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五章 第5節(jié)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案 新人教版
《(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五章 第5節(jié)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五章 第5節(jié)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案 新人教版(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5節(jié)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夯實基礎 一、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1.實驗目的: (1)探究動能定理. (2)感悟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2.實驗的方法:如圖所示,依次用2根、4根、6根……同樣的橡皮筋與物體相連接,并且每次將橡皮筋拉伸相同的長度,這樣操作,無須計算就可知道橡皮筋對物體所做的功依次為W、2W、3W…… 而每次橡皮筋對物體做功后的速度,可用打點計時器測出. 3.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學生電源、復寫紙、連接導線)、同種橡皮條(10根)、小車、長木板、釘子、刻度尺. 4.實驗步驟: (1)按圖連接好器材.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小
2、車上,另一端套在釘子上,第一次用兩根橡皮筋.將長木板傾斜一個角度,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2)將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在橡皮筋彈性限度內),并標記下此位置;接通電源后松手. (3)換上紙帶,并在紙帶上做好標記,每次增加兩根橡皮筋,然后將小車拉到同一位置,接通電源后松手.依次再做四次. (4)根據紙帶求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的速度.在每條紙帶上找出點間間距相等的那部分,它記錄的是小車做勻速運動的情況,如圖所示的計數點B、E、C部分.用刻度尺量出計數點B、C之間的距離d,設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那么,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的速度:vi=____. (5)
3、分析測量數據得出實驗結論.根據實驗所得數據Wi與vi,猜想Wi與vi的關系,先看它們是否滿足最簡單的正比關系,即:Wi∝vi.接著再猜想Wi∝v?大致成立后,再作Wi-v圖進行驗證. 5.實驗結論:Wi∝v. 6.實驗中應注意事項 (1)平衡摩擦力:實驗中的小車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為了保證橡皮筋對物體的功就是合外力的功,必須設法排除摩擦力的影響.可采用將木板一端墊高的方法來實現.將木板一端墊高,讓自由小車(不系橡皮筋時)能在木板上勻速運動,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與摩擦力相平衡,就消除了摩擦力的影響. (2)每次實驗所用的每條橡皮筋,其長度、材料和粗細都應是相同的,并且橡皮筋拉
4、伸的長度都保持一致. (3)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相鄰各點的間距并不均勻,應選點間間距相等的一段紙帶來計算小車的速度,因這一小段是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完畢時的情形. 二、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實驗目的:驗證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機械能守恒.鞏固由紙帶求瞬時速度的方法,體驗誤差分析. 2.實驗原理:自由下落的物體只有重力做功,若減小的勢能等于增加的動能,即:__-ΔEp=ΔEk__,則物體機械能守恒. 3.實驗的方法:讓連著紙帶的重物由靜止自由下落,重物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高度h時重物的速度v,可根據紙帶得出.看__gh=v2__是否成立? 4.實驗器材:鐵架臺、重物、打點計時
5、器、低壓交流電源、開關、刻度尺、復寫紙、紙帶、導線. 5.實驗步驟: (1)按裝置圖a安裝好器材,注意打點計時器板面豎直,保證兩個限位孔中心在同一豎直線上,并用導線將計時器接到低壓交流電源上. (2)將長約1米的紙帶一端用小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后,另一端(上端)穿過打點計時器限位孔,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并靠近計時器的下方. (3)接通電源,讓重物帶動紙帶自由下落,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4)換幾次紙帶,重復上述(2)、(3)步驟. (5)在所得到的紙帶中,選取點跡清晰的3條紙帶進行測量.先記下第一點作為O點,再在紙帶上點跡清晰部分依次連續(xù)地選取三個計數點,且相鄰兩計數點間
6、的時間相等,設為T,如圖b所示的D、E、F三點,用刻度尺測出距O點到E點的距離設為hi,以及D、F間的距離s. (6)用公式vi=,計算出E點對應速度. (7)看勢能減少量mghi是否等于動能增加量mv. 6.實驗結論:重物自由下落時機械能守恒. 7.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 (1)因為不需要知道物體在某點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值,所以不必測量物體的質量m,而只需驗證v=ghi就行了. (2)打點計時器要豎直架穩(wěn),使板面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其兩限位孔中心要在同一豎直線上,以盡量減少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間的摩擦阻力. (3)實驗時,必須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
7、 (4)測量下落高度時,都必須從起始點算起,不能弄錯.為了減小測量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 (5)由于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紙帶與限位孔、振針間的摩擦及空氣阻力作用,因此減小的重力勢能值ΔEp要大于增加的動能值ΔEk. ?! 緋90】 考點突破 例1“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4條、6條、8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4W0……,每次實驗中由靜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均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關于實
8、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兩端密、中間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木板傾角過大 B.當小車速度達到最大時,小車在兩個鐵釘的連線處 C.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 D.應選擇紙帶上第一點到最后一點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 【解析】木板傾角過大時,小車在中間段做加速運動,中間段相鄰兩點之間的間隔會越來越大,選項A錯誤;當橡皮筋處于原長時,小車達到最大速度,而不是小車在兩鐵釘的連線處,選項B錯誤;本實驗平衡阻力后,橡皮筋做功結束后,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 【答案】C 例2利用圖示
9、裝置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學利用實驗得到的紙帶,設計了以下四種測量方案: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測出下落時間t.通過v=gt計算出瞬時速度v.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通過v=計算出瞬時速度v. c.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并通過h=計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種正確
10、,正確的是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解析】如果用a、b、c方案計算就等于已經承認重物下降過程中機械能守恒了,不必驗證了,所以瞬時速度應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的中點時刻的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這一規(guī)律求得,而重物下落的高度可直接測出.a、b、c三項均不正確. 【答案】d 針對訓練 1.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為了平衡摩擦力,實驗中可以將長木板的左端適當墊高,使小車拉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自由下滑時能保持勻速運動 B.為簡便起見,每次實驗中橡皮筋的規(guī)格要相同,拉伸的長度要一樣 C.可
11、以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來改變拉力做功的數值 D.可以通過改變小車的質量來改變拉力做功的數值 (2)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所示的W-v圖象,下列符合實際的是(B) (3)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兩端密、中間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可能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__. 2.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9.80 m/s2.實驗中該同學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完整紙帶如圖乙所示.紙帶上的第一個點記為O,另選連續(xù)的三個點A、B、C進行測量,圖中給出了這三個點到O點的距離hA、hB和
12、hC的值.回答下列問題(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1)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重物速度的大小vB=__3.90__m/s; (2)通過分析該同學測量的實驗數據,他的實驗結果是否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簡要說明分析的依據. 能驗證.v=7.61(m/s)2,ghB=7.70(m/s)2 因為mv≈mghB,近似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 緋91】 考點突破 例3現要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片的滑塊,其總質量為M,左端由跨過輕質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一質量為m的砝碼相連;遮光片兩條長邊與導軌垂直
13、;導軌上B點有一光電門,可以測量遮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用d表示A點到導軌底端C點的距離,h表示A與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寬度,s表示A、B兩點的距離,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看做滑塊通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圖. (1)若將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則在滑塊從A運動至B的過程中,滑塊、遮光片與砝碼組成的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若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與s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_. (2)多次改變光電門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塊自同一點(A點)
14、下滑,測量相應的s與t值,結果如表所示: 1 2 3 4 5 s/m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t/s 8.22 7.17 6.44 5.85 5.43 /×10-2 s-2 1.48 1.95 2.41 2.92 3.39 以s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中描出第1個到第5個數據點;根據5個數據點作直線,求得該直線的斜率k=________×10-2 m-1·s-2(保留3位有效數字).由測得的h、d、b、M和m數值可以計算出-s直線的斜率k0,將k和k0進行比較,若其差值在實驗允許的范圍內,則可認為此實驗
15、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1)滑塊的重力勢能減小Mg·s·,砝碼的重力勢能增加mg·s,故系統(tǒng)的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Mg·s·-mg·s=(M-m)gs.滑塊通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v=,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為(M+m)v2=(M+m)()2.若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有(M-m)gs=(M+m)()2,則=s. (2)第1個和第5個數據點及所作直線見下圖. 直線的斜率約為k=2.36×10-2 m-1·s-2. 【答案】(1)(M-m)gs (M+m) s (2)作圖見解析 2.36(2.32~2.40均正確) 例4如圖所示為“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
16、裝置. (1)若已知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 Hz,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取g=9.80 m/s2,重物質量為0.2 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打P點時,重物的速度為零,A、B、C為另外3個連續(xù)點.根據圖中的數據可知,重物由P點運動到B點,重力勢能減少量ΔEp=________J.(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若PB的距離用h表示,打B點時重物的速度為vB,理論上當兩者間的關系式滿足__________________時,說明下落過程中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3)實驗中發(fā)現重物增加的動能略小于減少的重力勢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重物的質量過大 B
17、.重物的體積過小 C.電源的電壓偏低 D.重物及紙帶在下落時受到阻力 【解析】(1)重力勢能減小量:ΔEp=mgh=0.2×9.8×0.050 1 J=9.82×10-2 J. (2)要驗證物體從P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則需滿足mv=mgh,即v=2gh,說明下落過程中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3)重物的質量過大,重物和紙帶受到的阻力相對較小,所以有利于減小誤差,故A錯誤.重物的體積過小,有利于減小阻力,所以有利于減小誤差,故B錯誤.電源的電壓偏低,電磁鐵產生的吸力就會減小,吸力不夠,打出的點也就不清晰了,與誤差的產生沒有關系,故C錯誤.重物及紙帶在下落時受到阻力,從能量轉化的角度
18、,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勢能減小除了轉化給了動能還有一部分轉化給摩擦產生的內能,所以重物增加的動能略小于減少的重力勢能,故D正確. 【答案】(1)9.82×10-2 (2)v=2gh (3)D 【小結】利用重物帶動紙帶豎直向下落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考查,主要在數據的計算處理和誤差分析兩方面. 1.數據處理和守恒的驗證有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n點計算,代入ghn和v,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ghn=v,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兩點計算 (1)任取兩點A、B測出hAB,算出ghAB. (2)算出v-v的值. (3)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gh
19、AB=v-v,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三:圖象法.從紙帶上選取多個點,測量從第一點到其余各點的下落高度h,并計算各點速度的平方v2,然后以v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實驗數據繪出v2-h(huán)圖線.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圖象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2.誤差分析 (1) 實際上重物和紙帶下落過程中要克服阻力(主要是打點計時器的阻力)做功,故動能的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勢能的減少量,這是屬于系統(tǒng)誤差,減少空氣阻力影響產生的方法是:使紙帶下掛的重物重力大些,且體積要小. (2) 打點計時器產生的誤差 ①由于交流電周期的變化,引起打點時間間隔變化而產生誤差. ②計數
20、點選擇不好、振動片振動不均勻、紙帶放置方法不正確引起摩擦,造成實驗誤差. ③打點時的阻力對紙帶的運動性質有影響,這也屬于系統(tǒng)誤差. (3) 由于測長度帶來的誤差屬偶然誤差,減少辦法:一是測距離時都應從O點量起,二是多測幾次取平均值. (4)物體下落過程中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可以用光電計時器測出來,利用這種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能消除紙帶與限位孔的摩擦阻力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 針對訓練 3.如圖1,用光電門等器材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直徑為d、質量為m的金屬小球由A處靜止釋放,下落過程中經過A處正下方的B處固定的光電門,測得A、B的距離為H(Hd),光電門測出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當
21、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 ,圖2) (1)小球通過光電門B時的速度表達式為__v=__; (2)多次改變高度H,重復上述實驗,作出隨H的變化圖象如圖2所示,當圖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直徑d滿足以下表達式__=H0__時,可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3)實驗中發(fā)現動能增加量ΔEk總是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ΔEp,若增加下落高度,則ΔEp-ΔEk將__增加__(選填“增加”“減小”或“不變”). 【解析】(1)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則小球通過光電門B的速度表達式v=; (2)若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mgH0=m, 整理得,=H0. (3)由于
22、該過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則ΔEp-ΔEk將增大. 4.為了“探究動能改變與合外力做功”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A.第一步:他把帶有定滑輪的木板有滑輪的一端墊起,把質量為M的滑塊通過細繩與質量為m的帶夾重錘相連,然后跨過定滑輪,重錘夾后連一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調整木板傾角,直到輕推滑塊后,滑塊沿木板勻速運動如圖甲所示 B.第二步:保持長木板的傾角不變,將打點計時器安裝在長木板靠近滑輪處,取下細繩和重錘,將滑塊與紙帶相連,使其穿過打點計時器,然后接通電源釋放滑塊,使之從靜止開始加速運動,打出紙帶,如圖乙所示 打出的紙帶如下圖:
23、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已知O、A、B、C、D、E、F相鄰計數的時間間隔為T,根據紙帶求滑塊速度,當打點計時器打A點時滑塊速度vA=____,打點計時器打B點時滑塊速度vB=____. ②已知重錘質量m,當地的重加速度g,要測出某一過程合外力對滑塊做的功還必須測出這一過程滑塊__下滑的位移x__(寫出物理名稱及符號),合外力對滑塊做功的表達式W合=__mgx__. ③測出滑塊運動OA段、OB段、OC段、OD段、OE段合外力對滑塊所做的功,WA、WB、WC、WD、WE以v2為縱軸,以W為橫軸建坐標系,描點作出v2-W圖象,可知它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若直線斜率為k,則滑塊質量M=___
24、_. 【解析】①由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得vA==;vB= . ②因整個系統(tǒng)在圖甲中勻速運動,撤去重錘后,滑塊下滑時所受到的合外力就是重錘的重力,由動能定理,只要知道滑塊下滑的位移x就可得合外力所做的功,且合力功為mgx. ③由動能定理可得W=Mv2,若描點作出v2-W圖象,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直線斜率為k,滑塊質量M=. ?! 緋92】 考點突破 例5DIS實驗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的實驗.學生實驗“用DIS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裝置如圖(a)所示,擺動小球上安裝有遮光片J,其寬度Δs已輸入計算機,在圖中A、B、C、D四處都安上光電傳感器,并將所測
25、得的數據都自動輸入計算機處理,由計算機程序計算出所需的物理量,并畫出圖象.某組同學在一次實驗中,選擇DIS以圖象方式顯示實驗的結果,得到三條圖線,如圖(b)所示.圖象的橫軸表示小球距D點的高度h,縱軸表示擺球的重力勢能Ep、動能Ek或機械能E.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b)圖象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勢能Ep、動能Ek、機械能E隨小球距D點的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線分別是________(按順序填寫相應圖線所對應的文字); (2)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小球起到________的作用,傳感器K的名稱是________; (3)根據圖(b)所示的實驗圖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重力勢能隨小球距D點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動能隨小球距D點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而機械能不變,故乙表示重力勢能Ep,丙表示動能Ek,甲表示機械能E. (2)圖(a)所示的裝置中,小球起到擋光片的作用,而傳感器K的名稱是光電傳感器. (3)由圖線(b)所示的圖象可以看出,小球在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機械能
27、是守恒的. 【答案】(1)乙、丙、甲 (2)擋光片(或遮光片、遮光板) 光電門傳感器(或光電門、光電傳感器) (3)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例6傳感器是一種將非電學量轉換成電信號的檢測裝置,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某物理課外活動小組利用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進一步探究變力作用下的動能定理.如圖甲所示,他們用力傳感器通過定滑輪直接拉固定在小車上的細繩,測出拉力F;用位移傳感器測出小車的位移s和瞬時速度.已知小車質量為200 g. (1)某次實驗得出拉力F隨位移s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速度v隨位移s變化規(guī)律如圖丙所示.利用所得的F-s圖
28、象,求出s=0.30 m到0.52 m過程中力F做功W=________J,此過程動能的變化ΔEk=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數字). (2)下列情況中可減小實驗誤差的操作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可能不止一個選項) A.使拉力F要遠小于小車的重力 B.實驗時要先平衡摩擦力 C.要使細繩與木板表面平行 【解析】(1)根據F-s圖象可知,當s1=0.30 m時,F1=1.00 N,s2=0.52 m時,F2=0.60 N,因此:W=(s2-s1)=0.18 J,速度v隨位移s變化圖象可知:s1=0.30 m,v1=0,s2=0.52 m時,v2=1.28 m/s,ΔE
29、k=mv-mv=0.16 J (2)該實驗中不是利用懸掛的重物的重力表示繩子的拉力,而是直接測量出繩子的拉力,因此不需要使拉力F要遠小于小車的重力,故A錯誤;當平衡了摩擦力和細繩與木板表面平行時,繩子上的拉力才等于小車所受合外力,故B、C正確. 【答案】(1)0.17 0.16 (2)BC 針對訓練 5.一個同學要研究輕質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改變量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著與桌子邊緣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輕質彈簧,其左端固定,右端與質量為m的一個小鋼球接觸.當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小鋼球恰好在桌子邊緣,如圖所示.讓鋼球向左壓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
30、放,使鋼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鋼球在空中飛行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水平距離為s. (1)請你推導出彈簧的彈性勢能Ep與小鋼球質量m、桌面離地面高度h、小鋼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等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 (2)彈簧的壓縮量x與對應的鋼球在空中飛行的水平距離s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彈簧的壓縮量 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小鋼球飛行的水 平距離s(cm) 1.01 1.05 2.01 2.48 3.01 3.50 根據上面的實驗數據,請你猜測彈簧的彈性勢能Ep與彈簧的壓縮量x之間有關系?為什么? 【解析】(1)先求出小
31、球平拋的初速度v0,由s=v0t,h=gt2 兩式得:v0=s 再根據彈簧與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Ep=mv=m(s)2= (2)由表格第1、3、4、5、6組數據可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彈簧的壓縮量x與鋼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成正比,而第2組可能是測量的錯誤.所以彈性勢能Ep與彈簧的壓縮量x的平方成正比,即Ep∝x2. 6.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驗證“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在裝置中,氣墊導軌上滑塊的質量為M,鉤碼的質量為m,遮光條寬度為d,兩光電門間的距離為L,滑塊通過兩光電門,記錄的時間分別為t1、t2,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 (1)開通氣源,實驗前要調節(jié)
32、氣墊導軌水平,在不提供其他器材的情況下,判斷氣墊導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__不連接__(填“連接”或“不連接”)懸掛鉤碼的細繩,給滑塊一個初速度,觀察__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記錄的時間是否相等__. (2)要用上述裝置探究滑塊受到的合外力做的功與滑塊動能變化的關系,要使繩中拉力近似等于鉤碼的重力,則m與M之間的關系應滿足__Mm__;實驗要驗證的表達式為__mgL=M-M__. (3)要用上述裝置探究系統(tǒng)在運動中的機械能關系,滑塊從光電門1運動到光電門2的過程中滿足關系式__mgL=(M+m)-(M+m)__時(用已知量表示),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若測量過程中發(fā)現系統(tǒng)動能增量總是略大于鉤碼重力勢
33、能的減少量,可能的原因是__水平導軌不水平,右端高__. 【解析】(1)判斷氣墊導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不連接懸掛鉤碼的細繩,給滑塊一個初速度,觀察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記錄的時間是否相等. (2)要使繩中拉力近似等于鉤碼的重力,則m與M之間的關系應滿足:m遠小于M,滑塊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為:v=,則實驗要驗證的表達式為:mgL=M-M. (3)要驗證機械能守恒,即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即驗證:mgL=(M+m)-(M+m);將氣墊導軌傾斜后,由于滑塊的重力勢能的減少沒有計入,故增加的動能和減少的重力勢能不相等;若右側高,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即系統(tǒng)動能增量總是略
34、大于鉤碼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可能的原因是水平導軌不水平,右端高. 考 點 集 訓 【p297】 1.物體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做正功,物體的動能越來越大,為了“探究重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我們提供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某同學根據所學的知識結合圖設計一個關于本實驗情景的命題:質量為m的小球在重力mg作用下從開始端自由下落至光電門發(fā)生的①__位移x__,通過光電門時的②__瞬時速度v__,試探究重力做的功③__mgx__與小球動能變化量④__mv2__的定量關系.請你在①②空格處填寫物理量的名稱和對應符號;在③④空格處填寫數學表達式. (2)某同學根據上述命題進行如
35、下操作并測出如下數據. ①用天平測定小球的質量為0.50 kg; ②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的直徑為10.0 mm; ③用刻度尺測出電磁鐵下端到光電門的距離為 80.80 cm; ④電磁鐵先通電,讓小球吸在開始端; ⑤電磁鐵斷電時,小球自由下落; ⑥在小球經過光電門時間內,計時裝置記下小球經過光電門所用時間為2.50×10-3 s,由此可算得小球經過光電門的速度為__4__ m/s; ⑦計算得出重力做的功為__4.04__ J,小球動能變化量為__4.00__ J.(結果保留三位數字,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解析】(1)本題的實驗原理是比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做的功和物體增加的動
36、能在數值上有什么關系.所以測量小球下落的位移x和下落位移x時所對應的速度v,比較重力做的功W=mgx和動能的增加量ΔEk=mv2的關系即可. (2)小球經過光電門的速度可以用小球通過光電門這段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來表示,v==4.0 m/s,W=mgx=4.04 J,ΔEk=mv2=4.00 J. 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甲或乙所示的方案來進行.甲方案為用自由落體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為用斜面小車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比較這兩種方案,__甲__(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理由是__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__. (2)圖丙所示是該實驗
37、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測得每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 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__4.8__m/s2(4.7__m/s2~4.9__m/s2)__;該紙帶是采用__乙__(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簡要寫出判斷依據__因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____. 【解析】(1)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實際操作的方案中應該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2)a=≈4.8 m/s2,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3.如圖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現有的器材
38、為:帶鐵夾的鐵架臺、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帶鐵夾的重錘、天平.回答下列問題: (1)為完成此實驗,除了所給的器材,還需要的器材有__AD__.(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 V的直流電源 D.0~12 V的交流電源 (2)實驗中誤差產生的原因有__紙帶和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用米尺測量紙帶上點的位置時讀數有誤差;計算勢能變化時選取的始末點距離過近;交流電頻率不穩(wěn)定.__(寫出兩個原因) 【解析】(1)本實驗需測量長度,但不需要計時,A項正確,B項錯誤;打點計時器需要用交流電源,C項錯誤,D項正確. (2)摩擦和長度測量讀數問題是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
39、 4.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接通電源,質量為m2的重物從高處由靜止釋放,質量為m1的重物拖著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圖乙是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A是打下的第1個點,量出計數點E、F、G到A點距離分別為d1、d2、d3,每相鄰兩計數點的計時間隔為T,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以下所求物理量均用已知符號表達,m2>m1) (1)在打點A~F的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ΔEk=____,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量ΔEp=__(m2-m1)gd2__,比較ΔEk、ΔEp大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2)某同學根據紙帶算出各計數點速度,并作出-d圖象如圖丙所示,若圖線的斜率k=__g
40、__,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1)由于每相鄰兩計數點的計時間隔為T,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點F的瞬時速度:vF=. 在A~F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ΔEk=(m1+m2)v=. 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ΔEp=(m2-m1)gd2. (2)本題中根據機械能守恒可知,(m2-m1)gd=(m1+m2)v2, 即有:v2=gd,所以v2-d圖象中圖象的斜率k=g. 5.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兩光電門1、2,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實驗時,測出光電門1、2間的距離為L,遮光條的寬度為d,滑
41、塊和遮光條的總質量為M,鉤碼質量為m.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A.安裝好實驗裝置,其中與定滑輪及彈簧測力計相連的細線豎直; B.實驗時要調整氣墊導軌水平,不掛鉤碼和細線,接通氣源,釋放滑塊,如果滑塊__能在氣墊導軌上靜止,或能在導軌上做勻速運動,或經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相等__,則表示氣墊導軌已調整至水平狀態(tài); C.掛上鉤碼后,接通氣源,再放開滑塊,記錄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t1和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t2,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則要驗證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__FL=M()2-M()2__; D.改變鉤碼的質量,重復步驟C,求得滑塊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動能變化量ΔEk.
42、(2)對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B__. A.滑塊的加速度與鉤碼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滑塊所受合外力 C.實驗過程中鉤碼處于超重狀態(tài) D.鉤碼的總質量m應遠小于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量M 【解析】(1)若氣墊導軌水平,則滑塊不掛鉤碼時在氣墊導軌上受的合外力為零,能在氣墊導軌上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即滑塊經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相等.如果滿足FL=M()2-M()2,則可以驗證動能定理. (2)因為鉤碼向下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時,滑塊運動的位移大小就為2x,所以滑塊的加速度大小是鉤碼加速度大小的2倍,選項A錯誤;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滑塊所受合外力大小,不需要滿足鉤碼的總
43、質量m遠小于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量M,實驗過程中鉤碼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選項B正確,C、D錯誤. 6.在用“落體法”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小明選擇一條較為滿意的紙帶,如圖甲所示.他舍棄前面密集的點,以O為起點,從A點開始選取紙帶上連續(xù)點A、B、C……,測出O到A、B、C……的距離分別為h1、h2、h3……,電源的頻率為f. (1)為減少阻力對實驗的影響,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ABC__. A.選用鐵質重錘 B.安裝打點計時器使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 C.釋放紙帶前,手應提紙帶上端并使紙帶豎直 D.重錘下落中手始終提住紙帶上端,保持紙帶豎直 (2)打B點時,重錘的速度vB
44、為____. (3)小明用實驗測得數據畫出的v2-h(huán)圖象如圖乙所示.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打下O點時重錘速度不為零__. (4)另有四位同學在圖乙的基礎上,畫出沒有阻力時的v2-h(huán)圖線,并與其比較,其中正確的是__B__. 【解析】(1)為了減小阻力的影響,實驗時重錘選擇質量大一些的,體積小一些的,故A正確.安裝打點計時器使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從而減小阻力的影響,故B正確.釋放紙帶前,手應提紙帶上端并使紙帶豎直,可以減小阻力,故C正確.重錘下落過程中,手不能拉著紙帶,故D錯誤. (2)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知,B點的瞬時速度vB==. (3)根據
45、動能定理:F合h=mv2-mv,得v2=v+2h,因為v2-h(huán)圖象不過原點的原因是:打下O點時重錘速度不為零; (4)不論有無阻力,釋放點的位置相同,即初速度為零時,兩圖線交于橫軸的同一點,故B正確. 7.某同學利用傾斜氣墊導軌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條的寬度l,結果如圖乙所示; b.讀出導軌標尺的總長L0,并用直尺測出導軌標尺在豎直方向的高度H0; c.讀出滑塊釋放處擋光條與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s; d.由靜止釋放滑塊,從數字計時器(圖甲中未畫出)上讀出擋光條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 回答下列問題:
46、(1)由圖乙讀出l=__8.20__ mm. (2)__沒有__(選填“有”或“沒有”)必要用天平稱出滑塊和擋光條的總質量M. (3)多次改變光電門位置,即改變距離s,重復上述實驗,作出隨s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若滑塊的加速度為a,圖象的斜率為____.當已知量t0、s0、l、L0、H0和當地重力加速度g滿足表達式=__s0__時,可判斷滑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解析】(1)游標尺上共有20小格,精度為0.05 mm,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條的寬度l=(8+0.05×4) mm=8.20 mm. (2)欲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即Mgssin θ=M()2,θ為氣墊導軌與水平面間的
47、夾角,只需驗證gssin θ=()2,可見沒有必要測量滑塊和擋光條的總質量M. (3)由幾何知識得sin θ=,當s=s0,t=t0時有=s0. 8.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半圓盤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盤面的水平刻度線標注著距離懸掛點O的高度,金屬小圓柱用細線懸掛于O點,將小圓柱拉至水平位置,然后由靜止釋放,小圓柱依次通過固定在不同高度的光電門,記錄小圓柱經過各光電門所用時間,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 (1)為計算出相應速度v,該同學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出小圓柱的直徑d,測量示數如圖乙所示,則d=__6.955__mm. (2)該同學用橫坐標表示小圓柱下降高度h,縱坐標
48、應表示__v2__(選填“v”或“v2”),從而可以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他求出圖象斜率為k,當k=__2g__時,則可驗證小圓柱擺動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 【解析】(1)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為6.5 mm,可動刻度讀數為0.01×45.5 mm=0.455 mm,所以最終讀數為6.5 mm+0.455 mm=6.955 mm. (2)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則有:v2=2gh,知v2與h成正比;由題意可知,圖線的斜率等于2g. 9.某同學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設計實驗探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量的關系. (1)如圖甲,將輕質彈簧下端固定于鐵架臺,在上端的托盤中依次增加砝
49、碼,測量相應的彈簧長度,部分數據如下表.由數據算得勁度系數k=__50__N/m.(g取9.80 m/s2) 甲 砝碼質量/g 50 100 150 彈簧長度/cm 8.62 7.63 6.66 (2)取下彈簧,將其一端固定于氣墊導軌左側,如圖乙所示,調整導軌,使滑塊自由滑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__相等__. 乙 (3)用滑塊壓縮彈簧,記錄彈簧的壓縮量x;釋放滑塊,記錄滑塊脫離彈簧后的速度v.釋放滑塊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__滑塊的動能__. (4)重復(3)中的操作,得到v與x的關系如圖丙,由圖可知,v與x成__正比__關系.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對同一根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的__壓縮量的二次方__成正比. 【解析】(1)根據F=kx得ΔF=kΔx,可得k==.取較遠的兩組數據計算,k==50 N/m. (2)氣墊導軌摩擦力可以忽略,故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相等. (3)因忽略摩擦力,釋放滑塊后,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滑塊的動能. (4)由題圖丙可知,v-x圖線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成正比關系.由Ek=mv2=Ep可知,Ep=mv2∝x2,故彈性勢能與彈簧的壓縮量的二次方成正比. - 19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