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學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專題二 考點突破一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學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專題二 考點突破一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學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專題二 考點突破一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Ⅰ 掌握分析整體結構和思路的三個關鍵 一、分析整體結構、思路所需的知識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條理由此及彼地表達思想感情的路徑、脈絡。結構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現(xiàn),指作品的整體構思(布局謀篇)、行文線索以及段落間(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與安排。 1.整體構思 (1)結構關系: 文章在結構上有三種層次關系。 第一種是相承,它包括承接關系和遞進關系,通常表現(xiàn)為:由敘事到議論或抒情,由寫景到議論或抒情。 第二種是相并,它包括并列關系和對照關系,通常有并列式、對比式等。 第三種是相屬,它包括總分關系和分總關系。 (2)材料組織: 材料組織的方式有以下幾種:①從時間上組織材料,②從空間(場面)上組織材料,③以物件(觀察點)為中心組織材料,④以情感(或認識)過程來組織材料,⑤由實到虛、層層深入組織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組織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線索本身;有時材料組織的呈現(xiàn)形式可以從全文的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考慮,如抑揚、虛實、對比等。 (3)結構技巧: 構思篇章的技巧有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渡鋪墊、設置線索、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等。 2.行文線索 線索是關涉散文結構的一個關鍵內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時的一個重要參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這里的“神”體現(xiàn)在結構上就是線索,“一根思想的紅線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線索有感情線索、事物線索、人物線索、思緒線索、景物線索、行程線索、時間線索、空間線索等。復雜的文章,線索不止一條。 二、分析整體結構、思路所需的閱讀方法 結構思路不僅僅是一個重要考點,更重要的是只有把握住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文本,為進一步賞析文本做好鋪墊。如何通過閱讀來把握結構思路呢? 1.明確文體,把握全貌 通過閱讀,明確散文內容,是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還是闡發(fā)哲理,概括文章主要敘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談的是什么問題;不同的文章類型,行文思路應該有所不同。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緣起→描述(對象)→聯(lián)想→感悟。寫景敘事散文多按照時間、空間、中心事件順序進行,狀物抒情散文多按照由物到情(理)的順序進行,議論散文多以邏輯認識為序,寫人散文多以作者與他人交往的過程為序,等等。 2.圈點勾畫,抓關鍵句 在閱讀過程中,要特別關注文章的開頭、結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總領或收束內容的作用。 3.標示段意,顯露脈絡 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綜合一個段落表達的意思,給每一段做一個總結,用一句簡明扼要的話標示出文段的段意。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幾百上千字的文章濃縮成幾句話,顯露出文章內在的脈絡。 4.通讀全段,合成段意 無明顯信息的段落,應該通讀全段,找出概括性語句或關鍵詞語,分析合成段意。這些都沒有時,要考慮句間的關系,先劃分層次,概括出各層意思,再綜合考慮。 5.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分析段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劃分文章層次。重視具有前后銜接、勾連、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qū)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如分號、冒號、句號等。 分析散文結構、思路并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內容,提高閱讀效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分析結構、思路時,不要僅僅滿足于辨別其結構形式和把握思路走向,還要探究這樣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圖。分析結構、思路就是這么重要。 三、掌握整體分析結構、思路題的規(guī)范要求 1.梳理文章思路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別急,哈爾施塔特 馮驥才 不久前,一到維也納就被那里的朋友問道:是你們要在南方原樣復制我們的世界文化遺產哈爾施塔特嗎? 我聽了一怔。本想搪塞過去。不料人家抓著不放,說是這里的電視臺正式播報的,還有各種人物出來加以評點。有的說,“中國這么大的文化古國有多少好東西,為什么還要復制我們的?”“如果他們復制我們的哈爾施塔特,我們就在阿爾卑斯山里復制一個長城”“世界文化遺產能復制嗎?”等等;還有一個哈爾施塔特的居民說,“我家的店鋪是祖祖輩輩用心設計出來的,他們有權利復制去嗎?” 我更有興趣的問題則是:文化遺產能否復制?于是我拉著朋友往位于特勞思湖邊的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zhèn)”的哈爾施塔特跑一趟,看個究竟。 這地方的確很美。波浪般起伏不已的阿爾卑斯山,在奧地利中部創(chuàng)造出一片山重水復、如詩如畫的風景。七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明鏡般靜靜地臥在山野深處,奧地利人稱這片天賜的風景為“湖區(qū)”。前些年我應薩爾茨堡之邀,為他們寫一本書,曾到湖區(qū)來過一次。那次的印象湖區(qū)就是一個童話世界。鋪滿綠茵的山巒,透明的溪流,五彩繽紛的花谷,隨處或立或臥的肥碩的牛,還有山民特有的兩層坡頂的木房子,樓上樓下掛滿鮮花……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里的山民對我說的一句話:我們最愛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 鎮(zhèn)里的房屋全是依山而筑,高低錯落,而且一樓一式,彼此不同,其形態(tài)、材質、色彩,全都聽憑房主的性情。這里的房屋,院墻、門洞、陽臺、窗臺都被房主用自己喜愛的鮮花艷麗五彩地裝飾起來。某個樓角缺點什么,有點寂寞,他們就會把一盆垂著小紫花的綠藤柔情脈脈地吊在那里;可能他們覺得院內小徑上的落花太美了,不忍掃去,便讓一把竹帚閑倚墻邊,任由地上落紅一片。對于哈爾施塔特來說,小鎮(zhèn)的美不是用行政和資本“打造”出來的,人們唯美的天性哪能復制! 哈爾施塔特這個詞匯與“鐵器”相關。歐洲第一個鐵器時代就以哈爾施塔特命名。它對歐洲文明劃時代的進步具有標志意義。恐怕這正是它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深層的緣故之一。當然,比“鐵器時代”更早的歷史還有凱爾特人留在這里的墓穴。早期人類在這里活動,都與這座小鎮(zhèn)儲藏極富的山鹽有關。數千年的歷史使哈爾施塔特成為歐洲最古老的小鎮(zhèn)之一,也頗使鎮(zhèn)上的人引為自豪。他們把不少珍貴的歷史的遺存都精心地放進鎮(zhèn)中心一座設施現(xiàn)代的博物館中。這博物館叫作“時光回憶”。 在鎮(zhèn)內街上偶爾還會碰上一兩個身穿民族服裝的當地人。阿爾卑斯山的山民,女人穿束腰長裙,男子穿鹿皮短褲,與這里的山水有種諧調的美。他們不像中國的旅游景點,民族服裝多成了吸引游人的一種道具。這里的百姓只有逢節(jié)日或貴客光臨,才穿上民族服裝,如同穿上禮服,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一碰見這樣的人,本地的色彩就活了起來。 哈爾施塔特,可別叫“復制”這個詞兒鬧昏了!這些年中國不少地方都在仿古、重建、復制,什么唐代宮殿、明代城墻、清代大街,甚至還要復制和重建圓明園,而做這種事時,誰也不會對文化認真。我們自己的古鎮(zhèn)還說拆就拆呢,誰會拿你們的古鎮(zhèn)當回兒事。 我想說,別急,哈爾施塔特,這不過是一場商業(yè)的游戲罷了。(選自《環(huán)球人文地理》,有刪改) 1.簡要分析文章的結構脈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由人們的問題引出對古鎮(zhèn)的探訪;再進一步從不同角度考察古鎮(zhèn),思考原因;接著轉向與中國國內“復制熱”的對比;最后表明態(tài)度,呼應開頭。 精要點撥 (1)直接梳理文章思路,常見的提問方式有:①文章主要寫了畫家老劉的“太陽夢”,請就此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2012年高考重慶卷)②文章圍繞展開,請梳理文章思路。 這種題型實際上是給全文劃分層次,歸納層意,只要弄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后寫什么即可。答題時要根據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各個階段,梳理出明確的結構思路,如文中有線索,可以按照線索歸納梳理。答案組織一般模式為:先寫……,再寫……,接著寫……,最后寫……。 (2)間接(變式)梳理文章思路——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變化。散文大都是流動的感情抒發(fā),一般以感情為突破口,因此,在文章思路上經??疾樽髡咚枷敫星?心理)發(fā)展的脈絡。如2013年高考廣東卷第18題:“我”在過嶺的三個階段都有著豐富的心理感受,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12題:文章前一部分回憶往事,請用簡明的語言梳理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發(fā)展脈絡。做此類題,必須用感情詞(心理詞)組織成合理的先后順序;有的感情詞(心理詞)可以從原文中提取,有的則需要自己概括。 2.分析概括謀篇構思特色題 (2015北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說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門前的梅花初綻,據說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給我取名“梅”字。父親自小教我古詩,關于梅花的詩很多,到現(xiàn)在還能一口氣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歡曹雪芹的“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關于梅,人們談論太多,種梅,賞梅,寫梅,畫梅,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雖知道這名字極美,但每當別人問起我的名字時,又覺得難以啟齒,太俗了,取這個名字的人太多,聲音聽起來也悶聲悶氣的,對這個名字的尷尬,一直不能釋懷,到美國后就馬上給自己取了一個雅致的英文名字,以為總可以脫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記得第一次有個墨西哥人問我名字,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問“梅”是什么意思,我說是一種花,那人打破砂鍋問到底,問什么花。我突然張口結舌起來,記得梅翻譯成英語是plum,就是李子,遲疑了一下,就說plum。那人噢了一聲,就不再問了,顯然他對這個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個美國人問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訓,不再說李子花,就啟發(fā)他說,是一種花,中國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說“是玫瑰花”。我有點失望,進一步啟發(fā)說,這種花,很美,在冬天開放,中國人最喜歡,經常把它畫成畫掛在墻上,寫進詩里。那人想了想說:“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國人的家里掛著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認識的中國花。” 我一聽又沒有希望了,也難怪,很少美國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何況一種花草。 我說梅花是被中國人掛在墻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靈魂的一種花。他似乎被我感動了,突然對梅來了興趣。 這胖胖的老美認真起來,有一天他突然跑來興沖沖地告訴我,蘇菲,我找到了梅,結一種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訝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結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艷花者無果實,有美實者無艷花,難得梅兩者俱美,梅的美不僅是果實,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個問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樂的,我想這人是有藝術感受力的,反正他沒見過梅花,就信口開河起來。我說梅花是中國最美的花,有幾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飄香,不屈不撓,自強不息,鐵骨冰心。中國人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陳介眉的官員,聽說孤山的梅花開了,立即棄官丟印從京城千里迢迢騎馬狂奔至杭州,“何物關心歸思急,孤山開遍早梅花”。還有一個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獨自欣賞梅花時,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從此入孤山種梅花,一輩子沒有下山,以梅花為妻。那人睜大了眼睛問:“真的嗎?”“真的。”我說,他有一首寫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寫梅花的詩中獨占鰲頭,無人能比?!氨姺紦u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我脫口而出。如果你讀了這詩,看了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樂曲,中國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寫出“梅花四弄”。 從此,那人每次見我,必問梅消息,一天被逼無奈,就從網上找出梅花的照片與繪畫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詳半天,說,很像桃花嗎,枯瘦的桃花,還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顏色。我不再想解釋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說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顯然這位藝術家也誤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訴他在萬木蕭瑟,大雪壓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樹梅花迎雪吐艷時,那種驚心動魄。怎么才能告訴他,千年老梅,鐵枝銅干,如枯若死,一夜風雪后,突然瓊枝吐艷,那種絕處逢生的滄桑感。怎樣才能告訴他,當你為情所困,輾轉反側時,突然一股梅香襲來,幽幽而來,又悄然而去,那種神魂顛倒。梅花的美是攝人魂魄的,如果賞梅在淡云,曉日,薄寒,細雨,或小橋,清溪,明窗,疏籬,再加上詩酒橫琴,林間吹笛,這時候你很難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間尤物,人間與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個西方人閑聊,不知怎么就談到他自己國家的國花,他異常興奮,竟說得淚花點點。我也不由自主又談起梅花,他說他的,我說我的,他說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說的他也不懂,有一點是相通的,對一種花的深入靈魂的熱愛。 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中國人心里千回百轉的梅魂,在與世界相遇的過程中煥發(fā)出獨異的魅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寫照。(取材于蘇菲的同名散文) 2.本文寫了作者與外國人之間圍繞著梅花展開的幾個故事,在謀篇與立意方面匠心獨具。請結合全文加以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從作者名字的翻譯切入,以外國人對梅花的好奇、不解與誤解為主要線索來謀篇布局,對梅花內涵的闡釋由表及里,逐步豐富與深入,凸顯了梅花獨異的美感和魅力,構思巧妙而自然。 闡發(fā)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現(xiàn)了外國人與中國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對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解析 本題從謀篇與立意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從謀篇和立意兩個方面賞析。謀篇屬于表達技巧中的結構技巧,而立意則屬于文章主題方面的要求,要分開來答。 精要點撥 這種題型常見的提問方式有:①這篇文章是怎樣構思的?請簡要分析。(2012年高考大綱全國卷)②簡要分析本文的構思特色。與梳理文章思路題不同,分析概括謀篇構思特色題必須在梳理全文思路的基礎上指出其構思特點(技巧)。該如何去分析概括文章的構思特色呢? (1)看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只要是散文思路、構思的整體分析,絕少不了線索的分析概括。抓住散文的線索有益于探究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結構。探求文章是如何沿著“線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多角度、多側面展開,從而把眾多材料組織在一起,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表達出來,這就抓住了作者行文的思維軌跡,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思路。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推究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即分析文章是如何在線索的導引下,一層一層展開或一層一層推進,從而把全篇內容組織成一個嚴密的整體,這就抓住了文章的架構方式,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結構。 (2)看思路特點。在對全文內容、層次梳理后,再看它在寫作順序上有何特點。如先總后分、先實后虛、先抑后揚等。 (3)看開頭、中間、結尾有什么特點。如開頭的倒敘,中間的襯托對照,結尾的以景結情等。 (4)個別情況下可考慮選材上有無特點。如大量引用詩文等。 3.分析線索作用題 (2015江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比鄰而居 王安憶 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煙道,應該堵上,另外在外墻上打一個洞,安置排油煙機的管子??墒?,我沒聽他的。好了,現(xiàn)在,鄰居家的油煙就通過我家的排油煙機管道,灌滿了廚房。 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于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么說?它特別火爆?;ń贰⒗弊?、蔥、姜、蒜、八角,在熱油鍋里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一點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實的,沒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guī)律,二是很節(jié)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一下進來,涌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么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這也是認真養(yǎng)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zhí)著。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里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zhàn)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 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后,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里,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里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于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實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guī),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里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眼間,油煙席卷而去,總是叱咤風云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Х鹊奈⒖嗟南阄?,彌漫開來。 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么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 ⑦這一日,廚房里傳出了艾草的熏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彌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凈的空氣其實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顏色。(有刪改) 3.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線索:氣味。(2)作用:以“氣味”為線索,串聯(lián)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xiàn)不同的生活風格,便于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tài)的思想。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的線索及作用。本文主要寫了聞到的比鄰而居的各家的氣味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通篇都圍繞“氣味”著筆,所以“氣味”為本文的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將各家的氣味貫穿起來,描寫了比鄰而居的各家或實打實、或浮華等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生活風格,作者對此的感悟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表達出作者對各種生活狀態(tài)的理解和包容。 精要點撥 考查散文線索有兩個角度:一是放在散文整體謀篇構思中考查,如上文《說起梅花》的題目;一是單獨考查,如上文《比鄰而居》的題目。無論哪種角度,都要包括兩個層次: (1)找出線索。一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分類和表現(xiàn)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對“物”的理解或情感為線索,寫景散文一般以游蹤或某一景物為線索,敘事記人散文一般以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或與人物交往的過程為線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為線索。閱讀時抓住線索有助于我們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句子。四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部分,因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2)分析作用。線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組織材料,貫穿全文;②結構清晰,情節(jié)集中;③揭示主題;④使行文富于變化。 另外,線索作用因線索不同而區(qū)別分析。如線索是物象,則另有物象方面的獨特作用(如象征、呼應作用);線索是情感,則另有使散文情感濃郁,不斷深化等作用。 Ⅱ 掌握分析局部句段作用的三個關鍵 一、掌握五類句段作用的知識 1.開頭句段的作用 (1)點明標題,開門見山。 (2)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開頭雖不直接點題,但能引起下文?;蜻B續(xù)發(fā)問,發(fā)人深省,引發(fā)讀者興趣;或埋下伏筆,暗示下文呼應;或設置線索,暗示下文貫通;或設置懸念,暗示下文解釋;或運用特殊語言,以照應結尾。 (3)奠定基調。有的文章開頭即展現(xiàn)思想深沉或情感飽滿的特點,比如連續(xù)感嘆,抒發(fā)強烈感情,為全文奠定感情基調。 (4)正反鋪墊。有的文章要寫某個人、某件事或某個道理,但開頭不直接寫這些內容,而先去寫別的人、別的事或別個道理,這樣就從正面或反面為要寫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襯。這種方法叫鋪墊。無論是正面鋪墊還是反面鋪墊,其作用都是調動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反面鋪墊又叫對比。 2.中間句段的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前后呼應作用,或照應開頭,或照應結尾;轉換(折)作用,是全文內容、思路的轉換(折);總領(引起)下文的作用。 3.結尾句段的作用 (1)結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 (2)結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fā)人深思。 (3)結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題或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4.插入段的作用 與上下文構成虛實相映、正反對照、層進烘托、總分印證關系;對全文中心起強化、突出作用;在結構上宕開一筆,形成波瀾。 5.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的作用 在內容上,有突出內容(主旨)、強化感情等作用;在結構上,有交代線索、前后呼應等作用。另外,它在表達上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有強化或一唱三嘆之效。 二、掌握分析句段作用所需的閱讀方法 1.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細讀所給句段,把握其內容、層次、表達特點 做所有閱讀題的前提都是讀,要讀細、讀懂、讀透。答題時之所以會出現(xiàn)“亂貼標簽”現(xiàn)象,是因為不少考生不愿讀,草率地讀,不愿在文本細讀、深讀上下功夫,缺乏耐心和細心。因此,要想真正解決此問題,細讀、深讀所給句段是前提。如何去讀所給句段呢?很簡單,就是看它寫了什么內容,有怎樣的層次,表達上有無特點。把握住這三個要點,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如有的考生只要是答開頭段的作用,就盲目套上“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等術語。殊不知,開頭能“營造氛圍”的文字一般是寫景文字;開頭能“奠定感情基調”的文字中須有情感詞語,且這個詞語能代表全文的基本感情。 2.立足句段,縱觀全文,尋找聯(lián)系 分析句段作用題的命題特點是以此句段為切入口,考查考生對全文結構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在把握住所給句段的要點后,要看它與全文在內容、主題、情感和構思方面的內在聯(lián)系,如結構間的總分、鋪墊、并列、對比、反襯等關系。只有把這個聯(lián)系找出來,才能答好答全這類題。 三、掌握分析句段作用題的規(guī)范要求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背水的日子(節(jié)選) 桃 花 懷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來的水多甜?。? 水井為一林老樹掩映,水井巖上常年綠樹蔥蘢。初夏時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風中搖曳飄香。秋天黃昏,那一樹一樹的黃連樹葉,宛如天邊的晚霞,紅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寧靜。冬天下雪時,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積雪仿佛百合又開花。 背水,要清晨去。那時,井邊好熱鬧,木水桶一溜兒排放在哨臺上,背水的人們在井邊嬉鬧著。只有舀水的人靜靜地蹲在井邊,埋下身子,用木瓢從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待舀滿一桶,輕輕地跳下井臺,將麥秸編的墊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觸的部位,桶繩往肩上一掛,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將井水背回去了。 1.文章第一段十分簡潔,這樣的開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匍_門見山,點明題旨;②總領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④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 解析 對此類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它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突出了什么?它和標題是否有聯(lián)系,能否起到點題作用?它與下文有什么關系?是總領全文,是引出下文,還是為后面的內容做鋪墊?它對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何作用?有沒有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根據這些逐項對照,不難概括出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那一滴擠疼了大海的眼淚 朱成玉 ①一滴水,無法擠疼大海,一滴眼淚,卻會! ②有一次,母親在午睡時做了一個夢,夢到我掉進了井里,旁邊一大幫人,卻沒有人去救。母親趕到了,毫不猶豫地跳進去救我,把我救上來,自己卻死過去了。她隱隱地聽到人們說:“只有當媽的才能這樣啊,把孩子救上來,自己卻死過去了。” ③母親在睡夢中驚醒,她感到這個夢很不吉利,眼皮也不停地跳,她擔心我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迫不及待地給我打電話,可是我在午睡的時候有關機的習慣,母親就一遍一遍地打,一直打了兩個小時,我才開機。 ④電話通了的時候,母親在那邊孩子一樣“哇”地一聲哭了起來。聽完母親訴說的那個夢,我深深地自責起來。對于母親來說,無法和孩子聯(lián)系的這兩個小時,是多么漫長。 ⑤母親叮囑我最近要多注意點兒安全,又一再地安慰我,說夢都是反的,夢見災難就證明平安,沒事的。 ⑥這就是母愛吧。她寧愿相信一個不真實的夢,并陷進自己假設的劫難里,難以自拔。 ⑦從那以后,我不再輕易地關機,因為我怕母親再做那樣可怕的夢。 ⑧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哭泣,著實把我嚇了一跳,我分明看到了在哭泣聲后尾隨而來的那滴眼淚,渾濁、咸澀,卻又那么晶瑩、甘甜。 ⑨看過一篇文章,說一個失去老伴的父親,內心充滿了悲傷,可是他又不得不在兒女們面前裝出笑臉,免得讓孩子們替他擔心。后來,兒女們發(fā)現(xiàn)父親喜歡上了吃洋蔥,他總是一個人在廚房里默默地剝洋蔥,眼里滿是淚水。孩子們問起的時候,他說是洋蔥太辣。其實他是在找一個借口流淚,給心底的悲傷找一個流淌的出口。 ⑩有一種男人,寧可忍耐野火把心燒焦,也不會讓火星濺到愛人的發(fā)梢。有一種男人,心里藏著一個重洋,流出來,卻只有一顆淚珠! ?我的父親也是個剛強的父親,我見過他唯一的一次流淚也是因為我。 ?那個秋天,我被一個發(fā)了瘋的酒鬼連刺了四刀,多虧好心的鄰居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三天三夜昏迷不醒,醒來第一眼,我就看到了父親。而當看到我終于醒來,父親的一滴淚重重地砸到我的臉上,繼而轉身向外狂奔,語無倫次地對親人們喊著:“孩兒醒了,孩兒醒了……” ?后來我才知道,當聽說了我的遭遇,正在田地里干活兒的父親風塵仆仆地從老家趕來,竟然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上面滿是泥點子和汗?jié)n的酸味。母親哭了一道兒,他訓斥了一道兒:“你號喪個啥兒,兒子沒事兒也被你號出事兒了?!痹掚m如此說,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地沒了譜兒。 ?父親,這個剛強了一輩子的漢子,天災令他顆粒無收時沒流過一滴淚,上山砍伐木頭被大樹壓斷了腿時沒流過一滴淚,聽說我出事兒時沒流過一滴淚……在確認我醒了,重新活了過來的時候,終于哭了一次。那一滴砸在我臉上的淚水里面,蓄著父親滿滿60多年的滄桑。 ?“現(xiàn)代舞之母”鄧肯的一生充滿了太多的悲涼,一天之內,她的一雙兒女就被汽車送葬于萊茵河中。她在自傳里悲傷地寫道:“在人的一生中,母親的哭聲只有兩次是聽不到的——一次在出生前,一次在死亡后。當我握著他們冰涼的小手時,他們卻再也不會握我的手了。我哭了,這哭聲與生他們時的哭聲一模一樣。一個是極度喜悅時的哭聲,一個是極度悲傷時的哭聲,為什么會一樣呢?我不知道為什么,可我清楚這哭聲真的是一樣的。在茫茫人世間,是不是只有一種偉大的哭聲,孕育生命的母親的哭聲,既能包含憂傷、疼痛,又能包含歡樂、狂喜呢?” ?一滴水,無法擠疼大海,一滴眼淚,卻會!因為那一滴眼淚里面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情感的風暴。(有刪改) 2.簡析第⑩段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承上啟下。第一句緊承第⑨段概括文章中的父親流淚而不露的剛強;第二句開啟下文,引出“我”的父親有淚不輕彈的剛強。 3.第?段寫“現(xiàn)代舞之母”鄧肯的悲情故事和悲傷訴說,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鄧肯的悲情故事和悲傷訴說,巧妙地闡明父母的眼淚無論是悲傷還是喜悅,都是對子女的真情流露。在內容上與前面寫父母的眼淚相照應,從而進一步拓寬揭示了天下父母之愛的無私與偉大,深化了全文主旨。 4.評析第?段畫線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眼淚“擠”疼大海,運用比擬手法,以有形寫無形;又用一滴水和一滴眼淚作對比,形象地揭示了一滴眼淚的感染力量,突出了淚水中承載著血濃于水的無比厚重的親情之愛。這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深化了文章主旨,令人回味。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呼應,并點題,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精要點撥 1.審題 (1)設問方式 常式提問:①某句(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分析畫線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變式提問:①文章以“(內容)”開頭,有什么好處?/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內容)”? ②文章以“(內容)”結尾,有什么好處?/請賞析文章結尾段。 ③有人認為第段是贅筆,可以刪去;有人認為它有重要作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2)審題要點 審題要關注三點: ①所給句段在文內(或段中)的不同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答題自然也不同。另外,注意所給句段的數量,如句子,是幾個句子;段,是一段還是幾段,段數越多,答題越復雜。 ②答題角度。這一點最重要。有給定角度的,如“結構中的作用”“內容上的表達作用”等;未給定角度的,只是籠統(tǒng)地問“(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③注意題干的暗示性。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Ⅱ《岳樺》第14題: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寫長白山之行時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記憶。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該題干暗示了一個信息:插入。由此自然想到“插入”起到補充或解釋的作用。 2.答題 (1)答題角度 一般從以下角度去思考: ①內容、主題 內容角度就是要考慮該內容在人物刻畫、情感表達、基調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題角度可考慮對主題有強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結構、思路 結構角度可考慮總領全文、設置懸念、做鋪墊、照應過渡、總結上文等作用,還可以考慮與標題的關系(如點題)。思路角度可考慮暗示、揭示了什么樣的思路等作用。 ③表達效果 a.句段所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構思寫法及其表達效果,如使用了反問、對比等手法,則要答出表達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達上的特點,這一點應視具體句段而定。 b.讀者情感(心理)。從這個角度可考慮加深印象、激發(fā)情感、產生共鳴、深受啟發(fā)、發(fā)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盡、想象無窮等作用。 上述角度有關涉就要分析歸納,沒有關涉就不必強答。 (2)答題模式 ①結構類: a.開門見山,總領下文。 b.引起下文:為下文寫……埋下伏筆;為下文寫……張本;呼應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為……做鋪墊;與下文……形成對比(反襯),使文章有波瀾。 c.承上啟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過渡到……;由……轉而寫到……。 d.總結上文:呼應上文……;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并進一步……;卒章顯志,表達了……。 e.線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文中……次出現(xiàn),……,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②內容類:是為了寫(或為了說明)…… (主要內容或主題),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情,營造了……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基調。 ③表達技巧和表達效果類: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讀者,增強感染力;特殊效果須結合語段所用的表達技巧來談。 ④讀者角度: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產生共鳴,強化讀者印象;給讀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間。 (3)特別注意的兩個問題 ①堅持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答題方法。 文章總有其自身結構規(guī)律和特點。開頭段有開頭段的作用,結尾段有結尾段的特點。同一位置必然有其共性。但是,文章又是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這就要求我們答句段作用題時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共性特征,又要注意其個性特征,做到兩者完美結合。試以開頭句段的作用為例,其共性作用是寫出了什么內容,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其個性作用有:開門見山,總結全文;先言他物他事,引出主體文字;描寫景物,營造氛圍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當從具體的開頭句段的特點出發(fā)。 ②辨析幾個易混的作用術語。 a.內容和結構。這兩個詞本來很好區(qū)分,可不少考生將其混為一談。像引出下文,為……做鋪墊,總結全文,承上啟下,伏筆照應都屬結構之內;像寫出……內容,交代……背景(原因),抒發(fā)……情感,營造……氛圍都屬內容之內。當然,沒有脫離內容而存在的形式,當答“為下文寫……(內容)做鋪墊,與下文……(內容)形成對比”時,這已是含有內容、結構和表達作用了。 b.總領下文和引出下文。總領下文也是一種“引出下文”,不過,這段內容是全文內容的總寫,只有這時,才叫“總領下文(全文)”,否則只能算“引出下文”。 c.照應與過渡。照應是上下文內容上的呼應與聯(lián)系,前有交代,后有應接,一般距離較遠。過渡是該句(段)必須同時含有緊承上文的內容和開啟下文的文字。過渡只是上下段的關系,沒有距離;照應可以有距離,如首與尾的照應。 (4)注意與句段作用相近的題型 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題的答法分三點:①對當前段落的作用;②對全文主旨、結構的作用,如拓展思路,使思路靈活多變,豐富了文章內容等;③引述性、插入性自身特點所帶來的文學性、文化性等作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學類文本閱讀 散文閱讀 專題二 考點突破一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語文 一輪 復習 文學 文本 閱讀 散文 專題 考點 突破 分析 文章 結構 把握 思路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1197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