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zip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zip,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6,習題,打包,65
專題6 近代中國人民的進一步覺醒與探索——中日甲午戰(zhàn)爭至五四運動前 第9講 從中日甲午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課后達標檢測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16·浙江金麗衢十二校高三聯(lián)考)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引起了中國社會的重大變化。為挽救民族危機,各種政治力量進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符合史實的是( )
A.孫中山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口號
B.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C.臺灣人民“鳴鑼罷市”,發(fā)布檄文“絕不拱手讓臺”
D.洋務派提出“自強”“求富”口號
解析:選C。依據(jù)所學知識,《馬關條約》的簽訂是在1895年;興中會是1894年成立的。故A項不符合史實。B、D項均提出于甲午戰(zhàn)爭前,故排除,C項反映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正確。
2.(2016·廣東惠州模擬)一場甲午戰(zhàn)爭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稍后的中國,循序漸進的洋務新政就此終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凱“帝制自為”,在二十年時間里中國走過了西方國家諸如法國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這種劇烈的變化反映了( )
A.甲午戰(zhàn)敗宣告洋務運動的破產(chǎn)
B.甲午戰(zhàn)敗引發(fā)中國人的政治激進
C.近代中國社會變革速度超過西方
D.革命成為社會變革唯一的主旋律
解析:選B。材料反映了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沒有涉及洋務運動的破產(chǎn)問題,A項錯誤;“一場甲午戰(zhàn)爭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自1895年算起……在二十年時間里中國走過了西方國家諸如法國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說明甲午戰(zhàn)敗引發(fā)中國人的政治激進,B項正確;近代中國社會變革速度超過西方和革命成為社會變革唯一的主旋律說法不符合史實,故C、D項錯誤。
3.(2016·成都模擬)有人對中國近代某一賣國條約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的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的開進我們的院子,旁若無人的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這一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知識的運用?!缎脸髼l約》規(guī)定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與材料“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的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的開進我們的院子”相吻合;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與材料“旁若無人的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相吻合;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成為洋人朝廷,與材料“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相吻合。故選D項。
4.有學者認為:“在近代中國,沒有哪一個事件能像義和團運動那樣,包含著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價值和互相沖突的目標,‘價值’與‘理性’、善與惡在這里是如此的糾結,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觀點認為義和團運動( )
A.混淆了進步與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歷史真相不明,難以評價
D.體現(xiàn)了文明沖突的復雜性
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是學生正確解讀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相反的信息、相反的價值和互相沖突的目標,‘價值’與‘理性’、善與惡在這里是如此的糾結”等關鍵信息表明該學者認為義和團運動體現(xiàn)了文明沖突的復雜多樣。所以答案選D。
5.(2016·江蘇宿遷三校調(diào)研)“道光后期以來,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zhàn)爭……這是一個轉折點,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戰(zhàn)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迸c“轉折點”相關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解析:選D。1901年,清政府與英、法、美、日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規(guī)定: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zhì)的組織,這“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答案選D。
6.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報》發(fā)表了《但聞人語響》的漫畫(如圖),描繪了有人聽見從遙遠的紫禁城傳出了“遜位”的聲音。對此畫解讀正確的是( )
A.民眾要求建立中華民國的愿望
B.民眾對袁世凱貪戀皇權的厭惡
C.報刊輿論對政局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D.革命黨人對結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解析:選D。本題考查解讀漫畫的能力。解答類似題目,首先需要結合題干信息觀察漫畫,“1912年2月11日”說明了時間,“紫禁城傳出了 ‘遜位’的聲音”暗示內(nèi)容等,聯(lián)想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的有關史實,反映了當時革命黨人急切盼望結束君主專制的心情,D項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缺乏群眾基礎,可以排除A、B兩項;C項從圖文中體現(xiàn)不出來且本身表述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項。
7.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lián)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過學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贝撕蠼⒌闹腥A民國臨時政府與該報道的設想相符的是( )
A.臨時政府基本按照美國政體原則架構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個聯(lián)邦共和國
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D.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都有西方民主觀念
解析:選A。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但實行的并不是聯(lián)邦制,故B項與史實不符。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就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當時中國在西化程度上不及日本,C項不符合史實。袁世凱曾經(jīng)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但他實行專制獨裁統(tǒng)治,D項錯誤。用排除法即可選出正確答案。
8.(2016·銀川模擬)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縱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tǒng),有一番融合溝通,才能真實發(fā)生相當?shù)淖饔茫駝t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下列史實可以佐證錢穆先生這一觀點的是( )
A.太平天國 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解析:選C。材料中“政治制度……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tǒng),有一番融合溝通,才能真實發(fā)生相當?shù)淖饔茫駝t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既點明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也表明這種學習缺乏與中國歷史傳統(tǒng)的融合,缺乏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符合這種認識的只有C項。
9.1911年12月,孫中山說:“謂袁世凱不可信,誠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于用兵十萬??v其欲繼滿洲以為惡,而其基礎已遠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圓滿之段落?!边@說明孫中山( )
A.追求和平建國之路 B.被袁世凱表象迷惑
C.革命策略有合理性 D.圓滿完成革命任務
解析:選C。材料旨在強調(diào)利用袁世凱的力量推翻君主專制統(tǒng)治,而非追求和平建國之路,A項錯誤;“縱其欲繼滿洲以為惡”表明孫中山?jīng)]有被袁世凱表象迷惑,B項錯誤;“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于用兵十萬”說明孫中山革命策略有合理性,C項正確;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D項錯誤。
10.有的史學家稱中國辛亥革命為英國版的“光榮革命”。此觀點的提出是基于( )
A.同盟會發(fā)動武裝起義旨在推翻清朝統(tǒng)治
B.武昌起義導致了清政府統(tǒng)治的土崩瓦解
C.列強以武力威脅向革命政權施加了壓力
D.清政府和平交權實現(xiàn)了對袁世凱的妥協(xié)
解析:選D?!肮鈽s革命”是指英國通過不流血的政變確立了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A項武裝起義與“不流血”不符,故A項錯誤;B項也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B項錯誤;C項是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不能夠證明材料觀點,故C項錯誤;從“和平交權”可知與“光榮革命”不流血的政變性質(zhì)相符,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1.(2016·廣東湛江高三調(diào)研)對同一歷史事件,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歷史認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戰(zhàn)勝的日本確保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橋頭堡,獲得的巨額戰(zhàn)爭賠款加快了以軍需產(chǎn)業(yè)為中心的產(chǎn)業(yè)化。同時鎮(zhèn)壓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東學農(nóng)民運動,強迫進行甲午改革,擴大了對朝鮮的影響力。以甲午戰(zhàn)爭為契機,長期延續(xù)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宣告瓦解?!n國國定教科書
材料二 日清戰(zhàn)爭是作為歐美式近代立憲國家而發(fā)展的日本與中華帝國的決戰(zhàn)。被稱為“沉睡的獅子”而讓人懼怕其潛力的清朝,與世界的預料相反,一下子就敗給了新興的日本,自古以來東亞所持續(xù)的中華秩序崩潰了。其后,列強諸國群聚清朝,馬上獲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國領土的土地),構筑了進入中國的立腳點。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編歷史教科書》
(1)據(jù)材料一說明韓國史學界普遍關注甲午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
(2)據(jù)材料指出韓、日教科書認為甲午戰(zhàn)爭對東亞歷史和世界歷史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結合所學,談談甲午戰(zhàn)爭對大清王朝造成的強烈沖擊。
(3)扶桑版日本教科書中關于“日清戰(zhàn)爭”的闡述,哪些是中國史學界認可的事實?哪些又是中國人民不能接受的?
解析:本題考查從不同角度認識甲午戰(zhàn)爭。第(1)問應該抓住中日甲午戰(zhàn)爭對朝鮮的影響來分析,可得出甲午戰(zhàn)爭使朝鮮遭受嚴重的民族災難。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一中“長期延續(xù)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宣告瓦解”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敗給了新興的日本,自古以來東亞所持續(xù)的中華秩序崩潰了”的信息歸納;對世界的影響從材料二中“其后,列強諸國群聚清朝,馬上獲得了各自的租借地”等信息得出;第二小問可從甲午戰(zhàn)后中國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等領域發(fā)生的變化來分析。第(3)問第一小問認可的事實,結合所學知識,圍繞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影響來分析;第二小問抓住材料二中“構筑了進入中國的立腳點”的信息,可以看出其教科書把列強瓜分中國寫為“進入中國”,同時絲毫看不到對日本侵占中國領土的批判和反省。
答案:(1)主要原因:甲午戰(zhàn)爭使朝鮮遭受嚴重的民族災難。
(2)對東亞影響:甲午戰(zhàn)爭導致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傳統(tǒng)的世界秩序崩潰;新興的日本成為該地區(qū)的霸主。
對世界影響:甲午戰(zhàn)爭刺激了列強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沖擊:清政府被迫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清朝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巨額賠款使國力進一步衰弱;中國人在精神上開始拋棄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終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
(3)認可事實:日本戰(zhàn)勝東亞大國中國,讓世界大吃一驚;以此為轉機,“列強諸國”以租借地形式開始瓜分中國。
不能接受事實:把列強瓜分中國寫為“進入中國”,同時絲毫看不到對日本侵占中國領土(遼東半島和臺灣)的批判和反省。
12.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斷演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滅六國后,嬴政自稱皇帝。他說:“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材料二 中國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國,除此之外,無論何項政體皆不宜于中國。
——摘自1911年11月孫中山
與《巴黎日報》記者的談話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慘結果可由以下因素來解釋:組成官僚的知識分子,專心于儒家經(jīng)典。……中國幾乎沒有借用國外東西的傳統(tǒng)。盡管19世紀后半葉中國的確發(fā)生了變化,但其變化的速度遠遠落后于對西方作出反應的其他國家。部分人試圖在中國建立從美國觀察到的制度,由于他們建立的制度顯然對中國人民毫無意義,因此它們很快就在中國的政治現(xiàn)實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嬴政創(chuàng)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在政治體制的構建上,孫中山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如何體現(xiàn)“效法美國”主張的?
(3)據(jù)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案锩山⒌闹贫蕊@然對中國人民毫無意義”,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并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第(1)問以秦朝確立皇帝制度為切入點,考查材料信息的獲取與分析運用能力。解答本問應依據(jù)“朕為始皇帝”等信息判定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點則應結合所學知識述說皇帝的傳承、地位和權力方面的特點。第(2)問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切入點,考查知識遷移能力。解答本問關鍵是
理解美國民主共和制的特點,再結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nèi)容回答。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政治結構的三權分立原則,孫中山等革命派以美為師,實行共和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原則,這是兩者的共性。第(3)問考查材料信息的獲取與歸納能力。關鍵信息:專心于儒家經(jīng)典、但其變化的速度遠遠落后于對西方作出反應的其他國家、部分人試圖在中國建立從美國觀察到的制度。依據(jù)關鍵信息,圍繞思想和向西方學習的特點回答第一小問;第二小問為開放型試題,考查對辛亥革命的認識。無論選擇哪一種觀點,言之有理,史論一致即可。如果選擇同意這一觀點,那么,應從辛亥革命失敗之處歸納;如果選擇不同意這一觀點,則應圍繞辛亥革命的意義來分析。
答案:(1)制度:皇帝制度。主要特征:皇位世襲、皇權至上。
(2)體現(xiàn):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
(3)原因: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向西方學習的進程緩慢;照搬西方體制。
觀點:同意。理由:共和體制有名無實;人民沒有獲得真正的民主權利;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zhì)。
觀點:不同意。理由:結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5
收藏
編號:4186675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nlybp3i" class="font-tahoma">27.74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1-02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專題
16
習題
打包
65
- 資源描述:
-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zip,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16習題打包65套,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6,習題,打包,65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4186675.html