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9)
《八年級數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9)》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數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9)(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5-2016學年吉林省通化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屬于最簡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計算錯誤的是( ?。? A. B. C. D. 3.如果最簡二次根式與是同類根式,那么a=( ?。? A.1 B.2 C.3 D.4 4.順次連接對角線垂直的?ABCD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必定是( ?。? A.平行四邊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矩形 5.若成立,則a,b滿足的條件是( ?。? A.a<0且b>0 B.a≤0且b≥0 C.a<0且b≥0 D.a,b異號 6.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60,對角線長為15cm,較短邊的長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7.如圖,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邊于點E,則EC等于( ?。? A.1cm B.2cm C.3cm D.4cm 8.如圖,若圓柱的底面周長是30cm,高是40cm,從圓柱底部A處沿側面纏繞一圈絲線到頂部B處做裝飾,則這條絲線的最小長度是( ) A.80cm B.70cm C.60cm D.50cm 9.如圖,在矩形ABCD中,AB=8,BC=4,將矩形沿AC折疊,點D落在點D′處,則重疊部分△AFC的面積為( ?。? A.6 B.8 C.10 D.12 10.如圖,正方形ABCD中,AE=AB,直線DE交BC于點F,則∠BEF=( ?。? A.45 B.30 C.60 D.55 二、填空題(本題有9個小題,17題4分,其它每小題3分,共28分) 11.函數中x的取值范圍是 . 12.在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2x2﹣6= ?。? 13.已知x,y為實數,且+3(y﹣2)2=0,則的值為 . 14.已知y=+﹣3,則x+y的值為 ?。? 15.如果直角三角形兩條邊長分別為3和4,那么第三條邊長為 ?。? 16.小明想知道學校旗桿有多高,他發(fā)現旗桿上的繩子垂到地面還余1m,當他把繩子下端拉開5m后,發(fā)現下端剛好接觸地面,則旗桿高度為 米. 17.已知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為8cm和6cm,那么這個菱形的周長是 cm,面積是 cm2. 18.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1,0)與點B(0,2)的距離是 . 19.如圖,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在△ABC中,點D為AB的中點,則線段CD的長為 ?。? 三、解答題(共42分) 20.計算 (1)﹣()2+(π+)0﹣+|﹣1|; (2)(+)2﹣(+)(﹣). 21.如圖,在△ABC中,CD⊥AB于D,AC=4,BC=3,DB=. (1)求CD,AD的值; (2)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2.已知:如圖,在?ABCD中,E、F是對角線AC上的兩點,且AE=CF.求證: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 23.如圖,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BD交于點O,E是BD延長線上的點,且△ACE是等邊三角形. (1)求證:四邊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證: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24.如圖,在Rt△ABC中,∠B=90,AB=3,∠C=30,點D從點C出發(fā)沿CA方向以每秒2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A勻速運動,同時點E從點A出發(fā)沿AB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另一個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點D、E運動的時間是t秒(t>0),過點D作DF⊥BC于點F,連接DE、EF. (1)求證:AE=DF; (2)填空:當t= 秒時,四邊形BEDF是矩形. (3)四邊形AEFD能夠成為菱形嗎?如果能,求出相應的t值,并求出此時四邊形AEFD的面積; 如果不能,說明理由. 2015-2016學年吉林省通化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屬于最簡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點】最簡二次根式. 【分析】B、D選項的被開方數中含有未開盡方的因數或因式;C選項的被開方數中含有分母;因此這三個選項都不是最簡二次根式. 【解答】解:因為:B、=4; C、=; D、=2; 所以這三項都不是最簡二次根式.故選A. 2.下列計算錯誤的是( ?。? A. B. C. D. 【考點】二次根式的加減法. 【分析】根據二次根式的運算法則分別計算,再作判斷. 【解答】解:A、==7,正確; B、==2,正確; C、+=3+5=8,正確; D、,故錯誤.故選D. 3.如果最簡二次根式與是同類根式,那么a=( ?。? A.1 B.2 C.3 D.4 【考點】同類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 【分析】根據同類二次根式的定義得出方程1+a=2a﹣1,求出即可. 【解答】解:∵最簡二次根式與是同類根式, ∴1+a=2a﹣1, 解得:a=2, 故選B. 4.順次連接對角線垂直的?ABCD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必定是( ?。? A.平行四邊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矩形 【考點】中點四邊形. 【分析】首先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得到四邊形的對邊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必為平行四邊形,根據鄰邊互相垂直,證明結論. 【解答】證明:由于E、F、G、H分別是AB、BC、CD、AD的中點, 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得:EH∥FG∥BD,EF∥AC∥HG; ∴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AC⊥BD, ∴EF⊥FG, ∴四邊形EFGH是矩形, 故選:D. 5.若成立,則a,b滿足的條件是( ?。? A.a<0且b>0 B.a≤0且b≥0 C.a<0且b≥0 D.a,b異號 【考點】二次根式的性質與化簡. 【分析】根據,可得b與0的關系,a與0的關系,可得答案. 【解答】解:成立, ﹣a≥0,b≥0, a≤0,b≥0, 故選:B. 6.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60,對角線長為15cm,較短邊的長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考點】矩形的性質;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作出圖形,根據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求出OA=OB=AC,然后判定出△AOB是等邊三角形,再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圖,在矩形ABCD中,OA=OB=AC=15=7.5cm, ∵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60, ∴∠AOB=60, ∴△AOB是等邊三角形, ∴較短邊AB=OA=7.5cm. 故選C. 7.如圖,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邊于點E,則EC等于( ?。? A.1cm B.2cm C.3cm D.4cm 【考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分析】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角平分線定義得出∠AEB=∠BAE,證出BE=AB=3cm,得出EC=BC﹣BE=2cm即可. 【解答】解:∵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BC=AD=5cm,AD∥BC, ∴∠DAE=∠AEB, ∵AE平分∠BAD, ∴∠BAE=∠DAE, ∴∠AEB=∠BAE, ∴BE=AB=3cm, ∴EC=BC﹣BE=5﹣3=2cm; 故選:B. 8.如圖,若圓柱的底面周長是30cm,高是40cm,從圓柱底部A處沿側面纏繞一圈絲線到頂部B處做裝飾,則這條絲線的最小長度是( ?。? A.80cm B.70cm C.60cm D.50cm 【考點】平面展開-最短路徑問題. 【分析】要求絲線的長,需將圓柱的側面展開,進而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得出結果,在求線段長時,借助于勾股定理. 【解答】解:如圖,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矩形ACBD, 則從圓柱底部A處沿側面纏繞一圈絲線到頂部B處做裝飾,這條絲線的最小長度是長方形的對角線AB的長. ∵圓柱的底面周長是30cm,高是40cm, ∴AB2=302+402=900+1600=2500, ∴AB=50(cm). 故選D. 9.如圖,在矩形ABCD中,AB=8,BC=4,將矩形沿AC折疊,點D落在點D′處,則重疊部分△AFC的面積為( ) A.6 B.8 C.10 D.12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因為BC為AF邊上的高,要求△AFC的面積,求得AF即可,求證△AFD′≌△CFB,得BF=D′F,設D′F=x,則在Rt△AFD′中,根據勾股定理求x,于是得到AF=AB﹣BF,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解:易證△AFD′≌△CFB, ∴D′F=BF, 設D′F=x,則AF=8﹣x, 在Rt△AFD′中,(8﹣x)2=x2+42, 解之得:x=3, ∴AF=AB﹣FB=8﹣3=5, ∴S△AFC=?AF?BC=10. 故選C. 10.如圖,正方形ABCD中,AE=AB,直線DE交BC于點F,則∠BEF=( ?。? A.45 B.30 C.60 D.55 【考點】正方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先設∠BAE=x,根據正方形性質推出AB=AE=AD,∠BAD=90,根據等腰三角形性質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AEB和∠AED的度數,根據平角定義求出即可. 【解答】解:設∠BAE=x,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BAD=90,AB=AD, ∵AE=AB, ∴AB=AE=AD, ∴∠ABE=∠AEB==90﹣x, ∠DAE=90﹣x, ∠AED=∠ADE== [180﹣(90﹣x)]=45+x, ∴∠BEF=180﹣∠AEB﹣∠AED =180﹣(90﹣x)﹣(45+x) =45. 答:∠BEF的度數是45. 二、填空題(本題有9個小題,17題4分,其它每小題3分,共28分) 11.函數中x的取值范圍是 x>2?。? 【考點】函數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分析】由于是二次根式,同時也在分母的位置,由此即可確定x的取值范圍. 【解答】解:∵是二次根式,同時也是分母, ∴x﹣2>0, ∴x>2. 故答案為:x>2. 12.在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2x2﹣6= . 【考點】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綜合運用.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后,再把剩下的式子寫成x2﹣()2,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點,可以繼續(xù)分解. 【解答】解:2x2﹣6=2(x2﹣3)=2(x+)(x﹣). 故答案為2(x+)(x﹣). 13.已知x,y為實數,且+3(y﹣2)2=0,則的值為 . 【考點】非負數的性質:算術平方根;非負數的性質:偶次方. 【分析】根據非負數的性質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數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3(y﹣2)2=0, ∴, 解得, ∴==. 故答案為. 14.已知y=+﹣3,則x+y的值為 ﹣1?。? 【考點】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 【分析】根據被開方數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出x的值,再求出y的值,然后相加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題意得,x﹣2≥0且2﹣x≥0, 解得x≥2且x≤2, 所以x=2, y=﹣3, 所以,x+y=2+(﹣3)=﹣1. 故答案為:﹣1. 15.如果直角三角形兩條邊長分別為3和4,那么第三條邊長為 ?。?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分第三邊為直角邊或斜邊兩種情況,根據勾股定理分別求第三邊. 【解答】解:當第三邊為直角邊時,4為斜邊,第三邊==; 當第三邊為斜邊時,3和4為直角邊,第三邊==5, 故答案為:5或. 16.小明想知道學校旗桿有多高,他發(fā)現旗桿上的繩子垂到地面還余1m,當他把繩子下端拉開5m后,發(fā)現下端剛好接觸地面,則旗桿高度為 12 米. 【考點】勾股定理的應用. 【分析】由題可知,旗桿,繩子與地面構成直角三角形,根據題中數據,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解答】解:設旗桿高xm,則繩子長為(x+1)m,∵旗桿垂直于地面, ∴旗桿,繩子與地面構成直角三角形,由題意列式為x2+52=(x+1)2,解得x=12m. 17.已知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為8cm和6cm,那么這個菱形的周長是 20 cm,面積是 24 cm2. 【考點】菱形的性質;勾股定理. 【分析】根據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求出兩對角線長的一半,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邊長,再根據周長公式計算即可得解; 根據菱形的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為8cm和6cm, ∴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的一半分別為4cm和3cm, 根據勾股定理,邊長==5cm, 所以,這個菱形的周長是54=20cm, 面積=86=24cm2. 故答案為:20,24. 18.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1,0)與點B(0,2)的距離是 .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分析】本題可根據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得出方程:,化簡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點A(﹣1,0)與點B(0,2)的距離是: =. 故答案填:. 19.如圖,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在△ABC中,點D為AB的中點,則線段CD的長為 ?。? 【考點】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利用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解. 【解答】解:觀察圖形 AB==,AC==3,BC==2 ∴AC2+BC2=AB2,∴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CD=. 三、解答題(共42分) 20.計算 (1)﹣()2+(π+)0﹣+|﹣1|; (2)(+)2﹣(+)(﹣). 【考點】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零指數冪. 【分析】(1)根據零指數冪的意義和絕對值的意義得到原式=﹣2+1﹣2+﹣1,然后合并即可;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計算. 【解答】解:(1)原式=﹣2+1﹣2+﹣1 =﹣2; (2)原式=3+2+2﹣(3﹣2) =5+2﹣1 =4+2. 21.如圖,在△ABC中,CD⊥AB于D,AC=4,BC=3,DB=. (1)求CD,AD的值; (2)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考點】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和AD則可,再運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1)∵CD⊥AB且CB=3,BD=,故△CDB為直角三角形, ∴在Rt△CDB中,CD=, 在Rt△CAD中,AD=. (2)△ABC為直角三角形. 理由:∵AD=,BD=,∴AB=AD+BD=+=5, ∴AC2+BC2=42+32=25=52=AB2, ∴根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為直角三角形. 22.已知:如圖,在?ABCD中,E、F是對角線AC上的兩點,且AE=CF.求證: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 【考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先連接BD,交AC于O,由于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易知OB=OD,OA=OC,而AE=CF,根據等式性質易得OE=OF,再根據兩組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證之. 【解答】證明:連接BD,交AC于O,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B=OD,OA=OC, ∵AE=CF, ∴OA﹣AE=OC﹣CF, ∴OE=OF, ∴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 23.如圖,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BD交于點O,E是BD延長線上的點,且△ACE是等邊三角形. (1)求證:四邊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證: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考點】菱形的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正方形的判定. 【分析】(1)根據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由題意易得△AOE≌△COE,∴∠AOE=∠COE=90,∴BE⊥AC,∴四邊形ABCD是菱形; (2)根據有一個角是90的菱形是正方形.由題意易得∠ADO=∠DAE+∠DEA=15+30=45,∵四邊形ABCD是菱形,∴∠ADC=2∠ADO=90,∴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解答】證明:(1)∵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O=CO. 又∵△ACE是等邊三角形, ∴EO⊥AC(三線合一),即AC⊥BD, ∴四邊形ABCD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O=CO. 又∵△ACE是等邊三角形, ∴EO平分∠AEC(三線合一), ∴∠AED=∠AEC=60=30, 又∵∠AED=2∠EAD ∴∠EAD=15, ∴∠ADO=∠DAE+∠DEA=15+30=45(三角形的一一個外角等于和它外角不相鄰的兩內角之和), ∵四邊形ABCD是菱形, ∴∠ADC=2∠ADO=90, ∴平行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24.如圖,在Rt△ABC中,∠B=90,AB=3,∠C=30,點D從點C出發(fā)沿CA方向以每秒2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A勻速運動,同時點E從點A出發(fā)沿AB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另一個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點D、E運動的時間是t秒(t>0),過點D作DF⊥BC于點F,連接DE、EF. (1)求證:AE=DF; (2)填空:當t= 秒時,四邊形BEDF是矩形. (3)四邊形AEFD能夠成為菱形嗎?如果能,求出相應的t值,并求出此時四邊形AEFD的面積; 如果不能,說明理由. 【考點】四邊形綜合題. 【分析】(1)由∠DFC=90,∠C=30,證出DF=t=AE; (2)當四邊形BEDF是矩形時,△DEF為直角三角形且∠EDF=90,求出t的值即可; (3)先證明四邊形AEFD為平行四邊形.得出AB=3,AD=AC﹣DC=6﹣2t,若△DEF為等邊三角形,則四邊形AEFD為菱形,得出AE=AD,t=6﹣2t,求出t的值即可. 【解答】(1)證明:在△DFC中,∠DFC=90,∠C=30,DC=2t, ∴DF=t. 又∵AE=t, ∴AE=DF; (2)∠EDF=90時,四邊形EBFD為矩形. 在Rt△AED中,∠ADE=∠C=30, ∴AD=2AE.即6﹣2t=2t, ∴t=. 故答案是:; (3)能; 理由如下: ∵AB⊥BC,DF⊥BC, ∴AE∥DF. 又AE=DF, ∴四邊形AEFD為平行四邊形. ∵∠C=30,AC=10, ∴AB=3,BC=3 ∴AD=AC﹣DC=6﹣2t, 若使△DEF能夠成為等邊三角形, 則平行四邊形AEFD為菱形,則AE=AD, ∴t=6﹣2t, ∴t=2; 即當t=2時,△DEF為等邊三角形. ∴當t=2時,四邊形AEFD能夠成為菱形. 此時AE=DF=2,CF=2, ∴BF=3﹣2=, ∴此時四邊形AEFD的面積=AE?BF=2.-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數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9 年級 數學 下學 期期 試卷 解析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1176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