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doc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認識立體圖形(轉)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主要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32頁。 2.教材編寫特點:這部分知識的編排,教材是按三個層次進行處理的: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在知識的引入和應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注意體現(xiàn)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和生活化。首先,教材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容,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這些物體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吹降?,這樣編排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小就培養(yǎng)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意識和習慣。然后,教材通過列表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辨認和區(qū)別四種立體圖形。在編排這部分內容時,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于每一種圖形,都按三個層次編排: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最后,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性。 3.教材內容的核心數(shù)學思想:《標準》指出,“‘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xiàn)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轉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边@部分教材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xié)同運動的,這有利于增進他們對所處環(huán)境的認識,為將來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學生在入校前就已經接觸過各種形狀的物體和玩具,關于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就要把這些感知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shù)多(56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jù)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目標: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四、教學活動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很好玩的禮物,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些禮物一起來做搭積木游戲?,F(xiàn)在請小朋友把紙箱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并說說有哪些“禮物”。 (當學生說出“禮物”的名稱時,教師逐一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實物。) 師: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這些物體的形狀和特征。(板書課題:認識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抓住兒童好奇、好動的主要特點,誘導學生在做搭積木游戲的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感知形狀特點 1.動手分一分。 師:請同桌的小朋友動手、動腦,把桌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深入學生中,觀察學生的分法,參與學生操作,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2.交流匯報。 同桌學生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分法。 第一種:一堆是積木塊、牙膏盒、肥皂;一堆是粉筆盒、魔方;一堆是易拉罐、筆筒、茶葉筒;一堆是球。 第二種:一類是四四方方的;一類是直直的,像柱子;還有一類是圓圓的球。 第三種:物體的一個(或幾個)面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圓。 3.直觀揭示概念。 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適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分類的情況。告訴學生各類實物分別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板書它們的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分一分,讓學生初步感受將外形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通過交流匯報,初步了解物體的外形特征,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實物的(不同)形狀。】 三、實踐探究,形成表象 小朋友知道這些物體的形狀后,引導他們繼續(xù)“玩玩”這些物體。 1.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推一推。 請同桌的小朋友摸一摸,滾一滾,推一推桌上的不同物體?;ハ嗾f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組織交流匯報。 學生交流匯報,可能會說出: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點,無法滾動。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點,正方體也無法滾動。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圓圓的,平平的;圓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夠滾動,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滾動。球是圓圓的,它沒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滾動。 3.引導思考,形成表象。 (1)通過剛才的摸一摸,滾一滾,推一推,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長方體、正方體和立在桌子上的圓柱無法滾動?而“躺”在桌子上的圓柱和放在桌子上的球卻可以滾動呢? 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長方體、正方體的面都是平平的;圓柱兩頭是圓圓的,有兩個面是平平的;球沒有平平的面,容易滾動。 (2)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閉眼想象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出圖形名稱,讓學生邊想邊用手指比畫各種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滾一滾、推一推,讓學生感受、體驗不同形狀的物體的特征;通過組織交流匯報和引導思考,讓學生區(qū)別不同形狀的物體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類物體的表象?!? 四、抽象圖形,認識特征 1.引導觀察,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 先用多媒體展示實物,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然后脫去“外衣”(不考慮物體由什么物質組成、用途等,只看其形狀),逐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圖形,讓學生認識圖形的簡單特征。 2.引導辨認、區(qū)分各類物體的實物和圖形。 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說出名稱,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3.引導說一說,尋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各種不同形狀物體的外形特征后,適時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有利于學生理解物體形狀的本質特征。通過引導學生辨認圖形和實物,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溝通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五、實踐活動,體驗特征 1.摸一摸。 (1)同桌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另一人在紙箱里摸出相應的物體,看誰摸得準。 (2)組織小組比賽(方法同上)。 (3)組織學生交流體會,說說摸物體的感受,怎樣才能摸得既快又準。 2.滾一滾。 先引導學生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從傾斜的木板上滑(或滾)下來,再讓學生說說在實踐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 3.搭一搭。 (1)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桌子上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種造型。先想一想搭一個什么造型,再嘗試搭一搭,同桌兩人合作共同完成這個任務。 (2)搭完后引導學生交流:為什么長方體、正方體搭起來方便,圓柱立著搭也比較方便,而球搭起來則很困難。 4.數(shù)一數(shù)。 投影出示用立體圖形拼成的組合圖形。先讓學生觀察這個組合圖形并說一說它是由哪些立體圖形拼成的,然后數(shù)一數(shù),它們各用了幾個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滾一滾、搭一搭、數(shù)一數(shù)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不同形狀的物體的不同特征,鞏固學生已經建立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體會到在玩中能學到數(shù)學知識,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樹立學習自信心?!? 六、全課總結,情知共融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習的? 五、教學效果評價 由于情境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最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層次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比較恰當。因此,全班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積極,主動參與,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認識 立體 圖形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845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