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201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故事小說類考點訓練
《【聚焦中考】201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故事小說類考點訓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聚焦中考】201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故事小說類考點訓練(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中考文言文故事小說類考點訓練 (一)童 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2、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 A.余憶童稚時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B.項為之強 以弱為強者 C.徐噴以煙 清風徐來 D.觀之,興正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點撥:C中“徐”意思都是“慢慢地”;A中“余”前一個是“我”,后一個是“剩下的”;B中“強”前一個通“僵”,僵硬,后一個“強大”;D中“觀”前一個是“觀看”,后一個是“景觀”。 2.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 ) A.故時有物外之趣 學而時習之 B.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戰(zhàn)則請從 C.為之怡然稱快 然胡不已乎 D.以叢草為林 不以疾也 點撥:A中“之”前一個是“的”,后一個是
3、“它”;C中“然”前一個“……的樣子”,后一個“那么,既然這樣”;D中“以”前一個是“把”,后一個是“認為”。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果然像鶴在云端鳴叫,為這個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2)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遇見細小的東西必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樂趣。 4.“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使用了什么修辭?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張;在內(nèi)容上表現(xiàn)了小孩子天真爛漫的情趣和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水平;在結(jié)構(gòu)上與上文相照應,為下文作鋪墊。 5.作者觀察事物細致而有耐心,試說說下面加線詞
4、語的表達作用。 (1)夏蚊成雷。 生動地寫出蚊群嗡嗡的聲音之大。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表明作者“神游其中”觀察得仔細而時間又長。 (3)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表達了作者“作青云白鶴觀”目的達到,效果理想而收到的驚喜。 (4)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極寫癩蝦蟆聲勢之大。 6.(2013南寧)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B ) A.作者將“夏蚊成雷”聯(lián)想成“群鶴舞空”的情景,并從中獲得很多“物外之趣”。 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驅(qū)”三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作者以大欺小、殘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語言簡潔,表現(xiàn)力強,“明察秋毫”“龐然大物”“怡然自得”
5、流傳至今,成為成語。 D.文章啟迪我們:只要熱愛自然,仔細觀察,大膽想象,就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點撥:B項表現(xiàn)的是主人公的純真善良。 7.作者寫了哪幾件趣事? 分別寫了觀蚊成鶴、神游山林、觀蟲斗、驅(qū)蝦蟆四件趣事。 8.(2013南寧)你認為童年時的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情趣的人? 童年時的作者是一個活潑可愛、純潔善良、天真無邪、富有情趣、熱愛自然、充滿想象力的人。要成為一個有情趣的人,應做到:①保持一顆好奇心,有敏銳的觀察力。②有豐富的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讓平凡的事物變得神奇、有趣。③有一顆天真爛漫的心,富有童真童趣。④熱愛大自然。⑤熱愛生活,善于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
6、樂趣。⑥能以審美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人和物。 (二)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
7、,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極狹,才通人 B.未嘗識書具 默而識之 C.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漁人甚異之 D.忽啼求之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3.說說對題目中“傷”的理解。 題目中“傷”字的意思是哀傷、嘆息。作者“傷”仲永是因為方仲永天資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終“泯然眾人”。題目用一“
8、傷”字,點明主題。正文部分無一“傷”字,而“傷”字貫穿始終,深刻含蓄。如“不使學”“泯然眾人”均含有“傷”意。 4.文章開頭寫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作的必要鋪墊,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才能衰退的家庭背景。 5.選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D ) A.課文采用“聞”“見”“問”的方式依次寫了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三個階段,真實可信,有說服力。 B.本文用詞精當傳神。如第一段中寫方仲永“啼求之”,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了索求書具的情態(tài);“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C.“環(huán)謁”一
9、詞把方仲永父貪利自得、可悲可憐的愚昧無知之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 D.“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條件好,即有天賦?!笆苡谌恕敝溉说暮筇鞗]有好好學習。 6.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請結(jié)合方仲永這一事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的認識。 天資是人成材的基本條件;天資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資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資也
10、會被泯滅(方仲永便如此)。 (三)孫權(quán)勸學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意思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卿今當涂掌事(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稱) C.非復吳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親昵的味道)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古代對自家
11、兄長的尊稱) 2.下列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A ) A.以:①蒙辭以軍中多務?、诨蛞藻X幣乞之 B.若:①孰若孤 ②若為傭耕 C.過:①及魯肅過尋陽 ②人恒過,然后能改 D.見:①見往事耳 ②有時見日 3.翻譯下列句子。 (1)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我經(jīng)常讀書,自認為很有益處。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跟讀書人離別三天后,就應該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認清這件事情怎么長兄這么晚哪! 4.談談你對“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難道是要你去閱讀經(jīng)書當博士嗎?我只不過是叫你應當多讀點書,熟悉
12、一些歷史罷了。這句話寫出了孫權(quán)對讀書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讀書并不僅僅是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為增長見識閱歷。 5.(2013湘潭)作者是運用什么寫作手法來表現(xiàn)呂蒙學習的成效的?請予以說明。 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以魯肅見到呂蒙時的驚異和欽佩之情,表現(xiàn)了學習使呂蒙有了巨大變化。(或答“對比”,以呂蒙學習前后的變化對比,表現(xiàn)其學習成效顯著。) 6.從文中找一個成語形容呂蒙的變化。呂蒙的變化給你帶來什么啟示? 成語:刮目相待。啟示:示例:①要多讀書,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見識。②人的成才和天賦沒有很大關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彌補。不管天賦怎樣,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學有所成。 7
13、.對比方仲永和呂蒙的變化,你得到什么啟示? 呂蒙“當涂掌事”后,經(jīng)孫權(quán)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傷仲永》寫出了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兩文的內(nèi)容都和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的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從中我們可以知道,不管一個人天賦如何,后天學習是成才的根本途徑。 (四)口 技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
14、,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與“于廳事之東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樣的一項是( C ) A.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B.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①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客人們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哆嗦打顫,幾乎都想爭先逃走
15、。 ②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明確指出其中的一種聲音來。 3.選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D ) A.“京中有善口技者”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氣大、技藝高?!吧啤弊纸y(tǒng)領全篇,全文的內(nèi)容情節(jié)都是圍繞“善”來展開的。 B.文章結(jié)尾寫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強調(diào)道具的簡單,稱贊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藝,讓人對這場表演回味無窮。 C.課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內(nèi)容和過程,這是從正面表現(xiàn)口技者的技藝精湛。 D.在描寫表演過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寫聽眾的反應,后寫口技藝人的表演,從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以聽眾的反應為烘托
16、,從側(cè)面表現(xiàn)口技表演之“善”。 4.“滿坐寂然,無敢嘩者”渲染了開演前怎樣的氣氛?有什么作用? 肅靜而緊張的氣氛。表現(xiàn)賓客對表演的向往之情,襯托表演者口技之“善”,為下文精彩的表演作烘托和伏筆。 5.語言品味——任選一句,分析其表達的作用和效果。 (1)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通過伸頸、側(cè)目的動作描寫,微笑、默嘆的神態(tài)描寫,側(cè)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藝高超。 (2)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通過“變色離席”的神態(tài)描寫,“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的動作描寫,“幾欲先走”的心理描寫,側(cè)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藝高超。 (五)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
17、,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對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B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
18、/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許寡人 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2)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3)顧野有麥場 (回頭看) (4)一狼洞其中 (打洞) 4.翻譯下面句子。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
19、其后也。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背后。 5.在與狼的較量中,“屠戶”的心理和行動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開始屠戶很害怕,存有僥幸心理,給狼扔了兩塊骨頭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趕;后來屠戶鎮(zhèn)定下來,丟掉幻想準備抵抗,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戶堅定決心,勇敢斗爭,跳起來,連砍幾刀殺死了一只狼,又砍斷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殺死了它。 6.概括狼的形象,并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 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這則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
20、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六)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1、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B.問/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后遂無問/津者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便要還家(通“邀”,邀請)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和兒女)(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3)咸來問訊(都) (4)便扶向路(舊的,從前的) (5
22、)處處志之(作標記) (6)遂迷,不復得路(終于) (7)尋病終(不久,隨即) (8)無問津者(渡口) 3.翻譯下列句子。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捕魚人對眼前的奇景覺得非常奇怪。又繼續(xù)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2)(2014安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村中人)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就更不必說了。 (4)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村中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
23、面的人說。” 4.用簡潔的文字寫出“漁人”的行蹤。 發(fā)現(xiàn)桃源——探訪桃源——離開桃源 5.(2014安順)選文中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淳樸、熱情的特點?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或“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或“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2014安順)“黃發(fā)垂髫”分別指代什么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展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生活景象? “黃發(fā)垂髫”分別指代老人和小孩?!包S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展現(xiàn)出一幅和諧安樂、自得其樂的幸福生活圖景。 7.(2014安順)本文演繹出的一個成語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 成語是: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向往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
24、戰(zhàn)亂,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會理想(寄托了作者向往一個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和樂富足,寧靜和諧的社會理想)。(意思對即可) 8.文章最后還寫了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節(jié),其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桃花源是一個虛構(gòu)、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生活的追求,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9.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本文第一段著眼于“異”字,為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作了鋪墊。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無論是寫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生動的細節(jié),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25、 C.文中真實地描繪了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人人勞作、生活安定、風氣淳樸的現(xiàn)實社會。 D.這篇文章記敘層次清晰,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一氣呵成,結(jié)構(gòu)非常嚴謹。 (七)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
26、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013嵊州)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其如土石何 (加強反問語氣) (2)固不可徹 (通,暢達) (3)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窮盡) (4)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無”)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
27、代漢語。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帶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成年男子(上了山),鑿石頭挖山,用箕畚(裝石頭、土塊)運到渤海岸邊。 (2)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聰明了! 3.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講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C.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
28、,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 4.畫線的兩句話表面相似,實際不同。請簡析它們的區(qū)別。 出發(fā)點不同。其妻是在“雜然相許”的前提下“獻疑”,一個“獻”字表明她對愚公的關心;智叟不是提出疑問,“笑而止之”是對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強了否定的意思。 5.(2013嵊州)從文中愚公駁斥智叟的話看,你認為愚公“愚”嗎?為什么? 不愚。因為從這個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長遠、發(fā)展的目光,盡管憑他個人能力不能實現(xiàn)目標,但他堅信只要后代子孫堅持奮斗,總有一天會移掉大山! 6.(2013舟山)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 敢想敢干(不安于現(xiàn)狀);團結(jié)合作(廣泛依靠群眾);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做事不畏艱險。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