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第三單元教案 魯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第三單元教案 魯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第三單元教案 魯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第三單元教案 魯教版 教學目標: 1、通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認識空氣的組成,學習從混合氣體中除去某種氣體進而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2、結合社會生活了解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3、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qū)別和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增強關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 4、在分析空氣組成基礎上,初步認識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空氣對人類和自然界的動植物的重要意義。知道空氣是自然資源。 教學難點:設計實驗方案,測定不同環(huán)境中空氣的成分。 教學方法:探究,討論,講述,歸納 教學對象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認識能力已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他們的認識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對于空氣成分的認識,已不在滿足于小學自然課上“知道空氣是物質,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空氣可供給人和動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燒、空氣污染的危害嚴重”等常識,他們將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空氣,要思考空氣的成份是怎樣測定出來的?空氣中的這些成份是哪里來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會導致空氣成分的改變?空氣成分改變會產生什么后果? 實驗用品: 酒精燈、注射器、玻璃管(內有細銅絲)、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教學過程: 一、認識空氣的組成 (引言)空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離開了空氣,一切生命就無法生存。那么你認識空氣嗎?你覺得空氣是單一成分的物質還是多一成分的物質呢?你知道空氣中含有那些物質?請你結合生活經驗用事實進行說明 1、教師組織學生們的研究討論和發(fā)言,隨著學生們的表述,板書出空氣中含有的物質。 學生積極、熱切地通過多種形式來表述自己對空氣的認識。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經驗之間、在日常生活與科學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通過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運用、改造來學習新知識。 2、教師總結學生們的表述并提出新問題:今天我們的認識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怎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呢? [活動天地]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思路: 如何將密閉容器中的氧氣消耗掉而有不產生新的氣體?如何測得消耗掉氧氣的體積? 然后再給學生講清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操作要領,最后再把學生的思維擴出去:你還能設計那些實驗?(這個問題可留做課外作業(yè),學生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學生討論并表述觀點,在明確實驗思路及原理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注意操作要領,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1/5。 3、教師引導學生以具體的物質如氧氣、空氣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學生在感受空氣成分的基礎上認識到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而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為純凈物。 學生初次接觸物質分類的知識,對混合物、純凈物的認識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師可多列舉一些學生容易辨析的物質讓學生進行判斷。 二、關注空氣質量: 1、[實驗探究]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qū)別 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 ●采集氣體樣品的方法 ●讓學生學會檢驗二氧化碳 ●初步學習通過對比實驗獲得結論的方法。 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書上的方法課前采集操場上空氣樣品,課上采集教室內空氣樣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進行對比實驗,通過觀察到現象的不同而親身感受到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qū)別,增強環(huán)保意識。 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氣體,讓學生增強環(huán)境意識。 因此,教師發(fā)動學生課后盡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環(huán)境中空氣樣品進行對照實驗,使學生獲得深切的真實感受。 2、[活動天地]認識空氣質量日報 這一活動可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使學生明確空氣質量日報的內容,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空氣的指量。 學生自學,認識空氣質量日報。 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堅決不要代替;學生自學能學會的問題,教師堅決不講。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組織學生自學,多與社會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處處離不開化學。 學生自學,小組內進行交流,談自己對空氣是一種重要資源的認識,談對空氣發(fā)現史的感受。 課堂小結: 通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和“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qū)別”兩個探究實驗,你覺得要研究一個未知問題大致要經過那些步驟?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論證——討論與交流——得出結論。 學生學習科學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身經歷科學活動,在此基礎上,再對活動過程進行歸納,就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教學反思: 對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們也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所以實驗思路、反應原理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由于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有些實驗操作還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由于剛剛接觸探究活動,對探究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可能估計不足,因此開放的討論和教師適當的指導很有必要,但總的探究過程可以放開讓學生大膽去做。讓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成為化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時的基本思想。探究的動力源于問題,探究的功效在于教師的恰當引導。 第二節(jié)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學會用元素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用微粒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2、通過對純凈物和元素的分類,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學習分類的方法。 3、學會正確書寫元素符號,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教學重難點:對純凈物和元素的分類 教學對象分析 人類使用符號的歷史源遠流長,圖形、標記、語言文字、數字、公式等這些符號的使用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學生以前可能不曾體會繪畫、做標記、書寫各種文字都是在使用符號實現對事物的記載和與他人的交流,沒有體會使用符號給人類帶來的便捷。當他們知道構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質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種,每一種元素都有一種特定的便于書寫和交流的符號,學會了這些符號和運用這些符號表示多樣化的物質的規(guī)則,就可以與全世界的人方便地進行學術交流!他們可能會對學習充滿興趣。 實驗用品 分子模型、卡片、磁鐵、鐵釘、菠菜等 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布置研究性課題: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簽、鐵絲、雙面膠等材料在學習小組內動手制作水、氧氣、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質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種補鈣食品的包裝盒。 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類別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獨特的立體結構等許多微觀知識。 一、元素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模型與[活動天地]中模型進行對比、修改,教師進行簡短評價。 學生積極、熱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隨教師的分析修改模型。 學生通過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學生在課前制作模型時的模糊認識、錯誤做法,加深對物質組成的認識,初步學習研究微觀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學生制作好5個分子模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拆分模型,將相同的原子分別放在一起,在學生的大腦中建立起需要給這一類原子一個統稱的認識,順勢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學生觀察、拆分模型,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對元素的認識。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裝盒,通過觀察、想象、比較、模型化、歸納等方式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元素的認識,初步學會用元素的概念去學習化學!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搜集到的補鈣食品的包裝盒,是學生明確補鈣食品多種多樣,有效物質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含有鈣元素,鈣元素就是所有物質中鈣原子的總稱。 學生觀察包裝盒,對有效成分進行歸納,找出補鈣食品的共性——含有鈣元素,通過具體的事例,加深對元素的認識。 二、元素符號 在認識元素概念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元素符號。 [活動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為研究模本,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明晰以下問題: 1、元素符號的書寫規(guī)律 2、金屬、非金屬元素中文名稱的造字規(guī)律 3、熟記18個常見的元素符號 4、對元素符號進行分類 學生認真分析元素符號的名稱和寫法,小組內交流、討論,形成對元素符號的認識。 利用新穎的活動,使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掌握元素符號的讀寫技能,在排列“紙牌”的過程中使學生發(fā)現元素符號的書寫規(guī)律,是學生在符號和它表征的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使學生認識到元素符號也能簡明的表示物質的組成,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為學習和研究都帶來了方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為下一步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 三、物質的分類 在認識元素的基礎上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1、列舉一些學生較為是熟悉的物質,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去分類,并說出分類的依據;組織學生討論,形成單質、化合物概念。 2、小實驗:用磁鐵分別吸引鐵釘和菠菜,通過實驗使學生明晰元素與物質的不同。 學生將具體的物質進行分類,形成單質、化合物的概念;通過實驗,對概念進行辨析,加深理解。 充分放手讓學生“學”和“做”,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形成概念。這樣,即可加深學生對分類思想的認識,又可幫助他們對“世界上的三千多萬種物質僅由100余種元素組成”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或疑問?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將知識進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 讓學生自己整理知識,時刻關注自己的疑問和收獲,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發(fā)展性自我評價。 教學反思: 讓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成為化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時的基本思想。當他們知道構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質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種,每一種元素都有一種特定的便于書寫和交流的符號,學會了這些符號和運用這些符號表示多樣化的物質的規(guī)則,就可以與全世界的人方便地進行學術交流!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 第二節(jié)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化學式的意義,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 2、初步學會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學式。 3、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能根據化學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教學重點 化學式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根據化學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組圖片,從微觀角度入手,啟發(fā)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這種符號可以傳遞的信息,引導學生從不同思維角度思考化學式的意義。 化合價的含義教材只做簡單講解,注重讓學生觀察化合價與化學式,注重讓學生找化合價與化學式的規(guī)律,將規(guī)律進行總結。 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定量計算,其前提是必須讓學生明確化學式的意義。在次基礎上,教材以水為例,設計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和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物質的元素宏觀組成和原子的微觀構成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能自己總結出化學式的意義,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歸納。正確書寫化學式是學好化學的基礎,而學生剛接觸化學時間不長,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由模仿開始,反復練習,熟能生巧。 學生第一次接觸物質組成的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達到一定的共識;在學生能理解的進行計算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量的有梯度的訓練題,讓學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練掌握的過程。 實驗用品 銅、水、食鹽等物質的微觀構成圖 教學過程 二、化學式的意義 教師展示銅、水、食鹽等物質的微觀構成圖。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圖片的功能:很好的體現了宏觀物質——微觀構成——化學符號之間的聯系。 關于化學式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1、從宏觀角度看,根據化學式我們可以知道它是一種什么物質,這種物質由什么元素組成。 2、 從微觀角度看,化學式反應了物質由什么樣的微觀粒子構成,微粒間的數量關系如何。 3、 從量的角度,根據化學式可以計算分子的相對質量。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物質的微觀構成圖,讓學生建立起見到一種物質,就去思考“這種物質的微觀構成是怎樣的?如何用符號來表示他的微觀構成?”的思維習慣。 三、化合價與化學式 教師只要讓學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其原子之間的關系是確定的。不必理解化合價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引導學生找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的特點,及化合價的規(guī)律。 學生思考、觀察、交流,并要熟記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活動天地] 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 正確書寫化學式書寫化學式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教師可以板書一組物質的化學式,讓學生標出化合價,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 已知鋁為+3價,氧為-2價,寫出鋁的這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寫出組成化合物的兩種元素的符號,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Al O 求兩種元素正、負化合價絕對值的最小公倍數。 32=10 求各元素的原子數:Al:102=5 O:105=2 把原子數寫在各元素符號的有下方,即得化學式:Al 2O5 檢查化學式,當正價總數于負價總數的代數和等于0時,化學式才算是正確的。 學生在熟記化學式的基礎上,熟練標出物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在能把握規(guī)律的前提下,反復練習,能熟練寫出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正確書寫化學式是學好化學的基礎,而學生剛接觸化學時間不長,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由模仿開始,反復練習,熟能生巧。在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其組成和結構是人們通過實驗方法探究出來的,根據化合價只能寫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質的化學式。 相對分子質量 在學生明確了相對分子質量之后,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讓學生解決:計算兩個氫原子于一個樣原子的質量之比;計算水分子中氫原子育氧原子的質量之比;計算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之比。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進行反思,自己糾錯,再次練習。 四、計算物質組成的定量表示1、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例1、計算H2O中H、O元素的質量比。(解釋)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解:H:O=21:161=2:16=1:8。(化為最簡整數比)例2、計算CO2中C、O元素的質量比。解:C:O=121:162=12:32=3:8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進行反思,自己糾錯,再次練習。 學生第一次接觸物質組成的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達到一定的共識;在學生能理解的進行計算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量的有梯度的訓練題,讓學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練掌握的過程。 2、計算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例1、計算水中H元素的質量分數解:水分子中有兩個氫原子,水的式量為18,則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例2、計算NH4NO3中元素的質量分數。解:∵NH4NO3中氮原子的個數為兩個,NH4N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0,則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進行反思,自己糾錯,再次練習。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或疑問? 主要學習收獲:1、會寫化學式,并會用化合價寫化學式2、會根據化學式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學生在熟記化學式的基礎上,熟練標出物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在能把握規(guī)律的前提下,反復練習,能熟練寫出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學生第一次接觸物質組成的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達到一定的共識;在學生能理解的進行計算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量的有梯度的訓練題,讓學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練掌握的過程。 第二節(jié) 性質活潑的氧氣 (第一課時) 知識目標: 1了解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2、學習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原理、裝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兩套裝置的區(qū)別。 3、理解催化劑的概念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而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制法 教學難點 :實驗裝置的選擇、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觀察歸納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氧氣的物理性質?2、氧氣的化學性質?3、氧氣的用途?氧氣的檢驗? 新授 二、 氧氣的獲得 提問:自然界氧氣的來源?如何將氧氣從空氣中分離出來呢? 講述:1、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原料:空氣 方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原理:根據液態(tài)空氣中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進行蒸發(fā)分離 過程:首先將空氣除塵凈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然后在低溫下加壓,使空氣液化。在通過控制溫度蒸發(fā)也太空氣,將沸點較低的液態(tài)氮先蒸發(fā)出來,余下的就是液態(tài)氧了。 1、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講述:實驗室制取氣體要考慮的因素:實驗藥品、實驗原理、實驗裝置(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注意事項、操作步驟等 (1) 實驗藥品 第一組:高錳酸鉀:KMnO4(紫黑色固體) 第二組:二氧化錳(俗稱:雙氧水):H2O2 (無色液體)和二氧化錳:MnO2 (2)實驗原理: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過氧化氫氧氣+水 (3)實驗裝置 a、發(fā)生裝置 (展示兩種發(fā)生裝置) 高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固固加熱型 固液常溫型 適用于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 適用于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常溫下制取氧氣 提問:這兩種發(fā)生裝置中的儀器有哪些? B、氣體的收集方法 講述:氣體的收集方法有兩種,閱讀課本p44頁的內容,了解每一種方法對什么性質的氣體適用 Ⅰ、排空氣法 Ⅱ、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 (教師演示兩種制取方法的全過程) (小結兩種制取方法的實驗步驟) (4)實驗步驟 a、 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 一查: 連接儀器,檢查裝氣密性 二裝:用紙槽把固體藥品裝入大試管 三定:固定儀器 四點:點燃酒精燈 五收:收集氣體 六離:把導管移出水面 七熄:熄滅酒精燈 b、 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 一、檢查裝置氣密性 討論:如何檢查固液常溫型裝置的氣密性? 一、 往錐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錳 二、 往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雙氧水 三、 收集氣體 (5)催化劑 概念:在化學反應中能加快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物質叫催化劑,它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強調:一改變二不變 (6)驗滿 提問:如何檢驗氣體收集中集氣瓶中氧氣已滿? (7)檢驗 提問:如何檢驗集氣瓶中的氣體是氧氣? (8)注意事項 1、試管應向下傾斜,導管不宜伸入太長,鐵夾應夾在試管中上部。 2、加熱時要先均勻加熱,然后再集中加熱 3、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應將導氣管伸入集氣瓶底部,以便排凈空氣 4、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應等氣泡均勻時方可收集 5、在用高錳酸鉀作原料時應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6、實驗結束后一定要先移開導管,后熄滅酒精燈。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或疑問? 教學反思: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將知識進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讓學生自己整理知識,時刻關注自己的疑問和收獲,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發(fā)展性自我評價。 第三節(jié) 性質活潑的氧氣 (第二課時) 知識目標: 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3、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實驗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氧化反應的分類和判斷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觀察歸納法、討論法 教學媒體: 實驗器材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空氣的成分,各成分的體積分數?2、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其來源?3、氮氣和稀有氣體的性質及主要用途? 【引入】: 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動植物都離不開氧氣,人類的生產活動也需要氧氣.在通常情況下,空氣中不會缺少氧氣,這是因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氣,彌補了自然界中氧氣的消耗,使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幾乎保持恒定。 三、 認識氧氣的性質 (觀察一瓶氧氣并回答:) 1、說出氧氣的顏色、狀態(tài) 2、氧氣有氣味嗎?(注意聞氣味的方法) 3、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 4、在1升水中僅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怎樣表示氧氣的溶解性呢?(易溶?難溶?不易溶?) 5、如果改變條件,氧氣的狀態(tài)會不會改變呢? 6、充滿氧氣的集氣瓶為什么應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7、水中魚兒能生存,說明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溶還是不易溶? (學生并從氧氣的色、味、態(tài)、密度、溶解性、狀態(tài)變化幾個方面歸納氧氣的物理性質) 1、物理性質:在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 氧氣有三態(tài)變化:液態(tài)氧是淡藍色的;固態(tài)氧是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講述:物質的的化學性質通過化學反應表現出來,氧氣有什么樣的化學性質呢,我們來探究一些實驗吧? [演示實驗]: 木炭、石蠟、硫粉、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歸納實驗的現象和文字表達式。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在教材P35。 (學生討論并完成幾個反應的現象、生成物和反應的文字表示式) 反應物 反應條件 反應現象 生成物 木炭 點燃 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二氧化碳 硫磺 點燃 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二氧化硫氣體 石蠟 點燃 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霧,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二氧化碳和水 鐵絲 點燃 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四氧化三鐵固體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碳+氧氣二氧化碳 C O2 CO2 硫磺在氧氣中燃燒:硫+氧氣二氧化硫 S O2 SO2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思考:1、比較一下幾種物質空氣中與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 2、硫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氣體對空氣有污染嗎?如何處理污染物? 1、 做鐵絲與氧氣反應的實驗時為什么集氣瓶底部要加少量的水(或細沙)?為什么將鐵絲繞成螺旋狀?火柴的作用? 2、氧氣的化學性質 通過上面的實驗可以發(fā)現,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通常比在空氣中劇烈,某些在空氣中不易燃燒的物質,在氧氣中卻可以燃燒 可見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1)有助燃性,(支持燃燒) 可以跟金屬和非金屬發(fā)生氧化反應 (2)供給呼吸 (吸進生物體內的氧氣和許多物質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釋放出能量保證生命活動的需要) 1、 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和氧的反應 許多物質會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在某些條件下,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比較劇烈,是劇烈氧化,如燃燒; 而在另一些條件下,物質與氧氣只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是緩慢氧化。 燃燒、動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腐爛、鋼鐵生銹。 四、 氧氣的用途 交流與討論: 2、 根據氧氣的性質,推想氧氣的用途,舉例說明氧氣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小結: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問題:如何證明一瓶氣體是氧氣? 演示實驗:氧氣的檢驗 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或疑問? 教學反思 1、對于一些較簡單的知識,應大膽地放給學生,如氧氣的某些性質,學生歸納的很好。 2、選用的過氧化氫的濃度要濃一些,最好在20%左右,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第三單元教案 魯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化學 第三 單元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30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