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0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課時同步試題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0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課時同步試題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0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課時同步試題 新人教版必修3.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0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一、單項選擇題 1.某學者在撰寫“文藝復興和現(xiàn)代文明的興起”一章時,介紹了一系列推進文藝復興運動的事件,下列事件不可能列入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印刷術的革新 C.近代科學的興起 D.君主專制的衰落 【答案】D 2.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yǎng)育了文藝復興。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C.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D.意大利人的神學思想意識淡薄 【答案】C 【解析】“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實質上反映的是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與發(fā)展,這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經濟根源。故答案為C。 3.莎士比亞把新興市民階層的喜怒哀樂和他們的故事搬上舞臺,通過對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的熱情謳歌,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其作品在17世紀陸續(xù)傳入德、法、意、俄和北歐諸國……形成全球范圍的西方戲劇文化圈。這說明莎士比亞戲劇 A.適應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B.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深入發(fā)展 C.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D.折射出英國富強穩(wěn)定的社會現(xiàn)實 【答案】A 【解析】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通過對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的熱情謳歌,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念”顯然是符合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實際需求,A正確;B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沒有說明文藝復興對于東西方交流的貢獻,C錯誤;D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 4.彼特拉克說:“沒有城市,就沒有文藝復興”。從佛羅倫薩到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波尼亞、羅馬等城市都有一些數(shù)量有限的人通過不同的形式(繪畫、雕塑、建筑、教育等)傳播著人文主義。這體現(xiàn)了 A.人文主義傳播方式的多樣性 B.文藝復興突破了地域的界限 C.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 D.城市是傳播人文主義重要媒介 【答案】D 5.文藝復興運動前,歐洲繪畫、雕塑作品中的圣母安詳、神圣,少有人間之情。而在米開朗琪羅的《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個端莊、美麗的母親,她的美是直觀的,她的悲哀卻是深沉的。圣母形象的這種變化反映了 A.神性在藝術造型中的體現(xiàn) B.人體缺陷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美化 C.人性在藝術造型中的覺醒 D.藝術造型開始從世俗走向神圣 【答案】C 【解析】人文主義者主張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強調人的可貴?!笆ツ甘且粋€端莊、美麗的母親,她的美是直觀的,她的悲哀卻是深沉的”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在藝術造型中的滲透。故選C。 6.托馬斯莫爾(1478—1535)在其著作《烏托邦》中說:“烏托邦的人認為我們的一切行動,應以快樂和幸福為最終目的”,“烏托邦的人享受這種快樂,應該感謝大自然慈母的仁慈”。這表明他 A.漠視世俗生活 B.篤信教會神學 C.反對羅馬教會 D.宣揚人文主義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依據材料中“我們的一切行動,應以快樂和幸福為最終目的”的信息可知,托馬斯莫爾鼓勵人們追求幸福和快樂,并將享受這種快樂歸功于大自然,而不是神,宣揚了人文主義思想,故D項正確,A、B兩項說法明顯錯誤,C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 7.英國阿倫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里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按其性質來說是屬于個人主義的,它既不是一種信條,也不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代表任何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想把自己組織成一種運動,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對象,這是人數(shù)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據此,作者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運動的局限性主要是 A.局限于上層知識分子 B.是無組織的少數(shù)人行動 C.對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D.對政治領域的影響有限 【答案】A 8.1534年,為應對新教的挑戰(zhàn),歐洲天主教會成立了耶穌會組織,主要從事傳教和教育,擴大天主教的影響。耶穌會維護教皇和經院哲學的傳統(tǒng)權威,卻反對追逐世俗權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學和藝術的素養(yǎng),特別重視將人教育成有責任感的公民。耶穌會的這些做法 A.致力于實現(xiàn)信仰的自由 B.阻礙歐洲社會的進步 C.受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 D.加速封建制度的解體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宗教改革。A項與材料“耶穌會維護教皇和經院哲學的傳統(tǒng)權威”矛盾,故排除;材料“反對追逐世俗權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學和藝術的素養(yǎng),特別重視將人教育成有責任感的公民”反映出耶穌會關注人,肯定人的價值和作用,這和人文主義精神相吻合,有利于社會進步,故B項錯誤,C項正確;天主教是維護封建制度的理論支柱,擴大天主教的影響,不會加速封建制度的解體,故D項錯誤。9.馬丁路德指出:“俗世的權力既然是上帝派來懲罰惡人,保護善人的,所以它應在整個基督徒中自由地行使它的職務,無論對教皇、主教、神甫、修士、修女或對任何人,都不徇情面。”在此他強調的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建立民族教會 C.簡化宗教儀式 D.王權高于教權 【答案】D 10.運用結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圖可以用來說明 A.教皇和教會失去了作用 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儀式 C.新教信仰方式發(fā)生變化 D.無論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沒有變化 【答案】C 【解析】從材料反映的由信仰教會變?yōu)樾叛鍪ソ?,以及對教階制度和宗教儀式的改革來看,通過宗教改革,新教的信仰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故答案為C項。A項說法絕對,排除;新教簡化了宗教儀式,并非不再需要宗教儀式,排除B項;新教教徒的信仰自主性得到增強,排除D項。 11.路德教徒視加爾文教為邪教,加爾文教徒也不能與路德教徒合作。因為他們所爭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結果仍不過是以一個新威權來代替一個舊威權罷了。這說明宗教改革 A.推動了人文主義的發(fā)展 B.導致舊教與新教矛盾激化 C.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信仰自由 D.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歐洲的宗教改革。材料反映了在宗教改革中路德教與加爾文教出現(xiàn)了較大的分歧和激烈的爭論,其實質都是以各自教義的新權威代替舊權威,可見宗教改革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信仰自由,故選C。材料沒有突出以人為中心、人的價值和地位等人文主義思想,也沒有反映新教與舊教之間的矛盾,故A、B兩項錯誤;D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2.16世紀歐洲產生了許多新教派,每個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經》原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為信仰的最高權威,并用民族語言翻譯圣經,而且堅決脫離腐敗的羅馬教會。該歷史現(xiàn)象 A.表明羅馬教會進行了順應時代的改革 B.受到文藝復興運動直接推動而出現(xiàn) C.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掃清了障礙 D.順應了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時代潮流 【答案】D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蘇格拉底)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反復考驗一切世俗的命題,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從而為個人行為提供真實可靠的指導?!Y果卻是將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對立面。 ——吳曉群《希臘思想與文化》 材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會包辦的信仰,回轉頭去,求之于《圣經》和良心……不承認羅馬的教王,反對教權的政府。 ——高一涵《歐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文藝復興的影響側重于知識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藝復興所開拓出來的人文主義的影響……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 ——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 (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并指出其歷史價值。 (2)根據材料二,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義的訴求。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人文主義傳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的關系。 【答案】(1)主張:提出“美德即知識”,反對忽視道德;強調人類的理性,否定絕對權威;提出“認識你自己”。價值: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了“自我”;是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 (2)訴求:批判神權統(tǒng)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關系: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傳播僅局限于上流社會和知識分子階層;宗教改革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和更內在的心靈角度,傳播和發(fā)展了文藝復興以來復蘇了的人文主義。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編自劉念慈《試析中國早期啟蒙運動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異同》 上表為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啟蒙與歐洲文藝復興的對比表。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中外關聯(lián),史論結合) 【答案】示例一 論題: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啟蒙與文藝復興運動都以“復興”古代思想的形式來反對封建主義。 闡述:在明末清初尖銳的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刺激下,啟蒙學者以理想化的“三代之制”去襯托“今世之弊”,用傳說中的氏族民主制去批判封建君主專制,以“百家爭鳴”的諸子學風去聲討盛行于明清的文化專制。14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階段,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對希臘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揚,用人文主義精神反對封建主義精神,進步的思想界還未形成全新的思想體系。 總之,當時資本主義尚處于萌芽階段,往往借助古典文化對抗強大的封建主義。 示例二 論題: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啟蒙與文藝復興運動在性質和影響上大相徑庭。 闡述:從性質來看,中國早期思想啟蒙運動沒有超越儒家思想的范疇,是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從影響來看,中國早期思想啟蒙運動雖然沖擊了當時的封建專制,但未提出新社會制度構想,未能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對社會的影響力有限,未能推動社會的轉型;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促進了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對新航路開辟、歐洲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學發(fā)展影響重大,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準備,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轉型。 總之,中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程度差異帶來了二者在性質上與影響上的不同。 (“示例”僅供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0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課時同步試題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 2019 學年 高中歷史 單元 古代 希臘 羅馬 政治制度 06 文藝復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40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