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配餐作業(yè)18 論述類文本閱讀.doc
《2019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配餐作業(yè)18 論述類文本閱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配餐作業(yè)18 論述類文本閱讀.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配餐作業(yè)(十八) 論述類文本閱讀 A組基礎訓練 時間:40分鐘。分值:18分。學生用書P391 一、(2018吉林省長春八中考前調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睋崆俅岛嵑鸵髟娮鳟?、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于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焚琴煮鶴”來感嘆某些人對琴的無知。 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要求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huán)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在這一方面,伯牙的經歷可稱為后世的典范。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于是成連帶領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劃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著巖石,發(fā)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群鳥悲鳴,久久回蕩。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于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移他的性情。后來,伯牙果真成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藝術之所以能獨樹一幟而備受推崇,除“琴德最優(yōu)”外,更由于其音樂的特質能順乎自然,耐人尋味,符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內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內核,體現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為人格培養(yǎng)和精神升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琴道更是讓有素養(yǎng)的文人士大夫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時今日,亟須古琴這般恬淡、平和的音樂,讓人心得以安住沉靜,回歸內心自性里豐富的精神世界。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古琴因其獨特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而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居于首位。 B.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描繪的以古琴為伴,飽讀詩書的簡樸生活,表現了他淡泊高雅的情懷。 C.彈琴者只要將外在環(huán)境與內在心境合而為一,就可以達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 D.古琴備受推崇因其音樂的特質順乎自然、耐人尋味,更因其琴德最優(yōu),含藏著中華民族道德的內核。 解析 A項,“中國傳統(tǒng)藝術”以偏概全。C項,“只要……就……”的判斷絕對化。D項,“更”的語序顛倒了。 答案 B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為例,說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對古琴的情有獨鐘。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淵明和白居易的話以及成語,說明琴樂聽來平淡,需遇知音方可領會其情趣。 C.文章第四段舉伯牙用功勤奮學琴終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說明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達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樂的作用。 解析 C項,說明的是“將外在環(huán)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 答案 C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對于不會彈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是可以聽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我們得意時可以用琴曲平靜心中的躁亂,遭遇挫折打擊時可以用琴曲安撫內心的傷痛,琴曲還可以消解我們內心的怨念。 C.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溫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樂,讓人心得以沉靜,回歸內心世界,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 D.古琴、古箏、琵琶、笙簫、笛、塤等中華傳統(tǒng)樂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今天,我們應該多去了解這些音樂藝術。 解析 C項,不是“儒家入世”而是“道家出世”。 答案 C 二、(2018河北重點中學第三次調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9分) 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區(qū)別于彼民族的根本標志。文化淺層的標志包括服飾、語言、節(jié)日、飲食方式、居住形態(tài)等,深層的標志則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內部,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齡長幼,都凝聚在一個共同的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發(fā)展之基。一個民族即使領土被敵國占領,只要自己的文化還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還有復興的希望。顧炎武把歷史上朝代的更迭歸納為“亡國”與“亡天下”兩種情況,前者是民族內部的政權興替,但文化的性質沒有變化;后者是亡國加上滅種,不僅民族政權覆滅,而且作為文化意義上的一個種已不復存在。 在上古時代,埃及、兩河流域、恒河流域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后,這些地區(qū)的文明被外來文明所置換。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來文明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的;當地的上古文明,人們稱之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這些屬于被外來侵略者強制消滅的文明。歷史上還有因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國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時期,契丹是中國北方最強大的民族之一。他們建立的遼國,與宋朝南北對峙,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在與周邊民族交往的過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喪失了彼此認同的核心,最終走向了消亡。 由此來看,延續(xù)中華文脈是振興中華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有人舉起多元文化的旗號加以反對,認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時代,再提主體文化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亟須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氣候、物產、歷史等生存條件的差別,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異彩。各民族的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別,都有其合理性,應享有平等的尊嚴。 迄今為止,沒有一種文明是完美無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補充、相互學習。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當今世界,由于交通與傳媒十分發(fā)達,各國、各民族的交往更為便利,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也更為頻繁。但有一點始終無法改變: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發(fā)展之基,每個民族必須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國家還將長期存在的人類社會,民族文化的主體性仍要加強。 人類文明猶如百花園,只有每個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現出自己的獨特姿容,百花園才會最美。每個民族把自己的文化發(fā)展好、形成特色,就是為人類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華民族必定能為人類作出更多貢獻。其中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為人類提供一種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發(fā)展方式與文明形態(tài)。 (摘編自《人民日報》) 4.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服飾、語言、節(jié)日、飲食方式、居住形態(tài)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質都屬于民族文化。 B.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都是被強制消滅的文明,而中國的契丹屬于自行衰落的文明。 C.多元文化時代提倡延續(xù)中華文脈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這種觀點有合理之處,但本質上是錯誤的。 D.沒有一種文明是完美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相互平等,世界應當允許多元文明并存。 解析 “這種觀點有合理之處”理解不當,從原文“似是而非”來看,是完全不正確。 答案 C 5.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開頭指出本文的論述對象——文化,并且從淺層和深層兩方面指出了民族文化的標志。 B.文章的論點是“文化是民族生存發(fā)展之基”,后文的論述和假設都是圍繞這一論點展開的。 C.文章采用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述思路,重點在于分析問題部分。 D.文章論述時運用了對比論證、假設論證、舉例論證等多種方式,“契丹滅亡”是舉例論證。 解析 文中沒有對比論證。 答案 D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如果民族內部政權興替了,但文化的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那么這種朝代的更迭就只是“亡國”。 B.如果契丹在與周邊民族交往的過程中,注意保存文化,保留民族認同的核心,就一定不會消亡。 C.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更加頻繁,但每個民族仍然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文化。 D.“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強調每個國家都為人類提供了一種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形態(tài)。 解析 “一定不會消亡”這一判斷過于絕對。 答案 B B組能力提升 時間:40分鐘。分值:18分。學生用書P393 一、(2018湖南省永州市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持續(xù)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嶺,標志著大唐盛世的終結,也是陸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終結,自此,這條連接亞歐的商貿通道,逐漸衰落,終于湮沒。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边@是唐代詩人元稹《行宮》中的兩句。這些宮女們,再也得不到從絲綢之路西來的香料與珠寶了。因為“安史之亂”,唐朝不得不將駐守西疆的四鎮(zhèn)邊兵東調長安,一時西北邊防空虛,吐蕃乘機北上占據河隴,回鶻亦南下控制了阿爾泰山一帶,同時西邊的大食亦加強了中亞河中地區(qū)的攻勢,這三股力量又彼此爭奪與混戰(zhàn),從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絲綢之路,“道路梗絕,往來不通”,杜甫寫詩哀嘆:“乘槎消息斷,何處覓張騫?!? 美國學者愛德華謝弗著有一本《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這是一本關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寫道:“在玄宗時代,人們可以隨處聽到龜茲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紀,這一切就成了夢想。”陸上絲路的中斷,直接影響了唐朝的文化和社會。愛德華謝弗分析說,為什么唐代傳奇和筆記小說中,與《山海經》所記述的珍怪一樣的奇珍異物大量涌現,因為“從九世紀初期開始,唐朝的國際時代、進口時代、融合時代和黃金時代,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于跨越大海、翻過大山而來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經不可能輕易地得到滿足了”。在九世紀的時候,真實的新奇物品已經無法到達唐朝境內了,唐人只能杜撰虛構出怪異荒誕的貢物。 到了元朝,依托強大的軍事實力,陸上絲綢之路再度繁華,絲路上的重要國家花剌子模,因為劫殺蒙古商隊、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滅國之災。但隨著元帝國的土崩瓦解,這條路又陷入沒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恢宏壯美的莫高窟洞窟,是當年走向遠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驛站,從晉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沒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畫,因為到了明朝,這條路已經沒人走了,后來被人遺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實上,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有一個歷史興替,安史之亂后,陸路衰落,海路開始發(fā)達,后者在宋、元時代以及明前期始終保持興盛,遺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許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遷海令”……海上絲路也日漸衰落,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全球重心轉向了西方。中國人因為絲綢之路形成的世界觀、大格局,徹底倒退了。 (摘編自新華每日電訊2017.5.12 關山遠《絲綢之路與中華國運》)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安史之亂”是大唐盛世的終結,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終結,這條商貿通道自此走向衰落。 B.吐蕃、回鶻、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爭奪與混戰(zhàn),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C.唐代傳奇和筆記小說中,大量涌現像《山海經》所記述的珍怪一樣怪異荒誕的奇珍異物,直接原因是陸上絲路的中斷。 D.元朝依托強大的軍事實力使陸上絲綢之路再度繁華,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滅國之災。 解析 A項,擴大范圍,原文是“陸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終結”。B項,以偏概全,唐朝失去對西域的控制,還源于三股力量對相關地區(qū)的控制。D項,強加因果?;ㄘ葑幽T庥隽藴鐕疄?,是因為劫殺蒙古商隊、侮辱蒙古使臣。 答案 C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詩,描述宮女的生活,是為了說明絲綢之路對唐人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國學者愛德華謝弗的著作,豐富了文章內容,說明了陸上絲路對唐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沒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畫,證明了明朝時期陸上絲綢之路已經沒落了。 D.文章分析了唐代陸上絲路沒落的原因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后來陸上絲路再度繁華與沒落的現象,論證了絲綢之路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解析 文中只是借用該詩說明宮女再也得不到從絲綢之路西來的香料與珠寶。 答案 A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就不會將兵力東調長安,也就不會失去對西域的控制,陸上絲綢之路可能也不會衰落。 B.九世紀,由于陸上絲綢之路的中斷,人們不太可能隨處聽到玄宗時期龜茲的琵琶,也得不到從絲綢之路來的香料與珠寶。 C.如果明朝沒有“寸板不許下?!钡慕?,清朝沒有“禁海令”和“遷海令”,那么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就不會衰落。 D.絲綢之路的衰落,使中國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觀、大格局徹底倒退了,可見開放、交流非常重要。 解析 選項推斷錯誤,原文“遺憾的是……日漸衰落”,由“遷海令”之后的省略號可知,海上絲路衰落的原因不止這兩點。 答案 C 二、(2018河南省許昌平頂山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9分)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立足現實的社會和人生,始終關注社會和諧與人生幸福。這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也體現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根本的價值追求。 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殷周之際出現了重要的人文轉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轉向以及人道主義思潮出現。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此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地位,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和基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現得最為鮮明和突出。從孔子開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為核心、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構建。由此出發(fā),便有“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仁愛萬物”“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由人、社會至自然的層層理論展開,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一切,無不體現著對理想社會和美好人生的向往與追求。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與儒家講仁愛形成對照的是,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崇尚清靜無為,主張返璞歸真、與自然和諧相處。道家身國同構、經國理身的理念,表現出其根本價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由此,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擁有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可以相融互補。在魏晉玄學那里,通過名教與自然之辨,二者實現了辯證的統(tǒng)一,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 兩漢之際傳入的佛教在魏晉時通過依附玄學而走進中國思想文化。作為講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擺脫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樂”。這種對幸??鞓啡松淖非?,成為佛教與儒、道文化融合發(fā)展的契機和基礎。經過不斷的中國化,佛教最終融入了中華文化,成就了中華文化發(fā)展中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佳話。中國佛教關注現實人生,強調佛性與人性的統(tǒng)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養(yǎng)與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鮮明的思想特點與文化精神,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發(fā)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儒、佛、道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現形態(tài)各有特色,卻具有共同的價值追求。三家的融合發(fā)展,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而不同”的圓融和諧精神。傳承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使之在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繼續(xù)發(fā)揮積極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指出:“對傳統(tǒng)文化中適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fā)揚,賦予其新的含義。”可見,我們要傳承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內容,而且在傳承中要有發(fā)展,只有發(fā)展才能更好地傳承。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本之路。 (洪修平《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 文化的價值追求》,略有刪改) 4.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殷周之際出現重要的人文轉向,直接引發(fā)了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的產生。 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主導地位,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也表現得最為鮮明突出。 C.儒、道兩家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具代表,它們講仁愛,師法自然,崇尚清靜無為,主張返璞歸真。 D.佛教講求“出世”,旨在追求幸??鞓返娜松?,這是佛教與儒、道文化融合發(fā)展的契機和基礎。 解析 A項,曲解文意,“直接引發(fā)了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的產生”錯,原文說的是“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殷周之際出現了重要的人文轉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轉向以及人道主義思潮出現。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B項,擴大范圍,“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主導地位”錯,原文說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地位……”,“長期”不等于“一直”。C項,張冠李戴,“它們講仁愛,師法自然,崇尚清靜無為,主張返璞歸真”錯,原文指出“與儒家講仁愛形成對照的是,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崇尚清靜無為,主張返璞歸真,與自然和諧相處”。 答案 D 5.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總體介紹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和最根本的價值追求,為下文具體闡述指明論述方向。 B.文章依次介紹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現形態(tài),指出它們相融互補,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 C.文章結尾呼應開頭,收束全文,指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和任務,可謂卒章顯志。 D.文章旨在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共同價值追求,號召在創(chuàng)建幸福和諧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解析 顛倒順序,“文章依次介紹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現形態(tài)”表述有誤,原文論述時,是先講儒家,再講道家,最后講佛家,其順序并非“儒、佛、道”。 答案 B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那么在傳承與發(fā)展中的形式化傾向則可能得到克服。 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為核心的理論構建,就不會有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和基礎的儒家思想。 C.外來佛教融入中華文化的成功例證,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及其當代意義。 D.對于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要在傳承中有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而且只有發(fā)展才能更好地傳承。 解析 說法絕對,原文的相關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地位,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和基礎……從孔子開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為核心,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構建”。 答案 B 【方法技巧】 (1)掌握讀法,胸有成竹。熟練運用整體閱讀方法,讀解文本是解題根本。作為高考材料的論述類文本,一般是圍繞一個中心論點展開說理,常用的結構模式是總分式,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弄清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論點與論據邏輯性,等等。 (2)善于運思,準確解題。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解題方法有很多,一般來說我們常用“讀、審、找、比”四步法來解題。隨著考情變化,有時還需運用推斷作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配餐作業(yè)18 論述類文本閱讀 2019 高考 語文 一輪 復習 第三 部分 現代文 閱讀 配餐 作業(yè) 18 論述 文本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627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