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32203808 上傳時間:2021-10-13 格式:DOC 頁數:7 大?。?79.01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臨清一中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山東省臨清一中2013學年高中政治 11.1《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一、教材分析 本框共設三目:第一目主要分析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從而深入理解社會的物質性特征。第二目分析了兩大社會基本矛盾,通過這一發(fā)現,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在社會歷史領域徹底堅持了唯物主義。第三目揭示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這一總趨勢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中實現的。 通過本框的學習,讓同學們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紛繁蕪雜的社會現象歸根到底就由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組成的。明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解釋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2、的含義及辯證關系 (2)分析兩大社會基本矛盾 (3)說明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 (二)能力目標

3、 (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2)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 (3)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的學習,認識社會的物質性,樹立唯物主義歷史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 難點: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概念、原理很抽象,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社會經驗有限,應注意從以

4、下幾個方面加以引導。 1.澄清概念。本課涉及多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如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革命、改革等。學生要準確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首先就要對這些概念的內涵有比較明確的理解,因此,澄清概念既是學習本課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習本課的重要方法。 2.觀察生活。在學習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時,學生可以從觀察自己身邊的生活入手,看看自己身邊各種意識現象背后的物質原因是什么。比如,民間流傳的神話、人們信仰的宗教、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等現象背后的物質原因是什么?同時,看看這些意識現象對人們行為和社會發(fā)展又有哪些能動的影響。 3.分析歷史。在學習

5、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辯證關系原理以及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時,學生可以運用這些原理對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加以分析,以便加深對這些原理的理解。特別是要運用這些原理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3.運用對比方法認識幾種社會生活概況。 4.聯系社會實際對社會的物質性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加以理解。 六、課前準備 1.熱點材料搜集與整理 2.導學案的印制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

6、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高級運動形式,其發(fā)展總是像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因此,在社會運動和自然運動中存在著共同的規(guī)律。但是,社會又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發(fā)的力量,社會歷史則是由有意識的人的活動構成的。那么,社會歷史發(fā)展有什么規(guī)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什么關系?社會歷史的主體是誰?探討和回答這些問題,是正確認識和把握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的前提。 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照目標,理解學案的有關要求,已經布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

7、其預習情況解決疑惑。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社會的本質是什么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以往社會歷史理論陷入唯心主義的原因。 ◇課堂探究: (1)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人們可以認識自然界的規(guī)律,從而唯物主義地解釋自然界,為什么不能認識社會的規(guī)律,從而唯物主義地解釋人類社會? (2)為什么馬克思能夠發(fā)現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探究提示: (1)這是因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沒有意識,它們的變化發(fā)展完全是自進行的。社會歷史是人們活動的結果,而人的活動是有自覺意識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種假象,似乎社會歷史是由人們的動機、目的等決定的。以往的

8、社會歷史理論被這種假象所迷惑,它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沒有進一步追溯到產生這些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社會存在,從而陷入唯心主義。 (2)馬克思能夠從實際出發(fā),用聯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認識人的本質,認識社會發(fā)展的運行規(guī)律,而不是從主觀思想動機出發(fā)。實踐觀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另外,生產力的巨大發(fā)展和無產階級的出現,是客觀條件。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闡述了社會歷史規(guī)律長期以來不能被人們所認識的原因,即對社會歷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質生產實踐的局限;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產生的條件,即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物質生產實踐在廣度和深度上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以及無

9、產階級的出現。 ◇課堂探究: (1)想一想,宗教所描繪的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是什么關系? (2)人的許多不切實際的念頭、思想和實際生活之間是什么關系? ◇探究提示: (1)宗教所描繪的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歪曲的虛幻的反映,其內容來源于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繪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繪的事物是對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 (2)人的這些念頭、思想都來源于實際生活,是對實際生活超脫、虛幻的反映。沒有具體的實際生活就不會產生相關的不切實際的念頭與思想。 2.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教材用“相關鏈接”欄目介紹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兩大組成部分——社會存在

10、、社會意識。 (1)、社會存在的含義:是指社會生活中的物質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2)、社會意識的含義:是指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類社會中各種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各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式。 (1)紛繁復雜的社會歷史現象背后,其動因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各種各樣的社會意識,包括歪曲虛假的社會意識,無論其主觀色彩多么濃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種神秘的外衣,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2)有什么樣的

11、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會環(huán)境所決定,又與他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受到的教育、從事的職業(yè)等密切相關。人們所處的社會經濟關系不同、社會實踐不同,所形成的社會意識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的社會意識在不同程度上帶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同一階級的不同階層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利益不同,決定了他們的社會意識不同。 (3)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fā)展。由于社會總是處于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中,所以與之密切相聯系的社會意識也必然要相應地變化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等的變化,人們的社會意識也會發(fā)生或早或遲、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變化。

12、教材用“專家點評”欄目說明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不同決定了社會意識的不同,從而使社會意識具有多樣性、時代性、階級性等特征。 3.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課堂探究: (1)在社會主義里,為什么會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2)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能不能產生先進的社會意識?為什么? ◇探究提示: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這些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產生于剝削階級社會,是剝削階級特定的經濟、政治關系的產物。盡管我們現在已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但這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會立刻消失,它具有一定的相

13、對獨立性,落后于社會存在,故在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 (2)在資本主義社會也能產生先進的社會意識,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就產生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之后,這些思想不僅比較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某些矛盾和罪惡現象,而且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主張和設想,包含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萌芽,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來源。這些社會意識的產生反映了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不滿,渴望更好的社會出現。這種先進的社會意識源于社會存在,又高于社會存在,推動了社會存在向前發(fā)展。 (1)對這一知識我們應把握兩個方面,其一是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絕對的,任何社會意識都根源于社會存在,并隨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而變化發(fā)展

14、;其二,社會意識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即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在存在時間上有時會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它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fā)展,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fā)展。 (2)社會意識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性質不同,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fā)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存在與社會意識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fā)展。社會意識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fā)展起

15、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其中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 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是:要么認為社會的變化發(fā)展是由人們的主觀意志,特別是少數杰出人物、帝王將相的思想動機決定的;要么認為是由“天命…‘神”“絕對精沖”決定的。其實質都是把精神看成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最終原因,認為社會意識決 4.社會生活的本質。 社會生活紛繁復雜,但最終可劃分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兩大部分。社會意識盡管帶有主觀色彩,但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由社會存在決定其性質和變化發(fā)展。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fā)展和無產階級的產生,二者的緊密結合為馬克

16、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深刻揭示了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 (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來自哪里 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社會意識 ◇課堂探究: (1)想一想,怎樣才能揭開社會歷史之謎? (2)想一想,物質生產在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中起著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 (1)從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尋找。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和更替。 此

17、知識點分三層認識,首先,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體——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來識;其次,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如何推動社會進步;最后,得出結論: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fā)展的歷史。人們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離不開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這一活動一旦停止,人類就無法繼續(xù)生存和發(fā)展,更無法進行其他社會關系和其他社會活動,它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和更替。 ◇課堂探究: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18、◇探究提示:從社會形態(tài)的演變上說明了: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生產力是客觀的,不能隨心所欲地選擇、發(fā)展,決定了生產關系也是客觀的,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選擇、發(fā)展。即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運動。 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統(tǒng)一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②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fā)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 ③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

19、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fā)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fā)展起阻礙作用。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表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 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 2.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課堂探究:為什么發(fā)展生產力就需要改變生產關系中同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環(huán)節(jié)和方面、上層建筑中同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環(huán)節(jié)和方面? ◇探究提示:因為當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不相適應時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不相適應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和變革。 此知識點分三

20、層分析,首先,明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二者的含義;其次,分析二者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運動;最后,得出結論: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 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1)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含義。 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 上層建筑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②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上層建筑的狀況不同,對經濟基礎反作用的性質是不同的。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

21、濟基礎的發(fā)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會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阻礙社會前進。 (3)結論: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體現了兩者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3.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這一知識點是對以上兩個知識點的歸結,也是本目內容的最終結論,闡明這兩個規(guī)律普遍存在于任何社會,貫穿人類社會的始終,論證其基本性,并闡明發(fā)現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的重要意義。 (1)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

22、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2)人類社會的基本規(guī)律是什么?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上層建筑一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3)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現的意義。 這一發(fā)現使人類第一次解開了社會歷史領域的“斯芬克斯”,之謎,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介紹了馬克思的兩大偉大發(fā)現之一的唯物史觀,第一次揭示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即: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揭示了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全部活動的基礎,上層建筑根源于經濟基礎,從而使人類關于社會

23、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教材中的“專家點評’’說明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人的活動只能順應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若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則不能實現其目的。走歷史必由之路,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 (三)、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社會將往哪個方向發(fā)展 1.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與實現方式。 ◇課堂探究: (1)想一想,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是什么? (2)社會發(fā)展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的? ◇探究提示: (1)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是由低級到高級,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從社會形態(tài)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依次發(fā)展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

24、社會。 (2)是在不斷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實現的。 (1)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fā)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2)實現方式:社會發(fā)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2.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 (1)、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2)、實現方式: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 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具體表現為:被剝削階級反對剝削階級的階級斗爭,迫使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調整某些經濟和政治關系,使社會基

25、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當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發(fā)展時,只有通過先進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動階級的統(tǒng)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fā)展。 教材“相關鏈接”說明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資產階級專政必然走向無產階級專政,最終走向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這一前進過程中的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推動其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教材“專家點評”強調了在分析階級社會中的問題和現象時,要用階級分析法,這是我們認識和把握階級社會各種現象的基本方法。 3.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與解決方式。 ◇課堂探究: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

26、盾的解決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探究提示:主要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通過改革實現。 (1)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內容: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 (2)實現方式: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即非對抗性的矛盾),決定了它的實現方式不是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的方式解決,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改革。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 ③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

27、社會主義各方面工作的強大動力。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具體制度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又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來發(fā)揮它的優(yōu)越性。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義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動力。 小結: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 (1)總趨勢: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地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從而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 (2)具體表現:“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fā)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3)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圖示為: 原始社會一階級社會(奴隸、封建、資本主義)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

28、 總趨勢:由低級向高級,是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是曲折的。 實現方式: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基本矛盾實現的,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反思總結:教師組織學生反思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參照板書),進行總結。 當堂檢測:見后面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九、板書設計 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以往社會歷史陷入唯心主義的原因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 社會存在與社會 意識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總趨勢:前進的、上升的,發(fā)展的過程是曲直的 實現方式:階級社會:階級斗爭;社會主義:改革 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fā)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jié)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 7 -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