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課件+習題)[打包87套]1.zip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課件+習題)[打包87套]1.zip,打包87套,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課件,習題,打包,87
訓練31 語基+語用+論述類+詩歌
(時間:45分鐘 賦分:40分)
一、基礎知識(9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被用以形容中國游客在日購物出手豪爽的“爆買”一詞,在50個獲推入選的流行熱詞中脫穎而出,斬獲日本流行語年度大獎。
②遼寧男籃雖然在總決賽中輸給了北京隊,取得了籃球聯(lián)賽的亞軍,但他們展現(xiàn)出的困獸猶斗的拼搏精神,也是值得稱贊的。
③在微信公共賬號上,他們呼吁文學愛好者們多創(chuàng)作,多評論,推薦優(yōu)秀稿件,舉行讀書會等,活動內容豐富,異彩紛呈。
④郭建榮編著的《徐光憲傳》還原了徐光憲的學術成長過程,真實反映了徐院士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
⑤將“謠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個謠言”奉為圭臬的網絡謠言制造者“秦火火”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
⑥遼寧撫順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受災嚴重,全省人民同舟共濟,積極為災區(qū)捐款捐物,濃濃鄉(xiāng)情給災區(qū)人民帶來無限溫暖和撫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解析:選D。①“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使用對象為人。②“困獸猶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后掙扎。比喻在絕境中還要掙扎抵抗。感情色彩不當。⑤“奉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李克強總理對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作出指示,抓緊完善監(jiān)管制度,落實疫苗生產、流通、接種等各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責任,堵塞漏洞,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B.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建設要圍繞授權、用權、制權,合理確定權力歸屬,厘清權力清單,把權力運行置于群眾監(jiān)督之下,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空間。
C.建立并完善“三大一重”集體決策機制,是規(guī)范政府系統(tǒng)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加強廉政建設,實現(xiàn)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重要舉措。
D.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布魯塞爾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向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致慰問電,對襲擊行徑予以強烈譴責,向不幸遇難者及其家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誠摯的慰問。
解析:選C。A項搭配不當,應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B項成分殘缺,應在“制權”后加“等環(huán)節(jié)”。D項邏輯不當,應改為“向不幸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__①__那些確實性無可置疑的科學__②__成為本來意義上的科學;僅僅具有經驗有確實性的知識__③__在非本來意義上被稱之為學問。……不過,__④__在科學中,例如在化學中,這些基礎或原則最終不過是經驗的,__⑤__用來解釋既存在事實的那些法則僅僅是經驗法則,那么,它們就不具備自身必然性的意識,__⑥__在嚴格意義上講這個整體也就沒有資格稱為科學。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要
就能
只能
只要
或者
甚至
B
只有
才能
不能
如果
并且
以致
C
只有
才能
只能
如果
并且
因而
D
只要
就能
不能
只要
或者
可見
解析:選C。從前文看,最后一句與前文應是因果關系,因此可以選C項。
二、語言運用(11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很多人都認為,“中醫(yī)”是“中國醫(yī)學”或者是“中國大夫”的意思,__①__,“中”是中國古代哲學里的一個著名概念,形容心境達到了定、正、靜的狀態(tài)。中國古代的醫(y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人才不會生?。籣_②__,疾病必來。在西醫(yī)傳入中國以前,__③__,人們把“中藥”不是稱為“本草”,就是稱為“藥”。直到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出現(xiàn)了中西藥并存的局面,人們才將“本草”稱為“中藥”,以明顯區(qū)別于“西藥”。
答:
解析:本段文字介紹的是對“中醫(yī)”的解讀。①句由前文很多人都認為的情況和后文對“中”的解讀,可知這里要填寫的是轉折性的句子,如“其實不然”。②句由前文“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人才不會生病”,后文“疾病必來”,可見這里應該是假設“如果陰陽失衡”。③句由后文“人們才將‘本草’稱為‘中藥’,以明顯區(qū)別于‘西藥’”,可見在西醫(yī)傳入中國以前,“中國沒有‘中藥’這一說法”。
答案:①其實不然;②如果陰陽失衡;③中國沒有“中藥”這一說法。
5.下面是武漢外國語學校的?;請D標,請寫出其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00字。(6分)
答:
解析:題干要求“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首先觀察畫面,看畫面由哪幾部分組成,主要是英文字母“L”“W”“F”組成一只鳳凰(鳥),然后觀察其順序,進行描述。對于徽標的寓意,應結合徽標使用的對象和場合,題干中已經給出了提示“武漢外國語學校的校徽圖標”,故揭示寓意的時候,應圍繞學校相關的內容陳述。
答案:圖案由英文字母“L”“W”“F”組成一只鳳凰(鳥)?!癓”勾畫鳥頭、鳥身,“W”勾畫鳥翅膀,“F”勾畫鳥的尾羽。字母是武漢外國語學校的英文縮寫,鳳凰(鳥)的形象寓意著吉祥、美好。
三、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9分,每小題3分)
自從人類耕種作物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作物的遺傳改良。過去幾千年里的農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對自然突變產生的優(yōu)良基因和重組體加以選擇和利用,通過隨機和自然的方式來積累優(yōu)良基因。遺傳學創(chuàng)立后近百年的動植物育種主要是采用人工雜交的方法,進行優(yōu)良基因的重組和外源基因的導入,從而實現(xiàn)遺傳改良。轉基因技術則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源基因導入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使生物體的遺傳性狀發(fā)生改變。因此,可以認為轉基因技術是與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一脈相承的,其本質都是通過獲得優(yōu)良基因進行遺傳改良。但轉基因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也有重要區(qū)別。傳統(tǒng)的選擇和雜交技術一般只能在生物種內個體間實現(xiàn)基因轉移,操作對象是整個基因組,所轉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準確地對某個基因進行操作和選擇,因而對后代的表現(xiàn)預見性較差;而轉基因技術所轉移的基因則不受生物體間親緣關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轉移的一般是經過明確定義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現(xiàn)可準確預期。因此,轉基因技術是對傳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和補充。將兩者緊密結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動植物品種改良的效率。
轉基因技術既可加快農作物和家畜品種的改良速度,提高人類食物的品質,又可以生產珍貴的藥用蛋白,為患病者帶來福音。但是,人類對自然界的干預是否會造成潛在的危險?大量轉基因生物會不會破壞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產品會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盡管尚無定論,但一些科學家擔心對生命進行“任意修改”所創(chuàng)造出的新型遺傳基因和生物可能會危害到人類,可能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遺傳基因污染,而這種新的污染很難被消除。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轉基因技術的負面影響作了大量研究,相關報道也頻頻見諸報端。
面對種種關于轉基因作物的爭議,許多科學家、學術團體紛紛以各種形式表明對轉基因技術的支持態(tài)度。由美國Tuskegee大學Prakash教授起草的題為“科學家支持農業(yè)生物技術的聲明”稱:“與傳統(tǒng)的方法相比較,通過重組DNA技術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會有新的或更大的風險,且商品化的產品的安全性則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規(guī)則而得到了更進一步的保障。遺傳新技術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精確性?!?
當然,在目前條件下,轉基因技術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轉基因表達水平低;轉基因在宿主基因組中的行為難以控制,可能會引起宿生細胞染色體的插入突變;制作轉基因動物效率低等難題尚未解決。另外,轉基因農作物和以此為原材料制造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影響尚未有定論,對生命“任意修改”,也是對傳統(tǒng)倫理的一種挑戰(zhàn)。這些都制約著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但通過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和各國對轉基因技術、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規(guī)范管理,保證轉基因技術研究和開發(fā)的健康有序,這一技術肯定會更好地貼近民眾,造福人類。
(摘編自朱蒙《轉基因技術的研究綜述及利弊關系》)
6.對于轉基因技術與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的區(qū)別,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是通過隨機、自然的方式積累優(yōu)良基因,而轉基因技術則是通過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源基因導入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來實現(xiàn)遺傳改良。
B.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一般只能在生物種內個體間實現(xiàn)基因轉移,而轉基因技術則可以在沒有親緣關系的物種間進行。
C.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的操作對象是整個基因組,所轉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轉基因技術則可以準確地對某個基因進行操作和轉移。
D.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因不能準確操作和選擇某個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預見后代的表現(xiàn),而轉基因技術可準確預期后代的表現(xiàn)。
解析:選A。A項“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是通過隨機、自然的方式積累優(yōu)良基因”以偏概全,應該還有“人工雜交”的方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轉基因技術與傳統(tǒng)的遺傳改良技術一脈相承,但又是對傳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和補充,兩者緊密結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動植物品種改良的效率。
B.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出新型遺傳基因和生物,加快動植物品種的改良速度,提高人類食物的品質,還可以生產珍貴的藥用蛋白,為患病者帶來福音。
C.轉基因技術對生命進行“任意修改”,不僅對傳統(tǒng)倫理是一種挑戰(zhàn),對人類生存有負面作用,而且可能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新的、很難被消除的遺傳基因污染。
D.轉基因技術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轉基因表達水平低,轉基因在宿主基因組中的行為難以控制,制作轉基因動物效率低等。
解析:選C。C項“對人類生存有負面作用”表述絕對,從原文來看轉基因技術對人類生存是否有負面作用尚無定論。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對農作物的遺傳改良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改良方式雖有隨機自然、人工雜交、轉基因的不同,但各種方式的本質都是要獲得優(yōu)良基因。
B.Prakash教授發(fā)表聲明支持轉基因技術,認為轉基因技術通過重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傳統(tǒng)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靈活性和精確性。
C.轉基因技術盡管得到了許多科學家和學術團體的支持,但其廣泛應用仍然受到技術、倫理、安全性等各種因素的制約。
D.更好地利用轉基因技術造福人類,既需要依靠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也離不開各國政府對轉基因技術、生物和食品的規(guī)范管理。
解析:選B。B項“比傳統(tǒng)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靈活性和精確性”理解錯誤,聲明中只說“遺傳新技術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精確性”,關于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原文中說“并不一定會有新的或更大的風險”,而“商品化的產品”的安全性,也不等于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
四、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11分)
送盧主簿
王 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城闕居年滿,琴尊①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②。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注】?、偾僮穑呵倥c酒杯。指古代文士悠閑的生活。②多違:指久別。
9.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寫到了“城闕”,用意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答:
解析:“城闕”在古典詩歌中一般與送別有關。兩首詩雖同為王勃所作,但背景、寫作時間不同,因此寫到“城闕”的意義也就不同,結合兩首詩的具體內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點出送別地點,《送盧主簿》敘述送別前的生活。
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城闕”,點出送別地點,營造出遼遠壯闊的意境;《送盧主簿》寫“城闕”,敘述送別前的生活,點明身在京城、不染流俗的心志。
10.本詩最后兩句主要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樣表達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
解析:作為送別類的詩歌,通常表達的是不忍分別的傷感之情,但根據《送盧主簿》這首詩的內容以及最后兩句寫到“松竹”的內容,聯(lián)系“松竹”的象征意義,最后兩句表達的是作者與友人共同堅守高潔的思想感情。至于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需要運用表達技巧的相關知識,并作出分析。
答案:第一問:與友人共同堅守高潔。第二問:語義雙關,“松竹”既指東巖風物,也喻高潔品質,作者希望與友人同歸“富松竹”的東巖,表達了愿與友人共同堅守高潔的思想感情。
6
收藏
編號:4245020
類型:共享資源
大小:29.53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1-04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打包87套
高考
語文
二輪
復習
課件
習題
打包
87
- 資源描述:
-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課件+習題)[打包87套]1.zip,打包87套,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課件,習題,打包,87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