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離騷(節(jié)選)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三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離騷(節(jié)選)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三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離騷(節(jié)選)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三冊.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離騷(節(jié)選)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三冊 1.填空。 (1)“楚辭”是_______時代以_______為代表的楚國人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離騷》為其代表,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_______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2)《楚辭》是由_______(朝代)_______(姓名)所輯錄的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寫的作品。 (3)屈原,名_______,字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離騷”,按東漢班固的解釋,即_______的意思。《離騷》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早最_______的_______詩。 答案:(1)戰(zhàn)國 屈原 浪漫主義 (2)西漢 劉向 屈原 宋玉 (3)平 原 《離騷》 《九歌》 《天問》 (4)遭遇憂愁 長 政治抒情 2.背誦默寫。 (1)帝高陽之苗裔兮,______________。攝提貞于孟陬兮,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3)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______________。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4)汨余若將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攬洲之宿莽。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答案:(1)朕皇考曰伯庸 唯庚寅吾以降 (2)皇覽揆余初度兮 (3)又重之以修能 (4)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 (5)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3.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這句詩被魯迅先生化用在《自題小像》一詩中。請默寫這首詩。 答案: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4.下列各句中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帝高陽之苗裔兮 苗裔:后代子孫。 B.昔三后之純粹兮 后:皇后。 C.恐美人之遲暮 遲暮:晚暮,指衰老。 D.恐年歲之不吾與與: 等待。 提示:B項后:君王。 答案:B 5.翻譯句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參考答案:日月飛快地運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自然地依次替代。 6.作者常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是《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請根據(jù)相關的詩句,說說詩人是怎樣運用這些比喻來表達政治理想的。 (1)“恐美人之遲暮”中“美人”指_______;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中“荃”喻__________; (3)“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中“眾芳”喻________________; (4)“雜申椒與菌桂兮,豈唯紉夫蕙茞”中四種植物均喻______________; (5)“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中“皇輿”喻________________; (6)“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中“靈修”喻______________; (7)“曰黃昏以為期兮”中用婚姻比喻______________; (8)“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中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_____________; (9)“乘騏驥以馳騁兮”中用“乘騏驥”比喻_____________。 答案:(1)楚懷王 (2)楚懷王 (3)群賢 (4)群賢 (5)國家 (6)楚懷王 (7)君臣親密合作?。?)修身養(yǎng)性 (9)追求美好的政治理想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題。 唐朱慶余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二人成為知音),索慶余新舊篇什數(shù)通,吟改只留二十六章。籍置于懷抱而推贊之。時人以籍重名(重視好作品),無不繕錄諷詠(抄錄背誦),(慶余)遂登科第。初慶余尚為謙退,作《閨意》一篇,以獻張曰:“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籍酬之曰:“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庇墒侵熘娒?,流入四海內(nèi)矣。 (范攄《云溪友議》) 7.本文主旨在說明( ?。? A.張籍推重朱慶余,使朱慶余揚名。 B.張籍與朱慶余惺惺相惜 C.張籍與朱慶余功力悉敵。 D.張籍賞識朱慶余,以女嫁之。 提示:B項朱慶余借張籍之力才名聲大振,所以,不能說是“惺惺相惜”。C項本材料并未涉及二人功力如何。D項本材料中無此信息。 答案:A 8.對文中兩首詩的字句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 A.“待曉堂前拜舅姑”中“舅姑”指舅舅和婆婆;“?!笔前仓?,“停紅燭”是指點著紅燭。古代風俗,頭天晚上結婚,次日新婦才拜見公婆,朱詩一、二句即寫此 B.“畫眉深淺入時無”中“畫眉”本指女子以黛墨畫眉毛,借指梳妝打扮?!叭霑r”就是時尚,就是符合流行的美學標準。 C.“鏡心”,鏡湖的湖心?!白灾髌G更沉吟”,是說采菱女自知長得漂亮,但因過分愛美,卻又自我思量起來。 D.“齊紈未足時人貴”這句是說,盡管別的許多姑娘穿著“齊紈”,卻并不值得世人看重?!褒R紈”,在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東西。 提示:A項舅姑,指公婆。 答案:A 9.《閨意》一詩主旨為( ?。? A.寫新婚夫妻鶼鰈情深。 B.朱慶余探問張籍自己的文章是否合時宜。 C.朱慶余自謙不敢高攀。 D.贊美朱慶余之詩如新婦艷美。 提示:A項只理解了字面意義,沒有理解其深層含意。C項朱慶余只是垂詢自己的詩是否符合時宜。D項哪里有自己稱贊自己的,稱贊朱慶余是張籍的唱和詩的內(nèi)容。 答案:B 10.從兩詩的內(nèi)容上看,(1)朱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不超過40字。)(2)張詩對此表明了什么看法?(不超過40字。) 參考答案:(1)朱詩表達了作為應試舉子在考試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張詩肯定了朱慶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 11.兩詩繼承了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共同采用了詩歌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中的哪一種?請從兩詩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不超過50字。) 參考答案:“比”的手法。如:朱詩,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官;張詩,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齊紈”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優(yōu)秀作品等。 12.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1)—(2)題。 摸魚兒 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①,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難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注:①長門事: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別居長門宮。陳皇后聞司馬相如文名,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代為陳情,武帝閱后深為感動,陳皇后復得寵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擠。被放逐后,屈原在《離騷》中將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楊玉環(huán)、趙飛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漢成帝寵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詞中“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的主題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愁”字上?!俺睢敝甘裁矗繛槭裁凑f“閑愁最苦”? 提示:(1)要體會詞句的隱含意義,“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以楊玉環(huán)、趙飛燕的結局喻主和派及奸佞小人的可恥下場。(意思對即可。) (2)要聯(lián)系作者(辛棄疾)的身世遭遇及作者眾多詞作的思想傾向,進行分析與評價。 參考答案:(1)主和派(佞臣小人)沒有好下場 (2)“愁”指抗金愿望不能實現(xiàn)的愁悶情緒?!伴e愁最苦”表現(xiàn)了他滿懷抗金熱情卻得不到任用,空閑之愁最使他苦悶惆悵。 13.(xx北京西城測試,12 )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完成(1)—(3)題。 望薊門 祖 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②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③,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注:①祖詠:唐代詩人。②三邊:泛指邊陲。③胡月:胡地之月,邊地之月。 (1)下面對詩中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客心驚”中“客”指登臨之人,而“漢將營”則暗示其是己方陣營。 B.“三邊曙色動危旌”句中,“?!笔恰邦j危、將傾”的意思。 C.“沙場烽火連胡月”句中,“烽火”一詞表明戰(zhàn)事是由外敵入侵而起。 D.“投筆吏”用班超投筆從戎典,“請長纓”則是用終軍請纓典。 (2)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登臨燕臺遙望薊門,以“心驚”感受引出下文著力進行刻畫的戰(zhàn)場 B.“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用夸張手法渲染了戰(zhàn)斗場面的宏壯背景。 C.“海畔云山”刻畫了薊門地勢的險峻,“擁”字則烘托出薊門的堅如磐石。 D.全詩著力運筆勾勒山川形勝,極言河山之壯美,并欲以此激發(fā)人們的抗敵熱情 (3)結合原詩,從寫景抒情的角度談一談“望”字在全詩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1)B項中“危”,意思是“高聳”,解釋成“頹危、將傾”與詩意不符。 (2)本詩不是“極言河山之壯美,并欲以此激發(fā)人們的抗敵熱情”,而是借對壯闊戰(zhàn)斗場景的描繪表達自己渴望躍馬疆場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 (3)此題考查詩歌鑒賞,考查角度是詩歌的“煉字”。從全詩的內(nèi)容看,不管是眼前的積雪、危旌,還是遠處的胡月、薊城都是由望而得;再就是“客心驚”和“欲請長纓”的感慨也是由望到的場景引起的,所以“望”字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統(tǒng)領全詩內(nèi)容的作用。 答案:(1)B?。?)D (3)“望”在全詩領起所見:寒光、積雪、曙色、危旌、烽火等等物象,渲染了戰(zhàn)斗場景氣勢之盛;全詩行文,由望中所見,生望中所感(“心驚”之感受,“論功”之壯志),景與情自然交融,使作者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業(yè)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水到渠成。 14.賞析下面的一首詩。 節(jié)婦吟 張 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注:這首詩副題為“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唐憲宗年間,藩鎮(zhèn)割據(jù),各節(jié)度使往往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千方百計勾結朝廷中的官吏和文人。 參考答案:(畫橫線處為要點)此詩正是為拒絕李師道拉攏而作。為了婉轉地辭謝對方,張籍就寫了這首“情詩”。詩人借男女之情來喻交游之道和內(nèi)心隱秘的政治情懷,既巧妙又含蓄,既委婉又堅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擇死與擇生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抑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積淀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還有這中國式的生命。 同是中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為什么屈原與司馬遷,一個要死,一個卻不惜帶辱而活?這個問題從兒時就牽襻著我。 后世一直將屈原定位為“愛國詩人”,值得商榷。 我以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這個偏差或許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為楚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報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獻身是別無選擇的,后者卻是投機的。屈原身為三閭大夫,是楚國的決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國蒙受亡國的事實。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令“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傳人”。但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政治家面對失敗時唯一的堅持。他是把對政治的責任放在“詩人”之上的。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詩人的事業(yè),可以不與某一個具體的朝廷和君王相聯(lián)系,相始終。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政治家面對不可挽救的狂瀾的唯一堅持?!叭松怨耪l無死?”“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敝谏溃袊怨乓延写_認之標志。雖然“哀莫哀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知”,已將生樂死苦、留戀人世的滋味體會盡致,但是,主動迎接死亡,“在不可選擇中進行選擇”的精神依然確立。中國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時候,很重視死之權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選擇死亡,將死看作一種意志與尊嚴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進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認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獨立的死。頭戴巍峨之冠,身著蘭草香服,時而悲吟,時而高歌,徜徉在汨羅江畔,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詩人”的,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幟鮮明;詩人卻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們何不理解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后,緊緊擁抱著詩的理想而去的。這死亦是一種決裂,與以往從事的“政治”的決裂,與終生所愛的詩章同歸。這是歷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結局。 死,可以明志;生,卻可踐志。當死臨到司馬遷頭上時,他選擇生。一種令肉體與精神,令自己與親友都極度痛苦的生——接受宮刑。司馬遷出于公心,為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假如就為此而死亦不失為貞諫烈臣;但司馬遷認為自己規(guī)定的人生使命卻不是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記,為中國撰寫第一部大型紀傳體史書。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卻執(zhí)意要做民間第一史家。當時雖沒有明文不準平民“寫史”,但司馬遷此舉引起了當朝的監(jiān)視與懷恨。他選擇受刑忍辱,棄政從文,從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舉,這是勇敢與崇高的跨越。他不愧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錮人臣的君臣倫理觀念決裂的杰出代表!棄一帝而得天下千秋,偉哉司馬遷! 屈原擇死,史遷擇生,都是崇高的。他們擇死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這種思考,構成了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隆起的脊梁。 15.第1段,“這中國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義,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解釋。 參考答案:自古以來,中國人崇尚志士仁人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以此為楷模,行使擇生與擇死的權利。(答案應涉及“中國人崇高的生死觀念”,意思對即可。) 16.解釋下列語句的含意。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 (2)(司馬遷)從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參考答案:(1)屈原在政治理想破滅后,緊緊地擁抱著詩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意思對即可。)(2)司馬遷為完成崇高的使命,敢于與傳統(tǒng)的君臣倫理觀念決裂,選擇了杰出的生。(“與君臣倫理觀念決裂”,不可少。) 17.有條理地陳述“屈原擇生”與“司馬遷擇死”的崇高意義。 (1)屈原擇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馬遷擇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們擇死與擇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屈原擇死,是將死看作一種意志與尊嚴的使命,以死明志。(2)司馬遷擇生,體現(xiàn)了偉大的叛逆精神,受刑忍辱,以死踐志。(3)他們擇死與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這種思考對中華民族崇高生死觀念的形成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18.屈原為何要選擇死?文中的觀點是什么?你的觀點是什么?假設他選擇活下來會怎樣?(開放性試題。) 答案示例:屈原選擇死,作者認為是屈原政治理想破滅、又不愿意受敵國之辱的原因。 我認為屈原應該選擇死。第一,當時已無楚國生存的空間,秦國的統(tǒng)一已是大勢所趨,非某一個人之力可以挽回。屈原對形勢的分析是客觀的。第二,死,是一種崇高而偉大的生存;活,是一種對崇高生命的踐踏。所以,屈原選擇死,是明智的、有價值的。 我認為屈原不該選擇死。第一,正如文章所說,生存還是死亡,關鍵是看自己對自己的定位,我不明白屈原為什么一定要將自己定位在廉價的“政治家”上。歷史證明屈原的價值不是政治家,而是詩人。屈原是為詩而生的而不是為政治而生的。第二,經(jīng)過國破山河碎之后,屈原的經(jīng)歷將更加豐富、深沉。屈原的詩歌將會實現(xiàn)一種新的跨越,也許,屈原還可以寫出比《離騷》更偉大的作品。中國的詩歌史將更加輝煌壯麗。所以屈原不該選擇死。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理即可。) 19.(xx廣東花都測試,23)泰山日出美麗而壯觀,但夜晚從賓館前往日觀亭有一定的危險。請你為賓館擬寫兩條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為內(nèi)容的宣傳語。要求語言得體,主題鮮明,構思新穎。(每條不超過20個字。) 參考答案:(1)走好腳下的路,太陽就會為你升起。 (2)每天都能看到日出才是最重要的。(注意“文采”“主旨明確”“簡潔”和“創(chuàng)造性”這幾個要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離騷節(jié)選課后鞏固 大綱人教版第三冊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離騷 節(jié)選 課后 鞏固 大綱 人教版 第三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49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