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教案1 魯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中地理 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教案1 魯教版必修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 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教案1 魯教版必修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認識自然環(huán)境的組成
了解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認識巖石圈的范圍、結構,掌握地殼的組成;
巖石圈的組成物質及物質循環(huán);
褶皺、斷層與地貌的關系,研究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類型。
2、能力目標:
能夠運用課本插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巖石圈的位置、范圍、結構,提高運用讀圖觀察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能夠熟練閱讀“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同時能繪制簡單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
自己動手繪制褶皺、
2、斷層、向斜、背斜等地質構造簡圖,培養(yǎng)準確判斷地質構造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三大巖石的轉化和地殼物質循環(huán)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物質的運動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念,認識世界萬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發(fā)展變化的;
通過對地質構造意義的學習和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觀,提高科學素養(yǎng)。
【重點難點】:
1、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
2、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的判斷
3、地貌的變化及其成因
【教學方法】:讀圖觀察 自主探究 列表分析 比較分析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板圖
【講授過程】:
引入新課
通過上一單元的學習,我們從宇宙對地球有了一個宏觀的
3、認識,知道了宇宙環(huán)境對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來說特別重要,但人類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影響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fā)展的直接因素是地球自身的環(huán)境。因此,從本單元開始我們就進入地球本身對做一些微觀的了解。
提問:
1、閱讀單元標題,說說你的理解?
2、閱讀本單元序言部分的圖文,設計出地球圈層構成的知識框架,并說明各圈層之間的關系?
歸納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層,四大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
提問:
1、閱P26圖,指出巖石圈的范圍,并說明巖石圈對人類活動的意義?
(結合2-1-1圖)
承轉:人類活動受
4、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而巖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態(tài)的基礎,因而,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巖石圈的具體情況。
一、巖石圈
快速閱讀一、二兩部分內容,試設計本部分內容的知識框架:
仔細閱讀該部分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試用資料說明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差異?
2、閱讀P30知識窗,了解巖石、礦物與元素的關系及地殼的元素組成?
(根據(jù)時間采取課堂還是課后完成)
3、試繪制簡單的示意圖說明各大巖石的形成及分類?(可分組進行;一組回答,其他組點評;老師可展示其他比較形象、實際的示意圖)
4、P29“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地殼中原有的巖石”可能指哪些巖石,這說明三
5、大巖石之間有何聯(lián)系?完成P31活動1。
5、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對人類活動有何意義?完成P31活動2。
承轉:讀圖2-1-6試說明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對地表形態(tài)的具體影響?
(學生對圖中的地表形態(tài)進行說明并歸納總結)
分類
能量來源
表現(xiàn)形式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試解釋下列現(xiàn)象:
兩千萬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qū)抬升了大約兩萬米,但珠穆朗瑪峰海拔只有8848.13米。
黃河每年將16億噸泥沙輸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萬年來,渤海的輪廓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3、上述現(xiàn)象說明什么問題?
二、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變化
內
6、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斷地改變著地表形態(tài),形成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地貌景觀。
(一)內力作用的“足跡”
展示《巖層分布示意圖》——褶皺、斷層直觀圖
思考:沉積巖在形成時一般為水平或接近水平分布,可是為什么在山區(qū)常??吹綆r層是彎曲的或是斷裂錯位的?
閱讀本部分圖文完成下列問題:
填表
地質構造
形成
基本單元
巖層形態(tài)
地貌形態(tài)
褶皺
斷層
褶皺和斷層在形成過程及地貌上有何異同?
圖2-1-10與2-1-11中的構造和地貌有何異同?并解釋原因?
4、研究這些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生活有何意義?具體說明。
承轉
7、:內力作用為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外力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師,不斷地對“粗毛坯”進行塑造成。那么,外力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呢?
(二)外力作用的表現(xiàn)
閱讀課本第一自然段,認識幾種主要的外力并設計前五種外力作用的關系圖?
各種外力都是一把刻刀不斷雕塑著地表,其中最鋒利的是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
閱讀流水作用與風力作用部分的圖文,完成下列問題:
1、填表
外力作用
分布地區(qū)
作用形式
地貌類型
典型地貌
流水作用
風力作用
沖擊扇、沖擊平原、三角洲的位置有何不同?
沙丘的迎風坡和背風坡的坡度有何不同?
黃
8、土高原和黃土高原地區(qū)錢溝萬壑現(xiàn)象的形成有何不同?
如果在沉積地貌處做一個剖面,剖面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試解釋其原因?
除了流水作用與風力作用外,還有哪些外力對地貌產生著巨大影響?它們作用下的地貌會是怎樣的呢?
閱讀P36知識窗,了解冰川、海浪侵蝕形成的地貌類型及分布位置。
(根據(jù)時間采取課堂還是課后閱讀)
外力的來源很多,作用形式也多,因而,塑造的地表形態(tài)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人類生活在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tài)有何關系?試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
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讀圖觀察法、繪制示意圖法、列表對比法、討論法等地理
學習方法我們學習了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巖石圈的結構、巖石圈的物質組成及循環(huán)、地質構造與地貌;地質構造的實際意義;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重點掌握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地質構造與地貌;流水與風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