,有根、莖、葉、果實和種子,我們吃的是果實。 四、 作業(yè): 1、 課后繼續(xù)進行植物的研究。 2、 完成實驗冊 課后思考: 第2課、果實和種子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在預測的基礎上對植物的種子進行細心解剖、細致觀察,并用畫圖的方式描述觀察結(jié)果。 2、能夠針對“種子萌發(fā)”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問題,探究種子在萌發(fā)時需要的條件。 3、開始種植一株植物,經(jīng)歷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觀察、測量、收集、積累植物生長周期的資料。 科學知識 1、認識果實和種子。 2、了解種子“旅行”的多種方式。 3、知道種子的內(nèi)部構造。 4、知道種子萌發(fā)需要和條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體驗到要細致觀察才能得到更準確的信息。 2、 愿意開展長周期的種植活動,堅持做觀察記錄。 二、教學準備: 植物掛圖和一些圖片。一些種子和與水浸過的。放大鏡等。 三、教學過程: 1、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科學探究 科學知識 意識到堅持性和細心操作、認真觀察是做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 1、能夠做種子前發(fā)實驗。 2、會解剖種子,會用放大鏡觀察種子。 3、能夠?qū)⒂^察到的種子畫下來。 知道種子里有“胚” 教學重點: 1、知道種子的構造。 教學難點: 1、設計種子萌發(fā)的實驗。 二、課前準備 教師: 放大鏡、綠豆、培養(yǎng)皿或?qū)W生。3個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樣的小器皿。(每組一套) 學生: 用水泡過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蠶豆、黃豆種子和與之對應的干種子自帶做綠豆發(fā)芽實驗的器皿 三、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一、談話 導入,回憶原有知識,引發(fā)研究內(nèi)容 1、你已經(jīng)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識? 2、傾聽學生發(fā)言,了解學生已有知識。 3、了解種子嗎? 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填寫活動記錄 學生提出種子構造! 能參與討論,并在小組中發(fā)表意見。較快的記錄;對研究問題有興趣 二、解剖觀察種子,發(fā)現(xiàn)種子的共同點 1、提出:你認識那些植物的種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種子,才能觀察。 3、你覺得解剖觀察時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觀察其他植物種子,你發(fā)現(xiàn)什么? 1、說出常見植物種子的名字。 2、討論發(fā)表注意點。 3、解剖、觀察大豆的種子,并記錄。 4、學生解剖其他種子,發(fā)現(xiàn)種子的構造相同點!討論歸納 1、 討論積極,認真傾聽。 2、 實驗、觀察、記錄合作好。 三、討論種子的萌發(fā) 1、 猜一猜種子為何能長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據(jù)你的觀察說說嗎? 2、 指導實驗(討論注意點) 1、 討論,發(fā)表意見 2、 一起做好種子萌發(fā)的實驗,填寫活動記錄 1、 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 2、 能完成7天實驗,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 四、交流問題 關于今天的學習,你們還有哪些問題? 共同討論 第二課、種油菜 一、教材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科學探究 科學知識 體驗種植油菜的樂趣 能夠用圖畫和文字把油菜最初的生長狀況記錄下來。 了解油菜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 會用圖畫文字記錄實驗日記。 教學難點: 持之以恒種植與管理。 二、課前準備 教師: 大花盆l~2個。或校園內(nèi)選一塊種植地 學生:油菜種子(或別的短生長期草本植物種子)、小花盆。牙簽、小鏟、水、紙巾。學具袋里提供的油菜種子需要經(jīng)過“春化處理”,教師可集中處理, 三、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一、延伸導入 種子里的胚,有何作用? 匯報 回答積極 二、觀察油菜籽,種植油菜 油菜籽中有沒有胚?你怎么認為? 我們來種油菜,研究? 1、 討論回答 2、 看29頁圖學生討論種植注意點; 3、 按步驟種植 討論積極 小組和作好 三、種好我們的油菜 談話:油菜籽我們一種到土壤中了!是不是萬事大吉了?怎樣才能種好油菜,使它也快樂的生長? 學生討論、匯報,如何管理,觀察、記錄 匯報積極,有好的建議,并呈現(xiàn)對種植好油菜強烈的興趣,并能持續(xù)的管理種植油菜。 四、深入研究 你能在種植油菜的過程中,同時,進行一些科學研究嗎?比如用對比實驗,研究油菜對光、水、土壤、肥料不同的要求! 學生積極討論; 小組討論實驗設計,匯報 能有自己組的研究課題,會設計實驗,并能去做。 四、教學后記(反思與重建) 第三課、油菜開花了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科學探究 科學知識 體會到種植的辛苦,意識到要愛惜油菜花。 1、會用鑷子摘取油菜花,將它解剖并制成標本。 2、記錄花蕾的形狀和顏色。 認識油菜花各部分名稱。 教學重點: 認識油菜花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會用鑷子解剖油菜花,觀察記錄 二、課前準備 教師: 一朵油菜花、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臺紙。(每人一套) 學生: 三、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一、談談我的油菜 請你根據(jù)你的種植記錄,描述油菜的生長,到花開過程 學生匯報,并補充發(fā)表自己不同的發(fā)現(xiàn) 匯報積極,敢于說出自己的不同發(fā)現(xiàn)。 二、解剖油菜花,觀察 教師演示用鑷子解剖油菜花 1、 學生提出疑問,共同解答; 2、 學生進行解剖油菜花的實驗 認真觀察演示實驗,能提出疑問困難,實驗認真細致 三、制作油菜花標本 1、 指導看圖34頁 2、 為什么要做標本? 3、 標本制作注意點討論 1、 討論怎樣做; 2、 動手做一做; 3、 完成標本、保護方法 小組合作協(xié)調(diào),互相幫助。 四、課后延伸 觀察更多的花,了解它們的構造,或做標本, 鼓勵學生好好做 注意保護花草樹木!! 1、 說出自己想要觀察的花 2、 說說自己打算怎么去做 對課后研究有熱情,更有自己的研究打算 四、教學后記(反思與重建) 第4課、誰給花傳粉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科學探究 科學知識 體驗種油菜帶給自己的樂趣,增強繼續(xù)照料好它的信心。 1、觀察干蜜蜂的身體,并能以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2、能夠?qū)Α懊藓灪透擅鄯湔l沾花粉的本領高”進行預測,并進行相應的探究活動。 1、認識蜜蜂在傳播花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蜜蜂與花的關系。 2、知道干蜜蜂的身體是什么樣的,為“昆蟲”概念的建立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 教學重點:觀察干蜜蜂的身體,并能以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教學難點:能夠?qū)Α懊藓灪透擅鄯湔l沾花粉的本領高”進行預測,并進行相應的探究活動 二、課前準備 教師:油菜花、棉簽、干蜜蜂(沒有計學具、工具箱的學??梢赃x擇別的昆蟲)、小塑料袋、放大鏡。 學生: 三、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一、談話導入 在解剖油菜花、制作油菜花標本的時候,我們不小心碰掉下來的花粉。也許只知道它是生長在雄蕊頂端的一種粉末狀的東西。 學生匯報:沒有想到蜜蜂在花叢中忙忙碌碌會與它有關。 二、觀察花粉 找一找花粉在花的什么地方。(2)說說傳粉是怎么回事。 1、 學生觀察花粉;用放大鏡觀察,用手指沾一點兒花粉捻一捻,說一說花粉是什么樣的一種物體。說說花粉的形態(tài) 2、 討論傳粉的意義 認真觀察,積極匯報 三、探究蜜蜂粘花粉本領的特點 1、 察蜜蜂的身上腳上,你發(fā)現(xiàn)什么? 2、有什么作用嗎? 3、怎樣證明蜜蜂的這種構造和傳粉有關? 4、比實驗設計意圖、實驗注意點 1、 學生觀察匯報 2、討論匯報蜜蜂特點可能的作用 3、學生設計實驗 4、根據(jù)36頁提示,實驗分析,匯報 討論熱烈,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敢于設計實驗 觀察認真細致 四、花和蜜蜂的關系, 討論:蜜蜂與花的關系 探究傳粉后與花那部分有關, 指導學生實驗方法! 學生匯報, 說說實驗的方法: 傳粉后摘去:1花瓣,2花萼,花蕊,分別用塑料袋罩(可以選擇做不同的實驗) 敢于假設,設計實驗 五、作業(yè)與延伸 1、 查閱資料或觀察發(fā)現(xiàn):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蜜蜂蝴蝶傳粉, 2、 觀察其他傳粉昆蟲的特點 3、了解植物其它傳粉方式,記錄在活動記錄本中 1、 學生討論 2、 選題研究 對課后研究興趣濃,能簡單說出自己研究的設想和方法 四、教學后記(反思與重建) 第5課、收獲和播種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觀察油菜果實,描述它的基本特征。 能利用簡單表格、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油菜生長全過程中的觀察記錄。 知識與技能: 認識植物的一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對繼續(xù)研究植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油菜果實、油菜生長全過程記錄。“種子游戲”所需材料:塑料杯、棉花或吸墨紙、一些種子。 教學過程: 一、 匯報種油菜的信息和體會 1、 問: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交流。 2、 小組交流:各自整理出來的資料進行小組交流。 3、 大組匯報:也可以每個人進行發(fā)言。 4、 小組評價,然后老師評價。 二、 拓展活動:種子游戲。 1、 在一個碟子里放一些吸墨紙,并倒入一些水把吸墨紙浸濕,在吸墨紙上,用種子灑成你喜歡的字母形狀。隨時使種子保持潮濕和溫暖,然后你就可 看到字母長高了。 2、下次你吃水煮蛋時,記得把蛋殼留下來。然后在蛋殼里放些棉花,再灑些種子并澆些水。幾天后你會看到蛋長出“頭發(fā)”。你還可以在蛋殼上畫個臉譜。 課后活動: 如果上面的游戲沒有完成,可以課后回家去做,過幾天帶來,大家欣賞。 第四單元 第1課、認識固體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辨別周圍的環(huán)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給物體分類。 2、會運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固體在顏色、形狀、軟硬、透明、輕重等方面的性質(zhì),并能描述出來。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不同的固體能混合,也能分離?;旌锨肮腆w重量不變、體積改變。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文具盒、石塊、筆、雞蛋等各種固體;水、飲料、膠水、酒精等液體;天平、量筒、量杯。 分組實驗材料:燒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鏡、篩子。 2、學生準備:各種固體、錘子等。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認識有關固體和液體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關于固體和液體,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學生回答。 (二)自主學習。 1、按固體和液體兩類給物體分類。 (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一些物體,請學生按固體和液體分類。 (2)師生交流。 (3)還有哪些物體是固體或者是液體。 (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牙膏是固體還是液體?”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不需要下定論,只要學生能夠說出道理即可。 (5)教師演示“和面”的實驗。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攪拌,直到攪不動為止。邊攪動邊讓學生描述當時是固體還是液體?從而讓學生明確固體和液體的區(qū)別。 2、研究固體和液體的性質(zhì)。 (1)小組確定研究哪幾種固體。 (2)組內(nèi)講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體的性質(zhì)。 (3)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記錄研究的情況。 (4)小組內(nèi)交流,完善本組的研究成果。 (5)小組間交流,描述固體的性質(zhì),還要比一比,哪個組研究的項目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能夠全面地認識固體的性質(zhì)。 (6)引導學生總結(jié)固體的共同性質(zhì):都有一定的形狀。 (7)學生實踐活動:用多種辦法把P44上列舉的固體弄碎,并按硬度的強弱排隊。 3、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 (1)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重量是否變化。 教師帶領同學們利用天平來共同完成這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使學生發(fā)現(xiàn),固體混合前后和重量不變。 (2)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體積是否變化。 讓學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獨立完成此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原來自己的猜想與實際情況有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白,工具的測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導學生把黃豆、綠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開。 A.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B.小組交流辦法。 C.如果課內(nèi)時間不夠,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后完成。 (三)小結(jié)本課。 第2課把固體放到水里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和溶解現(xiàn)象,并能夠用文字、圖畫、圖表等較細致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二)知訓與技能: 1、知道哪些物體可以沉浮,哪些固體可以溶解。 2、知道固體與水混合或分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制作彩色樹杈的樂趣。 二、教學時間: 1課時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會沉和會浮的物體、橡皮泥、高錳酸鉀、裝水燒杯、水槽、沉淀分離好的土壤、酒精燈、留有礦物痕跡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顏六色的樹杈、每組一份表格。 2、學生準備各種固體、食鹽、紙盒、報紙、不同顏料、方塘、土壤、沙子、攪拌棒或筷子。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固體的性質(zhì),誰能說說各種固體有哪些不同的性質(zhì),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質(zhì)呢? 2、固體還有許多性質(zhì),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 (二)自主學習。 1、認識固體在水中的的沉浮現(xiàn)象。 (1)師將幾種固體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有的沉有的浮。 (2)請學生預測,老師帶來的其它固體哪些會沉哪些會??? (3)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固體集中在小組內(nèi),預測它們放在水中善,把預測的結(jié)果記在P82的表格中。 (4)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并預修改。 2、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溶解現(xiàn)象。 (1)師演示:將高錳酸鉀放入水中,請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3)我們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什么呢? (4)師生共同小結(jié)得出:固體在水中化了,看不見了的現(xiàn)象叫做溶解。如果固體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說明固體在水中不溶解。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攪拌后的現(xiàn)象。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P82。 3、了解固體與水混合與分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學生閱讀P47的圖。 (2)這些固體與液體的混合與分離有什么科學道理嗎?或說出為什么? (3)你還說出其他的例子嗎? 4、結(jié)晶實驗。 (1)在熱水里加鹽,充分攪拌,使鹽完全溶解,一直到鹽恰好不再溶解。 (2)在熱水中加入繪畫的顏料,使溶液著色。 (3)把各種顏色的熱鹽水放在紙盒內(nèi),周圍塞好報紙,這樣可以使熱鹽水慢慢冷卻。 (4)把小樹枝分別浸入各種顏色的熱鹽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樹枝。 (四)小結(jié)本課。 第3課、認識液體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簡單器材研究液體的性質(zhì)。 2、能夠運用多種方式(語言、文字、符號)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表述出來。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液體關于顏色、形狀、輕重、黏稠度、表面張力、毛細現(xiàn)象的性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與同學合作與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1)燒不、平底燒瓶、錐形瓶、天平。 (2)分組實驗材料:裝飾板、滴瓶、回形針、燒杯、雙層玻璃版、幾種不同液體(鮮牛奶、菜油、蜂蜜、洗滌劑、水等)、三把勺子、表格。 2、學生準備:厚塑料袋、簡易天平、蠟光紙、大小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瓶。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生活中常見的液體,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猜猜它是誰?每位同學選一種液體,說出它的樣子和作用,其他同學猜猜是哪種液體。 2、學生思考。 3、學生開始游戲。請一名學生上前說液體的樣子和作用,全班同學在紙上寫出這種液體的名稱。然后請這位同學公布答案,比一比,誰說的比較好。然后換其他同學繼續(xù)游戲。 (二)學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說說教師指定的幾種液體的性質(zhì)。 (1)鮮牛奶、菜油、蜂蜜、洗滌劑、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長,比一比,誰加得長。 (3)小結(jié):剛才我們認識了液體在顏色、氣味、味道上的性質(zhì),其實,液體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質(zhì)。 2、認識液體在其他方面的性質(zhì)。 (1)學生閱讀P50的內(nèi)容。請學生參照書中介紹的方法研究,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液體的其他性質(zhì)。 (2)學生分組實驗。 A.倒出同樣多的液體,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體同時倒一點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體用滴管滴在蠟光紙上。 …… (3)小組交流。 (4)師生小結(jié):通過同學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液體在輕重、黏稠度、表面張力、毛細現(xiàn)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 3、小結(jié)本課研究的一些科學方法。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觀察、比較、實驗、分析、綜合等研究了液體的性質(zhì)。 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 第4課、把液體倒進水里去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認識液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和溶解現(xiàn)象,能用文字、圖畫、圖表描述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哪些液體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制作果汁飲料的樂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邊的事物。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滌劑、燒杯、攪拌棒、天平、涼開水。 2、學生準備:桃子或桔子,榨汁機、干凈的礦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引入。 (1)液體有哪些不同性質(zhì)? (2)液體有哪些相同性質(zhì)? (二)學生自主學習。 1、研究把水倒進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問題。 A.教師幫助學生提出問題:前面我們研究了把固體放入水中的一些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固體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會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體倒進水中,是否也會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會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們先來研究把液體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 B.學生假設。 (2)設計實驗。 A.根據(jù)我們剛才的假設,我們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呢? B.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法、實驗中應該要注意的一些現(xiàn)象。 C.請學生匯報設計的情況。 (3)進行實驗。 (4)分析實驗結(jié)果。 A.你們預測與實驗結(jié)果相同嗎?你能找這其中的原因嗎? B.在實驗過程中邊研究邊填寫P51的表格。 (5)師生共同小結(jié)得出結(jié)論:和固體在水里的沉浮一樣,有的液體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體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體倒入水中是否也會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請同學用剛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研究。請自己設計一個表格,把觀察到的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2)學生分組研究。 (3)師生共同小結(jié):和固體在水里的溶解一樣,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課后我們可以繼續(xù)研究。 (三)課后作業(yè)。 1、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液體混合與分離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滌劑洗碗等,你還知道哪些例子呢?課后榨取一份果汁,將你的果汁調(diào)制的美味一些。 第5課、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使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改變形狀、增大空間或水中加鹽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船的承載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的過程中,體會探究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水槽、橡皮泥,水杯、鹽、小螺帽、鋁片、牙膏皮、生雞蛋 2、學生準備:橡皮泥、鋁片、土豆 三、教學時間:一 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qū)動,激發(fā)探究欲望 1、出示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物體: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鋁片。 2、講述:這些物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水里都是沉的。 3、提問: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辦法使它們在水中浮起來嗎? (二)、學生自主學習。 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 1、 學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這些沉在水里的物體在水中浮起來。 2、 用實驗驗證猜想。 (1)明確實驗注意點: a、安全 b、衛(wèi)生 c、認真研究 (2)學生實驗,并填寫表格。 物體 方 法(寫或畫) 1 2 (3)匯報實驗結(jié)果。 3、小結(jié):我們用( ?。┑姆椒梢允寡栏嗥ぁ⑾鹌つ?、鋁片、土豆這些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到水面上來。。 B、探究小船能裝載的重量與什么有關 1、講述:我們讓這些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造船的過程,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就是我們自己制作的小船,剛才每個同學都做了一回小小的造船工程師。 2、提問:船有什么作用? 3、開展用小船裝載螺帽的比賽。 (1)明確實驗要求 a、 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選一艘小船參賽 b、可以對船再進行改進 (2)、學生比賽,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裝螺帽。 (3)、匯報比賽結(jié)果。 4、討論:小船裝的東西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5、小結(jié):小船裝的東西的多少與小船的材料、形狀等許多方面都有密切的關系。 三、課后延伸: 1、提出課后活動目標:根據(jù)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艘船。 2、活動注意點:(1)安全 (2)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 第6課、認識船 教學內(nèi)容: 引導學生從船的發(fā)展歷程、船的種類、船的用途等方面來認識船,并通過設計未來的船加強對船的認識,體驗設計的艱辛和快樂,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網(wǎng)絡查閱資料,了解船的發(fā)展史。 2、知識與技能:通過網(wǎng)絡瀏覽圖片,認識各種各樣的船,知道它的用途。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設計一艘船,體驗設計的艱辛和快樂,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活動過程中樂于與人合作。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各樣的船并知道它們的用途,了解船的發(fā)展史。 教學難點:設計一艘船。 教學準備:網(wǎng)絡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過程一、激趣導入:2分 出示船的圖片,認識它們嗎?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船”。 問:你知道這些船的名稱嗎?? 學生說出認識的船的名稱(帆船、客船、貨輪、水翼艇、航空母艦……) 過程二:認識各種各樣的船,了解船的發(fā)展史:20分 師:它們有什么特點?你還想認識更多的船嗎?1分 打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網(wǎng)站,點擊“船的世界”,你將看到各種各樣的船,看一看,說一說你認識船的名稱并用簡單的話說說它的特點。 學生瀏覽網(wǎng)頁5分 利用教學網(wǎng)絡向大家交流匯報。5分(7——8個同學) (你真聰明,不僅知道船的名稱,還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它的特點,真棒?。? (恩,聽了你的介紹,張老師也認識這種船了?。? 出示圖片:(一邊指:)張老師這里還有一些船的圖片,(一邊問:)你們認識這些船嗎?讓我們一起說出它的名字吧! (潛水艇、航空母艦、客船、摩托艇、木筏、消防船、捕鯨船) (巡洋艦、護衛(wèi)艦、中國福船、破冰船、挖泥船)2分 師:船作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隨著人類文明、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各種各樣的船相繼問世,船的家族也越來越龐大,從古代的船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船,中間經(jīng)歷了大約一萬年呢!可以說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那么它是怎樣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呢? “船的發(fā)展史”這一專欄主要介紹了著一知識。點擊“船的發(fā)展順序”可以了解船的發(fā)展歷程并能對圖片上的船按照發(fā)展順序進行排序。 同學們可以四人為一小組,進入“船的發(fā)展史”進行研究,如果有問題可以通過“留言與討論”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師提問。 學生進行研究5分 請一生上來對船進行排序,問一問:為什么這么排?2分 過程三、設計未來的船12分 在我們感嘆船家族的龐大、船歷史的悠久時,我們不禁要佩服船的設計者,他們在設計船時除了精心設計船的外形和構造,還要精心考慮船的材料、使用的動力以及船的用途!真是不簡單!假如同學們長大后成為一名船舶設計師,你想怎樣去設計一艘未來的船?注意考慮它的材料和用途。 學生設計未來的船8分 畫筆中的通過教學網(wǎng)絡進行展示并講解4分(2——3個同學) 聽了你們的匯報,老師真的很高興,你們構思的船新穎、獨特、令人向往,相信你們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小船設計家! 過程四:談感受。5分 今天我們認識了船,想一想,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你還想知道有關船的哪些知識?請大家將感受與問題寫在“留言與討論”上。 第五單元 第1課、太陽和影子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辨認影子了解物體和影子的關系。 能夠通過玩影子游戲感受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知識與技能: 認識到影子的方向和長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知道這種變化是太陽(視)運動造成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平常事物的變化中包含著科學的規(guī)律。 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科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標桿、粉筆 學生準備:卡紙、鉛筆等記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猜謎語: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著你,晚上離開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關嗎? 3、 今天我們來研究這些問題。(板書課題) 4、 室外活動:在有陽光的地方放上標桿,畫上它的影子,進入教室。 一、自主學習 1、 這是誰的影子? (1) 小組討論:你認為這是誰的影子? (2) 匯報。 (3) 在活動記錄卡上畫出樹和電桿的影子。 2、 認識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匯報。 (3) 小結(jié):物體擋住光形成影子。 3、 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 (1) 室外活動:再次畫出標桿的影子。 (2) 觀察:你發(fā)現(xiàn)影子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 (3) 小組交流。匯報。 (4) 小結(jié):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和方向在發(fā)生變化。 二、鞏固應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 2、 課后繼續(xù)研究影子,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第2課、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觀察記錄一天中太陽的位置和時刻。 用太陽高度儀、溫度計等簡單測量工具,對一天中影子和氣溫的變化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shù)據(jù),并做簡單記錄。 利用簡單表格(或曲線圖)整理有關數(shù)據(jù)。 知識與技能: 認識太陽在天空的(視)運行模式。 知道太陽的(視)運動與影子、氣溫變化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持久而細心地連續(xù)進行一天的觀測。 體會到事物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太陽高度儀(自制的)、指南針、溫度計、手表、記錄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為什么早晨影子在西邊,傍晚影子在東邊呢? 2、 今天我們來學習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 觀察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1) 學生室外活動,觀察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2) 室內(nèi)交流:怎樣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3) 小結(jié):太陽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來表示,先用指南針確定太陽的方位,再用拳頭量一量太陽離地平線有多高。 2、 用儀器觀測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1)將太陽高度測量儀平置于地面,指針指向太陽的方向,使陽光通過指針前端的圓孔,光斑落在指針后端“十”字的中央,此時針尖所示的角度就是當時的太陽高度。 (2)在陽光下,從物體頂端拉一根線到物體影子的頂端,用量角器量出地面和細線之間的夾角的度數(shù),這也是當時太陽的高度。 (3)學生室外活動。 (4)室內(nèi)交流。 三、總結(jié)應用 1、 怎樣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 2、如果同時記下一天中每個整點時刻的太陽高度和氣溫情況,氣溫和太陽高度變化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把我們的發(fā)現(xiàn)記在活動記錄卡上。 第3課、太陽鐘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設計、制作太陽鐘,并用它計時。 嘗試做一個沙漏。 知識與技能: 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 認識多種多樣的古代計時工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 體會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學生準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學具袋中有備)、手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會根據(jù)天上的太陽來判斷時間,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陽的確可以當作一個鐘來計算時間。今天我們來學習太陽鐘。(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太陽鐘及各種各樣的計時器 (1) 太陽鐘又叫日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 (2) 認識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認識各種各樣的古代計時器。 2、看手掌日晷 (1) 到陽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學生室外活動,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書上的樣子。 3、做太陽鐘 (1) 你在不同時間里畫過物體的影子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 我們來做在個太陽鐘。 (3) 學生室外活動,畫不同時間里物體的影子,在每條影子旁標上時間。 三、總結(jié)應用 1、小結(jié)課文。 2、課后利用星期六時間,按照這種方法做一個整點時間的太陽鐘。 第4課、看月亮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 連續(xù)一個月觀察月亮,給月亮記日記。 觀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動,并且給月亮的移動作記錄。 知識與技能: 了解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 知道月亮在天空的運行模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夠堅持做長期觀察。 能夠克服恐懼感。 能夠?qū)嵤虑笫堑赜^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月相觀察記錄本,月相觀察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前一個月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月球的,你的觀察怎樣? 2、 今天我們來學習整理下我們的觀察記錄。 二、學習新課 1、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1) 你看過月亮嗎?你還記得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1)裝實驗裝置,分小組實驗。 (2)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3)小組交流、描述實驗現(xiàn)象。 3、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把我們的觀察記錄資料整理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們的記錄,比一比誰記的最好、最準確。 (3)小結(jié):月相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發(fā)生變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個月中月球的位置變化兩種情況。 4、閱讀:月球相對于太陽的位置變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總結(jié)應用 (1)小結(jié)課文。 (2)課后繼續(xù)觀察月球的運動,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太陽和影子 2019 2020 年蘇教版 小學 科學 三年級 下冊 太陽 影子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568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